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栽培基质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树皮、松树皮混合泥炭土和松树皮混合蔗渣为栽培基质,对铁皮石斛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生长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调查不同栽培基质下铁皮石斛茎长、茎粗、分蘖、节数、根数、根长、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鲜叶产量和鲜条产量差异,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铁皮石斛的栽培基质。试验显示:松树皮混合泥炭土(体积比为2∶1)能显著促进铁皮石斛茎伸长、节数根数增多,提高生物量,增加鲜条和鲜叶产量,总体情况显著优于其它处理,是适宜铁皮石斛生长的栽培基质。铁皮石斛生物地上生物量与其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是影响石斛生物量的关键因素,栽培基质主要通过影响根增殖,增加根重,促进地上部茎伸长,提高地上部生物量,增加铁皮石斛产量。以上结果为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种植铁皮石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铁皮石斛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栽培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濒危珍稀植物铁皮石斛(黑节草)为没有根毛,叶膜质,种子仅含没有分化的胚状体的高度特化的被子植物,人工栽培必须满足以上生物学特性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为林下种植铁皮石斛的生产管理提供气象参考,2014-2015年对龙眼树下不同栽培方式种植的铁皮石斛茎生长和同期气象条件进行观测,分析林下气象条件对铁皮石斛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龙眼树林下种植铁皮石斛茎伸长生长变化过程表现为S型生长曲线,表现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龙眼树上绑扎种植铁皮石斛的茎性状均优于林下苗床种植的。(2)气象条件对铁皮石斛的茎生长有明显的影响,茎增长量和过程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最低值、日平均气温最高值、平均日最高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试验林下的平均相对湿度基本保持在80%以上,基本适宜铁皮石斛的生长。在日平均气温24~30℃、日最高气温27~36℃和日最低气温20~26℃的条件下,铁皮石斛茎生长较快。生长高峰期出现时的日平均气温在27~29℃、日最高气温在32~34℃和日最低气温在24~26℃。 相似文献
4.
5.
6.
以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ichex Lindley)无菌苗分成的茎段、带顶芽的茎段和根蔸3类外植体在MS+6-BA0.5mg/L+NAA0.2mg/L上均能诱导出丛芽,只有根蔸能诱导原球茎,且诱导丛芽倍数高于其它两类;在此培养基上原球茎的增殖系数高于其它组合的培养基;温度对原球茎继代增殖有明显影响,(25±1)益最适合原球茎的生长繁殖;温度对生根的影响较为明显,较低的温度(23℃)有利于减少分生苗的数量,形成健壮高大的试管苗,适量的香蕉能促进形成粗壮的根和苗。 相似文献
7.
8.
优化了铁皮石斛组培苗快繁生产过程中的各阶段配方,获得了优质种苗。各阶段最佳培养基组成如下:(1) 原球茎增殖:1/2MS+6-BA 2 mg/L+NAA 0.2 mg/L+CM 100 mg/L+糖25 g/L+卡拉胶8.6 g/L,增殖率达5倍;(2) 原球茎分化:MS+BA 1 mg/L+NAA 0.1 mg/L+土豆20 g/L+糖30 g/L+卡拉胶8.6 g/L,分化率达85 %以上;(3) 壮苗、生根:B5+ IBA 2mg/L+香蕉30 g/L+糖30 g/L+卡拉胶8.6 g/L,生根率达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新鲜铁皮石斛为原料,采用微波真空干燥方法干燥,通过测定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色泽、多酚氧化酶(PPO)、水分分布状态、组成氨基酸以及多酚的DPPH?和?OH清除率,研究微波真空干燥对铁皮石斛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新鲜样品,当微波强度为9 W/g,干燥后样品的多糖含量最高可达52.21%;氨基酸分析仪分析结果表明,微波真空干燥后铁皮石斛的总游离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在微波强度9 、12 、15 W/g下,微波真空干燥的铁皮石斛的PPO活性分别在干燥16、12、6 min后不再存在,表明微波真空干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钝化铁皮石斛的PPO活性,且微波强度越大时间越短。干燥过程的非酶促褐变主要由Maillard反应引起。低场核磁共振结果表明,自由水驰豫时间T23和A23均显著降低。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多酚仍具有较强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通过观察干燥后样品的微观结构发现,随着微波功率密度的增大,样品孔状结构受到更严重破坏,微波强度越大,铁皮石斛的复水特性越好。 相似文献
10.
11.
以铁皮石斛无根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腐胺(Put)和精胺(Spm)对铁皮石斛瓶内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Put和Spm可提高开花率。当Put浓度为0.4 mg/L时,铁皮石斛瓶内开花率最高,为30.47%;Spm浓度为0.2 mg/L时,铁皮石斛瓶内开花率最高,为22.26%;Put浓度为0.2 mg/L时,铁皮石斛始花期最短,为83.33 d,观赏期最长,为43.33 d。Put浓度为0.4 mg/L时,植株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对照处理下植株全N含量达最高;Spm浓度为0.6 mg/L时,植株C/N比达最大。Put浓度为0.4 mg/L时,有利于铁皮石斛组培苗碳氮化合物的积累,可提高铁皮石斛的开花率;Put浓度为0.2 mg/L时,能使花期提前,延长观赏期。Spm浓度为0.4 mg/L时,有利于铁皮石斛组培苗株高增长和生根,促进铁皮石斛组培苗的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12.
