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华绒螫蟹养殖业近几年得到很大的发展,很多地区已经把中华绒螫蟹养殖作为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可是与之相配的中华绒螫蟹基础生物学研究,特别是生长特性的研究报导很少。中华绒螫蟹的生长与鱼类相比具有跳越式的特点「赵乃刚等1988]。每次蜕壳,中华绒螫蟹的壳宽、体重发生突跃式的增长。汪留全和周婉华「1989」曾对幼蟹的群体平均生长曲线进行过拟合,但未反映中华绒螫蟹个体生长不连续的实际情况。本文旨在通过笼养的方式,研究中华绒整蟹蜕壳与生长的关系、初始规格与蜕壳次数对中华绒螫蟹养成规格的影响等,找出中华绒螫蟹生长的内…  相似文献   

2.
笼养中华绒螯蟹的蜕壳与生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华绒螫蟹养殖业近几年得到很大的发展,很多地区已经把中华绒螫蟹养殖作为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可是与之相配的中华绒螫蟹基础生物学研究,特别是生长特性的研究报导很少。中华绒螫蟹的生长与鱼类相比具有跳越式的特点「赵乃刚等1988]。每次蜕壳,中华绒螫蟹的壳宽、体重发生突跃式的增长。汪留全和周婉华「1989」曾对幼蟹的群体平均生长曲线进行过拟合,但未反映中华绒螫蟹个体生长不连续的实际情况。本文旨在通过笼养的方式,研究中华绒整蟹蜕壳与生长的关系、初始规格与蜕壳次数对中华绒螫蟹养成规格的影响等,找出中华绒螫蟹生长的内…  相似文献   

3.
断肢再生对中华绒螯蟹蜕壳、生长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为材料,研究人工压力法切断其4个步足(左侧第1、3步足和右侧第2、4步足)后的蜕壳、生长与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断肢蟹当期蜕壳的步足再生率为7.6%,第2次蜕壳后的再生率为91.6%;断肢蟹与正常蟹的成活率相当;断肢蟹在断肢当期的蜕壳周期显著长于正常蟹(P0.01),但蜕壳后增质量率显著高于正常蟹(P0.05),而第2次的蜕壳周期显著短于正常蟹(P0.01),但蜕壳后增质量率与正常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次蜕壳后,断肢蟹与正常蟹的整体蜕壳周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分析表明:断肢蟹与正常蟹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基因IGF2、维甲类X受体基因RXR、蜕皮抑制激素基因MIH的表达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断肢蟹的蜕皮激素受体基因EcR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蟹(P0.05),而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的表达量却显著低于正常蟹(P0.05).综上表明:中华绒螯蟹幼蟹发生断肢后能在2个蜕壳周期内完成再生,且与正常蟹在成活率、蜕壳周期和蜕壳后增质量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cR和MSTN基因对促进中华绒螯蟹再生肢体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断肢蟹可在生产上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4.
中华绒螯蟹在实验室条件下的成蟹阶段蜕壳与生长观察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中华绒螯蟹成蟹阶段(200 d)的个体蜕壳与生长观察。在观察的4次蜕壳中,实验河蟹蜕壳后的体重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8.7%、69.1%、80.1%和64.8%,壳长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1.3%、17.0%、29.5%和16.7%,壳宽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7.4%、18.3%、28.2%和18.1%;雄蟹每次蜕壳后的体重、壳长和壳宽均高于雌蟹,但从第3次蜕壳开始,雌雄间才呈现出显著的生长差异(P0.05)。第1-4次的平均蜕壳间期分别为37、38、29和41 d。在前两次蜕壳,其蜕壳后的生长变异系数较大,而在后两次蜕壳,其蜕壳后的生长变异系数相对较小。起始体重对每次蜕壳后体重有显著影响(P0.05),第3次蜕壳后的体重与其他次数蜕壳后体重呈显著相关(P0.05)。研究还发现,壳长、壳宽与生长水温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体重与生长水温的相关性略显著(r=0.917~0.923,0.05P0.1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河蟹成蟹阶段在第3次蜕壳时的增长率最高,对生长影响较大,应注意此阶段的饲养与管理;同时,在生产上为提高成蟹的养成规格应选取规格较大的蟹种。  相似文献   

5.
