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2.
本研究的目的是测定B.oleracea S-等位基因在B.napus和B.oleracea中是否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尤其是检测了S-等位基因纯合体和杂合体中自交不亲和性(SI)的表达以及B.napus中5个B.oleracea等位基因的显性关系。了解B.napus中S-等位基因的复杂互作对于利用SI系统来控制该物种的传粉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芸苔油菜(B.napus)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SI)的祖先物种即B.rapa和B.oleracea L.衍生而来的自交亲和性异源四倍体物种。芸苔属物种表现出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这已被花粉粒外壁中配子体的S-等位基因表达所证明了。因此,花粉粒的自交不亲和性类型可以由产生花粉的配子体的S-等位基因确定,但不能用花粉细胞核所含有的S-等位基因来确定。  相似文献   

4.
5.
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的自然机制,它可以防止自交,促进异交。甘蓝(Brassica oleracea)和白菜型油菜(B.campestris)具有这种自我识别的机制,但是它们的双二倍体后代甘蓝型油菜(B.napus)丧失了这种特性而为自交亲和的。自交不亲和性被成功地用作甘蓝杂交育种的授粉控制机制。自交不亲和性可以通过回交引入甘蓝型油菜中,或者通过其祖先——甘蓝和白菜型油菜杂交进行人工合成而引入甘蓝型油菜中。然而,自然条件下,油菜品种也偶尔会发生自交不亲和。Rudloff等从油菜育种材料中筛选到自交不亲和植株。  相似文献   

6.
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家旭  陆漱韵 《作物学报》1993,19(2):111-118
  相似文献   

7.
8.
利用自交不亲和性(SI)作为芸苔油菜(B.napus)杂种生产的一种传粉控制方法,这就要求培育成在大范围的B.napus品系内能稳定表达的足够数量的s一等位基因。在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B.napus物种的遗传背景中B.oleracea和B.rapa等位基因的自交不亲和性(SI)、杂交亲和性和保持能力;还检测了B.oleracea等位基因在杂合类型和不同B.napus背景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10.
克服甘薯品种间杂交不亲和性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漱韵  李太元 《作物学报》1994,20(5):548-556
对甘薯品种中A、B、C三个杂交不孕群的品种进行自交和群内品种间杂交的结实性观察,并用多种途径进行克服不亲和性的研究。其中以NAA,6-BA,2,4-D等生长物质处理,对克服花粉萌发后的障碍,延长花器寿命,和提高结实率有明显的效果。效果大小与植物生长物质种类、浓度、配比有关,也和试验材料有关。所得杂种后代经酯酶同工  相似文献   

11.
禾本科植物自交不亲和性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禾本科植物自交不亲和性是禾本科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生殖隔离现象,有利于防止近交衰退、保持遗传变异。已报道自交不亲和禾本植物有着相同的自交不亲和系统,是一种特殊的配子体自交不亲和类型,和单一位点控制的自交不亲和性不同,其不亲和性由非连锁的两个复等位基因位点S和Z控制。自交不亲和反应中涉及了花粉蛋白质的磷酸化、Ca2 浓度的变化和蛋白激酶的参与,因此可能存在着复杂的信号传导级联反应,详细机制尚不清楚。目前S、Z基因的克隆和编码产物的鉴定均未有成功的报道,天蓝虉草可作为禾本自交不亲和性研究的一个模式作物,运用分离群体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构建S与Z位点的精细连锁图谱,以对自交不亲和基因进行图位克隆,是当前禾本科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研究的一个方向和热点。  相似文献   

12.
花期喷盐水结合蜜蜂授粉克服大白菜自交不亲和性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白菜花期喷NaCl溶液,结合蜜蜂授粉克服自交不亲和性的试验结果表明,喷3%NaCl溶液效果最佳;于上午9:30喷结籽最多;每天早晨喷3%NaCl后在不同时间进行人工授粉均可结籽;NaCl处理株的花粉授粉效果好于未处理株,用于授粉的蜜蜂在使用前需隔离4天,以使身上的花粉失活。NaCl处理后的柱头乳突细胞胼胝质含量的变化与亲和性变化有相同趋势。  相似文献   

