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黑龙港下游的沧州地区,地势低洼盐碱,植被稀少,多为盐碱指示植物。林木覆盖只有7.6%。现仍有467万亩轻重不同的盐碱地(其中重盐碱地207万亩),未能开发利用,占总耕地面积的38%。为充分利用盐碱荒地,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于1982年开始了盐碱地营造薪炭林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根据河套灌区盐碱地的特点,林木树种抗盐碱的特性,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了改良盐碱地和盐碱地造林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位于河套平原腹地,总土地面积374万亩.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49.9万亩,其中各级宜林渠道17.9万亩、宜林排干沟10.1万亩、道路通道3.1万亩、村屯绿化面积2.6万亩、盐碱荒地99万亩、沙荒地17.2万亩.目前有林地面积为70.76万亩,宜林沙荒地79.14万亩.而立地条件较好的渠、沟、路、村屯、沙荒地及相对较好的盐碱地已基本绿化,今后的绿化重点是立地条件较差的盐碱地和部分通道,这些地段含盐量偏高,全盐量为0.5%~0.8%,最高可达12.3%.因此,改良和利用盐碱地是五原县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总结盐碱地造林技术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土右旗有21个公社,其中14个公社属黄河灌区,耕地面积76万亩,占全旗总耕地面积的76%。这里土壤盐渍化的情况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解放初期,土右旗水利条件很差,农民以种旱地为主,当时全旗有盐碱地19万亩。1958年以后,盐碱地增加到28万亩。1980年以来,盐碱地发展到35万亩。盐碱地面积迅速扩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这里地面植被稀疏,地下水位高,光照时间长,蒸发量大,用水过多,排水不良所致。1982年全旗小麦播种21.5万亩,每亩夏灌用水量达600方(毛流量),仅小麦一项总用水量即为1.3亿方。1983年小麦播种面积26万亩,用水量增长  相似文献   

5.
一、盐碱地造林的意义 新疆地域辽阔,也是我国土壤盐渍化最重的省区。在近3亿亩可垦荒地中,盐碱地占60%以上,新疆目前4800万亩耕地中,不同程度的盐渍化土壤就有1700万亩,有的是开垦前原有的,有的则是开垦后次生的,土壤盐渍化影响作物的生长,产量很低,严重的颗粒无收,甚至被迫弃耕,成为不毛之地。生态环境恶化,有的还处于积盐状态,土壤次生盐渍化还在发展。兵团农一师十团现有种植面积在五万八千亩,受盐碱危害面积达二分之一。兵团农七师123团,全部弃耕的盐碱地就达四、五万亩,成为发展农业生产极为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省渤海湾沿岸有可供利用的盐碱荒地约300多万亩,地势低洼,土质盐碱,严重影响农业、林业生产的发展。为了充分利用滨海盐碱地,发展林业生产,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们于1972年开始在黄骅县赵家堡大队和贫下中农紧密结合,在盐碱地进行了造林技术的试验研究。这项研究工作,是在批林整风、批林批孔运动中,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进行的,经过三年来的试验研究初获成功。在土壤含盐量(60厘米土层  相似文献   

7.
宁夏盐碱地枸杞栽培技术及研究成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夏盐碱地枸杞栽培技术及研究成果俞益民解放初期,宁夏引黄灌溉区有各类盐碱荒地91万亩,这些盐碱地多被开辟为枸杞园。经过精心栽培,枸杞的单产由十几公斤增加到150多公斤,最高达257公斤。其栽培技术措施是:1.搞好园地规划,利于生产管理。①枸杞种植要有...  相似文献   

8.
河套地区盐碱地面积达42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2.5%。要想绿化这部分盐碱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保证造林成活率,必须采取以下几项技术措施:一、改良土壤在盐碱地上造林首先要改良土壤,改良土壤的目的是降低土壤的盐  相似文献   

9.
胡杨是干旱荒漠盐碱地植树造林的优良树种。我们场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盐碱较重。一九七八年培育胡杨苗木22亩,今春又分苗移植8亩,共计30亩,共35万株。二年生苗株高平均143.2公分,根径平均0.79公分,最高215公分。二年生移植苗平均株高103.1公分,平均根径0.41公分,最高153公分。胡杨育苗的成功,为我团盐碱地造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我省鲁北、湖西和渤海沿岸分布着大面积盐碱地,胶东沿海岸,小清河流域亦有零星分布,总面积达1600多万亩,多为氯化物盐土,硫酸盐次之,重碳酸盐和碳酸盐含量极少。其中渤海沿岸约400万亩,呈大片集中分布,盐碱化程度较高,绝大部分地区林木稀少或是尚未开垦的盐碱荒地。几十年来,这些地区采取挖沟排盐、修筑条台田、蓄淡压碱、淡水洗盐、生物改良等综合措施治理,林业建设也获得一定的发展。但是,盐碱地造林技术尚未普及,不少地方仍栽不活树,针对此情况,再来谈谈盐碱地造林技术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师总面积470余万亩,其中盐碱地就有131万亩,占30%左右。耕地144.78万亩,撩荒弃耕的盐碱地31.8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2%。特别是干、支渠两侧次生盐渍化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昔日白花花的盐碱地,今日涌起滚滚绿浪。近10年来,新疆利用生物治理盐碱地获得成功,现已治理盐碱地1.5万亩,为盐碱地改造开辟出新路。新疆现有耕地5000余万亩,其中盐碱地150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3%。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生态园林方兴未艾,草坪热席卷大江南北城乡。我国有5.2亿亩盐碱地分布在23个省(市、自治区)这些地区建植草坪最大的障碍是盐碱危害,缺少一种适用于盐碱地草坪专用肥。德州市盐碱土绿化研究所与全国盐碱土绿化开发协作组研制成功了草坪改碱专  相似文献   