中华绒螫蟹又称河蟹、大闸蟹,成品蟹肉嫩、黄多、油厚、膏肥,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特种水产品.稻田养殖中华绒螯蟹是根据稻蟹共生、互利原理进行种养结合的一种生产方式,在产量和数量上以水稻为主,在质量和效益上以河蟹为主,是充分利用本地稻田面积和水体空间,合理开发资源,发挥土地生产潜能,进行稻蟹立体种养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不同家系扣蟹阶段生长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所建立的10个长江水系河蟹家系,在2008年8月份、9月份和10月份,从每个家系随机取样60个,测定其体长、体宽和体重等性状值,计算各家系8~10月份的绝对增重率,通过方差分析比较各家系间的生长性能差异,并对不同家系8~10月份的体长、体宽、体重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在不同月份体重性状间存在较大变异,10月份体重LSD多重比较显示家系5生长优于其他家系。家系相关分析表明,8月份体长、体宽和体重与10月份体长、体宽和体重间相关系数(0.338、0.344、0.224)和决定系数(0.114、0.118、0.050)均较小,8月份体长、体宽和体重对10月份体长、体宽和体重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养殖方式对红壳色不同家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仔蟹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群体养殖、室内单体养殖和室外稻田养殖3种方式,比较了红壳色(A)、红壳家系中正常壳色(B)、光合1号(C),以及拟建立的早熟(D)、近亲早熟(E)育种家系仔蟹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室内群体养殖方式下,红壳色A组仔蟹的存活率为35.8%,仅与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仔蟹头胸甲宽的变异系数(CV)为27%,个体大小差异较小,与其余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仔蟹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为7.0%/d,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室内单体养殖方式下,红壳色A组仔蟹的存活率为86.7%,显著高于B、E组(P<0.05);A组仔蟹头胸甲宽的CV为52%,个体大小差异较大,与C、D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组仔蟹体质量SGR为5.7%/d,A组与B、C、E组仔蟹生长差异明显(P<0.05)。室外稻田围隔养殖方式下,红壳色A组仔蟹的存活率为3.2%,极显著低于B、C、D组(P<0.01);A组仔蟹头胸甲宽的CV为12%,极显著低于E、D组(P<0.01);A组仔蟹体质量SGR最低,为8.1%/d,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室内单体养殖红壳色仔蟹能显著提高其成活率,有助于获得更多育种家系相关性状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分析"蟹龙宫"饲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一个蜕壳周期的蜕壳与生长情况。结果发现:"蟹龙宫"饲养中华绒螯蟹蜕壳后体质量平均增长率为33.19%,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和体高的平均增长率为12.12%~14.97%,平均蜕壳间期为59.35 d。蜕壳前平均肥满度达60.84%,头胸甲的色度值(RGB)平均为109.17,蜕皮激素(EH)含量达14.18 IU/mL。试验河蟹在蜕壳前生长性状、EH含量和蜕壳间期长短与蜕壳后的增长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在"蟹龙宫"的个体养殖系统中,中华绒螯蟹的肥满度达60%,蜕皮激素含量升至14 IU/mL时会启动蜕壳。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养殖方式对红壳色不同家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仔蟹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群体养殖、室内单体养殖和室外稻田养殖3种方式,比较了红壳色(A)、红壳家系中正常壳色(B)、"光合1号"(C),以及拟建立的早熟(D)、近亲早熟(E)育种家系仔蟹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室内群体养殖方式下,红壳色A组仔蟹的存活率为35.8%,仅与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仔蟹头胸甲宽的变异系数(CV)为27%,个体大小差异较小,与其余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仔蟹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为7.0%/d,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室内单体养殖方式下,红壳色A组仔蟹的存活率为86.7%,显著高于B、E组(P0.05);A组仔蟹头胸甲宽的CV为52%,个体大小差异较大,与C、D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组仔蟹体质量SGR为5.7%/d,A组与B、C、E组仔蟹生长差异明显(P0.05)。室外稻田围隔养殖方式下,红壳色A组仔蟹的存活率为3.2%,极显著低于B、C、D组(P0.01);A组仔蟹头胸甲宽的CV为12%,极显著低于E、D组(P0.01);A组仔蟹体质量SGR最低,为8.1%/d,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室内单体养殖红壳色仔蟹能显著提高其成活率,有助于获得更多育种家系相关性状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东营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性腺发育及营养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地理纬度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养殖性能和常规营养成分差异,通过连续采样和生化分析研究山东东营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性能、生殖蜕壳率、肝胰腺指数(HSI)、性腺指数(GSI),并进一步比较出肉率(MY)、总可食率(TEY)、肥满度(CF)和可食组织的常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无论是雌体还是雄体,中华绒螯蟹体质量与头胸甲长和头胸甲宽均呈幂函数相关性,头胸甲长和头胸甲宽则呈线性函数相关。