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作物副产物栽培大球盖菇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利用农作物副产物作为主要培养料,探索适合大球盖菇最佳生长栽培料。对比分析不同栽培基质,大球盖菇产量和经济效益,筛选出适合大球盖菇生长最佳配方2(谷壳为主料),生物转化率达到64.2%。该配方大球盖菇出菇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栽培基质对大球盖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稻草和谷壳等不同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结果显示,利用培养料(稻草50%+谷壳50%)栽培的大球盖菇,生物学效率极显著高于纯稻草或者纯谷壳的栽培料,同时菌丝生长快、出菇早。说明在稻草中加了谷壳的培养料比纯稻草疏松,这样既有利于提供大球盖菇生长所需的氧气,又保持了稻草的营养供给。这样使废弃物(稻草和谷壳)得以资源化利用,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食用菌生产开辟了新的原料来源,缓解食用菌生产发展存在的"菌林"矛盾。  相似文献   

3.
朱鸿  文建明 《食用菌》2007,29(5):24-25
以大球盖菇062作为谷壳栽培培养基配方的栽培菌株,通过不同配方的出菇试验表明:以谷壳为主料栽培大球盖菇能做到高产优质,其中以配方②产量最高,以配方④(纯谷壳培养基)经济效益最大。与纯稻草对照相比,均表现为大球盖菇子实体个体大、品质好,出菇后劲足,生物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4.
许彬  李慧星  郭书贤  王振泉  李斌 《食用菌》2019,(1):32-34,38
以玉米秸秆为主料制备大球盖菇栽培种,比较不同配方的栽培种基料对菌丝生长情况、菌丝生长速度、基料失重率的影响;比较最佳栽培种基料培养的栽培种与市售大球盖菇栽培种在栽培料中的营养生长时间和生物转化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7个配方栽培种培养料,配方4(玉米秸秆49%,玉米芯30%,麸皮10%,稻壳5%,木屑5%,硫酸钙粉1%)中大球盖菇菌丝的长势最好,菌丝粗壮、致密、洁白、分布均匀,生长速度最快(1.79 mm/d),基料失重率最高。配方4培养料所得栽培种的营养生长时间最短,生物转化率最高,与市售栽培种在生物转化率上差异显著。该配方培养料所培养的栽培种对玉米秸秆栽培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油茶生产中油茶枝条等剩余物栽培大球盖菇的可行性,以油茶枝条为主要原料,以油茶果壳、松木屑、棉籽壳和麸皮为辅料配制培养料,于油茶林下栽培大球盖菇,分析比较供试配方栽培的大球盖菇生物学效率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配方1即粉碎的油茶枝条添加棉籽壳、麸皮和生石灰经发酵后栽培的大球盖菇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鲜菇产量达7.08 kg/m2,生物学效率为67.91%。  相似文献   

6.
杨华义 《食用菌》2003,25(1):23-24
本试验利用菌草为主要培养料 ,以木屑为对照 ,进行栽培白背毛木耳试验 ,以期为开拓食用菌栽培新原料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材料 ①菌株 :白背毛木耳 7811、白背木耳 9343,从福建省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引进。②菌草 :芒萁、象草、类芦、斑茅、芦苇。1.2 试验设计 试验分 4组 ,每组设 3个重复 ,共 12个小组 ,每小组 10 0袋。各组配方见表 1,培养基含水量 5 0 %~ 6 0 % ,pH5~ 6 .5。表 1 供试各组配方 (% )培养料 A1 A2 B1 B2菌草 87 87木屑 (对照 ) 77 77麸皮 1 0 2 0 1 0 2 0碳酸钙 1 .2 1 .2 1 .2 1 .2石膏 0 .80 .80…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大球盖菇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不同栽培料(秸秆)处理对大球盖菇生长及产量影响的比较试验,同时分析了大球盖菇栽培前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熟料栽培(处理3)下的大球盖菇单位面积平均产量、生物转化率最高,其单位面积平均产量与生料栽培(处理1)和发酵料栽培(处理2)相比分别提高214.3%和60.2%,其生物转化率分别提高了78.62、43.29个百分点;且利用秸秆作为栽培料栽培大球盖菇可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酸碱性等。  相似文献   

8.
大球盖菇菌种培养基配方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仙 《食用菌》2006,28(6):35-35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皱环球盖菇,是许多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大球盖菇营养丰富,鲜菇肉质细嫩,柄脆,含野生香味,口感好;干菇浓香,市场前景看好。我国云南、四川、西藏、吉林等省区均分布有野生大球盖菇,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不同培养料配方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有重要影响。为此,我们进行了大球盖菇菌种培养基配方试验,旨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菌种质量。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广辟金针菇培养料的来源,我们进行了核桃壳栽培金针菇的试验,现将初步结果简报如下:(一)材料方法供试菌种为金针菇2号,引自上海市菌种站.栽培料的配方:①核桃壳粉80%;②核桃壳粉40%,棉子壳40%;③杂木屑80%;④棉子壳80%.各配  相似文献   