以铁皮石斛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光质下铁皮石斛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和多糖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蓝和绿3种光质下多糖含量、PEPC活性和PEPC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红光蓝光绿光;在白光下则出现显著差异,呈现出基因表达量低、酶活性高、多糖含量高的特征,显示出光质对光合代谢调控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铁皮石斛试管苗,以组培室常用光照强度条件[25μmol/(m2·s)]为对照(CK),设置了3个较大光照强度处理[即T1:50μmol/(m2·s),T2:75μmol/(m2·s),T3:100μmol/(m2·s)],研究不同光强对铁皮石斛幼苗素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在对每瓶苗数和单苗绿叶数等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的前提下极显著地提高了单苗茎粗和单苗鲜重,亦显著地提高了单苗平均根直径、总根体积及总根尖数,使植株根冠协调生长的同时还显著地提高了叶片SPAD值和蔗糖合成酶活性。相关分析结果还显示,在25~100μmol/(m2·s)光强范围内,叶片SPAD值与单苗茎粗、总根尖数及叶片蔗糖合成酶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因此,生产铁皮石斛优质种苗的适宜组培光照强度大小为75μmol/(m2·s),叶片SPAD值可能是衡量铁皮石斛幼苗素质的一项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以铁皮石斛原球茎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成功得到了铁皮石斛Do-HDR基因的全长,并通过q PCR对其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o-HDR基因全长1 784 bp(Gen Bank登录号KJ946381),5′UTR为40 bp,3′UTR为361 bp,开放阅读框为1 382 bp,编码460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为稳定的亲水蛋白,不具有跨膜结构,不含信号肽,定位于内质网。采用灭活的尖孢镰刀菌菌液作为诱导子,分别以0、100、200、500、1 000 mg/L的浓度培养3 d后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总生物碱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诱导子浓度为200 mg/L时,总生物碱含量达到最大值。在此基础上通过q PCR分析Do-HD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Do-HDR基因相对表达量在诱导子浓度为200 mg/L时也到达最大值。因此,推测Do-HDR基因与生物碱的合成与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不同光质对杉木组培苗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单、复色LED光源对杉木组培苗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色LED处理下,杉木组培苗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量均以30μmol/(m~2·s)蓝光处理的最大,而F_V/F_m和F_V/F_0值均以70μmol/(m~2·s)蓝光处理的最大。不同复色LED光源对杉木组培苗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以及F_V/F_0值作用大小顺序均为:RBG;对叶绿素b含量和F_V/F_m值作用大小顺序均为:RG=B。促进杉木叶绿素积累的最优光色光强组合为70μmol/(m~2·s)R+60μmol/(m~2·s)G+30μmol/(m~2·s)B,而有效提高F_V/F_m和FV/F0值的最优光色光强组合为60μmol/(m~2·s)R+50μmol/(m~2·s)G+40μmol/(m~2·s)B。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小麦进化过程中不同基因组及染色体倍数对小麦抗旱能力的影响,以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为材料,研究了聚乙二醇(PEG-6000)胁迫1d和3d后不同倍性小麦和小黑麦叶绿素荧光、气体交换参数、活性氧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3d后不同倍性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的相对水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少,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以及光系统II实际量子产量(ΦPSII)降低,而非光化学淬灭(NPQ)、活性氧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其中二倍体小麦变化最明显。干旱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呈现不同变化,SOD和POD活性先增后降,CAT活性降低,而APX活性增加,其中六倍体小麦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最显著。 相似文献
18.
高温胁迫对华石斛幼苗的形态和生理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石斛为海南特有兰科植物,原产海南海拔1 000 m以上的云雾林或山地雨林。为研究高温对华石斛生长的影响,本试验测定了昼/夜(10 h/14 h)温度梯度(25/20、30/25、35/30、40/35℃)的人工气候箱中生长1、2、4、8 d以及解除胁迫15 d(恢复生长)后华石斛幼苗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高温30℃和35℃处理1 d时,形态和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不显著,幼苗没有受到热害。30℃和35℃处理2~4 d和40℃处理1~2 d时,细胞膜稳定性遭到破坏,导致膜脂过氧化,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升高,SPAD值下降,此时植物通过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SOD、POD活性进行自我调节。30、35℃处理8 d和40℃处理4 d时,各项生理指标急剧下降,膜系统和抗氧化酶系统遭到破坏,植物受到严重热害。40℃处理8 d时,95%的幼苗褐化死亡。不同处理天数下温度均与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呈极强正相关,与SPAD呈负相关。研究认为,相对电导率、SPAD、MDA可作为鉴定华石斛幼苗耐热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燕麦品种光合和产量的影响,以抗旱性不同的蒙燕1号和坝莜3号为材料,在拔节期和抽穗期采用防雨棚盆栽方式,测定分析了不同水分处理[重度胁迫(30%田间持水量(FWC))、中度胁迫(45%FWC),适度控水(60%FWC)和正常供水(CK,75%FWC)]下燕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速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燕麦品种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总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最大荧光、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均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而下降,初始荧光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则呈上升趋势,且水分敏感品种坝莜3号的光合受抑制程度显著大于抗旱品种蒙燕1号。燕麦的光合特性和产量受水分胁迫影响的程度整体上表现为拔节期大于抽穗期。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坝莜3号的每穗小穗数、千粒重均下降,而每穗秕粒数显著增加,减产13.9%~25.7%。蒙燕1号的产量在适度控水条件下未显著下降,且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而在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每穗小穗数和穗粒数均显著降低,导致减产9.1%~23.5%,但其 Fv/Fm和叶绿素a/b值较高;在相同水分条件下蒙燕1号的产量显著高于坝莜3号。这说明在水分胁迫下抗旱性强的燕麦品种的光系统Ⅱ的损伤和光抑制较轻,光合同化能力较强,产量损失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