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矮败”小麦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矮变1号是陕西省西安市农科所从小麦品种矮秆早中选出的矮秆天然突变体,是小麦重要的矮源之一。太谷核不育小麦是一个显性核不育材料,已广泛用于我国的小麦育种实践、为更有效地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我们以本院品资所贾继曾提供的矮变一号小麦为父本、核不育有北京13号等为母本进行杂交,F_1代选择矮秆不育株授以北京837等的花粉。在测交后代的5216株群体中,高秆不育的2632株,矮秆可育的2538株,高秆  相似文献   

2.
具有大姆指矮半显性矮化基因的一个普通冬小麦衍生系与钱尼或伟奇达非整倍体杂交,其 F_1按1:1分离出两个株高组。F_2二体和非鉴定的单体后代分离比例为矮1:中2:高1。除2A,4B 和6B 以外的所有染色体的单体分析表明矮化基因的位置在4A。基因的杂合及半合状态对株高的效应相同。  相似文献   

3.
水稻显矮资源——粳D1半矮生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半矮生粳D1与5个籼;粳高秆亲本配组了11个组合。分析F_1、F_2、B_1、B_2株高与相应亲本株高之间的遗传结果表明:粳 D1的半矮生性是不完全显性,受多对独立基因控制,属于加性——显性遗传。其基因的加性效应极显著,显性效应显著。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81.06%和80.33%。株高负向优势变幅为-2.39~-12.32%,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蓖麻矮秆性状基因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蓖麻矮秆与高秆不同遗传交配组合配制、种植,调查其后代株高性状分离的试验,研究了蓖麻高、矮秆性状主控基因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在其F1代群体中,株高性状没有发生分离,全表现为高秆性状;在其F2代群体中,表现为高秆和矮秆两种性状分离,而且植株高、矮秆性状的分离符合3∶1的分离比例;在回交一代群体中株高也全部发生高、矮性状的分离,且符合1∶1的分离比例。由此推断蓖麻植株高、矮这对性状是受1对等位基因所控制,高秆是受显性基因T所控制,而矮秆则是受隐性基因t所控制。  相似文献   

5.
籼稻矮泰引-3矮生性的遗传分析与半矮秆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研究籼稻特矮生材料矮泰引-3的矮生性遗传,将其与高秆品种南京6号杂交,杂种F1表现为高秆,F2群体中高秆个体、半矮秆个体和矮秆个体的分离比例符合9:6:1的分离比,表明矮泰引-3的矮生性状受2对独立遗传的隐性主效半矮秆基因控制。选取F2群体中的半矮秆个体与南京11号测交,根据测交结果将与sd-1不等位的半矮秆株系鉴别出来,并将新的矮秆基因暂命名为sd-t2;将携带sd-t2的半矮秆株系与南京6号回交,BC1F2的分离情况佐证了sd-t2的遗传效应的确表现为半矮秆。对BC1F2中分离出的3个半矮秆株系的种子进行赤霉素(GA3)溶液的苗期处理,幼苗生长状况表明sd-t2对外源GA3处理敏感。  相似文献   

6.
采用NCⅡ设计,用6个不同株高类型(高、中、矮各2个)八倍体小黑麦作母本,用含Rhtl,Rht2,Rht3,Rht10,和RhtlRht2Rhty的5个小麦矮源作父本配制30个杂交组合,通过F_1的显性度(D值)、降秆强度(R值)及F_2株高分布频率,分析了Rht基因在不同株高类型八倍体小黑麦中的反应。主要结果为:1)不同矮秆基因对高、中、矮秆小黑麦降秆趋势一致,即对高秆小黑麦降秆效果最强,中秆次之,矮秆最弱,而不同矮秆基因降秆作用大小顺序为:Rht10>Rht3>Rht1Rht2Rhty>Rht1Rht2.2) 各矮秆基因在F_2染色体数分布不平衡的遗传背景下表达基本正常,Rht10、Rht3显示以矮秆为主的高低峰分布,农林10号、OlesenDwarf显示正态分布,3)连续回交能提高矮秆小黑麦株的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7.
用 D_2与19个中高杆小麦亲本杂交 F_1代研究表明:D_2对中高杆亲本有普遍的 F_1代致矮能力,其致矮力随高亲株高增加而增强。D_2对高亲株高的致矮力主要表现在下部三个节间,上部两节间缩短较少,故可提高 F_1代的株高结构指数。D_2与矮变1号、大姆指矮 F_1致矮力表现顺序为:矮变1号>大姆指矮>D_2。将 D_2的 F_1代致矮性引入杂交小麦育种体系,可望恢复系株高在82.6±10.3cm 时,F_1代株高降低至70.7±6.1cm 的高产小麦株高区间。  相似文献   

