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是春季气温持续偏低。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30℃、如春季气温偏低,最低温度在5~6℃,持续时间2~3d,造成种子在土壤中滞留时间过长而不能萌发,就可能导致粉种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仙客来是备受人们喜爱的室内盆花之一。其性喜凉爽、忌高温,生长及花芽分化的适宜温度为15℃~20℃,湿度为75%~80%。当气温超过30℃时,仙客来球茎就会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一旦进入休眠,就难以保证当年开杞当气温超过35℃时,球茎易腐烂。因此,为确保仙客来冬春正常开花,防止其夏季休眠,使其安全越夏,是仙客来栽培管理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3.
高温天气对于肉鸡饲养是一个十分不利的因素。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1℃,当气温超过25℃,肉鸡的食欲开始下降;气温升至32℃后,肉鸡有发生中暑与死亡的危险。因此,必须有计划地采取以防暑降温、提高采食量为主的综合措施,达到使肉鸡快速增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1芸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温度 芸豆适宜在温带和热带高海拔地区种植,比较耐冷,忌高温。在气温低于5℃时才受冻,遇霜冻地上部分死亡。生长发育要求无霜期120d以上地区,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0~25℃,适宜生长的温度18~20℃,高于30℃或低于15℃授粉结实困难。  相似文献   

5.
嫁接后砧木与接穗的愈合需要一定温度,因此要注意苗床保温。嫁接苗适宜的温度;白天应维持在22~25℃,夜间维持在14~16℃,由于早春气温变化大,特别是在塑料薄膜覆盖下,昼夜温差大,即使白天晴天或阴雨天,中午和早晚温度变化都很大,所以,应特别防止高温灼苗和低温冻苗,如果夜间气温低于14℃,或者有寒流侵袭,应及时加盖草帘防寒,并密封苗床保温。  相似文献   

6.
一.水培的初期管理水培多浆花卉的生根,需要适宜的温度。盛夏和寒冬因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不适合水插。春秋季气温多在20~28℃,是多浆花卉生命活动最旺盛的时期,此时水插,不仅容易发根,而且根系生长发育快。插穗生根之初,呼吸作用旺盛,要求2~3天换一次清水,待发根一星期后,转入正常管理。  相似文献   

7.
顾祥明  何岩 《粮食储藏》2012,41(4):19-23
吉林省不同地区的试验仓全仓平均粮温变化幅度在20℃~25℃之间,虽然平均粮温也随着外温和仓温的变化而改变,但其幅度小于外温和仓温。高大平房仓起到了良好的隔热作用,减少了气温对粮温的影响,能够始终保持稳定的储粮环境。高大平房仓中各层面粮温变化幅度不同,其中上层粮温变化幅度最大,年变化幅度达到32.9℃,主要原因是受仓温和外温影响较大。各区域平均粮温一年中波动幅度为:外围34℃>中央11.6℃>中环10℃,一年中外围区域温度始终高于中央区域温度。当外围粮温高于中央粮温一定程度时,就会对储粮安全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8.
<正>入冬以后,气温下降很多。加强黄鳝的饲养管理,有利于安全越冬,保证元旦、春节上市,以获得较高的收入。1.投喂优质饲料,促进黄鳝长膘10~11月气温降为13~15℃时,黄鳝摄食量开始减少;11~12月气温继续下降到8℃以下,则很少摄食;水温低于5℃时,则停止摄食。为了确保黄鳝安全越冬,要在水温下降到15℃前抓紧投喂  相似文献   

9.
1964—2013年天水市热量资源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分析天水市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和冬小麦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为提高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减轻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和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天水市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4—2013年的气温资料,用气候倾向率和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对天水市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和热量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天水市1981—2013年玉米和冬小麦产量资料,结合对应时段的气象资料应用SPSS 13.0软件建立回归模拟方程,探讨作物生育期与温度的关系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天水市1964—2013年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负积温绝对值呈减少趋势。1994年前后气温发生了突变,进入了显著增暖时期,增暖前后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97℃;各季节的气温变化幅度以春季最大、冬季次之。1994—2013年内相继出现了13个暖冬年份,是近50年中较暖的时期。自1981年以来,冬小麦全生育期天数平均以0.59天/年的速度线性减少,1981—2013年全生育期总天数减少了20天,其中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减少趋势分别为0.57天/年、0.16天/年;玉米全生育期1981—2013年减少了5—7天,气候增暖后1994—2013年玉米生长期内平均气温增温变率为0.43℃/10年。气候变暖已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了较大影响。喜温作物和越冬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种植区北界抬升;春播作物玉米播种提前,生殖生长期延长;越冬作物冬小麦推迟播种,春初提前返青,全生育期缩短。  相似文献   

10.
围场胡萝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处大兴安岭余脉、内蒙古高原和燕山余脉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750~2067m,县城海拔850m。气候属中温带向寒温带、半干旱向半湿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型高原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5℃~4.7℃,极端气温-42.8℃~38.9℃,无霜期80~130d,年平均降水量500mm。境内  相似文献   

