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对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Linnaeus)的胚胎发育及仔鱼发育过程和各发育时期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梭鲈受精卵为圆球型,呈淡黄色;吸水前平均卵径为0.96 mm,吸水后平均卵径为1.20 mm。梭鲈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24期,在水温16.0~17.2℃范围内,受精75 min开始第1次卵裂,受精后43 h开始形成器官,受精后约94 h开始出膜;刚出膜的仔鱼全长平均为3.8 mm;从受精到孵化出膜总积温为1 616.8℃.h。梭鲈的仔鱼发育过程可分为出膜仔鱼、眼黄色素期、眼黑色素期、鳔一室期、卵黄吸尽期5个发育期,在17~18℃水温下历时约159 h。  相似文献   

2.
以人工繁殖获得的黄尾鲴受精卵为材料,运用Olympus倒置荧光显微镜对黄尾鲴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连续观察。结果显示,成熟黄尾鲴卵的卵径为(1.1±0.04) mm,吸收膨胀后卵膜径为(1.50±0.08) mm。在水温为(25.0±0.5)℃的条件下,黄尾鲴受精卵历时26 h 35 min孵化出膜,出膜仔鱼全长(4.60±0.12) mm。从受精到孵化出膜的总积温为763.35℃·h。根据胚胎发育过程形态特征,将黄尾鲴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发生期和出膜期7个阶段36个发育时期。  相似文献   

3.
以人工繁殖所得受精卵为材料,采用显微照相技术对长江鳡Elopichthys bambusa胚胎及仔鱼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并对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和拍照记录.实验结果显示:长江鳡的受精卵为圆球形,卵径为3.5~4.0 mm,吸水膨胀后卵径为12.5~14.5 mm,为非黏性漂流性卵;胚胎发育可分为胚盘、卵裂、囊...  相似文献   

