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杉木良种推广造林增产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攸县从1979年开始至1997年止,推广杉木优良种源、优良家系、种子园混合良种共9 135 kg,优良无性系苗木114.94万株,完成造林共2.41万hm2。作者通过对这期间不同良种水平试验示范对比林的观测和大面积推广林生长的监测及分析,客观评价了杉木良种推广造林增产效益,对今后良种造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阐明杉木无性系幼树阶段生长趋势,探究其生长性状上的遗传变异程度,是未来优良无性系良种选育的重要依据。以处于幼树阶段的改良无性系、未改良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高生长作为目标性状,基于混合线性模型,估计性状方差分量,计算性状遗传值。结果表明,2019年至2021年3个年度的树高均值和表型变异系数分别为1.118、2.148、3.336 m和46.55、48.33、45.72%,采用多重对比可将造林单元可分为11类,其中混合线性模型的方差分量,重复效应、重复与造林单元间互作效应均不显著。广义遗传力0.093~0.134中间,造林单元遗传值处于0.093~0.134中间,高于遗传值均值的有7个造林单元,分别为1号、5号、6号、8号、9号、10号和11号,遗传增益分别为6.05%、8.31%、2.42%、1.60%、1.43%、3.14%及4.40%。表明了幼树期遗传控制较弱,良种在幼树阶段改良效果明显,无性系具有较大选择潜力,本研究为早期选择和种质资源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林木群体改良与杉木无性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笔者1986年提出的关于林木改良存在着个体改良与群体改良两种理论体系的见解,林木改良由个体改良转变为群体改良的原因,林木群体改良的理论基础、策略和方法。此外,笔者用群体改良的理论对我国杉木改良的历史进行了分析后认为,我国杉木改良进入了一个新的无性系选择阶段,并提出了分两步迅速实现杉木良种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1990年从开化、龙泉等地引进14个优良无性系苗木至武义县陶村林场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引种2年各无性系生长量逐年增加,至第3年起,其生长量趋于稳定,以后生长快慢随立地条件而异:(2)引种的各无性系间其生长量差异较大,通过综合分析,以龙15和3号无性系最适合本地生长。  相似文献   

5.
黄文良  黎华德 《广西林业科学》1997,26(4):179-183,186
通过3-5年生257个杉木无性系的分年度的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参试无性系之间的遗传差异是显著的。初步筛选出的15个优良无性系,其材积比优良家系对照平均增产87.4%,这对大面积推广无性系造林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杉木无性系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杉木无性系扦插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正> 杉木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目前主要采用实生苗造林,增产效果低。近年来,由于无性繁殖技术有了重大突破,已开始大规模地采用无性系造林。为了充分发挥无性系的增产潜力,尽快鉴别无性系的优劣,有必要了解无性系生长状况与营养元素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杉木无性系区域化试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从湖南引进的38个杉木无性系的三年试验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树高、胸径主材积均呈显著性差异,说明无性系间的遗传品质不一致。综合评价此次参谋的无性系,初步认为幼15、46、466、300、88、40、幼7等7个无性系是优良的无性系,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可对这些无性第进行扩大繁殖,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0.
开化县林场经26a的研究、推广杉木无性系造林,广泛开展杉木无性系的选育、杂交、再选育。经初选、中选、复选,从314个杉木无性系中,选育出增产80%以上的无性系10个。该项目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并列入科技部、国家林业局和浙江省推广项目。仅开化林场就已营造0.233万hm^2杉木无性系林。近两年来,开化林场采伐早期营造的314个杉木无性系混合林113.3hm^2,  相似文献   

