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乐县位于汾河流域上游,当地的生态建设对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近年来,坚持"生态立县"的发展思路,围绕"山、水、林、田、湖"五个方面,坚持生态化和本土化,适地适树选择乔灌花草,集中力量打造汾河流域(静乐段)42 km生态廊道,持续推进汾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保护,现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
汾河是山西人民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流域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区域,研究其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根据汾河流域的生态现状,其基本思路是"增水、填绿、节水、治污"。从"填绿"改善水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对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可为其他地区或流域的生态修复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进一步做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作,拓展河流生态修复思路,了解先进设计理论,创新投融资模式,提高项目工程设计和建设人员的业务水平,12月14-16日,省水利厅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作处在太原举办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相关业务工作培训班。流域6市45县水利部门的分管领导及专业技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进一步做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作,拓展河流生态修复思路,了解先进设计理论,创新投融资模式,提高项目工程设计和建设人员业务水平,12月19至21日,省水利厅举办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培训班。省水利厅机关及厅直单位相关人员,省水投公司及省直参与设计、施工单位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各市分管副局长、设计院总工,各县水利局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在全省  相似文献   

5.
虎峪河地处太原市万柏林区,为汾河一级支流,属近期太原市"七河"生态治理范围,加强生态治理势在必行。针对流域上游目前存在的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和地表裸露面积大等主要生态问题,提出建设水生态修复、蓄水、谷坊、废弃场地治理、裸露边坡治理、林草植被恢复等生态治理工程布局,并对实施后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流域生态补偿作为流域管理的一个热点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汾河流域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成为阻碍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建立汾河流域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理论研究与分析,结合汾河流域的实际情况,明晰建立汾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因和原则,分析建立汾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主体、客体、方式和标准,同时提出建立汾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从而构建起汾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整体框架.在汾河流域引入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可以调整生态效益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在保护者与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分配关系,而且还可以保护和改善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全流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人民的母亲河。汾河流域涉及6市40余个县,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汾河下游河津控制站80多年间的观测资料分析表明,年均径流量10.93亿m~3,输沙量0.255 4亿t,汛期7-10月径流量、输沙量分别为6.78亿m~3、0.232 9亿t,占年均径流量的62.0%、输沙量的91.2%。总体来看,年径流量、输沙量呈逐年减少趋势,径流量在90年代中期以后大幅度减少,输沙量在70年代中期以后大幅度减少。汾河的水沙变化警示我们,加快汾河流域水生态修复治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2010年汾河流域土地退化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退化是汾河流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全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和汾河流域环境特征,运用生态经济损益核算方法,分析了汾河流域土地退化状况和变化趋势,估算了2010年汾河流域土地退化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1)2010年汾河流域土地退化的经济损失高达3.83×109元,其中水土流失的经济损失最大(占61.79%),为2.37×109元,沙漠化、盐渍化的经济损失分别为2.31×108和1.23×109元。(2)2010年汾河流域土地退化的经济损失约占全流域GDP的0.77%(上游占1.45%),上游地区是土地退化的重点治理区;占第一产业产值的14.58%,影响着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土地退化的经济损失人均负荷值为290.08元/人,制约着流域人民的脱贫致富,因此,应加强对土地退化的治理。  相似文献   

9.
辽阳市弓长岭人参谷生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是辽宁省试点项目.该流域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三区治理思路,根据本流域具体情况设置河道及周边整治区、生态综合治理区、生态自然修复区3个功能区,每个区域因地制宜采取了相应的植物、工程、生态修复措施,构筑了"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3道防线,实施了面源、沟道、污水、垃圾、厕所污...  相似文献   

