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雏鸵鸟新城疫母源抗体水平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测了常规免疫种鸵鸟的雏鸵鸟新城疫母源HI抗体在1-25日龄期间的水平变化动态,结果表明,随着日龄的增长,血清母源抗体水平逐渐升高,至7日龄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25日龄时已不能检出。总体看,其消长曲线呈明显的山峰势,由此可确定免疫接种的监界日期为14日龄。  相似文献   

2.
雏鸵鸟新城疫母源水平动态监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相似文献   

3.
监测了常规免疫种鸵鸟的雏鸵鸟新城疫母源HI抗体在1-25日龄期间的水平变化动态,结果表明,随着日龄的增长,血清母源抗体水平逐渐升高,至7日龄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25日龄时已不能检出.总体看,其消长曲线呈明显的山峰势,由此可确定免疫接种的临界日期为14日龄.  相似文献   

4.
布特火鸡新城疫母源抗体水平动态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特火鸡是由英国布特(BUT)公司在90年代末期培育成功的肉用型品种。辽宁丹东地区于1999年引进该品种,并由我院动物科学系立项研究。鸡新城疫(ND)是火鸡与鸡的共患烈性传染病,但两者的母源抗体水平动态变化规律不尽相同。掌握火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动态变化规律,避开母源抗体水平对疫苗的干扰作用,是确保接种免疫成功的重要条件。目前鸡、鸵鸟的母源抗体水平动态监测已有报道,但火鸡的母源抗体变化规律仍是空白。笔者于2002年6月开始对我院种禽基地饲养的英国布特火鸡初生至成年的母源抗体水平进行研究,为制定肉用火鸡新城疫免疫程序提供了参考依据,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近几年来随着特种经济禽类养殖业的发展,火鸡(七面鸟)的养殖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火鸡养殖与鸡有着类似之处,但也存在着很多差异,例如:虽同样面临着新城疫(ND)这一重要疾病的危害,但在免疫程序上却不完全相同。了解火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动态变化规律,避开母源抗体水平对疫苗的干扰作用,是确保免疫成功的重要条件。我们于2002年6月开始对我院种禽基地饲养的英国布特火鸡初生至成年的母源抗体水平进行测定,所得的初步结果,可作为布特肉用火鸡新城疫疫苗接种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雏鸵鸟的禽流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鸵鸟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中的某些致病性亚型毒株所引起的传染病。早在1981-1982年以及1986-1987年的旱季,南非的一些鸵鸟场的鸵鸟发生一种以排绿色粪便、呼吸道症状并出现死亡为特征的综合症。经检查为鸵鸟的禽流感。1991年7月,在开普省附近的鸵鸟场暴发此病,至11月,几乎主要的鸵鸟养殖区均有此病发生。  相似文献   

7.
雏鸭禽流感母源抗体消长动态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测定雏鸭禽流感母源抗体消长动态,试验选用绍鸭原种场商品代苗鸭52羽,公母各半,分为2组,分别于1、3、5、7日龄随机扑杀采血0.8ml;10、13、16、19、22、25日龄,每羽颈静脉采血0.5ml。经测定,1日龄雏鸭的母源抗体平均值为7.3log2,3、5、7、10日龄分别为6.6log2、6.6log2、5.4log2、5.1log2,3~5日龄抗体出现平台期,此后呈逐步下降趋势,10日龄时降至接近禽流感抗体保护临界线,至25日龄时母源抗体基本消失。因此,对种鸭免疫抗体较高的鸭群,其后代首免时间以2周龄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8.
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测定曾贻常王淑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动物检疫站161005)在养鸡生产实践中,预防和控制鸡新城疫病非常重要。为了寻求比较合理的免疫接种日龄,给科学防疫提供依据,我站用血凝抑制(HI)试验,对1~9日龄雏鸡母源抗体和免疫的产蛋的母鸡的...  相似文献   

9.
在养鸡生产实践中,予防和控制鸡新城疫非常重要。为了寻求一个合理的免疫接种日龄,给科学防疫提供依据,我站应用血凝抑制(HI)试验,对1—9日龄的雏鸡母源抗体和免疫的产卵母鸡的抗体进行测定,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1.抗原:省兽药一厂用Ⅳ系毒株接种鸡胚,收集的尿囊液,效价320倍。2.试验雏鸡母鸡:由崔门种鸡场和市养禽场供给,品种二八八。  相似文献   