4.
以人工繁殖所得受精卵为材料,采用显微照相技术对长江鳡Elopichthys bambusa胚胎及仔鱼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并对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和拍照记录。实验结果显示:长江鳡的受精卵为圆球形,卵径为3.5~4.0mm,吸水膨胀后卵径为12.5~14.5mm,为非黏性漂流性卵;胚胎发育可分为胚盘、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器官分化和出膜7个阶段;仔鱼的发育分为卵黄囊期和晚期两个阶段。以长江水为培养用水,水体温度为22—25℃条件下,长江鳡的受精卵历时27h45min孵出仔鱼,其总积温为663℃·h;水体温度为26~29℃条件下,长江鳡仔鱼发育历时30d。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丁鱥鱼在南方较高水温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解决丁鱥鱼在南方推广养殖中苗种欠缺的瓶颈问题。【方法】对丁鱥亲鱼进行人工繁殖,然后对其胚胎及仔鱼发育过程进行观察记录。【结果】丁鱥鱼催产效应时间11h,受精率为75.3%,孵化率为82.7%,仔鱼成活率59.3%,育成规格为1.5~2.0cm鱼苗20.0万尾。丁鱥鱼受精卵呈卵圆形,大部分呈青灰色,直径0.50~0.77mm,具粘性;在27.0~31.0℃的温度下,受精卵历时1936min发育后孵出,有效积温为908.89℃·h;胚胎发育可划分为6个阶段30个发育时期。刚孵出仔鱼全长3.84~3.87mm,出膜后第3d卵黄囊吸收60%~80%,约有30%仔鱼开口摄食;第4d卵黄囊吸收90%,约有90%仔鱼开口;出膜第5d卵黄囊基本吸收完,但出现少许死鱼苗。【结论】丁鱥鱼适宜在南方进行繁殖及鱼苗培育,水温应稳定在20.0~27.0℃,不宜超过30.0℃,在孵化及鱼苗培育过程中注意清除敌害生物及保持清新水质,并根据水温情况及时投喂开口饵料,提高仔鱼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哲罗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活体观察和固定观察两种方法,首次对哲罗鱼Hucho taimen胚胎和仔鱼发育进行了系统观察,描述了哲罗鱼早期发育过程.哲罗鱼受精卵为沉性端黄卵,呈圆球形,含有大量卵黄,卵色呈桔黄色,吸水膨胀后卵径为(5.55±0.15)mm.在水温为4.8~9.0℃下,受精卵历时839 h破膜,初孵仔鱼全长为(18.45±0.32)mm,卵黄囊体积为(0.074±0.009)cm3,经过60 d左右仔鱼发育基本完成.将哲罗鱼与几种鱼类进行了对比,探讨其卵径、孵化平均水温与破膜所需时间及初孵仔鱼大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丁鱥鱼胚胎及仔鱼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丁鱥鱼在南方较高水温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解决丁鱥鱼在南方推广养殖中苗种欠缺的瓶颈问题。【方法】对丁鱥亲鱼进行人工繁殖,然后对其胚胎及仔鱼发育过程进行观察记录。【结果】丁鱥鱼催产效应时间11 h,受精率为75.3%,孵化率为82.7%,仔鱼成活率59.3%,育成规格为1.5~2.0 cm鱼苗20.0万尾。丁鱥鱼受精卵呈卵圆形,大部分呈青灰色,直径0.50~0.77 mm,具粘性;在27.0~31.0℃的温度下,受精卵历时1936 min发育后孵出,有效积温为908.89℃·h;胚胎发育可划分为6个阶段30个发育时期。刚孵出仔鱼全长3.84~3.87 mm,出膜后第3 d卵黄囊吸收60%~80%,约有30%仔鱼开口摄食;第4 d卵黄囊吸收90%,约有90%仔鱼开口;出膜第5 d卵黄囊基本吸收完,但出现少许死鱼苗。【结论】丁鱥鱼适宜在南方进行繁殖及鱼苗培育,水温应稳定在20.0~27.0℃,不宜超过30.0℃,在孵化及鱼苗培育过程中注意清除敌害生物及保持清新水质,并根据水温情况及时投喂开口饵料,提高仔鱼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人工干法授精,微流水孵化方式对祁连山裸鲤的整个胚胎发育及仔鱼进行连续观察.结果表明:祁连山裸鲤的受精卵为圆球形,多数为黄色,沉性卵.42min吸水膨胀平均卵径为(2.44±0.04)mm;水温在12.0~14.0℃时,受精卵经过25个发育期,历时192h孵化出膜;初孵仔鱼平均全长为(8.2±0.05)mm.  相似文献   

9.
扁吻鱼胚胎及仔鱼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5年4月底在人工繁殖条件下,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精、卵的形态,胚胎和仔鱼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扁吻鱼的成熟卵呈浅灰色,微黏性,成熟卵卵径为1.80~1.85 mm,受精后卵膜吸水膨胀,卵膜直径为3.30~3.45 mm。受精卵在水温21~22℃下,历经1 h40 min胚盘突起;2 h10 min出现第一次卵裂;历经7 h 15 min胚胎发育到多细胞期;12 h 4 min发育到囊胚期;16 h 36 min为原肠早期;30h 20 min发育到神经胚期;历经91 h 37 min器官形成,心脏搏动,胚体摆动;103 h后仔鱼孵出,全长为7.5 mm。孵出后的第6 d,全长为11.6 mm,卵黄囊基本吸收完毕,开口索食。孵出26 d后,全长为21.00mm,奇鳍、偶鳍发育完成,肌肉增生,但体尚未披鳞。观察发现:扁吻鱼受精卵不仅具有黏性,而且卵膜吸水膨胀,形成的膜径1.8倍于卵径,富有弹性;受精卵发育后期在微流水中能悬浮水中片刻,后逐渐沉水,因此加强水中氧量的供给有助于其发育;受精卵的胚盘隆起至第6次卵裂的时距大大快于青海湖裸鲤,且眼基和体节、嗅囊和尾芽同时发生;孵出前的胚体已超越卵膜内经,尾端超出头部的眼后。  相似文献   