13.
张建军  范昆华 《作物学报》1995,21(5):626-631
通过对籼粳交F1体细胞愈伤组织的秋水仙素处理和四倍体花药培养,建成了水稻四倍体诱导及双单倍体分解系统。应用这一系统获得了44个籼粳交组合的双单倍体及其自交4后代。对这些双单倍体及其后代的遗传分析表明,籼粳交育性可能受寡基因控制,双单倍体途径通过改变正常的世代交替过程,能部分克服籼粳交的不育性及倾籼或倾粳的偏态分离,并具有比F2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双单倍体一代群体中,育性正常的植株约占40%,这是  相似文献   

14.
谢国禄 《作物育种信息》2005,(10):F0004-F0004
我们用白菜和芜菁(B.rapa)的29个近交系,通过人工自交传粉鉴定和昆虫传粉鉴定来评价了自交不亲和性程度。两种鉴定方法都确认自交不亲和性程度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在大多数场合,自交不亲和性程度与S基因间在遗传上是独立的。此外,比较这两种鉴定方法时,在结实荚率(结实荚数,总开花数)方面出现了较高的相关性(r=0.62,P〈0.001),在绝大多数供试品系中,昆虫传粉鉴定获得的结实荚率(44%)比自交传粉鉴定获得的(20%)更高。  相似文献   

15.
许多雌雄同体植物中已改变了防止自交受精作用的机理。这种机理是自交不亲和性(SI),而自交不亲和性定义为可育雌雄同体植株自交传粉后不能生产合子。SI是通过干扰相同基因型植株的花粉来防止自交受精的。芸苔物种(Brassica)的SI系统在孢子体  相似文献   

16.
盐硼溶液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盐硼溶液处理甘蓝自交不亲和系开花当天的柱头,处理后的不同时间自交授粉,同时对盐硼溶液处理后的柱头进行了荧光观察.结果表明:5%NaCl+0.3%的硼酸溶液处理效果最好,处理后的花期亲和指数平均可达4.5以上;处理效果与处理后授粉的时间有密切关系,处理后半小时左右授粉效果最好,处理时间超过1 h自交亲和指数下降;通过荧光显微观察,经5%NaCl+0.3%的硼酸溶液处理的柱头自交授粉后其表面乳突细胞中胼胝质含量呈明显减少趋势,部分乳突细胞受损,花粉大多数能萌发,花粉管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17.
芸苔属的自交不亲和性已经被认为是商用杂种生产的一种授粉控制机制,到目前为止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芸苔属蔬菜型物种中。同其产生自交不亲和性的亲缘物种相反,B.napus(AACC)是一种自然的自交系和物种。因此,从其亲缘物种中引入S-等位基因需要利用商用杂种生产中的授粉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8.
19.
王家旭  陆漱韵 《作物学报》1993,19(2):111-118
本试验以甘薯组A群二倍体野生种和B群四倍本野生种及六倍体栽培种为材料,通过植物激素处理,克服A群与B群种间的杂交不亲和性,经激素处理的种间杂种进行胚胎培养,克服杂种胚胎发育的不协调,以探索利用A群基因资源的有效途径。主要结果为:1)甘薯组A群野生种I.triloba、I.lacunosa和B群野生种I.littoralis,栽培种I.batatas之间所配组合的杂交结实率为零,说明A群与B群之间种间杂交不亲和性是完全存在的。2)用植物激素2,4-D和BA处理种间杂交组合母本的花器,可以延长花器寿命,克服种间杂交的不亲和性,提高结实率。3)选用A群野生种I.triloba为母本,对克服A群与B群种间杂交不亲和性有积极意义。4)研究确定授粉后经激素处理11天以后的种间杂种进行胚胎培养,成苗率高。BA在杂种胚胎培养中起重要作用。5)在不亲和种间杂交组合I.triloba(2n=2x=30)×I.littoralis2n=2x=60)中获得体细胞染色体数2n=45的种间杂种,实现了甘薯组A群与B群有关种间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20.
在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花期喷洒5%的盐水加0.3%的硼砂水溶液后使其花期自交,可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提高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结实指数及种子的生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