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茧丝的平均纤度及其最大开差、茧丝纤度综合均方差等特征数据和每百回茧丝纤度分布曲线是原料茧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关系到缫制生丝的规格、定粒配茧工艺设计、生丝品位(如生丝偏差、总差与均匀一、二度变化)等。家蚕茧丝均匀度与以上茧的特征关系密切,可以认为茧丝纤度及其均匀度是影响生丝规格、生丝品位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本文在调查一定数量品种的基础上,选取茧丝均匀度较好和较差的品种作为材料,用经典遗传学方法进行茧丝均匀度的遗传及与其它性状间相关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s)是指生物体的某些性状和物质,它们能够稳定地遗传且遗传方式简单,可用以反映生物体或群体的特征.在80年代以前,主要是应用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理生化标记作为遗传标记,继这3种遗传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分子标记是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形式,最初应用于人类基因组中,之后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分子标记技术也在迅速地发展,其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得到了发挥,被广泛地应用于遗传育种研究,分子标记育种的简便性、可靠性和精确性越来越受到遗传育种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蚕业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丝绸及相关产业使用的原料为茧丝,茧丝性状可谓被直接利用的家蚕最重要的经济性状,主要由蚕品种遗传基础决定.因此,茧丝性状的遗传学研究一直是蚕业科技的重要领域,备受家蚕育种学家关注.然而,茧丝性状为数量性状,其遗传基础的解析是蚕学研究的难点之一.鉴于对茧丝性状遗传控制机制的认识对于家蚕育种的重要意义,从经典遗传到分子层面均具有众多研究,但至今尚无任一控制家蚕茧丝性状的QTL位点获得功能上的实验验证.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杨明观  屠振力 《蚕业科学》1991,17(3):176-177
<正> 家蚕的遗传研究,从本世纪初法国学者Coutagne发表“家蚕遗传实验研究”论文算起,迄今已有90年的历史,各方面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相对而言,蚕的行为遗传研究方面报道较少。1989年,我们对蚕的行为之一的蚁蚕逸散性的遗传作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作一报道。 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蚕品种 以15个中系、9个日系、4个欧系共28个蚕品种供试。  相似文献   

6.
1984年夏蚕期,发现生产品种“532”蚕体上有褐色斑点(Browa Spot).此种褐斑.出现于第1—9体节侧背线上、气门上方的脱皮腺位置,是由位于该处的液泡型脱皮腺分泌物堆积于体皮上之结果,为黄褐色结晶体.可用水或酒精擦洗掉.它出现于蚕儿幼虫各龄期起蚕,其色泽随经过逐渐淡化而消失.至下龄脱皮后复又出现,尤以四眠脱皮后最为明显,蛹、蛾期未有发现.它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作普通遗传;斑点的数目和大小表现出数量性状遗传特征.由至少三对同义基因控制.有关褐斑的报道,曾见于幸村(1949)和辻田(1951)的文章.笔者发现之褐斑,其出现位置、形态、成因虽与幸村等报道的一样.但遗传方式更为明朗.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点滴法测定了若干家蚕品种对叶蝉散的敏感性。不同品种对叶蝉散的敏感性差异较大,抗性强的是东34(R系),最敏感的是华七(S系),其LD_(50)(μg/g)的相对倍数为5.9。进一步杂交试验显示,大部分组合的杂种F_1已代对叶蝉散的抗性比两亲强,有杂种优势现象,部分组合还表现出超亲优势,且母本对杂种F_1代抗性的影响大于父本;从东34与华七这对组合的F_1、F_2 及其回交后代分析,它们对叶蝉散的抗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8.
遗传毒理学是普通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外来化合物(如抗寄生虫药)与生物机体遗传物质尤其是DNA的相互作用,导致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发生改变,甚至发生遗传疾病的科学。遗传毒理学将遗传学、毒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核酸生化、肿瘤生化、生物物理等一系列基础学科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9.
家蚕饲料效率的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效率(digesttfility)是指生产物与其所需饲料消耗量之比(福田1983)。饲料效率一词,过去主要用于饲料价格较高的家禽家畜业,在蚕业界长期不受重视,直到70年代人工饲料实用化开发成功以来,蚕的饲料效率成了十分注目的课题。特别是近年日本桑叶生产费高涨、桑叶生产成本约占茧价的50%(福田1983),因此,提高蚕的  相似文献   

10.
王瀛波 《广西蚕业》1994,31(2):72-72
浙江省青年学孟智启在世界上首创性的表现,使长期困扰我国乃至世界家蚕生产的氟中毒的防治研究出现曙光。他在日本九州大学学习时,通过不断观测发现,从家蚕中肠分离出的活细胞在受氟化物攻击时,其内部的钙离子明显下降,而钙离子是动物中枢神经向器官传递信号的载体,真正明确了家蚕氟中毒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从正常卵色的芙蓉原种中发现一灰色卵蛾区,经研究查明:自然突变体灰色卵能够遗传;灰色卵对正常色卵为显性,两者杂交的F_1呈灰色卵,F_2分离出灰色卵正常色卵,且成3:1之分离比。  相似文献   