10.
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变化规律管晓丽,陈辉煌广东正大康地种鸡场(528300)雏鸡母源抗体是免疫母鸡(或自然感染康复母鸡)体内所产生的,通过卵黄传给雏鸡的被动抗体。新城疫免疫效果依赖于正确的首免,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决定着首免的时间,并影响以后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查清甘肃省鸵鸟疾病发病情况,1999~2003年间,笔者先后对中国西北鸵鸟繁育中心、泾川县鸵鸟养殖基地、兰新集团养殖基地、景泰鸵鸟场、秦安县鸵鸟场、临洮三江集团鸵鸟养殖场的疫病情况和ND免疫抗体进行了调查,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母源抗体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该试验旨在通过在不同日龄分别选用不同的疫苗组合 ,对有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雏鸡进行免疫 ,探讨不同疫苗组合克服母源抗体的效果。结果表明 :有 ND母源抗体的雏鸡用弱毒疫苗免疫后 ,母源抗体对弱毒疫苗免疫干扰较大 ,只有当 ND母源抗体降到较低水平 (小于 3log2 ,一般要到 1 5~ 2 0日龄后 )时 ,对弱毒疫苗免疫影响才非常小 ,方可产生较为可靠的免疫力 ;用ND弱毒疫苗 油乳剂疫苗进行免疫 ,可有效地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 ,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但母源抗体对 ND油乳剂疫苗免疫的影响在日龄越小的雏鸡越明显 ,因此于 8~ 1 0日龄之后用 ND弱毒疫苗 油乳剂疫苗进行免疫是最佳选择 ,为雏鸡免疫程序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火鸡新城疫3种不同免疫程序的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鸡新城疫(ND)是当前危害火鸡生产的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火鸡一旦发生新城疫其损失是重大的。防制火鸡新城疫的关键措施,是预防接种新城疫疫苗,但目前针对火鸡ND的免疫方法(程序)较少,而且都是模仿鸡的。为此,本文针对布特商品火鸡在其18周的饲养期内,用3种不同的免疫程序免疫,然后进行抗体监测,以观察其各自的免疫效果。为商品肉火鸡新城疫的预防免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鸵鸟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8月 ,湘南某鸵鸟场饲养的 45 0多只非洲鸵鸟中 ,3~ 4月龄鸵鸟发生一种疫病。我们从发病死亡的病例中分离到 2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将细菌的分离和鉴定及该次疫病的控制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湘南某鸵鸟养殖场共饲养非洲鸵鸟 45 0多只 ,新城疫按常规免疫 ,1  相似文献   

15.
分别用血凝抑制试验(HI)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2周和48周SPF鸡血清、以及同期SPF鸡蛋蛋黄中新城疫(ND)抗体。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的120份血清中均无ND抗体,呈阴性;120枚SPF鸡蛋蛋黄检测,ELISA方法检测结果全为阴性;HI方法检测结果25份阳性,差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E水平和应激处理对雏鸡血清AI、ND抗体滴度的影响。采用3×3因子设计:3个日粮处理,3个免疫应激处理,共9个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共计540只鸡。三个日粮处理分别为:对照(VE=0)、添加VE=40IU/kg和添加VE=100IU/kg。结果表明:本试验中,随着维生素E添加水平的提高,AI、ND抗体滴度显著提高;11日龄首免IBD、47日龄LPS应激雏鸡应激反应最强。  相似文献   

17.
鸡体内的抗体按其来源分为两种,即被动获得的抗体-母源抗体和主动获得的抗体-疫苗免疫后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即循环抗体)。关于体内抗体对疫苗免疫的影响不同学者持不同的观点,这就给生产中免疫程序的制订带来困难。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以便指导生产,本试验选择了具有不同水平新城疫循环抗体的成年鸡,采用不同的新城疫疫苗进行免疫,以观察其对疫苗免疫的影响,结果为:不同水平的新城疫循环抗体对不同疫苗免疫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50日龄健康海兰褐母鸡140只、非免疫公鸡2只(供采血用)。 1.2 新城疫疫苗 LaSota疫苗(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Ⅰ系疫苗(北京生药厂生产)、油佐剂疫苗(山东农科院SPF鸡研究中心生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日龄的雏鸡进行禽流感母源抗体的检测,以及在3、7、14、21日龄对雏鸡接种H5H9二价禽流感油乳剂疫苗,免疫21天后进行HI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在3日龄时最高,然后逐渐下降,13日龄后降低到4log2以下,至23日龄时基本消失.免疫组结果表明3日龄时最低,21日龄时免疫HI抗体水平最高.这说明雏鸡母源抗体水平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消退,母源抗体对禽流感疫苗免疫后的HI抗体水平的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将试验用鸡分为两A、B两组,A组用左旋咪唑和新城疫Lasota疫苗处理,B组只用新城LaSota疫苗处理,并按常规在7日龄和28日龄分别进行两次免疫,于处理后第14、21、35、42天用HA和HI实验检测抗体滴度,试验结果表明:第一次免疫后,14、21日龄A、B组的平均抗体滴度分别为26.1、25.6、60.5、61.0,统计处理表明,A组抗体滴度比B组抗体滴度差异不显著(t<0.796,0.794)。第二次免疫后35、42日龄A、B组的抗体滴度分别为221.6、221.2、267.3、266.3,统计处理表明,A组抗体滴度比B组抗体滴度差异不显著(t<0.864,0.7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