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河南某鸡场4000余只150日龄蛋鸡(产蛋率20%左右)在接种了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呼吸型+肾型)疫苗、马立克氏病疫苗(但未进行传染性鼻炎免疫接种)后,先后有60%的鸡发病,2004年2月29日送检10余只发病鸡。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病鸡咳嗽、喷嚏和气管发生罗音,雏鸡发病还出现流鼻液.本文现就一例13日龄雏鸡发生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疾病可造成不同日龄和不同品种鸡的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泌尿生殖道损伤,同时引发继发感染,给家禽养殖产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妨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综合防制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前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IB)最佳方法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免疫,因此,高质量的疫苗是控制该病关键所在。本试验采用10日龄、11日龄、12日龄3组不同日龄SPF鸡胚增殖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以确定鸡IBV增殖最适宜的鸡胚日龄,为生产高质量疫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供参考。1材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LH2/01/10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在我国黑龙江省某鸡场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将该病毒接种10日龄SPF鸡胚,取72h的尿囊液进行电镜观察并用1%胰酶处理,结果发现尿囊液中存在典型的冠状病毒,用胰酶处理过的尿囊液能凝集SPF鸡的红细胞,初步鉴定为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将该病毒尿囊液再次接种10日龄SPF’鸡胚,通过病毒对鸡胚的致病作用、病毒超微形态特征以及病毒凝集鸡红细胞的特性等对该毒株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胰酶处理后的病毒尿囊液可凝集鸡红细胞。鸡胚的第二代病毒尿囊液(命名为LH2,/01/10)分别接种1日龄和15日龄的SPF鸡,发现对不同日龄的鸡表现不同的致病性,对1日龄接种鸡和同笼饲养的同居对照鸡致病力高,发病率为11/11,致死率分别为4/6和2/5;15日龄接种和同居感染鸡发病率为9/9,致死率分别为1/5和1/4。实验应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LH2/01/10的膜蛋白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基因具有IBVM基因的共有分子特征.与IBV标准株M41的M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0%,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1%。这从分子水平进一步证实引起鸡群死亡的病毒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科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根据不同病毒株感染后侵害主要脏器的差异,常分为呼吸型、肾型、腺胃型、生殖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唯一宿主,各种日龄的鸡均易感[1-2]。  相似文献   

7.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 4.1 流行(?) 本病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但以雏鸡和育成鸡多发。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播快。 4.2 病原 病原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该病毒有20多个血清型和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死亡率比较高。80%蛋鸡发病后会影响产蛋率,导致蛋鸡产蛋量达不到高峰。而且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对后期产蛋率影响越大,一般会导致产蛋率下降40%-60%不等,严重影响养禽业的生产。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属传染性支气管炎的1种,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某些嗜肾性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在病鸡全身感染过程中对肾脏产生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9.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分离卢汉礼张文义王东(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银川750002)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IB)具有高度传染性,对各种品种、日龄的鸡都致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雏鸡,发病率很高,死亡率可高达30%。该病毒主要侵害肾脏,致...  相似文献   

10.
本病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及变异株引起的鸡急性、高度接触呼吸道传染病。各种日龄的鸡均易感,42日龄以下的雏鸡易感,49日龄以后的鸡感染后很少表现明显症状。病鸡主要表现为咳嗽、打喷嚏和发生气管锣音。雏鸡流鼻液,成年鸡除有呼吸道症状外,还表现产蛋减少,产薄壳蛋、砂壳蛋、褪色蛋,畸形蛋增多,蛋清稀薄与蛋黄分离。由于病毒侵害器官的差异,临床上常分为呼吸型、肾型、腺胃型和生殖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本文主要介绍一例呼吸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我县某鸡场饲养的2 624只雏鸡在2日龄时用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0.2毫升/只肌肉注射免疫,6日龄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饮水免疫,7日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弱毒疫苗饮水免疫,用量均为0.05毫升/只,21日龄时鸡群发病,当天死亡21只,23日龄时出现死亡高峰,死鸡423只,随后病死鸡逐渐减少。至30日龄发病2135只,发病率81.4%,共死亡1338只鸡,死亡率51%。  相似文献   

12.
1发病情况2011年1月22日,一养殖户前来就诊。饲养2000只24日龄的黄羽肉仔鸡,7日龄用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饮水免疫,14日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中等毒力活疫苗2倍量饮水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于该病毒的基因组比较大,极易变异,血清型比较多,交叉免疫原性又差,给防控工作带来难度。1流行病学特点传染源为发病鸡和治愈后仍然散毒的鸡只;主要通过飞沫等呼吸道方式传播,尤其是当鸡舍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时易发;该病可感染任何日龄蛋鸡,以1~14日龄、80~120日龄、250~300日龄高发。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雏鸡和产蛋鸡易感,临床主要表现为气喘、咳嗽、呼吸困难,有时伴有下痢。鸡群住管理不当、温度骤变、通风不好的情况下可导致该病的发生,在鸡抵抗力下降的同时也可诱发细菌感染。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某鸡场11日龄的雏鸡相继出现了流泪、气喘、咳嗽、下痢,并不断有鸡只死亡,5~7d后发病率高达30%,死亡率达26%。经诊断确诊为一起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5.
1.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病,多发生于20日龄左右的鸡。患鸡怕冷,拥挤成堆,咳嗽、口渴,饮水量成倍增加,食减、神差、呆立、羽毛松乱,拉白色水样便。 防治:①加强饲养管理,防寒保暧。定期用0.5%的百毒杀和0.3%的过氧乙酸交叉带鸡消毒,用2~3%的烧碱液喷洒鸡舍周围地面及墙壁。②自制肾组织灭活油苗免疫,10日龄前的雏鸡每只每次肌注0.2~0.3毫升,病鸡0.5毫升,有效率达94%。③  相似文献   

16.
以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油佐剂灭活苗免疫15日龄AA鸡,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分别检测免疫后第5、10、15、20、25、30、35、40天的病毒抗体绘制成免疫抗体制成曲线,采用15日龄无母源抗体AA鸡对比试验,分别检测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强毒株攻毒后不同时间的病毒抗体,绘制成抗体形成曲线,比较两曲线可知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油佐剂灭活苗免疫后第5天可检测到病毒抗体,抗体水平高峰期出现在免疫后第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以1~4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笔者就一起蛋鸡雏鸡发生的"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性疾病。IBV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可以在呼吸道组织、肾脏、输卵管及消化道的许多部位进行复制,不同日龄、品种和性别的鸡均易感,自上个世纪30年代发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以来,虽然疫苗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各种年龄的鸡。发病率较高,1~40日龄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也高。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使其生理机能发生障碍。临床表现分为呼吸型:咳嗽、打喷嚏、气管哕音、  相似文献   

20.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以肾脏病变为主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07年4月泉州市某鸡场的40日龄土鸡发生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经采取隔离消毒、药物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很快控制了疫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