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平菇液体培养基配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谦 《食用菌》2012,(1):27-29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液体培养基配方,筛选出适宜平菇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2.5%,麸皮2.5%,MgSO40.15%,KH2PO40.1%,pH自然;适宜胞外多糖产生的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2.5%,麸皮2.5%,MgSO40.15%,KH2PO40.2%,pH自然。  相似文献   

2.
黄伞液体深层发酵培养的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永 《食用菌》2010,32(5):18-19
通过对多种碳源和氮源的筛选试验,选出适合黄伞深层发酵的碳源为玉米粉和红糖;氮源为麸皮和酵母膏。对碳、氮源的正交试验及无机盐、维生素的正交试验,确定适合黄伞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3%,红糖2%,麸皮2%,酵母膏0.6%,KH2PO4 0.15%,MgSO4.7H2O 0.05%,VB1 0.002%。菌丝生物量干重可达为13.95 g/L。  相似文献   

3.
灵芝多糖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景玲  李慧  朱佩燕 《中国食用菌》2005,24(6):47-48,52
研究了灵芝多糖发酵中碳源、氮源、pH对多糖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玉米粉、蛋白胨均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多糖的形成。其对发酵影响顺序为碳源>氮源>pH。通过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灵芝多糖最佳发酵培养基:葡萄糖3%、玉米粉3%、蛋白胨0.3%、麸皮5%、(NH4)2SO4)0.2%、MgSO4.7H2O 0.05%、KH2PO40.1%。在10L发酵罐上灵芝多糖最高达14.2g/L。  相似文献   

4.
香菇A05产胞外多糖发酵培养基配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菇A05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以胞外多糖(EPS)产量为测量指标,筛选出最佳碳氮源,并优化了香菇A05产胞外多糖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玉米粉2%,葡萄糖2%,麸皮3%,牛肉浸膏0.3%,KH_2PO_4 0.1%,MgSO40.05%,pH自然,胞外多糖(EPS)产量为2.92g·L~(-1)。  相似文献   

5.
拟黑虫草菌cnig-56固体发酵生产虫草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虫草素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适合拟黑虫草(Cordyceps nigrella)菌株cnig-56固体发酵的培养基,并探讨了该菌株固体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菌龄为3d的拟黑虫草菌种按10%接种量接入优化的固体培养基上(配方为大米粉9.9%,青稞粉6.6%,玉米粉9.9%,蚕蛹粉3.3%,粗麸皮70.15%,KH2PO40.05%,MgSO40.1%)于24℃发酵培养30d,其产物的虫草素含量最高为101μg/g。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2018,(6)
采用单因素和复合因素正交试验方法,对黑木耳液体菌种培养所需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维生素进行优化,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考察指标。结果表明,适宜黑木耳液体菌种培养的碳源为玉米粉、淀粉,氮源为酵母膏、麸皮,维生素B1添加量为0.015%;黑木耳液体菌种适宜配方为玉米粉3%,淀粉4%,酵母膏0.1%,麸皮0.2%,KH2PO40.3%,MgSO40.15%,CaSO40.05%,维生素B10.015%,花生油0.05%。  相似文献   

7.
郭兴  刘继云  李占君  王渌  杜帛霖  王刚 《食用菌》2019,(4):40-42,44
试验比较液体培养基的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对元蘑菌丝体生长的影响;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菌丝体生物量为基准比较,结果得到最佳的液体培养基配方:玉米粉4%,酵母膏0.4%,KH2PO40.1%,MgSO4 0.03%,VB1 0.002%。  相似文献   

8.
蛹草拟青霉固体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蛹草拟青霉cmily-02产虫草素得率,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以虫草素产量为指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筛选出最优固体培养基为:大米粉2.0%、青稞粉0.5%、玉米粉3.0%、黄豆粉0.5%、粗麦麸30%、KH2PO3 0.05%、MgSO4 0.1%。从培养温度和干燥温度2方面,探讨了温度对虫草素产量的影响,得出产虫草素的最佳培养温度为28℃,最佳干燥温度为30℃。通过固体发酵条件优化,虫草素产量可达到1 850μg.g-1。  相似文献   

9.
对金耳酵母状分生孢子发酵产多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CBS为玉米粉3%、黄豆粉1%、白糖0.5%、KH2PO40.1%、MgSO40.05%、pH自然,获得的金耳酵母状孢子生物量最大,在此条件下发酵产多糖,得率为14.3g·L-1,多糖含量为77.1%.  相似文献   

10.
桑黄菌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桑黄菌在发酵过程中菌丝体及胞内外多糖产量变化趋势,碳源、氮源以及接种量、摇床转速、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桑黄菌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粉为最佳碳源,豆饼粉为最佳氮源,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4.0%、豆饼0.5%、KH2PO40.1%、MgSO4.7H2O0.05%;最适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培养温度26℃,摇瓶转速130rpm,pH值6.5,接种量15% ̄20%,培养时间7d。  相似文献   

11.
巴西蘑菇液体摇瓶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巴西蘑菇菌丝在液体摇瓶培养基内培养,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酵母膏;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量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出巴西蘑菇液体摇瓶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2%、玉米粉2%、酵母膏0.75%、豆饼粉2%、KH2PO4 0.2%、MgSO4 0.1%;最佳培养条件为装液量每500 mL装150 mL,接种量15%,转速160 r.min-1,培养温度28℃,8 d。  相似文献   

