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葫芦去除不同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人工模拟试验方法,在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期间比较研究了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对4种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净化效果和去除能力.结果显示,水葫芦在4种富营养化水体中均可正常生长,全年的平均生物量增长率为0.096~0.262 kg/(m2·d),且明显受温度的影响.经过21 d的净化,水葫芦对4种富营养化水体氮、磷均表现出良好的净化效果.4种富营养化水体的TN(总氮)、NH+4-N(铵态氨)、IP(总磷)平均浓度分别由初始的206~20.08 mg/L、Q 27~10.98 mg/L和Q 14~1.43 mg/L降至0.27~8.87 mg/L、0.06~0.71 mg/L和0.03~0.47 mg/L.水葫芦对TN的平均去除率随初始TN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对TP的去除率则相反;水葫芦对4种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的TN、NH+4 -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5.82%~86.55%、78.15%~93.54%和76.01%~92.53%.水葫芦对TN、NH+4 -N、TP的单位面积负荷去除速率则均随水体初始氮、磷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平均分别为84.69~533.70 mg/(m2·d)、12.94~478.70 mg(m2·d)和5.01~63.06 mg/(m2·d).  相似文献   

2.
采用人工模拟方法,研究比较了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风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吸收能力和去除作用.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0.14~1.00 m3/(m2·d),进水总氮、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4.85 mg/L和0.50 mg/L时,凤眼莲的生物量累积增加31.56~42.89 kg...  相似文献   

3.
陈斌 《安徽农业科学》2023,(5):211-213+218
采用沉水植物氧化塘技术对村镇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探讨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水温18~26℃、水力负荷1.20 m3/(m2·d)的条件下,沉水植物氧化塘对尾水表现出较好的处理效果,对NH4+-N的去除率达到97.07%,TP去除率为30.43%,CODCr去除率为43.60%。在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环境质量提升的背景下,沉水植物氧化塘技术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
多功能生态塘对高密度水产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高密度养殖尾水的高效净化和循环利用,选择由具有弹性填料的接触氧化塘、稳定塘和沉水涵养塘耦合的多功能生态塘,对高密度水产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接触氧化塘填料生物膜挂膜成熟后,当养鱼塘尾水(总氮浓度为6.84~13.98 mg/L,总磷浓度为0.92~6.52 mg/L)与多功能生态塘之间水体交换量处于6.25%~37.50%时,耦合的多功能生态塘对高密度养殖尾水的总氮、总磷、硝态氮、亚硝态氮和氨态氮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净化后水体亚硝态氮和氨态氮浓度均低于中国渔业养殖水标准值0.12 mg/L和0.02 mg/L,可循环至养鱼池再利用。因此,本研究耦合的多功能生态塘可达到改善水源水质,高效净化养殖尾水并循环利用的目的,对中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运用序批式生物絮凝反应器,研究不同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1 500 mg/L、3 000 mg/L和5 000mg/L)下反应器对循环水养殖系统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反应器内氨氮(TAN)、亚硝氮(NO-2-N)和硝氮(NO-3-N)出水浓度分别为(0.29~0.39)mg/L、(0.005~0.006)mg/L、(7.11~7.60)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20%~86.20%、98.40%±0.89%、38.40%~40.00%(P0.05),体积去除负荷为(2.51~2.64)g/(m3·d)、0.56 g/(m3·d)、(8.52~9.78)g/(m3·d);溶解性无机氮(DIN)的去除率为43.20%~44.60%,体积去除负荷为(10.25~11.61)g/(m3·d)。