雌体平均体质量始终小于雄体,且7—9月差异显著(P0.05);雌雄蟹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雌体生殖蜕壳略早于雄体,生殖蜕壳高峰出现在8—9月,9月中旬成蟹全部完成生殖蜕壳。8—10月,雌雄蟹GSI显著增加,HSI则为下降趋势(P0.05)。9月上市成蟹雌体平均体质量集中于60.00~99.99 g,而雄体则集中于100.00~139.99 g。(3)10月上市成蟹雌体GSI和TEY显著高于雄体(P0.05),而MY和CF则以雄体为高(P0.05)。成蟹雌体可食组织中粗蛋白和总脂含量均高于雄体,而水分含量则以雄体为高,灰分含量两者差异不大。综上,山东东营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生殖蜕壳高峰集中于8—9月,雌雄成蟹总可食率均较高,分别为46.47%和44.81%,可食组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一座576m^3水体育苗室进行工厂化河蟹育苗生产为例,剖析了从Sao状幼体Ⅰ期(Z1)至Ⅴ期(Z5)及大眼幼体期(M)饵料投喂量及河蟹幼体变态生长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对幼体的生长和投饵及影响Z5至M期变态率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测得河蟹幼体各变态期平均体重分别为0.050,0.138,0.411,0.900,2.298mg和6.890mg,各期的平均日投饵率分别为194%,107%,123%,1  相似文献   

12.
设定急性(96 h)和慢性(40 d)试验,以初步探讨千金对河蟹幼蟹生长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千金 在河蟹体内的蓄积,并在急性试验中间隔12 h测定千金在水中96 h内的浓度变化,计算其降解率。结果表明,急性 试验中(千金浓度分别为11、5.5、2.8 滋g/mL),随着水体中千金浓度的升高,幼蟹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在最高浓度(11 滋g/mL)组,河蟹幼蟹死亡率最高、为33.33%,与其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慢性试验中(千金浓度分别为1.10、0.54、 0.22 滋g/mL),不同浓度千金浸泡对幼蟹的重量、死亡率、蜕壳率和平均蜕壳天数均未产生明显影响。在急性和慢性试 验中,千金在肝胰腺中含量均为最高,其最高蓄积量(在最高千金浓度组)为8.61 滋g/g,与其他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浓度分别为11、5.5、2.8 滋g/mL 的千金在水中降解速度很快,48 h内的降解率分别为83.91%、68.73%和53.09%,48 h 后降解率增加明显变缓。结合急性和慢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千金不会导致河蟹大量死亡,不会对河蟹的蜕壳与生长 产生明显影响,并且千金在河蟹体内并没有大量蓄积。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不同温度下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肠道微生物与生长间的关系,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研究四个温度下(26 °C、29 °C、32 °C、35 °C)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及肠道菌群的组成差异。结果表明:四个水温组的中华绒螯蟹蜕壳次数分别为2、2、2、1;成活率分别为82.81%、84.38%、87.50%、25.00%;平均蜕壳间隔随水温升高而逐渐缩短;蜕壳增重率随水温升高先升后降;四个水温组的肥满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肠道菌群的测序结果表明:四个水温组分别获得了929、744、680、518个代表性的菌群运算分类单元(OTU);α多样性结果显示肠道微生物丰度及多样性随水温升高而降低;β多样性结果显示四个水温组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差异显著(P < 0.05)。在门水平,四个水温组的肠道优势菌群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三者占整个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的96.26%;26 °C水温组的髌骨菌门(Patescibacteria)(0.92%)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0.35%)、29 °C水温组的厚壁菌门(58.04%)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3.44%)、32 °C水温组的拟杆菌门(41.84%)在各自肠道微生物中丰度显著高于其他水温组(P < 0.05);在属水平,26 °C水温组的芽孢杆菌属(Gemmobacter)(3.55%)、29 °C水温组的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3.56%)、32 °C水温组的布拉格菌属(Pragia)(8.47%)、35 °C水温组的假单胞菌属(Psuedomonas)(8.77%)在各自肠道微生物中丰度显著高于其他水温组(P < 0.05)。本研究结果综合表明:中华绒螯蟹在30 °C左右时生长最好,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均随着水温的升高而下降,高温会导致弯曲杆菌(Campilobacterota)和疟疾杆菌属(Malaciobacter)等有害菌群增加,影响中华绒螯蟹的蜕壳和生长。  相似文献   

14.