14.
我市渤海沿岸,现有程度不同的盐碱地六百多万亩。因该地区自然条件差,低洼盐碱,一般树种很难在这里安家落户,只有在少数堤坝和台田上生长一些杨树、柳树和刺槐,但长势不好,生长缓慢。目前森林覆盖率仅仅达到百分之零点八,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必须加速这一地区的植树造林。 (一) 加速盐碱地区林业生产的发展,必须走  相似文献   

15.
尹国良,男,1963年12月出生,1981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山东省寿光市国有机械林场场长,高级工程师。自1987年担任林场场长以来,他带领林场职工二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在一片滨海盐碱地上屡创奇迹。一是盐碱地上改碱造林,在国内同行首次提出“林盐结合改良利用盐碱地”,创出了同类地区改碱造林的新路。先后营造防护林1万亩,经济林3000亩,苗圃2000亩。二是盐碱地上搞森林旅游。把林场开发成山东省渤海湾地区高效生态林业开发示范区,此举示范带动山东省北部沿海地区开发30多万亩。三是盐碱地上搞产业。充分挖掘土地、地下水资源优势,搞起了水产养殖业、盐及盐化工业,使得寿光林场在培育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多业并举,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同行业前列。因业绩突出,尹国良1996年被评为全国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工作者,1999年被授予山东省绿化奖章,2002年被中国林学会授予劲松奖,2004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佳国有林场场长,2006年获第四届国有林场管理奖。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静海县杨家园大队,位于天津市南48公里,津浦路旁,地处滨海盐碱地区。这里过去是有名的盐碱荒滩,4千多亩土地有90%是盐碱地,其中土壤含盐量在1.6%以上的重盐碱地占1,700亩,是个旱、涝、碱交替危害,粮、棉、木、柴俱缺的穷地方。1965年以来,杨家园大队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十多年来,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结合生产,成立科研小组,大搞科学造林。实行科学治碱。他们认真地弄清盐碱地的土壤盐分  相似文献   

17.
巴盟河套灌区栽培枸杞经济林始于6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枸杞林具有抗干旱、抗盐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特点,兼有防护、食药用双重作用。而巴盟河套灌区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交通便利,并有引黄自流灌溉的便利条件。因此,枸杞在河套灌区广有栽植,并在一些地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据统计,目前灌区枸杞经济林发展面积已达到25万亩,年产干果500多万公斤,产值900多万元。枸杞已成为巴盟地方名优特产和出口创汇的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枸杞作为巴盟河套灌区盐荒地造林…  相似文献   

18.
<正>由石嘴山市林技中心承担的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宁夏盐碱地绿化树种选择及营造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已完成营造面积950亩,栽植各类乔木16000余株、灌木90000余株。此项目以平罗县滨河大道,黄渠桥镇、灵沙乡农田林网,石嘴山火车站周边绿化,京藏高速公路沙湖出口,宁夏理工学院作为示范点进行盐碱地营造技术示范,形成不同盐碱类型,不同造林模式的盐碱地造林绿化技术的集成,以点带面,推动石嘴山市4万多公顷盐渍化土地生态  相似文献   

19.
盐碱植物罗布麻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盐碱植物生活在盐渍化的土壤中。盐碱植物的研究、开发可更多地利用土地和生物资源。鲁西北有大面积的盐碱地,对盐碱地的开发利用直接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本区广泛分布的大量盐碱植物中,罗布麻是一种野生高级纤维植物,经济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20.
<正> 我省有内陆盐碱地700余万亩,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民,对盐碱地进行了综合治理,植树造林就是其中重要措施之一。在内陆盐碱地造林工作中,查清不同树种的抗盐能力,进而根据宜林地含盐量高低选择相适宜的树种,对提高盐碱地造林质量,加快绿化速度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内陆盐碱地,先后调查了衡水、邢台、邯郸三个地区的10个县,13个大队和7个林场,涉及到18个树种,共打土壤剖面47个,取土样188个。经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化验工作,对我省内陆盐碱地区常用造林树种的抗盐能力,得到了较为可靠的数据,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