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五省(区,市)的沙打旺病害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南标  刘若 《草业科学》1997,14(6):30-34
对我国江苏省淮阴县、北京市平谷县、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陕西省吴旗县和甘肃省武威市的不同年龄的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Pal.)病害进行了调查,并以生长地≥0℃年积温和草原湿润度为指标,分析了病害与产地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沙打旺植株田间发病率随草地年龄而增加,在四龄时最高可达100%。共发现10种真菌病害,它们是锈病(Uromyceslapponicus)、白粉病(Erysiphepisi)、小丛壳炭疽病(Glomerelasp.)、交链孢黑斑病(Alternariaalternata)、多主枝孢叶斑病(Cladosporiumherbarum)、茎点霉褐霉病(Phomasp.)、棘壳孢叶斑病(Pyrenochaetasp.)、丝核菌基腐病(Rhizoctoniasolani)、壳针孢斑枯病(Septoriasp.)和匍柄霉叶斑病(Stemphyliumbotryosum)等,另发现细菌病、病毒病(花叶病)和菟丝子各1种。细菌、病毒未鉴定,菟丝子为中国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各地病害发生种数与≥0℃年积温相关不显著(P>0.05),但与草原湿润度(K值)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基因探针和PCR对鲤吉陶单极虫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液氮冷冻研磨法破碎吉陶单极虫(Thelohaneluskitauei)孢子,按常规法提取其基因组DNA。取DNAEcoRI消化产物,采用低熔点琼脂糖回收法制备大(3.0~15.0kb)、小(0.5~3.0kb)片段,将其克隆于pBluescriptksEcoRI位点,经α-互补现象、酶切鉴定和虫体DNA生物素标记探针筛选,构建了含23个克隆的基因文库,克隆片段介于0.9~6.8kb之间;经阳性克隆标记筛选及特性分析,制备了长度为0.9kb(19号质粒克隆片段)的探针,该探针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该探针两端DNA序列进行分析,设计出1对引物。上游引物序列为:5′TTTCGAACCCGCACAACAAG3′,下游引物序列为:5′TGAGTGGATAG-TATCGCTGC3′。应用该对引物对虫体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3.
在新疆瘦肉型新品种猪培育期间,选择三个不同品系,连续三个世代,分别测定了供试猪的CPK(磷酸肌酸激酶)活力、背膘厚度与眼肌厚度,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品系猪经三个世代选择,CPK活力逐代呈上升趋势,各世代之间均差异显著(P〈0.01);三世代与一世代相比,平均背膘厚度减少0.51cm,眼肌厚度增加0.54cm,差异显著(p〈0.05,P〈0.01);新品种猪试验全期CPK活力与背膘厚度  相似文献   

4.
1日龄雏鸡人工感染vMDV,并注射黄芪多糖(APS)和香菇多糖(Len),分别于7、16、28、42和56日龄检测雏鸡淋巴细胞化学发光(CL)的变化。结果表明:(1)APS对7、14日龄vMDV感染雏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淋巴细胞的CL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p〈0.01),在28、42日龄则显著增强淋巴细胞CL(p〈0.05,p〈0.01);(2)Len对7、14日龄vMDV感染雏鸡胸腺、脾  相似文献   

5.
不同添加剂处理对青贮苜蓿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2×3×5因子试验设计法,研究青贮未萎蔫苜蓿时添加生物添加剂(Escoyl)或直接酸化剂(甲酸),对保存效果及蛋白质水解程度的影响。添加甲酸可降低青贮苜蓿的PH值,提高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及乳酸含量。甲醛或亚硫酸盐纸浆废液(SSL)处理,使青贮苜蓿的蛋白质水解减少,其表现是可溶性氮、非蛋白氮(NPN)及氨氮(NH3N)浓度降低(p<0.05)。添加Escoyl、甲醛+Escoyl或SSL+Escoyl对二茬青贮苜蓿的青贮效果无影响(p>0.05),而青贮三茬苜蓿时,添加Escoyl可明显减少蛋白质的分解(P<0.05)。SSL的添加水平与青贮苜蓿的酸化度或蛋白质水解间不存在线性响应关系。用牛瘤胃尼龙袋温育试验表明,添加甲醛或甲酸,可提高潜在可降解的不溶性氮(PDIN)含量(P<0.05),并减少瘤胃中可溶性氮的含量(P<0.05),而且可溶性氮与NPN含量间里正相关关系(r=0.72,p<0.0001)。NPN与瘤胃中蛋白质消失率间无相关关系,而总氮、总可溶性氮及NPN与蛋白质的降解度间呈正相关关系(分别r=0.68,0.61及0.67,P<0.0001)。  相似文献   