10.
根据黄塘溪流域特点,结合流域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现状,将流域划分为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和生态保护区,并针对三大区的不同功能因地制宜地分别配置治理措施,突出每个功能区治理措施配置的特点。从山顶到沟谷依次建设“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将小流域建设成有水则清、无水则绿的生态清洁小流域,促进黄塘溪流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修复的理论和实践证明,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具有一定的生态修复自然条件和潜力。水土流失防治的指导思想要从注重工程建设向充分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积极开展流域治理的思路上转变,流域治理的总体布局、措施配置等要更加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干扰,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在防治标准、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类型区的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还需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汾河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成绩斐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健 《中国水土保持》2005,(10):9-10,18
汾河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是山西省委、省政府一项极具前瞻性的战略举措,它以大流域为单位规划,以小流域为单元治理,高强度集中投入,大规模连片推进,多措施综合治理,加快了水土流失防治步伐,起到了高效拦截泥沙、快速恢复生态、促进特色产业形成的重要作用。目前,汾河上游已形成数十处跨乡甚至跨县的综合治理片,正在快速形成一个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俱佳的水保大示范区。治汾工程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汾河上游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建议从2008年开始,实施第3个10年汾河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在今后的治汾实践中,还应注意解决好资金不足影响工程进度、资源无序开发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无节制放牧严重破坏新建植被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孝义市曹溪河流域系汾河二级支流,属于黄土梁状丘陵低覆被侵蚀类型区,面积28.2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7.6 km2,占97.9%.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5 000 t/km2·a,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近年来,坚持“生态、清洁、安全、发展、和谐”的理念,先后大力实施了生态治理及修复工程、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工程、点与面源污染控制工程、山洪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工程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六大”水保生态治理开发工程,基本实现了景观优美、安全清洁、人居舒适、经济发展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4.
大田系闽江流域源头,地形复杂,水热资源丰富,植被种类繁多,十分有利于植物的繁衍和生态的自我修复。多年封禁治理实践表明,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治理中轻度林地水土流失的一条有效途径。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剖析了流域生态自我修复的有利因素,并针对流域生态和社会经济特征,提出相应的生态自我修复工程对策和切实可行的4条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土流失是最主要的、最直接的污染源,而生态清洁型流域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结合思茅河盆地流域建设的实际,从生态用地与生产用地划分、"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构筑、流域五大生态系统建设、流域社会主义生态新农村建设以及生态清洁型流域监测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云南思茅河盆地生态清洁型流域建设的技术措施体系,以期指导思茅河盆地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清洁型流域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临汾市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71%,大多数山区土地贫瘠,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贫困。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状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重点流域治理为龙头,以建设大流域示范区与示范户为重点,积极推进由人工治理向生态自我修复转变,小流域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文章介绍了主要经验及其成效。  相似文献   

17.
汾河中下游河道生态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汾河中下游流域地处我国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矛盾十分突出,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出发,构建了适合汾河中下游生态需水量计算模型。河流生态需水量是一个随着时段、河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动态值,把汾河中下游以水文站分成5段,分别计算了不同水文频率年各河段生态需水量,把河道生态需水量分为河道蒸发、渗漏、自净、输沙需水量和基础流量,并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界定了总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汾河中下游20%,50%,70%和95%水文频率年河道生态需水量分别为6.17×108m3,3.78×108m3,2.37×108m3,1.59×108m3;占流域代表年径流量的百分比分别为55.43%,61.97%,61.27%,88.15%,且占多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比分别为73.68%,45.10%,28.27%,18.92%。要实现汾河流域的可持续管理,必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水资源开发调控,分时段分河段地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8.
汾河水库作为山西省的第一大水库,不仅是省会太原市最为主要的供水水源,还兼负着防洪和太原盆地的农田灌溉重任,现已成为省城居民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的重要保障。水库周边水环境,经过20年连续开展的汾河上游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治理程度仍然较低。针对此,提出了水环境生态修复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开展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实现格局优化、系统稳定、功能提升,关系到山西人民的母亲河—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太原市周家山段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属山西省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子项目,通过实施河道疏浚、水质净化、巡堤路修复和植被恢复等工程建设,可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构建生态文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巢湖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水质恶化加剧,严重制约了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巢湖污染现状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巢湖水体富营养化治理需要从流域整体着手,实行控源、生态修复、湖泊管理相结合,坚持走湖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是多管齐下控制污染源、开展湖泊生态修复、实行湖泊治理与管理相结合、建立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管理和治理的信息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