12.
将桑黄菌种分别接种于不同成分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桑黄菌丝体生物量、粗多糖产量和黄酮产量为指标,筛选出桑黄菌丝培养最适培养基.采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粗多糖含量、UV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最终结果表明桑黄固体培养基的最优组合:玉米粉70%,豆粕28%,蔗糖2%,KH2PO40.1%,K2HPO4 0.1%,VB10.01%,料液比1∶1.8.  相似文献   

13.
以菌丝体生物量和多糖产量为主要指标,对黄背木耳的深层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筛选出黄背木耳液体发酵的培养基。结果表明,黄背木耳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的发酵培养基:果糖2.0%,牛肉膏0.2%,KH2PO40.20%.MgS040.05%。黄背木耳多糖含量最佳发酵培养基:乳糖2.0%,牛肉膏0.2%,KH2PO40.25%,MgS040.1%。  相似文献   

14.
以灵芝多糖的得率为响应值,结合相关性分析及正交优化法,设计出灵芝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灵芝发酵过程中,p H的变化与灵芝菌丝生长速度相关,但与灵芝多糖得率不相关。而灵芝菌丝球数、菌丝体生物量与灵芝多糖得率都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分别是0.789和0.829。以蛋白胨为基础培养基,黄豆粉、酵母泥可获得最高的灵芝多糖喷雾干燥粉,分别为2.24 g/L和1.89 g/L,玉米粉、麸皮表现一般,中药渣(黄芪、甘草、金银花)效果较差。经正交优化,最优培养基配方为:黄豆粉10 g/L,酵母泥5 g/L,葡萄糖10 g/L,添加KH2PO4 1 g/L,Mg SO4·7H2O 0.5 g/L。100 L发酵罐验证试验(26℃、发酵72 h),最终收获灵芝多糖喷雾干燥粉130 g(得率4.9%)。  相似文献   

15.
以蛹虫草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运用单因素对比试验和正交实验,对蛹虫草液体培养基的碳、氮营养源以及最佳配方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蛹虫草液体培养基最佳碳源为蔗糖,其次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其次为蛋白胨。筛选出蛹虫草液体培养基适宜配方为:蔗糖3%、酵母膏3%、KH2PO40.1%、MgSO40.15%;液体培养适宜条件的温度为24℃,pH 5.5,接种量为15%,摇瓶转速为140 r/min,发酵罐通气量为1∶1.2~1∶1.6V/(V.min)。  相似文献   

16.
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培养茯苓菌丝体的适宜培养基配方:葡萄糖25g,玉米浆10mL,KH2PO41.5g,MgSO40.75g,VB15mg,水1000mL。确定了摇瓶培养茯苓菌丝体适宜的接种量为10%,装液量为50mL/150mL的三角瓶。测定了发酵过程中菌丝体生物量、pH值、胞外多糖及胞内多糖含量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7.
以荷叶离褶伞菌株为试材,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在PDA基础培养基上测定了4种无机盐及其正交组合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其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荷叶离褶伞菌丝萌发与生长的最适组合为ZnSO42.0g/L、MgSO44.0g/L、KH2PO44.0g/L、FeSO41.5g/L;高浓度的ZnSO4、MgSO4、KH2PO4以及FeSO4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MgSO4浓度≥10.0g/L时,菌丝停止生长;4种无机盐协同作用对荷叶离褶伞菌丝生长影响的大小依次为FeSO4MgSO4KH2PO4ZnSO4;各组合之间的菌丝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不同组合间有明显的交互作用,最佳组合为2.0g/L ZnSO4+6.0g/L MgSO4+6.0g/L KH2PO4+1.0g/L FeSO4。  相似文献   

18.
江洁  盖萌 《食用菌》2010,32(3):11-13,17
对羊肚菌菌丝体液体培养产胞外多糖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肚菌的菌丝体深层发酵产胞外多糖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马铃薯汁20g/L,麸皮3g/L,K2HPO41g/L,KH2PO40.5g/L,MgSO40.50g/L;最适pH为7,温度25℃,溶氧为250mL三角瓶装液150mL,接种量为15%。当培养基中加入表面活性剂Tween80时对羊肚菌产胞外多糖有促进作用,加入量0.2%,羊肚菌的胞外多糖产量为1.677g/L,比未加时提高了33%。维生素VB6和VC对羊肚菌菌丝体生长及产胞外多糖有促进作用,当加入维生素VB6,胞外多糖产量达到最大为2.189g/L,比对照提高了40.4%。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通过对白色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液体菌种培养基主要营养物质和微量营养物质的正交试验,研究不同营养物质(C源、N源,无机盐和维生素)对白色金针菇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物质对白色金针菇菌丝体干重的影响效应依次为玉米粉麦麸葡萄糖蛋白胨;最佳比例为玉米粉3.0%、麦麸2.5%、葡萄糖1.5%、蛋白胨0.5%,可获得最高菌丝干重。微量物质对白色金针菇菌丝体干重的影响依次为KH2PO4MgSO4VB1≈VB2,最佳比例为KH2PO40.10%、MgSO40.05%、VB10.005%、VB20.005%。  相似文献   

20.
香魏蘑胞外多糖液体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香魏蘑进行液体摇瓶培养,以胞外多糖产量为筛选指标,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果糖2.5%,硝酸铵0.4%,KH2PO4 0.2%,MgSO4 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