6.
新生反刍动物血浆cAMP和cGMP水平变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龙  毛鑫智 《畜牧与兽医》1996,28(6):243-244
初步观察了6头黑白花犊牛和3只湖羊羔生后24h内血浆环腺苷酸(cAMP)和环鸟苷酸(cGMP)水平变化。结果表明:犊牛出生时cAMP和cGMP分别为1.12±0.10pM/ml和0.87±0.04pM/ml,羔羊生后1h分别为1.20±0.01pM/ml和0.39±0.01pM/ml,在生后2~4h内犊牛和羔羊cAMP和cGMP均呈上升趋势,以后在相对高水平波动直至24h,cAMP/cGMP比值生后较高,2h内下降,以后处于较低的比值直至24h  相似文献   

7.
褐马鸡的人工孵化和育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1992—1994年对褐乌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的人工孵化和育雏进行观察研究,其中褐马鸡成乌6组14只、卵298枚、雏鸟56只。结果表明:褐马鸡的受精率平均为68.50%。卵的大小为58.39(49.30—63.70)×42.77(34.10—48.40)mm;卵重为58.00(4.30—67.00)g;卵型指数为1.344(1.153—1.612);重量系数为0.545(0.436—0.643);出雏率平均为73.45%,孵化期平均为27.8(26.0—28.8)d。印在孵化(25d)期失重为6.657±0.687g、日失重为0.264±0.028g,失重率为11.16±1.002%,日失重率为0.448±0.042%,初生雏重为42.72(3.80—59.90)g。幼鸟(180日龄)成活率为75.05%。  相似文献   

8.
IBDV VP2/VP243基因DNA疫苗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VP243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中,置于CMV启动子的调控之下,构建成DNA疫苗表达质粒pcDNA VP2和pcDNA VP0。分别转染CEF细胞后,于24、48、72h取细胞裂解液进行ELISA、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pcDNA VP2于转染后24h呈阳性反应,48h表达量高于24h;pcDNA VP0于转染后48h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麦麸、花生粕、羽毛粉基础,研究在亚热带条件下服育猪蛋氨酸Mct需要量,生长猪基础饲粮(DE12.97MJ/Kg,CP14.4%,Cys0.31)含Mct0.20%,肥育猪基础饲粮(DE13.11MJ/kg,CP12.5%Cys0.21%)含ct0.18%。两种饲粮均以0.04%的梯度添加DL-Met共得5个Mct水平,参试猪为三元杂变猪生长期每个Mct3个重复(栏),每个重复4头猪;肥育期  相似文献   

10.
恩诺沙星及其活性代谢物在鸡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为全面了解恩诺沙星在鸡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与药效的关系进行了本研究。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血浆中的药物质量浓度,所得恩诺沙星ci-ti数据用MCPKP计算机程序处理,代谢物环丙沙星的ci-ti数据用代谢物动力学方法处理。静注恩诺沙星后的ci-ti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t1/2α(0.25±0.04)h,t1/2β(5.26±0.81)h,Vd(4.53±1.07)L/kg,CLB(0.61±0.11)L/(kg·h),AUC(17.39±3.92)mg/(L·h)。内服恩诺沙星的ci-ti数据,符合有吸收因素二室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t1/2ka(0.44±0.11)h,t1/2α(1.15±0.38)h,t1/2β(9.14±1.45)h,AUC(12.48±2.36)mg/(L·h),tmax(1.77±0.21)h,Cmax(1.44±0.31)mg/L,F72.18%。试验结果表明,鸡静注与内服恩诺沙星后,代谢物环丙沙星的生成及消除缓慢、分布广泛,是影响恩诺沙星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牛超排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4组药物组合:(1)PMSG+PGF2a;(2)PMSG+PGF2a+激光照射;(3)FSH+PGF2a;(4)FSH+Ctoprostenol,超排处理322头次供体牛。共采卵1663枚(头均5.81±4.68),可用胚胎980枚(头均3.43±3.94,占58.9%)。(3)、(4)两组胚胎可用率及可用胚胎数高于(1)、(2)组(p<0.05);黄牛胚胎可用率高于奶牛(p<0.01);育成牛胚胎可用率高于经产牛(p<0.01);供体牛前两次超排效果更好(p<0.05)。  相似文献   

