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正交旋转组合法优化平菇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建国 《北方园艺》2010,(3):168-170
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无机盐(MgSO_4,KH_2PO_4)对平菇菌丝的长速、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无机盐4种成分中,对平菇菌丝长速效应为葡萄糖蛋白胨无机盐酵母粉。对平菇菌丝干重效应为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胨酵母粉,获得菌丝长速5.91 mm/d,菌丝干重109.84 mg/总量,用葡萄糖18.865~19.735g/L、蛋白胨1.83225~1.98975 g/L、酵母粉0.8685~1.6185 g/L、无机盐2.604~2.7000 g/L。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赤灵芝生产中多次无性繁殖而常出现菌种老化和退化问题,优选适合赤灵芝母种的培养剂。利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葡萄糖、蛋白胨、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对赤灵芝菌丝的长速、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无机盐(MgSO4.KH2PO4)4因素中,对赤灵芝菌丝长速的效应为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无机盐;对菌丝干重的效应为葡萄糖酵母粉无机盐蛋白胨。获得赤灵芝菌丝的长速1.31 cm/d,菌丝干重26.09 mg/tube,用葡萄糖16.37~17.05 g/L,蛋白胨1.617~1.689 g/L、酵母粉1.872~2.056g/L、无机盐(MgSO4.KH2PO4)2.352~2.706 g/L。  相似文献   

3.
石头菇母种培养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选适合石头菇母种的培养剂,研究了葡萄糖、蛋白胨、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对石头菇菌丝的长速、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试验条件下葡萄糖、蛋白胨、无机盐(硫酸镁、磷酸二氢钾)3因素中,对石头菇菌丝的长速、干重的效应为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胨.获得石头菇菌丝的长速>0.44 cm/d,菌丝干重>27.86 mg/总量,用葡萄糖19.866~21.216 g/L,蛋白胨4.662~4.806 g/L,硫酸镁、磷酸二氢钾5.164~5.948 g/L.  相似文献   

4.
研究培养温度、初始pH、碳氮源及不同碳氮源浓度对虎奶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虎奶菇菌丝在蔗渣、木薯渣、桑枝、稻草、杂木屑、玉桂木、棉籽壳等培养基上的生长适应性。结果表明虎奶菇菌丝最适培养条件:温度35℃,初始pH6.5,最适碳源为葡萄糖,碳源最适浓度10g/L,最适氮源为麦芽浸粉,氮源最适浓度4g/L;虎奶菇菌丝桑枝培养基上菌丝长势最好,对其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周全  徐翎 《食用菌学报》2011,18(2):39-41
以菌丝生物量为评价指标,对液体摇瓶培养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的碳氮源、接种量及培养时间进行研究,筛选出培养的适宜条件,并将外源激素6-苄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萘乙酸(α-naphthaleneacetic acid,NAA)添加于液体培养基中探讨其加快菌丝体繁殖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柱状田头菇液体发酵适宜的培养基组成为(/L):马铃薯200 g,小麦粉20 g,酵母粉1 g,MgSO43 g,KH2PO42 g,VB110 mg。培养条件以250 mL摇瓶装液量100 mL,接种量100 mL/L,培养9 d终止发酵为宜;外源激素NAA能极显著提高菌丝生物量。  相似文献   

6.
弓建国 《北方园艺》2010,(4):193-196
为解决赤灵芝生产中多次无性繁殖而常出现菌种老化和退化问题,优选适合赤灵芝母种的培养剂。利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葡萄糖、蛋白胨、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对赤灵芝菌丝的长速、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无机盐(MgSO4.KH2PO4)4因素中,对赤灵芝菌丝长速的效应为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无机盐;对菌丝干重的效应为葡萄糖>酵母粉>无机盐>蛋白胨。获得赤灵芝菌丝的长速>1.31 cm/d,菌丝干重>26.09 mg/tube,用葡萄糖16.37~17.05 g/L,蛋白胨1.617~1.689 g/L、酵母粉1.872~2.056g/L、无机盐(MgSO4.KH2PO4)2.352~2.706 g/L。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碳源、氮源、不同培养温度以及不同pH对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松乳菇菌丝体生长最佳碳源为果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钠;适合松乳菇菌丝生长的温度为24~26℃;当pH6~7时,菌丝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8.
不同营养条件对海鲜菇菌丝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菌落直径为指标,采用平板培养法培养海鲜菇,研究了5种碳源和5种氮源对海鲜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碳氮源对菌丝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势有显著影响,表明该菌株同化不同碳氮源的能力有较大差异;海鲜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果糖和蔗糖次之,葡萄糖和乳糖最差;最适氮源是酵母粉,牛肉膏和蛋白胨次之,(NH4)2SO4和NH4NO3最差。  相似文献   