野生和人工繁育大眼幼体在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比较   总被引:3,自引:10,他引:3  
长江野生扣蟹在成蟹养殖阶段具有优异的养殖性能,但是野生大眼幼体在成蟹养殖阶段的养殖效果却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系统比较了野生和人工繁育大眼幼体养成的扣蟹(蟹种)在成蟹养殖阶段的生长、性腺发育、成活率、产量、饲料系数、成蟹平均体重及规格分布。结果显示:(1)无论是雌蟹还是雄蟹,野生群体中后期的平均体重显著大于人工繁育群体。野生群体雄蟹在5-6月和7-8月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人工繁育群体,野生群体雌蟹在8-9月WGR和SGR也显著高于后者(P0.05)。(2)尽管野生群体最终成蟹规格显著大于人工繁育群体(P0.05),但成活率略低于人工繁育群体,故两群体的最终成蟹产量基本一致(P0.05)。(3)就最终成蟹规格分布而言,野生群体大规格雄蟹(体重≥175 g)和雌蟹(体重≥125 g)比例多于人工繁育群体,而中等规格雄蟹(体重125~174.9 g)和雌蟹(体重100~124.9 g)的比例低于人工繁育群体。因此,长江水系野生大眼幼体在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优于人工繁育大眼幼体,可以进一步发掘其优异种质资源,进行中华绒螯蟹良种培育。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蟹规格与其形态特征及组织系数的关系,本研究综合运用形态特征量化分析及多元统计分析比较了不同规格河蟹(雄体:100~400g;雌体:50~300g)的形态特征差异,同时比较了不同规格河蟹的性腺指数(GSI)、肝胰腺指数(HSI)、出肉率(MY)及总可食率(TEY)等组织系数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河蟹体质量、壳长及壳宽等形态参数与其性腺发育状态之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规格雄蟹有13个形态特征差异显著,而雌蟹仅有11个形态特征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大规格河蟹与头胸甲侧面相关形态特征的数值显著较高,而与头胸甲宽度和步足长度相关形态特征的数值显著较低(P < 0.05);(2)形态特征主成分散点图显示,不同规格河蟹虽有部分个体相互重叠,但大体可以形成较为集中的区域;(3)就组织系数而言,大规格河蟹(雄体≥300g、雌体≥150g)GSI显著较低,但HSI、MY及TEY等指标显著较高(P < 0.05)。综合分析表明,不同规格河蟹的形态特征及组织系数均存在明显差异,并且河蟹规格及头胸甲尺寸与GSI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为商品蟹的选购及亲本蟹的挑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养殖实验,比较野生捕捞大眼幼体(G0)和野生亲本人工繁育大眼幼体(G1)在扣蟹养殖阶段的生长、成活率、早熟率和最终产量等指标,结果显示:(1)无论雌体还是雄体,野生群体在扣蟹阶段的平均体质量一直低于野生子一代群体,其中雌体120和150日龄时规格差异显著(P 0. 05);(2)两群体的增重率(weight growth rate,WGR)均呈下降趋势,且野生群体在扣蟹阶段的WGR总体低于人工繁育群体,仅雌体150~180日龄及180~210日龄这两个时间段内高于人工繁育群体;特定增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SGR)变化趋势及差异性与WGR类似;(3)野生群体养成扣蟹的最终平均规格和一龄早熟率均低于人工繁育群体,但平均成活率和最终产量却高于人工繁育群体;(4)野生群体养成的最终扣蟹体质量主要集中于0~4. 00 g(36. 76%),并且显著高于野生G1人工繁育群体(P 0. 05),人工繁育群体体质量主要集中于4. 00~5. 99 g(26. 93%)和6. 00~7. 99 g (25. 43%)这两个范围内,两群体扣蟹在≥12 g体质量范围内的占比均较低,分别为8. 46%和7. 60%。野生亲本繁育子一代的大眼幼体在扣蟹阶段的平均体质量较大,但成活率和平均产量相对较低。