12.
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CIMH1株捕食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研究首次对国内土壤中分离出的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CIMH1株(Arthrobotrysoligosporastrain:CIMH1)捕食马线虫第3期幼虫的活性、效力及杀虫机理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菌株生长环境对其捕食活性有很大影响。在20℃、有氧条件、玉米粉浓度相对较低(0.4g/L)、菌丝生长较稀疏的CMA培养基中,捕食活性最佳。捕食线虫时,在虫体运动刺激及虫体内部某些物质诱导下,菌株会产生一些特殊捕食性结构,如粘性菌丝(Stickybranches)、粘性菌环(Stickyrings)和粘性菌网(Stickynetworks)等。通过这些功能性构造,菌株将线虫捕获并杀死消化。少孢节丛孢菌CIMH1株在最佳条件下,对马线虫第3期幼虫的平均捕食效力为78.15±3.8%。  相似文献   

13.
试验表明,88-C微生物促进浮游生物生长,增加浮游生物量,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试验池比对照池分别提高47.4%(p<0.01)和135.1%(p<0.01)。出池鱼苗体重增加17.6%,体长增加17.1%,成活率提高19.6%。  相似文献   

14.
在小叶按(EucalyptustereticornisSm1ith)花期,比较研究种性退化的喀×意杂交蜂(carnica×ligIIStiCa)及其亲本意大利蜂(ApislnellileraIigustlcaSpin,)的载粉量。两种蜂的载粉量分别为14.811mg和19.36mg,喀×意杂交蜂载粉量明显小于意蜂,两者差异极显著(t一检验p<0.01)。养蜂生产利用杂种优势时,要注意杂种种性退化和性状分离,以便更好地利用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5.
氯霉素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工合成的氯霉素-牛血清白蛋白(CAP-BSA)为包被抗原,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为竞争的半抗原,两者与一定量的抗CAP单抗(CAP-McAb)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理想的包被抗原浓度为1.25μg/ml,抗CAP-McAb工作浓度为1:12000,酶标二抗工作浓度为 1: 5000,可测最适范围为 1ng/ml-100ng/ml,最小检测量为0.1ng/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 62%和 5. 19%。得到回归方程 y =1.2730- 0.6745x(r2= 0. 9779)和标准曲线,从而建立了快速定量测定 CAP含量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整个测定时间为6小时。  相似文献   

16.
本报道在辽宁省铁岭市帽儿山采到的蝗虫-新属:拟绿洲蝗属(Chrysochraoides gen.nov.)及新种:铁岭拟绿洲蝗(Chrysochraoides tieling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7.
氧氟沙星在健康和霉形体与大肠杆菌感染鸡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氧氟沙星在健康和霉形体与大肠杆菌合并感染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健康鸡单剂量内服氧氟沙星(10mg/kg)其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t1/2α为0.47±0.23h,t1/2β为5.92±1.34h,tmax为1.89±0.52h,Cmax为5.79±1.09μg/mL,AUC为60.92±17.00mg/L,h,Tcp(ther)为59.06±14.28hF,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沙棘带肉果汁的生产工艺。结果认为:添加0.1%的LM果胶及0.2%的CaCl2,以0.1%的CMC-Na配以0.5%的琼脂,有较好的稳定作用。采取先脱气后均质工艺和超高温瞬时杀菌及微波杀菌处理,可明显减少果汁中Vc的损失,保护果汁色泽和原有风味。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鸡胸腺CSF对正常鸡骨髓粒单系祖细胞(CFU—GM)增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雏鸡感染CIAV后14天胸腺CSF对CFU—GM刺激作用与对照鸡比较未见明显异常.感染后21天,刺激作用较对照鸡明显增强(p<0.01);感染28天以后,其刺激作用达正常成水平.结果证明,CIAV感染引起的骨髓造血机能障碍与胸腺CSF活性无关.  相似文献   

20.
 以緉山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的灌木阶段(A)、乔灌阶段(B)和乔木阶段(C)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3个阶段0~20cm,20~40cm土层土壤中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呈降低的变化趋势,緉山森林公园植物群落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磷含量,以及微生物量碳、氮、磷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的贡献率均表现为0~20cm大于20~40cm。0~20cm土层中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磷以乔木阶段最高,微生物量磷在0~20cm、20~40cm均表现为C>A>B。微生物量氮以乔灌阶段最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对土壤有机质、氮、磷的贡献率均表现为0~20cm高于20~40cm。就緉山森林公园植物群落A、B、C三个阶段的土壤酶活性而言,0~20cm土层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20~40cm(P<0.05),蔗糖酶高出20~40cm15.14%~35.69%。0~20cm土层的脲酶活性表现为C>B>A,且差异显著(P<0.05),蛋白酶活性以灌木阶段最高,分别是乔灌、乔木阶段的1.244,1.442倍和1.680,1.713倍;中性磷酸酶以乔灌阶段的活性最高,碱性磷酸酶则以灌木阶段的最高。3个不同恢复阶段0~20cm 土层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