9.
以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为供试碳源,各碳源浓度均设为10g/L、15g/L、20g/L、25g/L、30g/L;以硫酸铵、蛋白胨、酵母粉、尿素为供试氮源,各氮源浓度均设为6g/L、8g/L、10g/L、12g/L、14g/L。分别制作液体菌种培养基培养蛹虫草液体菌种,并将获得的液体菌种用于栽培蛹虫草试验。测定蛹虫草液体培养菌丝生物量、子实体鲜重及子实体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在液体菌种培养阶段,最佳碳源为25~30g/L的蔗糖,最佳氮源为6g/L酵母粉;以20g/L蔗糖作为碳源,10g/L硫酸铵为氮源培养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产量最高;以10g/L葡萄糖为碳源,12g/L蛋白胨为氮源培养基上培养的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子实体多糖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21,(5)
秀珍菇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白腐真菌,其固态发酵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而秀珍菇菌丝的活化是固态发酵的起始,菌丝活力的高低影响着后期发酵效率。试验首先采用固体培养基平板法初步筛选影响秀珍菇菌丝活性的碳源、氮源和pH;随后通过液体培养测定菌丝生长量和胞外酶活性,进一步确定秀珍菇菌丝活化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粉,pH为7.0;最后检测培养周期内秀珍菇菌丝体生长曲线和胞外酶活性,确定最佳培养时间为6 d。最终活化后的秀珍菇菌丝生长洁白浓密,生长速度较快,且胞外酶活性较高,为后期进一步发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2017,(1)
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柴达木大肥菇菌丝生长营养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柴达木大肥菇的最适碳源为半乳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K~+、Na~+、Ca~(2+)、Mg~(2+)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2.0、1.0、1.0、1.5 g/L。当基础培养基中添加FeSO_4 0.06 g/L、VB_1 8 mg/L、VB_6 8 mg/L、2,4-D 6 mg/L、激动素8 mg/L时,柴达木大肥菇菌丝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一株木薯渣野生型草菇菌株菌丝生长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株从木薯渣发酵堆上分离的野生型草菇菌株V木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营养因子、培养条件及木薯渣含量对该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型草菇V木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酵母粉,无机盐为MgSO4·7H2O,最适培养温度为30℃~35℃,最适初始pH值范围为6.0~8.0;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酵母膏4.0g/L,蔗糖10.0g/L,MgSO4·7H2O0.40g/L,马铃薯200.0g/L;利用木薯渣作为主料培养草菇菌丝选用50%~70%木薯渣含量较合适。  相似文献   

13.
李静  马媛  徐彦军 《北方园艺》2010,(23):171-173
研究在PDA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氮源对紫铜色松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中添加KNO3和牛肉膏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添加酵母膏与和牛肉膏菌丝的干重最重,综合分析,牛肉膏不仅使菌丝生长快,而且菌丝生长浓密,干重最重,所以最适宜紫铜色松乳菇的生长,适宜浓度0.1%~0.5%,有机氮源比无机氮源更适宜紫铜色松乳菇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以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GZCC0287菌株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响应面法,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CMC-Na对六妹羊肚菌丝生物量及菌丝球浓度的影响,以期为羊肚菌液体菌种生产、栽培种、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红糖、酵母粉、KH2PO4、MgCl2·6H2O为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红糖50.49g·L-1、酵母粉10g·L-1、KH2PO41g·L-1、MgCl2·6H2O 2.37g·L-1、CMC-Na 10.11g·L-1,菌丝生物量达到(5.21±0.45)g,菌丝球浓度达到(2567±127)个·mL-1,以1000个·mL-1浓度接种栽培种,发菌快,长势好,满袋时间10~15d。  相似文献   

15.
秀珍菇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比较了两种不同的菌种保藏方法对秀珍菇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以酵母粉为氮源的组合,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长势最旺盛。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为6.0。菌种液氮保藏效果显著优于冰箱转管保藏。  相似文献   

16.
营养及培养温度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国明  李梅 《食用菌》2009,31(3):8-9
研究了碳氮源、碳氮比、酸碱度和温度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中蔗糖对草菇菌丝的生长最有利,其次为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氮源中以蛋白胨为最好,酵母粉、牛肉膏和尿素次之;适宜碳氮比为20:1~30:1。选用L9(3^4)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了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最显著,最佳碳氮营养为蔗糖2.0%,蛋白胨0.4%,最佳培养温度为35℃,最佳pH值9.0。在此优化的条件下培养草菇菌丝,其生长速度达9.03mm/d。  相似文献   

17.
以牛樟芝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案,研究不同碳源(乳糖、蔗糖、葡萄糖、可溶性淀粉、甘露醇)和氮源(黄豆粉、酵母粉、牛肉膏、蛋白胨、麦芽浸膏)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通过观测其菌落大小、菌落长势、菌丝生长速度及生长指数,筛选出最适宜牛樟芝菌丝体生长的培养条件。结果显示,在单因素试验中葡萄糖是牛樟芝菌种的最适碳源,酵母粉是最适氮源,该条件下其菌丝密度高,颜色呈橘红色,生长速度快。以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指数作为评价指标的正交试验中,当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煮汁) 200 g·L-1、葡萄糖20 g·L-1、酵母粉15 g·L-1、KH2PO4 1 g·L-1、MgSO4 0.5 g·L-1、维生素B1 0.1 g·L-1时,牛樟芝菌丝生长速度达2.47 mm·d-1,生长指数为12.35,明显优于其他试验组。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对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 H对秀珍菇S3-45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行比较,并对其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温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麦芽糖为碳源、酵母粉为氮源的组合,秀珍菇S3-45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长势最好;秀珍菇S3-45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4℃~26℃,最适p H为6.00;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15℃~22℃。  相似文献   

19.
刘西周 《北方园艺》2015,(21):152-154
以1株野生灰树花菌株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研究了不同液体培养基对其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适配方为蔗糖25g/L、玉米粉25g/L(浸提液)、麦麸20g/L(浸提液)、酵母粉2g/L、MgSO4·7H2O 2.5g/L、KH2PO45g/L、维生素B10.030g/L、pH自然,24℃培养静置培养10d,其菌丝生物量为10.41g/L。  相似文献   

20.
碳源和氮源对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研究了影响松乳菇菌丝生长的碳源和氮源。结果表明,松乳菇的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和KN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