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种植行距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选取15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行距种植处理,设置两种行距分别为30 cm和25 cm,株距均为13.3 cm,两种行距栽培密度分别为251 000 和301 000穴·hm-2,对水稻生长发育情况和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水稻品种间生长发育情况和产量及品质各指标间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行距30 cm处理可以显著增加水稻的株高、剑叶长和剑叶宽,提高水稻的结实率、每穗粒数,有利于产量的形成;行距25 cm处理单位面积内的有效穗数明显增大。丰粳3227、镇稻14、苏垦118、嘉优1号、嘉优3号和甬优2640等品种产量较高,经济性状突出,建议采用25 cm行距进行种植,甬优2640采用30 cm行距效果更好,南粳9108采用25 cm与30 cm均可。该研究为确定适宜栽培行距并筛选得出适宜泰州地区种植的优异水稻品种资源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出合理的株行距配置方式,充分发挥棉花自身潜能,从而最终获得高产,开展了86 cm等行距机采模式试验示范,调查杂交棉鲁棉研24号在各团场同等土壤肥力、管理水平和不同种植模式(76 cm等行距与86 cm等行距机采模式)下的早熟性、丰产性、抗病性、纤维品质等性状及经济技术指标。结果表明,杂交棉稀植采用86 cm等行距机采模式,较常规76 cm等行距种植可以促进棉花苗期生长发育,确保苗匀、苗壮,使棉花生育进程提前1~3 d,较好地发挥了棉花个体优势,增加了棉花单铃重,但籽棉、皮棉分别减产3.99%、3.18%。  相似文献   

3.
宽幅匀播不同行距配置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比较小麦宽幅匀播不同行距配置效果,确定适宜本地区的最佳行距配置,特设12 cm+8 cm、16 cm+8 cm、20 cm+8 cm、24 cm+8 cm、等行距20 cm对照共5个行距处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理论测产以净行距20 cm+播幅8 cm处理最高,较净行距16 cm+播幅8 cm处理高1 719 kg/hm~2;实际产量净行距12 cm+播幅8 cm处理最高,较对照等行距20 cm处理高2 100 kg/hm~2,说明前期形态指标只是一个参考,前期指标高不能决定后期产量就高,特别是拔节前,各种指标不是最后的参考指标,净行距12 cm+播幅8 cm处理是适宜的行距配置。  相似文献   

