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促进农产品营销与流通的重要手段。随着网购生鲜农产品日渐成为常态,如何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的意愿,提升生鲜农产品网络交易规模,对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生鲜农产品网购行为意愿的理论研究与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营销决策提供参考,基于UTAUT理论模型,综合生鲜农产品特质与电子商务服务特性,利用201名生鲜农产品网购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建立整合模型对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网购生鲜农产品的消费者以年轻人为主,学历主要为本科,职业身份主要为企业员工,收入水平中等。产品质量维度的新鲜和安全对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意愿的影响不显著;电子商务服务维度中的信息质量、客户服务、物流服务均对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其是影响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意愿的关键因素。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应着力提高网站信息质量,注重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增进与消费者的交互关系,持续完善物流服务,以增强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意愿,增加企业利润。  相似文献   

2.
生鲜农产品网购满意度的高低对消费者能否重复购买具有重要的作用。以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模型为基础,通过构建针对生鲜农产品网购满意度的ACSI改进模型,对生鲜农产品网购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鲜农产品网商声誉、网商平台、感知价值、感知质量对生鲜农产品消费者网购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生鲜农产品消费者的网购满意度对网购忠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而对网购抱怨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关系。根据研究结论为生鲜农产品电商未来良好发展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各类电商企业不断涌入生鲜农产品领域,市场上同质化企业不断增多,因此研究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的影响因素,有助于生鲜电商进行市场细分。为此,探讨了消费者个人特征,如年龄、收入、教育水平、闲暇时间充裕性、上网时间长短,以及家距农贸市场(或超市)距离等因素对消费者单次网购生鲜农产品费用和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收入、教育水平和时间充裕性显著影响消费者是否选择网购生鲜;消费者收入、教育水平显著影响每次网购生鲜农产品的消费金额;收入和时间充裕性对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的频率有显著影响。因此,建议生鲜电商在开拓市场时可将其目标客户定位为高学历及中高收入人群,并提升送货上门的及时性,扩大小区自助提货点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4.
生鲜农产品电商相继进入市场,使生鲜农产品的网络化迅速成为一个热门的经营方式。为研究影响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意愿的因素,从影响因素角度构建调查问卷,综合所有变量因素建立测量量表,采用SPSS 19.0软件对问卷调查的有效数据进行Logistics模型分析。研究发现:消费者个体特征中消费者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是否有网购生鲜农产品的经验,这三个因素对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意愿有显著影响;产品属性方面,到货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产品种类丰富、产品价格低,消费者购买意愿越强烈;网站服务质量方面,网站广告描述与实物一致,客服在与消费者沟通过程中有主动推荐的行为,售后服务完善,网络支付安全便捷,均能促使消费者购买意愿增加;消费者感知到货产品的质量是否有保障、客服推荐是否符合消费者心理预期、退换货是否及时这三个因素,是风险感知中影响消费者网购意愿最强烈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深入探讨生鲜农产品网购行为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强化策略,以确保消费者“舌尖安全”,进一步健全和创新生鲜农产品营销体系,推动全社会向绿色、高效、低碳消费方式转变。【方法】基于UTAUT理论构建生鲜农产品网购意愿及行为拓展模型,突出网购生鲜农产品全产业链中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电子问卷调查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模型的4个核心变量中,努力期望对网购意愿、网购意愿对网购行为、网购行为对网购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且均达1%的显著水平,而健康意识、信息意识和风险意识分别对努力期望具有正向影响且均达1%的显著水平;外部调节变量中,社群影响对提高网购意愿、促成条件对改善网购行为均具有1%的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结论】生鲜农产品农药残留等敏感信息、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信息、质量追溯体系的完善;节约时间成本、支付无痛感、名人效应与社交属性等很快的促进了生鲜农产品网购规模的扩大。  相似文献   

6.
已有的实证研究显示,与超市相比消费者在选择生鲜农产品的零售终端时更多在农贸市场,许多学者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而从消费者行为出发,分析影响超市中消费者购买生鲜农产品因素方面的研究甚少。通过对乌鲁木齐市超市消费者生鲜农产品购买行为的调查,对消费者超市购买生鲜农产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超市生鲜农产品方面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影响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意愿的因素,为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以社会认知理论和感知价值理论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从消费者认知、电商平台环境、产品环境3个维度,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两个层次设计指标并分别分析了生鲜农产品网购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消费者认知中的消费水平,电商平台环境中的交...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山东省聊城市消费者进行实地调研,并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分析影响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性别、学历、月收入、家里是否有12岁儿童以及认知程度等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产品的价格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为进一步引导消费者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提供帮助,为绿色农产品产业和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161-164
大庆市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方法分析影响大庆市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庆城市消费者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婚姻状况、绿色农产品认知状况、对绿色农产品的信任态度、是否与老人或者12岁以下儿童一起居住均对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消费者的求廉动机、求速动机对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有负向的显著影响。基于以上结论针对大庆市绿色农产品企业提出相应的营销对策,以促进大庆市绿色农产品企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鲜农产品网购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电商运营模式各具特色,且生鲜农产品具有的"生"和"鲜"等特点,使得消费者对于其网购具有较强且独特的感知风险。研究以水果网购为例,将电商运营模式分为综合型平台和自营型平台,消费者决策阶段分为支付前和支付后两阶段,细化研究不同情境下的感知风险。结果显示:(1)不同感知风险维度在不同的情境下的重要性表现不同。(2)各感知风险维度在各决策阶段存在不同的动态变化趋势。(3)消费者个人特征对感知风险存在影响。细化风险感知研究,既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各电商平台的建设,又有利于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促进生鲜农产品的网络交易。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政策是否引导市民的生鲜农产品消费行为趋向减量提质,利用在上海市调查获得的718份问卷数据,构建了负二项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实施垃圾分类后,超过50%的受访者在购买绿叶菜和茄果时朝着减量提质的方向改变,但仍有高达60%的受访者对水产品、瓜果和肉类购买行为不变,仅有34.82%的受访者有购买净菜的行为;家庭对垃圾分类投放的难度和处理生鲜农产品产生的垃圾量,与购买净菜行为显著正相关,但边际效应较小;消费者对净菜价格的承受力与购买净菜行为显著正相关,且边际效应较大;户主年龄、性别和家庭需照料人数等家庭特征,也显著影响净菜购买行为。建议一方面将垃圾分类投放奖惩措施与居民家庭的垃圾投放数量挂钩,另一方面净菜供给方也要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成本,引导湿垃圾源头农产品消费减量。  相似文献   