通过养殖实验初步比较了两种不同来源的野生大眼幼体在扣蟹阶段的养殖效果,为合理选育和利用野生大眼幼体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群体选育、养殖实验和定期采样的方法,比较了中华绒螯蟹二龄早熟和晚熟选育群体第三代(G3)和非选育群体在扣蟹阶段的生长、成活率、平均体质量、体质量分布比例和产量,结果显示:(1)二龄早熟雌体在7-8月和9-10月的增重率(WGR)及特定增长率(SGR)显著高于二龄晚熟雌体(P0.05);无论雌体还是雄体,二龄晚熟群体在7-10月总体生长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整个实验期间3群体的生长速度大小顺序为:对照组早熟G3晚熟G3(P0.05);(2)二龄早熟和晚熟群体G3在扣蟹阶段的成活率接近,但二龄晚熟群体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扣蟹;二龄早熟群体G3最终扣蟹平均体质量显著高于晚熟扣蟹,对照组居于两者之间,3组扣蟹产量高低顺序为:早熟G3晚熟G3对照组;(3)就扣蟹体质量分布而言,3群体扣蟹体质量主要集中于小于3 g和3~6 g这两个体质量范围内,晚熟G3在小于3 g和3~6 g两个体质量范围内比例最高。综上,二龄早熟群体G3在扣蟹阶段具有生长速度快、扣蟹平均体质量大和单产高的优点,二龄晚熟群体G3在扣蟹阶段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选育群体G3在扣蟹养殖上均具有一定的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紫草和川牛膝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紫草添加0.5%组、紫草添加1.0%组,川牛膝添加0.5%组,川牛膝添加1.0%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在试验开始后第2周和第4周取肌肉和内脏团测定生长和相关健康指标。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川牛膝添加量为0.5%时能提高中华绒鳌蟹T-SOD、CAT活力,降低MDA和NO含量;1.0%川牛膝能提高NO含量。一定范围内添加1.0%紫草能提高中华绒鳌蟹T-SOD、CAT活力,降低MDA和NO含量。添加川牛膝和紫草的浓度为1.0%和0.5%时对中华绒鳌蟹体重有促进作用,添加量为0.5%时对中华绒鳌蟹丰满度促进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的人工复制试验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用在江苏采集的发生“颤抖病”的中华绒螯蟹组织匀浆,经除菌处理,人工接种健康绒螯蟹,约10d发病,发现典型症状,继而死亡。将人工复制发病的绒螯蟹(BY1)除菌后,接种健康绒螯蟹,同样使其发病并死亡(BY2)。电镜观察BYO,BYI,BY2的超薄切片,其神经组织和肝胰脏等的细胞质中发现圆形病毒颗粒,大小约55 ̄65nm,具有外膜样结构,因此,可以在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的病原为病毒。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配合饲料和冰鲜鱼养殖的河蟹囤养期间营养品质,本研究用配合饲料养殖的河蟹(CF)和冰鲜鱼养殖的河蟹(CTF)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囤养,比较可食率、常规营养物质、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1) 囤养期间,两种饵料河蟹性腺指数呈上升趋势,肝胰腺指数和总可食率呈下降趋势,出肉率无显著性变化;(2)囤养期间,两种饵料河蟹肝胰腺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性腺脂肪呈下降趋势,肌肉当中营养物质无明显变化;(3)CF河蟹可食组织(除精巢外)C18:2n6(LA)含量显著高于CTF河蟹,而肝胰腺和卵巢中EPA和DHA含量显著低于CTF河蟹(P<0.05)。囤养过后,CF河蟹可食组织C18:2n6(LA)、C20:4n6(ARA)、∑n-6PUFA含量增加且显著高于CTF河蟹(P<0.05),CTF河蟹可食组织EPA、DHA和∑n-3PUFA含量增加且显著高于CF河蟹;(4) 两种饵料河蟹囤养过后肌肉当中甘氨酸(Gly)含量增加,而组氨酸(His)、精氨酸(Ary)和脯氨酸(Pro)含量降低。CF河蟹性腺囤养前天冬氨酸(Asp)、苏氨酸(Thr)、谷氨酸(Glu)、甘氨酸(Gly)、丙氨酸(Ala)和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高于CTF河蟹(P<0.05),囤养过后CTF河蟹谷氨酸、丙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F河蟹(P<0.05)。综上所述,两种饵料养殖的河蟹囤养期间未出现明显的“掉膏”现象,但可食组织营养物质有明显的流失尤其是肝胰腺,从脂肪酸和氨基酸来看,囤养期间配合饲料河蟹C18:2n6和C20:4n6含量增加,冰鲜鱼河蟹EPA和DHA含量增加,整体而言囤养对河蟹脂肪酸有一定优化作用,肌肉的甜味氨基酸含量增加,而性腺当中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下降,整体品质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