8.
显性矮秆基因Rht10用于杂交小麦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将极度矮化的显性矮源矮变1号与渝麦4号等小麦常规良种杂交,选育出株高较矮变1号显著增高的衍生矮源西农02,西农04,西农05,发现由于核遗传背景的改变,衍生矮源西农02在杂交1代种中对父本株高的致矮能力较矮变1号大为减弱,而与携带Rht3的显性矮源“大姆指矮”衍生而来的“矮苏3”致矮能力相当。采用赤霉酸(GA3)化学标记,矮秆基因的不等位性测交,以及矮秆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确认了西农02确系携有Rh  相似文献   

9.
用Nair法对87个自交系进行分组,选用高秆、中秆和矮秆自交系为材料,观察F_1、F_2以及F_1与亲本回交的遗传效应。同时分析节间数与节间长度与矮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矮秆遗传的表达有两种方式,一为质量性状,受一对主效矮秆隐性基因控制,但矮化自交系的遗传背景有区别。一为数量性状,F_2代分离呈正态分布。作者观察到在高秆自交系中潜存着矮秆基因。矮秆自交系一般伸长的节间数不比高秆系少,主要是节间缩短。矮化的F_1代植株高大,也是节间伸长所致。  相似文献   

10.
轮回选择对不同遗传背景矮败小麦的性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6种遗传背景的矮败小麦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研究了矮败回交后代分离的高秆可育株和矮秆不育株的抽穗期、开花期、株高、每株穗数、穗长、每穗小穗数的差异。结果表明,不仅高秆可育株与矮秆不育株的株高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且不同遗传背景的矮秆不育株的株高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矮秆不育株比高秆可育株的抽穗期平均晚3 d,而开花期平均晚1.5 d;在同样的遗传背景下,高秆可育株与矮秆不育株的穗长、每穗小穗数无显著差异;但就每株穗数而言,无论在哪种遗传背景下,矮秆不育株的穗数明显比高秆可育株多。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深入了解冬小麦矮源开95016矮秆性状的遗传规律,在2004年度研究的基础上(“开95016”为隐性矮秆基因控制),2005~2006年对“开95016”的矮秆遗传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开95016”与7个高秆亲本“豫麦2号”、“郑麦9023”、“豫麦18”、“周麦17”、“小冰麦”、“豫麦49”、“周麦13”的杂交F2代分离表明,“开95016”株高受2对以上矮秆基因控制,对各组合回交世代BC1和BC2的株高分离结果进行x2检验,BC1的矮秆株数与半矮秆株数之比为3:1,BC2的半矮秆株数与高秆株数之比1:3。因此,“开95016”的矮秆性状受2对主效隐性矮秆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2.
矮秆小麦XN0004的矮秆基因Rht21的染色体臂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NOOO4是青431与小偃6号杂交选育的一个新的具有部分矮秆显性效应的小麦新矮源品系。和高秆亲本相比,其杂种F_1代的降秆作用平均为13.8%,对外源赤霉酸反应不敏感,在杂种小麦研究中,其配合力优良,增产显著,穗粒数增加,抗倒能力增强,收获指数提高等,无某些矮源对杂种F_1产生的不良效应,是杂种小麦比较理想的矮秆亲本,可作为常规育种的优良矮秆品种资源。用中国春缺—四体和双端体分析的方法,对XNOOO4丰矮秆显性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证明其矮秆显性基因位于2A染色体的短臂上,是一个不同于世界上已定位的20个Rht基因的新矮源,故暂定名为显性矮秆基因Rht21。  相似文献   

13.
几个籼稻标记基因系的矮秆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8个籼稻标记基因系与测交品种南京11号、南京6号杂交,研究不同矮秆类型的遗传特点。根据各组合亲本、F1、F2株高的表现,可将这些标记基因系的株高遗传分为3类:①含有5d一1基因的半矮秆材料;②含有1个5d-1基因和1个新矮秆基因的双矮材料;③含有其他类型矮秆基因的矮秆材料。通过与南京6号连续回交,从标记基因系IGB.29(多蘖矮)中分离、鉴定出一个与5d-1不等位的新矮秆基因。  相似文献   