三组絮体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分别为30.00%±1.32%、29.87%±0.67%、31.00%±0.75%;粗脂肪含量分别为9.51%±0.94%、4.37%±0.42%、3.65%±0.22%,MLSS 1500 mg/L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反应器中生物絮体主要为变形菌门(44.66%、44.51%、44.29%),其次是拟杆菌门(13.89%、13.98%、14.07%);优势菌属包括Alishewanella、Blastocatella、Amaricoccus、Rhodobacteraceae_unclassified、Terrimonas、Devosia等。实验表明中试生物絮凝反应器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有助于实现养殖废水的资源化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美人蕉、凤眼莲和花叶芦竹3种浮床植物单独种植及其与铜锈环棱螺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在玻璃温室中进行静态耗竭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试验36 d时,各处理对水体总氮(TN)、总磷(TP)、硝念氮(NH4+-N)、氨态氮(NO3--N)具有显著的去除效果,但不同处理之间存在差异,凤眼莲与铜锈环棱螺的组合对TN、NH4+-N、NO3--N的去除效果最好,将系统中TN平均浓度从8.34 mg/L降低至2.34 mg/L,去除率达71.94%,将NH4+-N平均浓度从4.56 mg/L降低至0.67 mg/L,去除率达85.31%,将N03--N平均浓度从3.52mg/L降低至1.42 mg/L,去除率达59.66%;美人焦与螺的组合和凤眼莲与螺的组合对TP的净化效果相似,均将系统中TP平均浓度从0.34 mg/L降低至0.05 mg/L,去除率达85.29%,且优于单独种植浮床植物的净化效果.说明风眼莲和美人蕉均是降低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优选植物,水生动物铜锈环棱螺对浮床植物的净化效果起到促进作用,组合浮床系统中水体总氮浓度的减少量与植物、螺生物量的增加呈显著正相关,组合浮床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好于植物单独处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凤眼莲静态净化养殖污水的试验研究,建立了凤眼莲静态净化养殖污水净水模型。凤眼莲对甲鱼污水中的氨态氮、亚硝氮和硝氮、COD、磷等的净化率分别为71.5%、88.1%、68.5%和90.7%。  相似文献   

8.
采用序批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废水,考察了不同污泥负荷条件下系统对TN、TP的处理特性,并探讨了系统TN、TP容积负荷与去除速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0.22~0.63 kg COD/(kg MLSS·d)污泥负荷范围内,系统TN、TP出水浓度均满足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20 mg/L与1 mg/L),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3%与96.8%,表明处理效果显著。在0.22~0.63kg COD/(kg MLSS·d)污泥负荷范围内,系统TN、TP容积负荷与去除速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工程实践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模拟实验,比较不同生长阶段凤眼莲对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氮、磷去除效果,研究植株吸收氮、磷能力对去除水体营养盐的贡献,以及对底泥营养盐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富营养化水体初始氮浓度增加,不同生长阶段凤眼莲吸收氮量占水体可溶性总氮(TDN)去除量的比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不同生长阶段凤眼莲吸收作用在净化不同浓度氮的效率和贡献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低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三个生长阶段凤眼莲对水体TDN、TDP去除效果和效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净化中、高浓度水体氮时(TDN浓度约为7、13 mg·L-1),生长初期凤眼莲对水体TDN在实验前期的净化效率明显高于生长后期,而生长中期净化效率最慢,但在实验中、后期各生长阶段凤眼莲净化速率趋于一致。在中等氮浓度水体中(TDN浓度约为7 mg·L-1),凤眼莲吸收氮量占水体氮损失量百分比为生长后期生长中期生长初期。种植凤眼莲水体中底泥总氮、总磷含量均显著降低;凤眼莲对磷吸收量高出水体可溶性总磷(TDP)损失量,不同生长阶段凤眼莲吸收作用对消减水体磷的贡献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说明生长初期凤眼莲通过主动吸收净化高浓度水体氮的速率最快、贡献最高,而通过凤眼莲根系调节的生物脱氮途径理论上较弱,凤眼莲不仅能够快速去除上覆水体中的磷,而且能够吸收底泥中的磷。  相似文献   

10.
