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镇沅县城避灾绿地根据县城总体规划,结合现状特点,以2个固定防灾公园为主体,23个紧急避灾绿地为基本避灾点,以救灾及避灾通道为绿色网络,各条缓冲隔离绿带为安全纽带,其他避灾资源为补充,组成"两心、多点、一环、纵横交错"的绿地避灾网络,进一步增强防灾避险能力。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城市防灾绿地的概念及功能,总结了杭州市城市自然灾害的概况及其现状,并从防灾公园、临时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绿色疏散通道、隔离缓冲绿带5个方面提出了杭州市城市防灾避险绿地体系的规划,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焱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2):111-112,117
包头市昆都仑区紧急避灾绿地的人均紧急避难面积为0.41m2/人,中心和固定防灾绿地的人均固定避难面积为1.19m2/人,均不满足避难要求;中心和固定防灾绿地数量较少,只有植物园、八一公园、包头乐园和啤酒生态园;各类防灾避险的配套设施不足;对群众的宣传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4.
刘天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42-10945
分析了淮南市的主要灾害类型,归纳总结了淮南市的灾害特性,并讨论了不同类型绿地的防灾避险的功能。针对淮南市城市绿地现状,做出客观评价,希望能综合淮南市城市绿地、医疗、交通等多方面因素,探讨淮南市防灾避险绿地的规划模式,以突出体现城市绿地的避灾功能。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其防灾绿地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开放空间,在城市抵御、减轻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城市减防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我国城市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其区域分布特征,对城市防震避灾绿地体系的空间类型、规模、分布特征、功能要求及要素设计进行探讨,并以此为主,提出城市防洪绿地、防台风绿地、防沙尘暴绿地及防滑坡绿地的规划建设要点。不同区域范围的城市根据其防灾重点,在绿地规划建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择,并加以整合优化,构建适合城市自身的防灾绿地体系。  相似文献   

6.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防灾避险的重要场所,其避灾服务域的判定有助于指导城市避灾场所的空间布局,对提高城市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以灾时3、5min和10min内避灾绿地的服务能力和承载力2个方面量化,探讨福州市鼓楼区绿地的避灾服务范围、服务人口数量以及街道避灾服务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绿地面积约6.80km~2,符合紧急避灾的绿地共9块,面积为0.81km~2;避灾绿地在3、5min和10min内的服务范围差异较大,其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西湖左海公园,面积分别为1.78、3.33km~2和8.26km~2,绿地服务范围最小的分别为0.20、0.43km~2和1.17km~2;在避灾服务人口比方面,10min内国光公园、金牛山公园、闽江公园北园、西湖左海公园、温泉公园可达人口数量未超过其承载量;从街道避灾服务情况可知鼓西街道最佳,在10min可实现服务区域内人口的全面覆盖;最后叠加研究区其他自然灾害避灾点,得出研究区避灾服务空间分布不平衡,五凤街道、东街街道和洪山镇尚有35.65%、15.69%和7.32%的人群处于避灾盲区。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的发生,会造成严重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避险作用。通过分析唐山市绿地现状,依据唐山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评价指标,对市区的主要公园绿地进行了相关评价,筛选出适合的绿地场所。根据场所的大小以及一系列指标,算出其服务半径,确定加权半径和加权距离和有效避灾面积等指标。  相似文献   

8.
张娟娟  何方 《农技服务》2010,27(3):387-388
在"5.12"地震发生后,如何建立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防灾避险功能,被许多城市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淮南是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城市,但次生灾害和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在回顾国内外防灾绿地建设的基础上,概述了淮南市城市绿地防灾避险的布局构成、内容以及防灾绿地指标,并以此作为目前国内绿地系统防灾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南昌市防灾绿地建设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防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防灾避险功能.在阐述近年来南昌市城市绿地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防灾避险绿地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南昌市防灾绿地建设的对策,以有效解决城市防灾避险的绿地需要.  相似文献   

10.
落实哈尔滨兆麟公园在城市防灾体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哈尔滨市面临的防灾减灾问题,提出有必要健全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避险配套设施。在确保公园日常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功能发挥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灾时避险人口容量,完善场地竖向、植物种植及园林建筑设计。本文从哈尔滨兆麟公园设计方案入手,解决好公园的平灾转换功能,是落实公园在城市防灾体系中作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