14.
 世界小麦矮化育种主要使用隐性矮源。在普通小麦中发现的显性矮源均因导致植株极度矮化(20~55 cm)而未能在小麦育种中广泛应用。笔者发现,将显性矮源矮变1号(4DS携带Rht10,25~30 cm)及矮苏3(4BS携带Rht3,55 cm)的原种大群体种植或施以诱变因子并将其与中、高秆的小麦品种杂交、回交,从其分离世代的大群体中,均可选择到一些株高呈不同程度提升的稳定的突变株系。采用近等基因系法对不同株高突变衍生系的研究表明:其提升的株高真实遗传,各自均携带一个不同株高的半显性矮秆基因,随突变衍生系株高的提升,近等基因系的产量性状显著优化。采用标志基因测交法以及生理生化遗传标记对突变衍生系携带的不同株高的半显性矮秆基因重新进行了基因定位,确认它们分别与Rht10及Rht3的座位相同,因而均是其突变衍生的复等位基因。提出显性矮秆基因具有"复等位多态特性",即极度矮化的显性矮秆基因容易突变为一群株高提高程度不同的、可以达到小麦育种理想株高的半显性矮秆复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5.
用矮变1号与农林10号小麦矮源,分别以同样的组配方式进行正反交试验。结果表明:(1)矮变1号株高的遗传,不同于农林10号的隐性遗传方式,可认为控制矮变1号株高遗传的主要矮化基因是部分显性的;(2)矮变1号各组合子二代分离出超矮秆植株的比例显著大于农林10号;(3)相关性分析表明,杂种后代随着株高的降低,不孕小穗增加,主穗粒数减少,穗粒重和株粒重明显下降。但是,不同杂交组合的表现不尽相同。“矮变1号”ד8582-201”,子二代平均株高44.7厘米,在田间以矮、齐、多穗而注目,杂种穗粒性状的表现也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6.
矮败小麦是太谷核不育基因 Ms2和矮秆基因 Rht10紧密连锁体,是一种具有矮秆标记性状的显性核不育新材料。其独特之处在于不育株接受任一非矮秆父本的花粉,后代总是分离出一半矮秆不育一半高秆可育。这在遗传育种中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为了利用好这个宝贵材料,我们用矮败小麦不育株为母本,40个普通小麦品种(系)为父本四年内连续回  相似文献   

17.
将sd-r新半矮秆基因的品系RA73与sd-1半矮秆基因的6个保持系金23B、Ⅱ-32B、协青早B、K17B、粤丰B和龙特蒲B杂交。2006年在贵阳种植亲本、F1和F2,对株高进行遗传分析。试验结果,亲本的株高为82.4~94.5 cm,F1的株高为130 cm左右,F2代植株高度产生分离,经χ2分析,高株(101~140 cm)∶半矮秆(71~100 cm)∶矮秆(45~70 cm)的比例符合9∶6∶1,出现了两对高秆显性基因互补的遗传现象,这两对高秆显性互补基因分别来源于各自的原始高秆品种。讨论了RA73的sd-r半矮秆基因在杂交水稻育种上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选用7个显性矮源与11个普通小麦品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显性矮源对株高的致矮能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矮变1号致矮能力最强,奥尔森、矮苏3和西农02致矮能力较强,BAU-Rht 21、BUA-Rht 12和西农10的致矮能力较弱;西农02的致矮能力与奥尔森、矮苏3相当,与矮变1号的致矮能力差异极显著,其致矮能力比矮变1号大为减弱,西农02不同于矮变1号.显性矮源所配组合F1代株高的狭义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都比较高,F1代株高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各显性矮源的加性效应值均为负效应,杂交父本的加性效应值除了91-27亲本的加性效应值为负效应外,其他亲本的加性效应值均为正效应.各个显性矮源F1代株高与杂交父本株高的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根据回归方程的预测,除了矮变1号以外,其他显性矮源F1代株高均可达到理想株高.  相似文献   

19.
一种籼稻新矮源的分离和遗传鉴定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半矮生性籼稻品种,均受隐性主基因sd-1控制。为寻找新的矮源,将矮秆籼稻双矮与高秆籼稻品种南京6号杂交,F#-2代中分离出高秆、半矮秆和矮秆(双矮型)三类植株,比例为9∶6∶1,表明双矮的矮秆性状受两个不等位的隐性主基因控制。通过以携有主基因sd-1的半矮秆水稻品种南京11号与F#-2代中的半矮秆个体成对测交和自交分离,获得了一种新的矮秆主基因单独控制的半矮秆系新桂矮。该基因被定名为sd-g。从系谱分析,sd-g渊源于华南晚籼品种桂阳矮1号。sd-g的发现,说明半矮秆籼稻的矮秆基因位点至少有两个,常见半矮秆品种南京11号的基因型可定为sd-1 sd-1 Sd-g Sd-g,高秆品种南京6号为Sd-1 Sd-1 Sd-g Sd-g,新桂矮为Sd-1 Sd-1 sd-g sd-g,双矮为sd-1 sd-1 sd-g sd-g。  相似文献   

20.
选用7个显性矮源与11个普通小麦品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显性矮源对株高的致矮能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矮变1号致矮能力最强,奥尔森,矮苏3和西农02致矮能力较强,BAU-Rht21,BUA-Rht12和西农10的致矮能力较弱;西农02的致矮能力与奥与森,矮苏3相当,与矮变1号的致矮能力差异极显著,其致矮能力比矮变1号大为减弱,西农02不同于矮变1号,显性矮源所配组合F1代株高的狭义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都比较高,F1代株高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各显性矮源的加性效应值均为负效应,杂交父本的加性效应值除了91-27亲本的加性效应值为负效应外,其他亲本的加性效应值均为正效应;各个显性矮源F1代株高与杂交父本株高的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根据回归方程的预测,除了矮变1号以外,其他显性矮源F1代株高均可达到理想株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