11.
对来自广西、湖南的28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具有较大的广义遗传力,林龄为17年生时,广义遗传力达0.9以上;以材积作为主要性状指标,筛选出柳46、柳300、柳88等6个优良无性系,入选的优良无性系其单株材积遗传增益最高达23.12%;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在3个年份测定中均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以杉木洋020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育密度和不同施肥种类对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8年生杉木洋020无性系林分不同密度对树高性状有显著影响,对胸径和单株材积性状有极显著影响;施用不同种类肥料对树高性状影响不显著,对胸径和单株材积性状有显著影响;密度×不同施肥种类对胸径和单株材积有极显著影响,树高性状差异不显著;林分密度为2 100株/hm^2,施用0.3 kg/株的测土配方专用缓释肥(第4号处理)的胸径、单株材积和和单位面积蓄积量都最高,分别为17.00 cm、0.1371 m^3和287.91m^3/hm^2,预计单位面积出材量为195.78 m^3/hm^2,比总体平均提高22.11%,预计单位面积产值为21.54万元/hm^2,比总体平均增加3.90万元/hm^2。  相似文献   

13.
杉木改良代种子园遗传组成及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应用杉木优良种源和优良家系对杉木第一代(初级)种子园作遗传疏伐建成改良代种子园,能有效地改变种子园的遗传组成,并使遗传加性效应得到更大的提高。建成的改良代种子园优良无性系及其母株占有率达90%以上,同时保留有较宽的遗传基础。改良代种子园生产的良种增产效益比第一代种子园提高一倍多,达20.6%~28.9%。  相似文献   

14.
杉木无性系造林的增产效益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湖南零陵地区从1978年冬已开展这项试验研究,从644个无性系中选出优良无性系20个,其中有6个表现突出。它们均具有抗性强、生长快,干形直、冠幅窄、侧枝细等优良特性。8年生预测其材积遗传增益达50%。  相似文献   

15.
杉木作为南方主要用材树种,由于连作使得杉木严重退化已成为公认事实,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是采用优良无性系造林.采用苗期选优法进行无性系选择,田间设计采用改良对比法和随机区组法,对湖南省金洞林场杉木优良无性系进行了选择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无性系选择年龄应在中龄,而且要求树高和胸径同时显著大于对照的无性系才能入选为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6.
1985年选择长白落叶松种子园优良无性系进行芽接,于1987年营造丰产林0.48hm^2,以普通长白落叶松作对照。树龄8年生时,优良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及每公顷蓄积量平均分别为3.99m,3.48cm,20.2×10^0-4m^3,和2.244m^3,分别和对照106.2%,103.3%,123.9%和123.8%;13年生时上述各因子平均值为7.18m,7.94cm,22.6×10^-4m^3  相似文献   

17.
杉木无性系的遗传变异及优良无性系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揭示了杉木无性系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开花结果等方面有巨大的遗传差异。从99个参试无性系中选出了6个优良无性系,与种子园实生苗相比较,树高增益19%-26%,胸径增益17%-34%,单株材积增益50%-114%。分析了杉木家系选择和无性系选择的遗传改良潜力。无性系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是家系遗传变异系数的2.6倍、3.1倍和3.1倍。在入选率相同的条件下,无性系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选择响应分别是家系选择响应的2.8倍、3.6倍和3.5倍。  相似文献   

18.
杉木无性繁殖与无性系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虽然历史上杉木主要是通过扦插等无性繁殖技术来世代沿传,但五十年代以来杉木实生繁殖技术从理论上到实践上都被过分强调了。只是近几年来随着杉木无性繁殖的一些关键技术有所突破,杉木无性繁殖的意义才重新被人们所认识。本文拟就杉木无性繁殖和无性系育种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一述评,以期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近几十年的研究结果,详细阐述了杉木无性系繁殖、育苗和造林的各技术环节,为杉木无性系的大面积造林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湖南杉木优良无性系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湖南省 2 9个县推广材积增益在 50 %以上的杉木优良无性系 3 9个。为加速推广进程 ,边研究推广 ,首次从四个方面研究出 ,使采穗圃条产量提高 3倍以上的实用技术 ;营造无性系林 51万亩。经推广造林测定 ,优良无性系材积增益与原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新增利税 4 794亿元 ;造林收益成本率达 4 4 8 2 % ,采穗圃经营净现值每亩 1159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