12.
以超市奶制品消费者为调查对象,利用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者购买安全认证奶制品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消费者的家庭月收入、家庭结构、关注程度,以及三聚氰胺事件对消费者的奶制品购买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厘清O2O电子商务模式下生鲜农产品消费者购买意愿形成机理,对于创新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由习惯、口碑、信息质量、物流质量、便利、交易风险和购买意愿7个变量构成的O2O电子商务模式下生鲜农产品消费者购买意愿模型,通过在线问卷调查采集了329个有效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习惯、口碑、信息质量、物流质量和便利对O2O电子商务模式下生鲜农产品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显著影响,交易风险对O2O电子商务模式下生鲜农产品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电子商务为生鲜农产品提供了多项销售途径,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通过α信度系数法研究电商模式下生鲜农产品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宏观因素——平台、价格、质量以及配送,并且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各宏观因素影响消费者满意的显著性情况。为了更全面分析电商模式下生鲜农产品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情况,采用AHP生鲜网购影响因素的评价模型,通过1~9标度法构建判断矩阵,探讨影响生鲜网购不同因子的相对重要度。此外,还对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微观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宏观因素下更为细化的微观因素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情况,通过对生鲜网购研究的计算值得到获取一级指标以及二级指标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力权重,并基于分析结果为生产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提出合理建议与策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促进电子销售经济增长、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S-O-R(刺激-反应)理论分析模型和江西省城乡居民的632份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s模型,实证分析了外部刺激、心理过程与消费者家庭生鲜牛肉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营销刺激中,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价格的认可以及购买渠道的便利程度显著正向影响购买行为;社会刺激中,家人的需求意见和同伴的正面评价显著影响购买行为;心理过程中,消费者对牛肉的认知、信任、了解意愿和偏好显著正向影响购买行为。据此提出,为促进消费者家庭生鲜牛肉的购买,生产经营主体和政府部门要保证牛肉产品质量,推动价格的合理惠民,保障牛肉市场环境健康、有序和便捷,加强对牛肉营养健康的宣传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政府多措并举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供应,居民生鲜农产品购买渠道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本文基于感知价值理论,综合考虑感知利得(产品价值、体验价值)和感知利失(搜索成本、购买成本、时间成本)对消费者购买生鲜农产品渠道选择的影响,结合生鲜农产品特点,构建感知价值函数,研究消费者线上线下渠道选择行为,以期为不同渠道的生鲜农产品零售商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消费者在选择生鲜农产品购物渠道时,线下渠道购买成本与时间成本的减少以及体验价值(生鲜农产品质量及服务)的提升,能增加消费者感知价值,但生鲜农产品质量及服务的提升对消费者感知利得的提升是有限度的。同样,线上生鲜零售渠道搜索成本及时间成本的减少以及体验价值(平台易用性与信誉度)的提升,能增加消费者的感知价值,但平台易用性与信誉度的提升并非能无限地增加消费者的感知利得。根据研究结论,为生鲜农产品的不同渠道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慧娟  张兆同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641-13643,13647
对盐城市蔬菜、水果和鱼肉禽3类生鲜农产品的消费者购买地的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通过数学统计和logit分析,得出个体特征和购物地特征对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影响各有不同,并为盐城市生鲜农产品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在短短的几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商巨头和创业者投入到生鲜电商行列.该研究疏理了现有的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文献,分析了国内外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对生鲜电商的发展模式、发展对策、物流供应链管理、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行为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长沙实地调查的142份消费者问卷,结合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模型的部分理论,选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分析消费者对直销生鲜蔬菜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个人特征中,消费者的年龄对其购买直销生鲜蔬菜的行为有显著影响。产品特征(新鲜程度、种类、包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和外在属性(直销生鲜蔬菜购买环境、店员的服务态度及购买行为发生的便利性)对消费者的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因此,相应的政策应特别注重采取措施。在居民区附近建立生鲜蔬菜直销点、加强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认知、改善店员的服务态度、提醒他们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从而推动我国直销生鲜蔬菜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通过272份调查问卷,设计了7个维度33个重点问题,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后疫情时代下消费者直播购买农产品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消费者个体特征中,教育背景对消费者直播购买生鲜农产品具有显著负相关,其余因素则呈现显著正相关。产品质量、产品价格、支付方式、主播展示等因素均呈正向影响。最后,从农产品质量、农产品直播平台和农产品主播提出建议,实现农产品直播带货销售业绩增长,以促进农产品直播电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