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不同来源北冬虫夏草为试材,通过正交实验研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以紫外吸收峰的峰形、位置及强度为标准选定显色试剂及测定波长,确定北冬虫夏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用40倍量的70%乙醇于90℃水浴中单次回流提取4h,总黄酮提取率最高;以芦丁为对照品,0.1mol/L的AlCl3为显色剂,265nm为检测波长,测定总黄酮的含量方法最佳;以大米为培养基的北冬虫夏草(米虫草),蚕蛹培养(蛹虫草)的北冬虫夏草子实体、全草及虫体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700 8、4.039 8、3.219 2、2.502 4mg/g。  相似文献   

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小茴香不同器官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小茴香不同器官中总黄酮含量在38.4~76.8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在96.7%~99.22%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为1.01%;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以籽瓜为试材,分别以芦丁和葫芦素B为标准品,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法和香草醛-硫酸比色法分别测定籽瓜中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为籽瓜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总黄酮线性方程为Y=0.0059C-0.0081,R2=0.9994;总皂苷线性方程为Y=0.005C-0.0335,R2=0.9991。数据表明这2种测定方法准确,且重复性好。籽瓜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分别在这2种方法下随生长时期变化而变化,根据这些数据可以为籽瓜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长白楤木为试材,采用超声提取长白楤木的根、茎、叶、芽中皂苷类物质,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皂苷类物质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了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对皂苷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对皂苷类物质的提取有显著性影响;料液比为1∶20g/mL、乙醇浓度65%、提取时间20min,为长白楤木中皂苷类成分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此条件下测得长白楤木中皂苷类物质含量最高的为根,含量为16 461.3465μg/mL。  相似文献   

5.
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了长白山区野生铃兰不同药用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芦丁在8.72~52.32mg/L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6%(n=6,RSD=0.92%),测得铃兰茎叶、根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60%、0.61%。长白山区野生铃兰茎叶、根各部位均含有总黄酮且含量相似,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不同种植密度对山豆根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豆根种子为试材,研究4种不同种植密度对山豆根生长及不同部位总黄酮、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C(667m~2种植3 000株)的山豆根地下部分产量最高,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处理D(667m~2种植3 500株)的山豆根根中有效成分含量最高,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综合分析,山豆根在667m~2种植3 000~3 500株更有利于产量和质量形成。  相似文献   

7.
环境因素对曼陀罗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光照、温度、pH以及浸种温度对曼陀罗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曼陀罗种子为嫌光种子;种子在温度21~27℃,pH 4~8的范围内都有较高的萌发率;使用40~60℃的温水对曼陀罗种子浸种,萌发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香椿为试材,研究了采收期对香椿叶及梗中总皂苷含量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下旬采收的香椿叶及梗中的总皂苷含量、总黄酮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探索了白花檵木的培养技术,并对比人工培养的白花檵木与自然生长的白花檵木的黄酮含量,对提高檵木黄酮的产量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闫艳华 《北方园艺》2020,(23):115-122
以栽培和野生曼陀罗种子为试材,采用浸种发芽试验,研究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4种激素对曼陀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90 mg·L-1的GA3处理24 h后,栽培种和野生种曼陀罗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鲜质量、干质量、根长以及根表面积均显著提高。NAA处理后,低浓度(10-6~10-8 mol·L-1)时促进2种曼陀罗种子的发芽以及幼苗的生长,高浓度(10-5~10-4 mol·L-1)时抑制2种曼陀罗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当2,4-D浓度为1.0 mg·L-1时,野生种曼陀罗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长势大幅度提高,而栽培种曼陀罗则在浓度为5.0 mg·L-1时发芽率和幼苗长势最佳。IAA处理后栽培种和野生种曼陀罗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各项指标均在浓度为25 mg·L-1<...  相似文献   

11.
以"大绿哈密1号"厚皮甜瓜为试材,采用不同株距(40、50、60cm)双层留果的方法,测定了厚皮甜瓜的生育期、果实性状、单果质量及产量指标,研究了双层留果栽培条件下不同株距对厚皮甜瓜果实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单果质量和产量呈现显著性差异外,其余性状没有显著性差异。厚皮甜瓜在双层留果栽培条件下,为了保证单果质量的增大,建议栽培株距为60cm;为了达到最高产量,建议栽培株距为40cm。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肥方案和栽植密度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索番茄最佳施肥方案,比较了不同种植密度下,不同追肥方法对番茄果实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40 cm株距下,采用复合肥和液体肥混合施用的追肥方案,番茄产量(67 534.5 kg/hm~2)和产值(168 836.3元/hm~2)最高,经济效益最佳,且该追肥方案还能降低施肥成本,对产量提升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调查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花菜植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寻适宜青花菜生长的合理密度,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密度对薄皮甜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冀西北坝上地区露地以薄皮甜瓜"真甜王"和"红城5号"为试材,采用双蔓整枝,设行距为1.0 m,株距为3水平,即B1:0.35 m,B2:0.40 m,B3:0.45 m共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薄皮甜瓜果实发育、光合特性、产量和折光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行距一定的情况下,适当加大株距,有利于甜瓜果实的膨大,有利于提高果实的折光糖度.在同一行距条件下,适当增加株距,会引起Fo的降低,Fv,Fm,Fv/Fm和Fv/Fo的增加,提高了净光合速率,有利于产量的提高,但过分加大株距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北票地区红辣椒栽培密度不合理的现状,以红辣椒新品种园艺5号为试材,每667 m2分别采用3 700株、4 400株、5 500株、6 300株及7 400株5个种植密度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以种植密度为3 150穴/667 m2及每穴2株时的园艺5号经济性状表现突出,折合鲜椒产量最高达3 005.1 kg/667 m2,与其余处理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是该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6.
不同季节水培生菜适宜定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蔚  李新旭  雷喜红  祝宁 《蔬菜》2020,(10):57-61
为研究北京地区不同季节水培生菜适宜的定植密度,以生菜富兰德里为试材,4月及7月在深液流漂浮板栽培模式下分别设置6个不同定植密度(20、25、30、35、40、45株/m~2),研究其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平均温度为18.5 ℃,定植密度25株/m~2(CK)条件下产量最高,可达4.5 kg/m~2,VC、可溶性糖含量较高;7月平均温度为25.8 ℃,定植密度为30株/m~2时植株长势较强,产量最高,可达4.2 kg/m~2,较对照增产5.0%,且品质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建议春秋季节定植密度为25株/m~2,夏季高温定植密度为30株/m~2,可节省种子及用工成本,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蕨麻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对其地下块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蕨麻地下块根的形成膨大影响较大,高密度处理下对蕨麻单株块根的数量、块根重量及块根直径(即膨大率)均显著小于低密度处理。  相似文献   

18.
以锥栗为试材,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株行距4m×5m、667m2植33株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喀斯特山区不同居群火棘果实黄酮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贵州省内不同产地的24个火棘果实为试材,测定其果实中的黄酮含量.结果表明:24份火棘资源的果实中所含有的黄酮含量变化幅度为0.082%~0.884%,平均值为0.311%,其中贵阳市花溪区火棘居群和安龙县火棘居群黄酮含量较高,平坝县火棘居群含量相对较低,火棘在贵州省可以作为一种富含黄酮的经济作物在石漠化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以长白山野菊花为试材,以微波处理强度、微波处理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液浓度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实验,研究了微波法提取对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长白山野菊花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处理强度600 W、微波处理3min、料液比1∶25、提取液乙醇的浓度为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