10.
盐度对鱼类胚胎及仔鱼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度是影响鱼类胚胎及仔鱼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盐度对受精卵的沉浮分布,胚胎的渗透调节、孵化率、畸形率、能量收支以及仔鱼的生长发育均有影响.就盐度对鱼类胚胎及仔鱼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的标记方法对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和花?(Hemibarbus maculatus)的适用性,对鱼体进行铁环标记、"T"形标记、切鳍标记、可见植入性荧光胶体标记(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简称VIE)和被动集成应答器标记(passive integrated transponder,简称PIT),试验各组均以混养的模式培养,混养半年后,分析各组的生长、存活率、标记成功率、效果等情况。结果表明,除"T"形标记组外,其他各试验组黄尾鲴的平均体质量与平均体长都有所增加;除切鳍组和PIT组外,其他3个试验组花?的平均质量与平均体长都有所下降。黄尾鲴的总存活率与平均存活数都表现为荧光标记 PIT标记切鳍标记"T"形标记铁环标记,花?的总存活率与平均存活数都表现为切鳍标记 PIT标记荧光标记"T"形标记铁环标记,其中荧光、切鳍和PIT组的总生存率和标记成功率达90%左右。铁环和"T"形标记易造成伤口腐烂,标记效果差;切鳍组效果具有时间性;荧光标记组和PIT组效果好,荧光标记价格便宜,而PIT标记价格昂贵。综合分析认为,荧光标记可作为黄尾鲴和花?大规模标记增殖放流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汉江地区翘嘴鲌胚胎及仔鱼发育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获得汉江地区庙湖翘嘴鲌受精卵,对其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各个时期进行连续观察,并详细记录各个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受精卵为圆球形、青灰色、微粘性、漂浮性卵,卵径为(1.17±0.15) mm,吸水膨胀后卵径达(3.26±0.37) mm;胚胎发育可分为21个时期,水温在23~25℃范围内,受精40 min后开始第1次卵裂,受精后9 h 45 min后器官开始形成,受精后20 h 15 min仔鱼开始出膜,发育总积温为483.4℃·h;初孵仔鱼全长为(3.39±0.37) mm,卵黄囊呈梨形,平均体积为0.134 mm3,4日龄仔鱼卵黄囊几乎完全消失,开始出现摄食行为,全长达到(4.85±0.31) mm,仔鱼发育过程中卵黄囊长径(L)在1日龄期间发生增长,而后逐步减小,卵黄囊短径(D)一直随时间递减,卵黄囊体积(V)随时间(T)的变化方程为V=I0-5T2-0.0027T+0.1342(R2=0.966 7).  相似文献   

13.
鱼类的胚胎发育,要求生态环境具有适宜的pH值。babacKnn(1930)在探讨鱼类胚胎发育与环境pH值的关系时指出,在实验条件下,小体鲟(Acipenser ruchenus L.)胚胎和鱼苗阶段的最适pH值分别为6.4—7.5和6.1—8.0,如pH值范围变动在6.1—6.4或7.5—8.0时,其胚胎发育出现畸形的比例显著增加。Kwain(1975)发现,当pH值低于4.5时,虹鳟(Salmo irideus Gibbons)鱼卵无法生存。Dahl(1927)认为,鳟鱼(Salmo trutta L.)仔鱼在  相似文献   

