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中地区农民水价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关中地区农民水价支付态度基础上,实证研究愿意付费农民的水价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大多数农民已经具有较好的水商品意识,少数农民不愿对灌溉用水付费,首要原因是收入低没有支付能力,其次是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灌溉是国家责任不应由农民承担;再次是对灌溉服务不满意。愿意付费农民的亩次水价支付意愿均值为62.5元,不同农民水价支付意愿差别较大;实证分析表明:家庭收入水平、供水数量、供水质量和水费收取公平性均对农民水价支付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灌溉次数对水价支付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聚焦贫困地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研究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渔洞水库汇水区465个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意愿(WTP)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在448位受访者中,有404位愿意为生活垃圾治理付费。样本农户支付意愿为36.257元/年/户,而调研地大部分村庄实际收费标准远高于此。这说明现阶段在贫困地区建立垃圾治理农户付费制度已具备相当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但收费标准应与农户收入水平相适应,稳妥推进为宜。2)农户支付意愿受到个人、家庭及认知特征的影响,女性比例、家中有村干部、收入水平、必要性认知、对村干部信任程度对农户支付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年龄、家庭外出务工比例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家庭外出务工比例对农户支付意愿的影响最大,是影响贫困地区农户支付意愿的根本原因。3)农村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劳动力外流和农村社会"原子化"对贫困地区农户支付意愿产生不利影响。得到的政策启示是,在贫困地区实施垃圾治理农户付费制度,收费标准不仅应与农户收入水平相适应,更应该实现差别化,而非整个村庄"一刀切"。  相似文献   

3.
基于农产品主产区沅江市183户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成本收益、政策认知对农户种粮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种粮意愿受其自身和家庭禀赋特征影响,男性种粮意愿较强烈,农业为主的农户对农村土地依赖性较高,种粮意愿相应提升。2)农户种粮意愿受成本收益因素显著影响,生产资料价格高、耕地破碎、灌溉条件差,会增加生产成本,进而降低农户种粮意愿;而粮食价格高、兼种经济作物和农业技术培训能增加农民种粮收益,提升农户种粮意愿。3)农户种粮意愿受政策认知因素显著影响,正面的粮食补贴政策制定评价、较高的农业保险政策执行满意度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粮食安全和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认同,均将提升农户种粮意愿。  相似文献   

4.
新疆棉花节水技术灌溉用水效率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以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军塘湖示范区143户棉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示范区棉花的灌溉用水效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棉花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1)小流量模式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最高,自动化模式次之,低压小流量模式最低,但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整体偏低,不足0.7,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2)棉农的年龄、棉农是否为棉花种植典型户、棉农是否参加节水培训3个因素对棉花的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且棉农是否为棉花种植典型户和棉农是否参加节水培训为正面影响;(3)节水技术的普遍推广和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农业灌溉水价有利于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文中基于环境价值评估法(CVM)为干旱区绿洲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政策进行了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分析,测算了农户对当地实施生态补偿的受偿意愿。在382个调查样本中,91.79%的受访村民认为所在地目前土壤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并已造成了食用人群健康风险,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是保障生态修复工程的核心因素。受偿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干旱区绿洲农田受重金属污染的农户的年平均受偿意愿(MWPA)在746.45-862.73元/hm2之间,影响该数额的主要因素为农户家庭人口、户均耕地面积以及农户受教育程度。该结果说明受访农户提出的受偿意愿是以当地种植基本粮食作物的年收入840元/亩为基础的,但未包括当地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损失和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损失,且受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年均收入较低和信息获取渠道缺乏的影响,当地农户受偿意愿低于其他地区生态补偿受偿意愿。  相似文献   

6.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逐渐受到重视,而农户参与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理论必然性。文中利用中国山东、安徽和重庆三个地区的430个微观数据和运用广义定序Logit模型,对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此反映农户在生活垃圾治理中的供给意愿。研究结论表明: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可支配收入、农户对污染行为评价和政策认知是影响其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意愿存在异质性,低、中、高三档次支付水平概率预测分别为25. 02%、58. 44%、16. 54%,且渝、皖、鲁的农户支付意愿呈现自西向东递增的样态。在相关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坚持因人而异,将女性视为关键群体;要坚持因势利导,创新宣传渠道和形式;要坚持因地制宜,设计差别化的收费方案。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保持和巩固既有成果,退耕户的态度至关重要.文中以重庆万州197份有效调查样本为依据,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方法(CVM)实证分析农户保持退耕还林的接受意愿(WTA).结果发现:补贴依然是农户保持退耕还林的主要激励,单边界和双边界二分式CVM的农户平均WTA分别为61.89元/亩·年和107.76元/亩·年;显著影响农户WTA的因素是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经济功能认知、家庭劳动力数、家庭收入、种植业的重要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应该建立在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增加农户收入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8.
条件价值法在西安市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意愿调查法(CVM)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衡量资源非市场价值的重要方法,耕地的非市场价值的估算对耕地保护具有实践意义。文中以支付卡方式设计了1600份调查问卷,以西安市耕地非市场价值为对象,对西安市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支付意愿为84.26元/年.户,市民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支付意愿为194.21元/年.户,西安市耕地非市场价值每年的支付意愿为2.65×108元,折合单位公顷耕地非市场价值1012.81元/hm2。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等三个因素是影响居民WTP支付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黄土高原区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两阶段二元Probit模型,探析农户水土保持技术支付意愿与支付方式影响因素,重点考察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64.32%的农户愿意支付,且平均支付意愿为94.16元/亩,其中,81.68%的农户选择以投钱为主,18.32%的农户选择以投劳为主。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户支付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与同质性关系相比,异质性关系对农户支付意愿的影响更为显著。家庭收入、政府投资、合作社参与情况、农户认知特征、户主文化程度等对农户支付意愿有不同影响;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家庭规模、耕地面积、非农就业比率、政府投资、自然灾害严重程度等是影响农户支付方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