12.
家蚕数量性状遗传距离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估算了15个家蚕品种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并用遗传距离作聚类分析,计算了十项数量性状的杂种优势率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初步认为:(1)应用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在类群间选配杂交组合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2)遗传距离与全茧量、万蚕产茧量、茧层量、万蚕产茧层量、虫蛹率的杂种优势有高度的正相关,与茧丝长、茧丝量的杂种优势率也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茧层率、茧丝纤度、净度的杂种优势率几乎没有相关关系;(3)遗传距离可以作为预测某些数量性状杂种优势的一个参数。  相似文献   

13.
家蚕抗病毒病遗传育种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业科学》2000,26(zk):20-24
  相似文献   

14.
家蚕胚胎伴性温敏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林健荣  黄君霆 《蚕业科学》1998,24(2):100-103
试验用新九与伴1等4个温敏性的品种杂交,将其F1代蚕种用高温干燥条件催青,结果雄蚕正常孵化,雌蚕几乎不孵化,表明伴1等品种具有控制催青温敏性表达的基因存在。用华1与伴1组配的F1、F2及F1与亲本回交的14个组合作遗传分析,认为催青敏感性状由位于Z性染色体上的一个主基因控制,呈隐性的伴性遗传。  相似文献   

15.
家蚕耐氟遗传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耐氟性品种新龙和敏感性品种734新杂交,比较其F1、F2及回交子代的IC50和浓度对数——病死率机率值回归直线,表明F1代、F2代及回交子代的耐氟性均介于两亲本之间,略偏向于感性亲本一侧,且差异较小,势能比值0.1~0.4,家蚕耐氟性遗传是略带显性的多基因遗传,有偏父效应,在较低级的氟化物浓度下,有7%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6.
说到遗传,首先要确定变异的标准型.通常以野生型为标准型.然而,家蚕没有现存的野生种,并且,也不能确定其祖先.一般把普通的形质作为标准型.卵:藤鼠色,胶着性,二化性,胚子形态、卵形普通.幼虫:体色青白,体形普通,形蚕斑纹,白血,白起,青熟.蛹:体形,体色普通.茧:茧色白,单茧,缩皱普通.蛾:体形,体色普通.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十多年来,日本家蚕病毒病的抗病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取得了进展。荒武(1973)对蛹体用累代注射NPV方法育种,结果使抗病性提高10~100倍。渡部(1967)通过连续添食CPV进行抗病性选育,研究证明,抗病性从第5代开始提高,而后达到高峰,抗病性能提高16倍;并且指出,在较早的世代里选种,并不具有明显的抗病性,抗病性选择的强度看来要大于60%的死亡率才有效果。船田等(1966~1974)对FV进行了抗病育种,也获显著成果,育成的抗病品种已在日本推广应用。 我国对家蚕抗病遗传育种工作也有研究。吕鸿声(1964)首先对NPV抗性的品种间差异作了研究。近年来,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以及浙江、陕西、四川、广东等省蚕业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家蚕耐氟性遗传与茧丝质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耐氟遗传,据本试验遗传参数估测结果,其相对耐氟优势(P.R)为5.56,P.R值为正值,故为显性遗传,由正向显性微效多基因控制.不同世代耐氟性方差分析结果存在极显著差异,F1代耐氟性强弱排列为F1>P1、P2>F2>BC1(各回交形式).相关分析结果,耐氟性与茧质性状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为正相关,耐氟性与全茧量达极显著水平,耐氟性与茧层量达显著水平,但耐氟性与茧层率未达显著水平.耐氟性与茧丝质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耐氟性与解舒、纤度呈负相关,并达显著水平,耐氟性与茧丝长、茧丝量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
新开发的饲料添加剂(尤其是药物添加剂)和新饲料资源在正式投产之前,必须进行种种试验以了解其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对有效性及经济性读者均较熟悉,至于什么是毒性试验?毒性试验有哪些?如何在完成一系列毒性试验基础上进行安全性的毒理学评价等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恐怕读者目前了解得并不多,但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安全性的重要意义又远远大于其有效性和经济性。北京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毒理教研室朱蓓蕾等同志对抗球虫药物添加剂腐霉素进行了系统的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对腐霉素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的毒理学评价。希望通过此文的阅读能唤起广大读者在自己工作中重视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以保障畜禽的安全,同时避免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以残留形式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从而保护人的健康和环境卫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