生物滴滤塔/景观滤床工艺高效处理农村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小试-中试-工程应用"尺度下一系列试验研究,探索出一套新型高效生物滴滤塔/景观滤床污水净化工艺(ETF/LBb)。通过小试吸附和挂膜试验筛选合适的填料,以实验室模拟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规模为1 m~3·d~(-1)的生物滴滤池改良优化中试试验,继而以学生宿舍区真实生活污水开展处理规模50 m~3·d~(-1)的ETF/LBb工艺的工程应用试验。小试结果表明:由工业及建筑废料改性而成的除磷填料和除氮填料具有较强的氮磷吸附能力,对NO_3~-和PO_4~(3-)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0 mg N·g~(-1)和2.3 mg P·g~(-1),泥岩填料具有较好的微生物挂膜能力。中试结果表明:除磷填料、除氮填料和泥岩在同一条件下对生活污水中的NH_4~+、CODCr、TP、TN的去除率在88.9%、89.9%、67.8%、61.52%以上。工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以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工艺运行费用0.10元·m~(-3)·d~(-1)。ETF/LBb工艺具有造价低、污水处理效率高和节省人工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将栅藻吸附固定在纤维材料上形成藻类生物膜,并利用该生物膜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研究。考察藻细胞不同生长时期、饥饿处理、污水初始pH值对藻膜去除氨氮和正磷酸盐效率的影响,并选取最优试验条件对实际生活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净化。结果表明,稳定期藻细胞对氮磷去除效果较好,5 d后对氨氮、正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88.5%、87.8%;饥饿处理48 h的藻细胞对氮磷去除率最高,5 d后对氨氮和正磷酸盐去除率分别为90.2%、89.3%;污水初始pH值偏碱性更有利于藻细胞脱氮除磷。选取稳定期饥饿处理48 h后微藻藻膜对实际生活二级出水处理结果显示,5 d后总氮含量由11.90 mg/L降至1.86 mg/L,总磷含量由0.84 mg/L降至0.11 mg/L,氨氮含量由1.46 mg/L降至0.04 mg/L,正磷酸盐含量由0.160 mg/L降至0.010 mg/L。  相似文献   

12.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除氮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低浓度典型生活污水,研究了运行方式和水力负荷对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周期6h(进水3h间歇3h)对氮、磷的净化效率最高,美人蕉湿地床的NH3-N、TN、TP出水水质分别为3.51、6.00、0.26mg/L,去除率分别达到73.50%、70.54%、92.50%;风车草湿地床NH3-N、TN、TP的出水水质为4.91、6.96、0.33mg/L,去除率分别达到58.10%、65.84%、91.60%。各指标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对水力负荷的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水力负荷从高降低至363mm/d时,美人蕉湿地床出水NH3-N、TN、TP分别为5.86、8.24、0.61mg/L,风车草出水NH3-N、TN、TP分别为5.46、9.22、0.69mg/L,两湿地床的NH3-N、TN均低于一级A标准,出水TP低于一级B标准;进一步降低水力负荷至181mm/d时,出水的氮、磷指标均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3.
氮、磷对藻类生长及污水净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模拟氧化相比较,研究污水中不同含量的磷及氮、磷比例对藻类生长及污水净化的影响。原污水中合氮量均为20mg/L,磷的含量分别为1.25 2.50 5.0 10mg/L,结果发现原污水中的N/P为20/2.5时,藻类的净生产量最高,污水净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运移式简易滤器构制、亲虾池循环水培养生物膜可行性及其硝化性能。实验以常用滤料(沸石+纤维球+生化环=30.9 kg)与塑料桶(70 L)制成两个相同简易生物滤器Ⅰ、Ⅱ,滤器置于手推车可运移于车间各处净化池水。以亲虾越冬池(4 m~3)循环水(0.231、0.138 m~3/h流量)可简便培养滤器生物膜与有效净化虾池水质。结果表明:约经17 d以循环虾池水培养生物膜获成熟,并能有效降低池水TAN、NO_2~--N浓度;实验37 d,两滤器对TA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0.23%与45.3%,对NO_2~--N为58.4%与65.1%;两滤器TAN平均去除速率分别为0.138、0.081 mg/(m~2·d),NO_2~--N平均去除速率为0.053、0.035 mg/(m~2·d)。滤器Ⅰ与Ⅱ均具较强处理TAN、NO_2~--N的硝化能力,且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二期UNITANK工艺设计规模为22万t/d,目前已运行9年。该系统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去除效果良好,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生化池MLSS浓度约3 000 mg/L,污泥负荷约为0.14 kgBOD5/(kg MLSS.d),实际运行已比较接近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系统监测分析氮、磷等主要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发现生态塘链对农村畜禽养殖尾水具有较好的深度净化效果。