10.
864菌株是我室1986年从草菇培养料中分离得到,它对草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生物效率可提高15%~20%,最高达30%以上。为了了解它在姬松茸菇上的效果,我们进行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姬松茸菌株从国外引进。培养料按一般草菇配方。采用箱式栽培,每箱66cm~2,装干料3.25kg。 (二)试验方法 试验设两个处理:①对照组加864菌液发酵。②试验组加864菌液发酵(每百公斤干料加600ml)。两组同时播种,菌丝走透后覆土。每个处理三个重复。从现蕾后定点观察各5朵,测量菇盖直径和厚度、菇柄直径与长度,称重。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子实体的经济性状 不同处理的培养料对菇盖大小与厚度、柄长度与直径以及菇体重量有明显差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稻草、谷壳、亚麻屑三种栽培料及其栽培的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子实体中三种重金属(铅Pb、镉Cd、砷As)的含量,并比较了栽培前和第一潮菇出菇后栽培料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谷壳栽培的大球盖菇子实体中的有害重金属Pb、Cd、As含量均低于《食用菌卫生标准》和《绿色食品标准——食用菌》中规定的限值,因此,谷壳是适宜大球盖菇栽培的栽培料。  相似文献   

12.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斐氏球盖菇是许多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食用菌之一。我国云南、四川、西藏、吉林等省区均有野生分布。80年代我国曾引种试验并试栽成功,近几年来在国内开始栽培,但选育的优良品种和积累的栽培经验有限,栽培面积不大。2000年我们组织科技人员对大球盖菇的熟料栽培和生料栽培的生产配方等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为熟料栽培配方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2015,(4)
海鲜菇菌渣占不同比例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海鲜菇菌渣为30%时,大球盖菇菌丝长势好,产量高,产鲜菇达6.82 kg/m2。  相似文献   

14.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焕泉 《食用菌》2004,26(6):35-35
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栽培的一种珍稀食用菌。我站为实施承担的省“星火计划”——珍稀食用菌引进生产与保鲜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要求,自2001年冬起引种大球盖菇试验。试栽情况表明:大球盖菇粗生易管,适应性强,栽培技术简便,可用单一稻草或加谷壳等辅料进行生料栽培,其中又以稻草加谷壳作培养料栽种效果较好,一般生物效率45%~60%。很适合在我市农村推广栽培。现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秀珍菇是平菇类的一种,深受市场青睐,栽培效益较高。本试验以秀珍菇P21为供试菌株,进行添加不同比例猪场废弃料的5种配方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的添加配方,以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秀珍菇菌株P21由莆田市农科所提供,供试垫料由莆田优利可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提供,主要成分为木屑、米糠和谷壳等。1.2培养料配方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培养基配方为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栽培条件下大球盖菇的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是近年来在国内推广栽培的珍稀食用菌。2014年~2015年,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李营镇苗木栽培区,进行了大球盖菇大苗林地和春暖大棚栽培试验,对不同栽培场所、不同栽培时间、不同播种方式、不同配方培养的菌种及不同配方栽培料等条件下大球盖菇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棚栽培大球盖菇产量高于林下栽培,但综合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分析显示,林地栽培优于大棚栽培;11月份播种、采用双层播种方式、选用麦粒培养的菌种及以稻壳50%、玉米芯30%、木屑20%的栽培料,其产量及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7.
筛选黄芪茎秆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的适宜配方,以麦草为对照进行黄芪茎秆栽培大球盖菇配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黄芪茎秆最优配方(黄芪茎秆90%,麸皮8%,石灰1%,石膏1%)与CK对比,菌丝长势旺盛,增产157%,生物转化率达64%。  相似文献   

18.
滑菇是我省的主栽品种,面积较大。为了提高代料栽培的生物学效率,笔者进行了培养料配方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菌种供试菌种为奥羽2号滑菇,引自日本。(二)设计设8个处理和1 个对照。  相似文献   

19.
边银丙 《食药用菌》2023,(6):370-377
大球盖菇营养丰富,近年来产业发展较快。概述大球盖菇栽培发展历程,分析其具有栽培技术较简单、栽培原料来源广、经济效益显著,兼具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特点。列举大球盖菇3种主要栽培模式:稻田生态栽培、林下生态栽培和大棚设施栽培,指出优势和不足,并从季节安排、备料、整地、培养料制备、菌种准备、铺料、播种、覆土、铺设水管、搭棚覆膜、养菌、出菇管理等环节详细介绍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球盖菇稻田生态栽培关键技术。针对大球盖菇栽培存在的劳动强度大、生产需水量大、优质菇比例低等问题,提出需要从轻简化机械化栽培、菌种高效生产、优质高效栽培模式、培养料配方优化和优良品种选育、新型覆土材料和节水技术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0.
大球盖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仙 《食用菌》2013,(6):53-54
大球盖菇(StrophariarMgDso-annulata)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斐氏球盖菇,是许多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食用菌之一。近年来,南平市农科所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并不断试验栽培,利用农作物下脚料,掺人适当比例的菌草作为培养料,以提高大球盖菇的质量与产量,达到优质高产。2010年以来,先后在武夷山市、建阳市、政和县等闽北地区示范栽培,栽培面积280hm^2,其生物学效率达100%左右,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示范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