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粮食是一种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为加强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缓解粮食安全压力,我国对粮食主产区采取了保护价收购以及直补、投入品补贴等各项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良种推广补贴政策目标主要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优良品率,促进农业专业化与规模化生产,实现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良种补贴通过项目来实施运行,即桉“专家椎介、市场认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韩名强 《种子科技》2012,30(7):9-10
国家良种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极大地调动了种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拉大了多地农民与少地农民、没地农民的收入差距。实施过程中也出现很多弊端。自政策实施以来,笔者一直参与这项工作,亲身体验了良种补贴项目实施中的利与弊,并感觉应该提出补贴项目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农民进行良种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总结我国农业改革20多年经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此举有利于提高国家对农民补贴的效率,有效增加农民收入。2003—2006年海安县连续3年承担实施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及江苏省水稻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共实施麦稻良种补贴项目各3次,国家及省投入良种补贴资金1312万元,良种补贴面积9.93万hm^2,补贴良种831万kg,涉及到49个镇次、773个村次、10286个组次、64.7826万农户次。海安县依托行政推动、部门配合、农企联姻、基地带动,充分发挥政策放大效应,显现了“一补多效”。实践证明,良种补贴成效显著,已成为一项领导重视、社会关注、农民欢迎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4.
林木良种补贴政策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传平  王丽娜  刘关君 《种子》2006,25(12):84-87
对林木良种补贴机制的概念进行了初步阐述和界定,提出了制定林木良种补贴政策的原则、目的、标准、范围及具体补贴方式。从我国林业定住的转变、良种的市场属性、基地运营现状、生产管理体制等四方面来说明制定林木良种补贴政策的必要性。从我国补偿立法的发展进程来说明制定林木良种补贴政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庞广义 《种子科技》2006,24(4):33-34
种子是具有生命的特殊商品,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良种补贴项目是国家促使粮食生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之一,种子管理部门应加强种子质量管理,确保良种补贴项目顺利实施,发挥新品种增产优势,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泽州县2005年小麦良种补贴面积达13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32.44%。由于种子管理部门和供种企业注重质量管理,种子质量均较好,赢得了政府认可和农户欢迎,为下年度落实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种业导刊》2013,(5):36
农业部近日发布2013年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内容涉及粮食生产、渔业、畜业以及农民生活、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共38项举措。其中提到,2013年将继续加大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同时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  相似文献   

7.
《种子世界》2013,(4):56-56
农业部发布2013年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内容涉及粮食生产、渔业、畜业以及农民生活、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共38项举措。其中提到,2013年将继续加大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同时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实行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政策。农业部表示,2013年良种补贴政策对水稻、小麦、玉米、棉花、东北和内蒙古的大豆、长江流域10个省市和河南信阳、陕西汉中和安康地区的冬油菜、藏区青稞实行全覆盖,并对马铃薯和花生在主产区开展试点。  相似文献   

8.
对国家良种补贴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文志 《种子科技》2005,23(6):313-314
良种补贴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央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一项惠农政策措施,对发展粮食生产和新品种推广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各地在组织实践中,由于在认识、操作上存在误区,把握不准,甚至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局面.文章从政策的初衷、存在的误区、坚持的原则、把握的环节对良种补贴政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对农民进行良种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总结我国农业改革二十多年经验作出的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从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此举有利于提高国家对农民补贴的效率,有效增加农民收入。2003-2006年我县连续三年承担实施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及省水稻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依托行政推动、部门配合、农企联姻、基地带动,充分发挥政策放大效应,显现了“一补多效”。实践证明,良种推广补贴成效显著,已成为一项领导重视、社会关注、农民欢迎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10.
蔡凤林 《种子科技》2005,23(4):214-215
2005年我市继续实行水稻良种补贴,凡是在吴江市供种企业购买良种进行水稻生产的农户,都属于良种补贴的对象,补贴标准为每亩水稻面积10元.经农林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确定,2005年我市享受良种补贴的水稻推广品种(系)常规单季晚稻有苏引201、苏香粳1号2105、杂交粳稻为常优1号,这4个水稻品种都可以享受购种补贴.  相似文献   

11.
林木良种化进程与国家宏观政策的出台、法律法规的完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目前我国良种生产流通领域中种种问题的出现,不应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研究,还应着眼于政策法规等深层面的构建与完善。本文从政策、法律、体制、资金注入层面分析并总结了林木良种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林木良种的实际发展状况,从加速良种法制化进程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得出林木良种的风险性、长期性、公益性,加之它的高技术壁垒性和强监管性,提出目前加速林木良种化进程的有效方法是:制定补贴政策,运用市场的、行政的管理手段,使林木良种的生产流通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走与市场竞争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杜玲  何浩  陈阜  杨立国  郑瑜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2):295-299
北京市自2004年开始执行粮食直补政策,该政策对北京市的农业生产及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北京市相关文件及统计年鉴数据,归纳了粮食直补政策在北京市的发展变化过程;分析了政策实施带来的初步成效,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纯收入,增加了种地收益产值,从而增强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粮食直补政策对北京市的种粮面积及粮食产量也有重要相关影响。同时指出目前粮食直补政策存在补贴标准不稳定,狭小的农业生产规模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需坚持执行合理稳定具体的粮食直补政策,加强资金发放程序的监督管理,并设立合理的粮食规模经营标准,加大规模生产补贴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国家投资建设的国有苗圃基地建设和利用的问题分析,提出促进黔东南州国有苗圃生产经营能力,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水平的合理建议,从而达到盘活国有苗圃基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根据邳州市玉米生产实际,分析了邳州市玉米生产现状,指出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邳州市玉米生产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的核心、症结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一个影响现代化进程的难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我国的“三农”问题,由于特殊国情所致,与其他国家相比,表现得更为尖锐,解决起来难度更大。深入探索“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乃为当前急需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普定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解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民培训需求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农民培训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当前中国农民培训需求在内容、方式、费用等方面亟待改革,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政府培训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民培训组织缺位,农民很多培训需求得不到满足。针对当前中国农民培训需求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注重培训内容和方式的实效性等农民培训对策,旨在找到解决中国农民培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民工潮"与"民工荒"成因和解决对策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民工潮”、“民工荒”现象较为全面的分析,揭示了其产生和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肯定了“民工潮”、“民工荒”在当前国情下的进步意义。笔者认为解决“民工潮”、“民工荒”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的对策,关键在于改革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当务之急要解决“农民工”就业渠道不畅、收入偏低的问题;此外,加大城市化建设力度,进一步重视农业,全面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喆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8):444-444
农村养老问题是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首先分析苏州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经历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分析了目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和加强苏州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业机器人采摘棉花的前景展望与技术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王玲  姬长英 《棉花学报》2006,18(2):124-128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棉花采摘与分级技术的现状,指出农业机器人采摘棉花更适合我国国情。针对采摘机器人的非结构化工作环境和作业对象有生命等技术特点,分析了采摘机器人在自主导航、目标识别与定位和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三方面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农业机器人采摘棉花的关键技术:一是自然环境下棉花的识别与分类。图像增强、特征提取和图像理解是视觉领域的三个过程,现代数学领域的小波分析、分形几何、模糊与粗糙集理论、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等为此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二是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结构的设计。借助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完成棉花与铃壳的分离,实现末端执行器的自适应柔顺控制。随着智能领域的长足发展,采摘机器人代替人类采摘棉花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