14.
神仙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鱼类胚胎和仔鱼发育的研究 ,已有文献报道[1 - 5] 。神仙鱼 (Pterophyllumscalare) ,又名燕鱼、天使鱼、小鳍帆鱼 ,原产于南美的亚马逊河 ,是重要的观赏鱼类。作者曾报道了温度和光照对神仙鱼胚胎发育的影响[6] ,本文对神仙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形态学进行了观察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实验亲鱼取自长春市某水族馆 ,配对饲养在水深 2 5cm的玻璃水族箱中 ( 4 5cm× 35cm× 30cm) ,水温2 7℃ ,每天换水 1次 ,投鲜活饵料 2次。通过自行产卵获得受精卵。1 .2 方法孵出的仔鱼移到 1 5cm× 2 5cm× 2 …  相似文献   

15.
沙塘鳢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a)胚胎和仔鱼的发育进行了观察,描述了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在22℃恒定条件下,沙塘鳢的胚胎发育历时528h,可分为28个发育分期。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如眼、耳囊、心脏、肾脏、肝脏、消化道、鳔、胸鳍和尾鳍等得到优先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长春鳊早期发育特征,为长春鳊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人工繁殖的第三代长江下游水域长春鳊为亲本,干法受精获得受精卵,观察并分析长春鳊的受精卵(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分化期、卵黄囊仔鱼及晚期仔鱼等8个生理阶段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结果】长春鳊的卵无黏性,在水温(26±0.5)℃环境下,胚胎发育历时35 h 10 min,胚后发育至晚期仔鱼历时约25 d。胚胎发育时序中,肌肉效应期出现在眼晶体形成之后。【结论】长春鳊早期发育特征与其他常养草食性鱼类相似,在发育时序上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18.
连续观察了7批白斑狗鱼胚胎及卵黄囊期仔鱼的发育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白斑狗鱼在水温7~13℃时,胚胎期需248h,有效积温100~120℃·d;水温11~13℃时,卵黄囊期需10d,有效积温110~130℃·d。(2)白斑狗鱼出膜前期可见眼球色素、出膜期可见体色素。白斑狗鱼胚胎卵黄囊表面有许多小油滴分布。白斑狗鱼出膜前期胚体头尾绕卵黄囊超过一周。(3)白斑狗鱼胚胎颜色随着发育进程由起始的淡黄色转为绿黄色,最终出膜前转变为棕褐色。胚胎发育不同步,仔鱼出膜数百分比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分别是20%、50%、20%、10%,为避免互相残食,对分批出膜的仔鱼即使是同批受精卵也应分开饲养。  相似文献   

19.
有关鱼类胚胎和仔鱼发育的研究 ,已有文献报道[1 - 5] 。神仙鱼 (Pterophyllumscalare) ,又名燕鱼、天使鱼、小鳍帆鱼 ,原产于南美的亚马逊河 ,是重要的观赏鱼类。作者曾报道了温度和光照对神仙鱼胚胎发育的影响[6] ,本文对神仙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形态学进行了观察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实验亲鱼取自长春市某水族馆 ,配对饲养在水深 2 5cm的玻璃水族箱中 ( 4 5cm× 35cm× 30cm) ,水温2 7℃ ,每天换水 1次 ,投鲜活饵料 2次。通过自行产卵获得受精卵。1 .2 方法孵出的仔鱼移到 1 5cm× 2 5cm× 2 …  相似文献   

20.
中华倒刺鲃胚胎与仔鱼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的胚胎和仔鱼发育进行观察,详细描述了从受精卵到稚鱼期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中华倒刺鲃的成熟卵近圆球形,卵径1.8~2.0 mm,金黄色,受精后卵膜吸水膨胀,卵膜直径达2.6~2.8 mm;25.0~27.2℃温度下孵化的初孵仔鱼平均全长(6.43±0.31)mm.在(25±0.5)℃温度条件下,孵化时间为50 h 28 min,孵化积温1 261.75℃;克氏囊在尾芽期开始出现,心脏搏动期前消失;出膜后5.5目龄仔鱼初次摄食,进入混合营养期;8.5日龄时卵黄囊完全消失;20日龄时,进入稚鱼期.全长与日龄成极显著的直线相关:TL=0.450 1D+7.056 4(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