生态塘链对总氮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均能超过80%,对总磷的整体去除率在80%左右,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接近40%。总氮和氨氮的出水浓度基本低于2.5 mg/L,优于国家一级A标准;总磷排放浓度部分低于1 mg/L,达到了国家一级B标准。生态塘面积是影响去除率的主要因素,温度对总氮、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非常显著,但对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滇池水域凤眼莲规模化种养种群扩繁特征与水质改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化种养凤眼莲修复湖泊富营养化水体已在滇池取得初步成效。为了研究凤眼莲规模化种养种群扩繁特征与规模化种养凤眼莲对湖泊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改善效果,在滇池草海与外海人工构建围栏控制性种养凤眼莲,于2011~2012年定期监测凤眼莲单位面积生物量、种群覆盖面积、植株氮和磷含量及各试验水域水质指标。结果显示:(1)在滇池流域气候条件下,5~9月份为凤眼莲种群快速生长扩繁期,10月份后生长速率开始降低。因此,为获取最高生物量,实现最大程度消减水体氮、磷的目的,凤眼莲持续采收工作应在9月底开始。(2)2011年,在草海水域,凤眼莲平均生长速率达330.1 g/(m2·d),单位面积生物累积量达63.4 kg/m2;2012年,在外海北部蓝藻易汇集水域,凤眼莲单位面积生物累积量平均为56.2 kg/m2。(3)通过凤眼莲生物修复,草海与外海水体总氮、总磷浓度均有所下降,水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为开展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处理技术的研究,以湿地(芦苇、香蒲、菱角)、水生动物(梭鱼)净化塘、水生植物(凤眼莲、蕹菜)净化塘作为净化功能区,构建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按照养殖池塘与尾水处理系统面积比为9.8:1设置,在试验周期内,对13个养殖池塘(5 hm2)排放养殖尾水中总氮(TN)、总磷(TP)进行尾水处理系统各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污泥微膨胀的特性来净化水质、节约能源。[方法]分别从低负荷(0.25 kgCOD/(kgMLSS·d))和中高负荷(0.55kgCOD/(kgMLSS·d))两个点出发,改变A/O系统好氧池中的溶解氧浓度,来考察溶解氧对污泥膨胀的影响。[结果]在A/O活性污泥系统中,当污泥负荷为0.25 kgCOD/(kgMLSS·d)、DO=1.5 mg/L时,污泥指数在250左右,污泥负荷为0.55 kgCOD/(kgMLSS·d)、DO=1.5 mg/L时,污泥指数接近300,系统发生了微膨胀现象。污泥微膨胀时系统对COD、SS、氮、磷等的去除率依然较高。[结论]在低溶解氧条件下可以提高氧转移速率,减少曝气量,具有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野山杏提取物( WAE)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在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的基础上,观察不同剂量WAE对大鼠血清脂质水平以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肝脏中的脂肪代谢酶和MDA的活性以及对肝脏病理学变化的影响.[结果]WAE对高血脂大鼠血清中的TC、TG与LDL -C的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的降低,0.2 g/(kg·d)剂量的WAE分别降低到4.61±0.58、0.44±0.06、4 34±2.57 mmol/L;0.4 g/(kg·d)剂量的WAE分别降低到3.75±0.39、0.42±0 07、2.53±0.8 mmol/L;0.4 g/(kg·d)剂量的WAE对HDL -C的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的升高,升高到1.19±0.34 mmol/L;对ALT、AST活性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降低,0 2g/kg剂量的WAE分别降低到9.94 ±2.34、32.04±5.86 U/L,0.4g/(kg·d)剂量的WAE分别降低到10.49±1.75、26.59±3.86 U/L;WAE对高血脂大鼠肝脏在M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降低,分别降低到0.2g/kg剂量的WAE为1.91±0.45 U/mgprot,0.4g/(kg·d)剂量的WAE为1.72±0.57 U/mgprot;对LPL的活性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的升高,0.2/kg剂量的WAE升高到13.32±2.57 U/mgprot,0.4 g/(kg·d)剂量的WAE升高到11.92±2.77 U/mgprot;0.4 g/( kg·d)剂量的WAE对HL的活性与模型组相比明显的升高,升高到11.02±1.57 U/mgprot;对LPS的活性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的降低作用,0.2剂量和0.4 g/(kg·d)剂量的WAE分别降低为4 40±1.68和3.51±1.61 U/mgprot;组织切片镜检可见肝脂肪变性程度减轻,肝细胞结构接近正常水平.[结论]WAE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脂肪在肝脏中的沉积,且作用效果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