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微乳化柴油的动力经济性及排放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自主研发的RL型乳化剂,配制含水5%的微乳化柴油,并在485QB柴油机上进行了台架试验,道路试验按实际油耗量计算.结果表明,使用微乳化柴油具有节油效果.微乳化柴油与普通柴油相比,动力性相当,油耗下降,同时烟度值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乳化汽油体系中,不同的乳化剂及其配比、助乳化剂、乳化方式等因素对乳化汽油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乳化汽油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以Span80、CTAB进行复配作为乳化剂,当HLB值为10.0,乳化剂用量5.0%,助乳化剂异戊醇与乳化剂的质量比约为1.0∶6.6,乳化时间30 min时,可以得到掺水量为10.0%的乳化汽油,该乳化汽油外观澄清透明,常温放置300 d外观无变化,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宜民  袁增春  单士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48-11950
[目的]为柴油机掺烧甲醇技术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柴油机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把甲醇、柴油、OP乳化剂按体积比15:80:2.5混合,采取新的乳化工艺研制混合燃料,并与柴油作比较。[结果]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的密度和粘度较柴油降低,粘度为1.20°E20,雾化质量和蒸发性能得到提高。"微爆效应"对柴油机的负荷特性有影响,使热效率提高。随着负荷的增大,柴油机燃用混合燃料的耗油率低于燃用柴油的油耗率,经济性有所提高。甲醇-柴油混合燃料平均节油率达9.5%,在中、高负荷下节油率平均达12.4%。在中、高负荷范围内燃用混合燃料的烟度均低于燃用柴油时的,下降达25.6%,NOx的排放值显著降低。[结论]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热效率有所提高,中、高负荷时耗油率显著下降,经济性好,减少了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正丁醇为助溶剂的乙醇与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结果表明,混合燃料与纯柴油相比,发动机的当量燃油消耗率在低负荷工况时比柴油高,在负荷为17%时,E20比E0高出10%,在大中负荷工况时与纯柴油相当.NOX和碳烟排放在各种工况下都显著降低,在100%负荷时,E20比纯柴油碳烟排放降低了43%.在中小负荷时纯柴油的CO排放最低,在大负荷时差别不大.混合燃料的HC排放在所有工况下都高于纯柴油,特别是小负荷17%时,E20比E0高300%.随着乙醇比例的增加,NOX降低,HC增加,当量燃油消耗率、CO、碳烟在小负荷时增加、大负荷时降低.  相似文献   

5.
影响乳化型生物燃油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了5种测试乳化燃油稳定性的方法,对影响生物燃油与柴油乳化稳定性的因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燃油含量在10%~30%范围内,乳化燃油的稳定性相对较好,但当生物燃油的含量达到40%时稳定性急剧降低;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多,乳化型生物柴油的稳定性相应提高,但过高会影响乳化燃油经济性;当乳化温度超过40℃时,乳液稳定性随着下降;超声乳化稳定性好于机械乳化;在40℃以下存放,乳化柴油的稳定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6.
山梨酸是一种食品中常用的酸性防腐剂,但不易溶于水,且在中性条件下,抑菌效果较差.本文用司盘20作为山梨酸的乳化剂,采用乳化剂的含量,乳化时间和乳化温度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通过检测其乳化稳定性,粘度和乳化山梨酸在新鲜牛奶体系中抑菌效果.确定实验的最佳乳化参数为:乳化温度60 ℃,乳化时间20 min,乳化剂的含量为95%;该条件下所得乳化山梨酸稳定,在新鲜牛奶中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根据燃油掺水乳化装置用于锅炉燃烧的特殊性,给出了燃乳化油锅炉加热炉的两种热平衡分析方法,指出了在此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燃油掺水乳化装置节油率的测试方法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种较准确和全面的测试节油率的方法,同时给出了合理评价装置节能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燃用生物质燃油--柴油混合燃料燃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定生物质燃油物理性能的基础上,将生物质燃油和柴油做各种配比,最后筛选出了生物质燃油柴油(体积比)=19的混合燃料与纯柴油进行了台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发动机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燃用混合燃料1和混合燃料2是可行的,与纯柴油相比节油效果显著,节油率可分别达11.7%和6.6%,并有效降低了柴油机的排放污染,CO2含量分别降低了7.1%和4.5%.  相似文献   

9.
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燃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测定甲醇和柴油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以稳定时间为前提,配置多种甲醇、柴油、水、乳化剂的混合燃料,从中选出稳定时间长、粘度接近柴油的混合燃料与纯柴油进行了台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混合燃料比燃用纯柴油节油效果显著,节油率达到12.6%,并有效降低了柴油机的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乳化汽油配制的成份比和工艺条件,并在不同机器的使用条件下进行了节渍试验。结果表明,在汽油:水:乳化剂的配比为85:15:1.3的情况下,发动机台架试验平均节油率为13.6%,实际使用节油率为13.90%-15.16%,发动机排放中CO降低28.57%,HC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使用该乳化汽油不会对机器构件产生腐蚀和发生异常磨损。  相似文献   

