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叮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56-6758,6761
阐述了百色近年来在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作、实现民族文化的资本增值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从整体上分析了百色民族文化资本化存在的不足,强调其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整合、开发的力度不够;民族文化资本化程度较低,民族文化产品开发单一且层次较低等。最后提出百色整合民族文化资源,激活民族文化资本的内生活力,创新民族文化资本化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对乡村振兴、特别是乡村文化振兴作用巨大。为了探析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及路径,从深度游的视角出发,运用实地调研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对贵州黄岗侗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存在传承环境复杂、传承创新不足、现代生活方式的引入正破坏民族文化等问题。基于此,深度游商家要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开发民族文化特色产品,打造文化品牌;村民应积极参与民族文化的拓展、游客体验民族文化,让民族文化重现再生产功能;政府要建设好生态文化保护区,保留原生态自然景观、生产、民宿以及节庆活动等。  相似文献   

3.
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当前主要存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短板突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不足、民族文化挖掘不够等方面问题。基于此,通过提高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民主体地位作用意识,加强民族地区文化队伍建设、充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等措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寻甸六哨乡为例,通过对当地家庭、社区和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实地调查,了解到当前民族农村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传承民族文化陷入困境、社区教育忽视深层文化传承、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被局限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将有利于进一步探讨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建立起民族农村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以云南寻甸六哨乡为例,通过对当地家庭、社区和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实地调查,了解到当前民族农村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传承民族文化陷入困境、社区教育忽视深层文化传承、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被局限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将有利于进一步探讨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建立起民族农村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253-255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以金秀瑶族自治县为例,阐述了民族文化振兴的研究背景和乡村振兴机遇下进行民族文化振兴的必要性,介绍了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振兴瑶族民族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纵观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民族文化贯穿整个发展历程。在具有民族文化氛围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是设计中独一无二的精神所在。民族文化设计使景观与当地民俗相互交融,形成民族独有的、可依托的灵魂所在。具有鲜明特征的苗族文化,其节庆、服饰、建筑、图腾的民族元素为景观设计提供丰富的灵感来源。文章通过对安顺市跳花坡山体公园景观设计的研究分析,努力探寻苗族文化与其精神在景观中的表现,并为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的提炼和表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权 《中国农垦》2013,(4):50-51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多民族牧场,黑龙江垦区富裕牧场应抓住机遇,在民族文化历史资源挖掘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着力打造东北柯尔克孜民族文化旅游第一村,建成垦区西部景色秀美和民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风情旅游胜地。一、以"都城文化"品牌战略为核心,增强民族文化的引领力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历史的沉淀。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奋进有重大的作用。发展树立大学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是加强文化自信、传承优秀文化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10.
根据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与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结合黔南州图书馆对黔南地区民族地方文献实行数字化统一管理和开展黔南民族地方文献创意开发的实践,探索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融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合理性、必要性,并结合社会实践提出建设策略及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1.
贵州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其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可为创建园林特色景观提供素材。通过对小河航天园景观设计方案的剖析,探讨贵州民族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提取与应用。该方案以植物造景为主,根据场地实际情况,选用贵州省布依族特色乐器铜鼓为设计元素,利用铜鼓的十二则鼓谱符号的形状进行植物造景,并配套设计了绿色环保材料的民族少女图样的地面铺装,形成民族少女在铜鼓上起舞的景观效果。这一实例证明了提取贵州民族文化中的特征元素应用在园林景观中,可提升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保护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2.
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以芦笙、铜鼓、民族建筑要素等作为设计元素,在贵州省台江县苗疆.御锦苑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节点中进行表达,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使居住小区环境景观具有文化上的认同感和情感上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13.
第五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室外造园,茂名风韵景点以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与现代园林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通过传统的造景手法表达茂名独有的文化特色:传统的民族英雄冼夫人文化、传统南玉艺术文化、现代三高农业文化。而在施工图设计的深化过程中,运用各种造园手法,通过细节处理,将创意设计方案进一步深化为功能结构完善、景观效果突出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朱琳  宋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752-4754
[目的]探讨中国当代建筑景观设计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精神失语问题。[方法]以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为例,从建馆的地域文化特性和建筑设计造型、色彩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当代建筑景观设计中表达中华文化的精神形式。[结论]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以其卓越的设计理念和艺术表现技巧,正确地处理了传统与现代、艺术形式与文化、新材料技术与文化内涵表现等诸方面的关系,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民族化、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专业经验。  相似文献   

15.
冯歆  孟祥庄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598-6600
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和城市化的急剧扩张,乡村地区逐渐失去特色,乡村景观更呈现模糊化现象。有鉴于此,对牡丹江市乡村景观文化类型及其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为在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挖掘牡丹江市乡村景观文化,并有效地加以表达而做出铺垫。以期既能够保护原有的乡村景观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又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的发展,为我国乡村景观规划事业的长久进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新平“满得啦”花腰傣农业休闲园规划和建筑设计为例,力求将景观元素与高科技农业生产有机融合,使园区建设集花腰傣文化传习、现代农业生产、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成为戛洒镇标识性及文化性的建筑群落.同时在景观设计、民族建筑设计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永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73-6675
对地域文化的概念予以详细的解释,分析了其产生的根源与发展方向,论述了其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相互关系,认为地域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创作源泉之一,园林景观设计为地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载体。指明了地域文化的回归点符合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批判了抛弃本土特色文化去模仿其他文化的设计方法,强调只有根植于本土文化,吸收当代设计的先进思想、理念,才能不断提升我国园林设计水平,使中国文化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目前新疆乌鲁木齐市文化景观构成的分析,提出市区特色景观模式是以民族文化、军垦文化、现代都市文化为特征的三大主线景观的融合,同时对未来可持续发展文化景观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金张掖大道南起高速路出口向南至国道312入城口,全长3400米,是张掖市的东南大门,也可以说是该市连接省城兰州和地域交通的主要出入口。在金张掖大道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与该市历史、发展现状等的融合,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实现张掖文化与城市园林绿化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张掖市对外展示的窗口,成为城市的新亮点、新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