11.
<正>一、水稻高温热害的产生原因水稻的生长发育对气温有一定的要求:水稻的最适发芽气温在28~30℃,气温低于12℃时水稻不能发芽;日平均气温在25~28℃时,适合水稻分蘖,29~31℃时适宜幼穗分化;抽穗适宜温度在28~30℃,30~31℃时有利于开花、授粉和受精。高温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具有不利影响:温度高时,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的主要因素是高温热害。水稻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抽穗、开花期对高温很敏感,日平均气温超过31℃就会发生障害。籼稻开花期发生高温热害的日平均临界气温在30℃,短时高温热害产生的临界温度为35℃。水稻孕穗和抽穗期如遇持续3天以上35℃左右的高温,以及盛花期遇到36~37℃高温,均会  相似文献   

12.
厄瓜多尔是南美洲的一个小国,面积 28万平方公里,人口 1200万,全国分为 21个省,赤道横穿全国,属热带海洋气候.全年平均降雨量为 1800mm,集中在 12月至翌年 5月,西部为冲积平原,气温在 20℃~ 34℃之间;中部为高山,气温在 5℃~ 28℃之间;东部为热带雨林,气温在 20℃~ 35℃之间.全国耕地面积 40万公顷,主产香蕉和稻米.笔者在此国工作了 3年,现就蔬菜生产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近几年采用扦插法繁殖桂花,能够上年扦插下年出圃,生长周期短。具体方法如下: 1.扦插季节 5~6月、8~9月皆宜。7月扦插也行,但苗床气温要控制在30℃以下;如12月扦插,气温低,生根慢,要在翌年4月下旬才能出床分栽。总之扦插时间不能硬搬硬套,要结合当地气温灵活应用。夏季自然气温应在20℃以上,冬季自然气温应在10℃左右,以夏季为最好。  相似文献   

14.
水稻开花时的环境条件对花粉活力和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63,自引:4,他引:59  
水稻开花时的外界环境对花粉活力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气温为25℃~28℃,相对湿度为70%~80%,风速为1~2级的条件下,花粉从花药散出后,随着时间延长花粉活力逐渐降低,但它在1h内,仍有受精能力,可以结实.当气温在35℃以上,湿度为65%~70%,风速为4级以上的条件下,花粉在0.5 h后,就丧失活力.当气温在20℃以下,伴冷空气和5级  相似文献   

15.
南瓜杂交制种一般亩产种子50 kg左右。近几年,由于一些非病理性原因,导致南瓜落瓜落蕾,给制种农户和繁育单位造成较大经济损失。1发生原因1.1花期气温不适南瓜开花坐果期适宜温度为23~28℃,  相似文献   

16.
<正>1黑龙江省气候变化情况近百年,黑龙江省气候变化的特征是:气温波动上升,降水阶段性明显。1.1气温变化情况各季普遍增温。近10年,冬季增温最大;春秋季次之,其中4~5月份比20世纪50年代增温1.0~2.0℃;夏季增温幅度最小,但也增温0.3~0.6℃。  相似文献   

17.
<正>夏秋时节,气温平均在25℃~30℃,超过西芹20℃~25℃的气温要求,再加上多雨,造成田间潮湿的小气候,西芹叶斑病极易流行。它的表现症状为:叶片出现黄色的叶斑,叶片逐渐干枯,茎秆腐烂,根部出现褐色的湿腐,心叶也开始腐烂。现将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摘 要:基于哈尔滨市气象站1951~2005年的气温观测资料,应用一元线性回归,高斯九点滤波,滑动T检验等方法对哈尔滨市气温变化的周期性、阶段性、倾向性,不稳定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1)哈尔滨市气温在20世纪50~60年代增温不明显,进入70年代增暖幅度开始增加,到了80~90年代增暖尤为显著;(2)哈尔滨市气温在1964年首次发生突变;春季气温在1957年首次发生突变;夏季气温在1973年首次发生突变;秋季气温在1984首次发生突变;冬季气温在1969年首次发生突变;(3)哈尔滨市气温近50年上升了1.9℃,气温的变化速率为0.38℃/10a;(4)各季节对哈尔滨市气温的增暖贡献以春冬为主,且主要集中在2~3月,夏秋虽有增加,但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气象条件中的温度是造成黑龙江省农户自储粮发生霉变的主要原因,为了研究温度对农户粮食存储的影响,通过实时监测玉米和水稻粮堆内的温度并与气象站温度进行对比,以及对2011—2020年近10 a内48 h温度的变幅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气象站温度与水稻粮温变化规律不同,气象站温度变幅大,粮温变幅小,呈斜线缓慢下降,且两者相关性不大,R为0.821,粮温变化滞后于气象站温度变化约14 d,粮温随着气温的增高而增高,根据回归方程计算粮温达到15℃时,气象站温度达30℃;气象站温度与玉米粮温变化规律一致,差异较小,相关性较大,R达0.957,粮温变化滞后于气象站温度约2 h,根据回归方程计算粮温达到15℃时,气象站温度为16℃;农户自储粮温度气象服务指标为气温大于0℃,防结露指标为最高(最低)温度48 h升(降)温幅度达8℃。农户自储粮气象服务温度指标,对提供精准的农户粮食存储气象服务,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种子贮藏期间温度与水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温度的变化 1.1种温日变化 种温在24h中的变化叫日变化。1200~1400气温最高,1600左右气温最低。仓温日变化的最高值和最低值较气温迟1~2h,这随仓房结构与密闭情况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