11.
将20号重质柴油与0号轻柴油以不同的比例配制成三种样油,在S195柴油机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油完全能保证柴油机正常工作.并依据正交试验法调整柴油机结构参数后,其动力性和经济性较原机使用0号柴油有所提高,从而改变了中高速柴油机只燃用轻柴油的传统  相似文献   

12.
乳状液稳定性和流动性是制备牛初乳乳清微胶囊的关键因素.采用Span和Tween 2种非离子型乳化剂,制备了含有5%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的牛初乳乳清W/O乳状液.比较亲水亲油平衡(HLB)值、乳化剂复配、油水比、乳化剂添加量和超声乳化次数等工艺参数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HLB值为4.8,Span - 85和Tween - 60为复配乳化剂,油水比1:1,超声乳化12次(每次超声8 s,间歇5 s).显微镜下观察分散液滴大小均一,乳状液平均粒径约为2μm.流变学分析结果表明,该乳状液具有剪切稀化特征,符合Herschel- Bulkley模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比较几种常见食用蜡制备的W/O型乳化液对水分蒸发的抑制效果。[方法]在乳化温度80℃,乳化时间25 min,搅拌速度1 000 r/min条件下,探讨了不同蜡种类、乳化水含量、乳化剂的用量以及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等工艺条件对乳液的稳定性、抑制水分蒸发率以及水分蒸发损失率的影响。[结果]几种常见的食用蜡制备W/O型乳液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水分蒸发,以蜂蜡的效果最好。对蜂蜡为油相制成的乳液,当乳化水含量为40%、乳化剂HLB值为7、乳化剂用量为5%时,抑制水分蒸发效果最好,且乳液稳定,外观均匀。[结论]为获得稳定性好的W/O型蜂蜡乳液,严格控制乳化工艺条件是关键,搅拌速度和乳化方法也不容忽视,尤其是W/O的搅拌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影响乳状液的形成及稳定。  相似文献   

15.
田茂昌  敬加强  万捷  谢怡宁  李丹 《油气储运》2012,31(4):250-253,327,328
以胜利油田典型稠油掺水集输管道进/出口采集的7种油水样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际管输油水介质中的乳化水含量,实验模拟与确定实际油水流的乳化条件,测试分析不同稠油的乳化特性,对比分析模拟乳化油与实际乳化油粘温特性的相似性,探讨不同油水混合液在相应模拟乳化条件下的反相点与实际油水流乳化水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特稠油掺水完全乳化所需的搅拌时间比普通稠油长得多,普通稠油完全乳化所需的搅拌时间与掺水率呈正相关,特稠油完全乳化所需的搅拌时间与掺水率无明显关联性;室内模拟乳化油与管输实际乳化油的粘温特性相似,模拟油水乳状液的反相点与相应的实际管输油水流的乳化水含量基本相同。因此,室内可以模拟确定稠油掺水输送的乳化条件。  相似文献   

16.
研制了含油量为90%的柴油乳油和含油量为85%的柴油浓乳剂2种剂型,其乳化性能好,稳定性高.药效试验结果表明,90%柴油乳油50倍液对四季柚红圆蚧(AonidiellaaurantiiMask.)的大田防效为84.2%,85%柴油浓乳剂50倍液防效为66.7%.该柴油乳剂制造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值得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李小月  刘德俊  杨帆  马焱  王芙  高钊 《油气储运》2013,(12):1282-1284
以两站间密闭稠油掺0#柴油集输管道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对管道总运行费用中的变量进行优化计算,讨论掺入不同比例0#柴油对管道运行费用的影响。稠油添加0#柴油后,管输摩阻损失降低,所需泵扬程及耗电量减少。当设定进、出站油温时,影响稠油管输费用的因素包括添加0#柴油原料费及泵的电费,而0#柴油原料费起决定性作用。以某混合稠油掺0#柴油管道为例,计算0#柴油不同掺混比例下的运行工况和费用,经对比分析,确定了经济输油方案。(表4,图1,参7)  相似文献   

18.
乳化含蜡原油沉积层含水是油水两相管流蜡沉积研究领域的新热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基于冷指、环道沉积实验等手段,分析了乳化原油蜡沉积层含水的影响因素,明确了油相体积含水率、分散水滴粒径等因素的影响。综述了乳化原油沉积层含水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机理,讨论了含水对沉积层含蜡量、流变性的影响,列举了当前主流的乳化油水体系蜡沉积预测模型及方法,并展望了今后含水乳化原油沉积机理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深海含蜡原油混输管道的设计、运行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