4.
为给高产小麦品种‘洛麦23'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在大田条件下,连续2a以‘洛麦23'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3个行距和3个播量对其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行距间,小麦籽粒产量表现为行距15cm最高,较行距10cm和行距20cm高2.13%和8.84%,茎蘖数表现拔节期行距10cm和行距15cm显著高于行距20cm,叶面积指数(LAI)表现越冬期和起身期行距10cm和行距15cm显著高于行距20cm、花后30d行距15cm高于行距10cm和行距20cm,粒质量叶比和粒数叶比表现为行距10cm和行距15cm高于行距20cm,结实粒表现为行距15cm高于行距10cm和行距20cm;不同播量间,产量表现150kg·hm~(-2)播量和262.5kg·hm~(-2)播量高于375kg·hm~(-2)播量,分别较375kg·hm~(-2)播量高3.45%和5.92%,粒质量叶比表现为150kg·hm~(-2)播量和262.5kg·hm~(-2)播量显著高于375kg·hm~(-2)播量,茎蘖数、LAI、粒数叶比和结实粒无显著差异。不同行距下各播量茎蘖数、LAI、粒数叶比和结实粒表现各有区别,产量以行距15cm配置播量150kg·hm~(-2)为最高,达8 750.43kg·hm~(-2)。在‘洛麦23'推广应用中,可以适当调控行距和播量,做到种法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品种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5.
窄行密植对高产春大豆株型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黑农41在两种密度(45.0万,60.0万株/hm^2)及3种行距(20,30,40cm)下株型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缩小行距与增加密度均对大豆的株高、茎粗、始荚高度、分枝数、LAI、光合势、干物质积累、根冠比等性状产生明显的影响,导致不同处理间大豆子粒产量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行距的影响小于密度;不同密度有其适宜的株行距配置,在60.0万株/hm^2密度下,20cm行距较30,40cm行距有利于优化大豆群体结构,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株行距对青钱柳人工幼林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了6种株行距,即20 cm×20 cm、40 cm×40 cm、70 cm×70 cm、90 cm×90 cm、120 cm×120 cm、160 cm×160 cm,研究了不同株行距对青钱柳苗高、地径和冠幅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木种植1~2年内,株行距越小的苗高越大,但种植3年后株行距越大的苗高越大;苗木刚种植时株行距对苗木地径产生的影响不明显,种植2年后,株行距越大的苗木地径越大,但当株行距增大到一定范围后,对地径的影响较小;苗木冠幅基本上呈现出随株行距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但当株行距增加到一定范围后,对冠幅的影响较小。青钱柳人工幼林在株行距90 cm×90 cm的条件下综合指标表现较好,建议作为当地栽培的初始密度。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科学》2015,(4):26-29
为明确东北春玉米区不同行距种植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机制,选用先玉335和军单8两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开展了田间试验。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种种植行距,分别为70 cm、65 cm、60 cm和50 cm。重点研究不同种植行距玉米群体,田间冠层不同层次,上层(距地面2.15 m)、中层(距地面1.2 m)和下层(距地面0.25 m)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和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70 cm行距下田间各层二氧化碳浓度平均为403 mg/L,显著高于65 cm、60 cm和50 cm行距处理(分别为348 mg/L、329 mg/L和341 mg/L),说明大行距小株距种植利于通风;50 cm行距下田间各层光照强度平均为16 092 lx,显著高于60 cm、65 cm和70 cm行距处理(分别为14 981 lx、10 893 lx和10 095 lx),说明小行距大株距种植利于透光。蜡熟期,60 cm和65 cm行距下,净光合速率平均为8.40μmol CO2·m-2·s-1和8.76μmol CO2·m-2·s-1,而50 cm和70 cm行距下分别为10.57μmol CO2·m-2·s-1和11.14μmol CO2·m-2·s-1,受通风透光状况影响,春玉米在70 cm和50 cm行距下于生育后期保持了较高的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植行距和密度对协玉3号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种植行距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作用效应,以玉米杂交种"协玉3号"为材料,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不同行距与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都有显著效应;随着行距增大,玉米产量增加显著,60cm等行距产量显著高于50cm等行距和60cm+40cm宽窄行,分别高出13.06%和13.10%;同一行距不同密度之间产量表现不同,等行距50cm随着密度增加产量降低。宽窄行60cm+40cm随密度增加产量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明显。等行距60cm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显著提高;不同种植行距与密度之间比较,均以等行距60cm为好,以75 000株·hm-2产量最高,达16 646.70kg·hm-2。说明在山西中部水浇地条件下采用紧凑型玉米品种,适当扩大种植行距、缩小株距、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大蒜行株距调整研究旨在为适应大蒜生产机械化、改革种植模式提供依据。研究历经前期"保密度、扩行距、缩株距"的试验失败而重新调整、设计。调整后实施了"保密度、定株距、调行距"试验研究。保持株距统一为10cm不变、等行距20cm、2行行距固定值40cm不变,改成不等值的大行距和小行距。试验结果表明,行距30cm+行距10cm的大小行种植模式,蒜薹产量、蒜头产量比传统种植模式有所提高,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适宜当地现有生产水平下的大蒜生产以及后续多种机械综合作业。  相似文献   

10.
不同行距对高产玉米品种PEP羧化酶活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先玉335和军单8两个品种,设70、65、60、50 cm 4个行距水平,研究不同行距种植对春玉米PEP羧化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产量存在差异,在70 cm和50 cm行距处理下产量显著高于65 cm和60 cm行距处理,70 cm和50 cm行距处理在生育后期穗位叶片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PEP羧化酶活性,促进了个体生长发育,减少了秃尖长度,降低了空秆率。  相似文献   

11.
在相同密度7.5×104株/hm2条件下,设置5个行株距处理:T1:行距50 cm,株距26.6 cm;T2:行距55 cm,株距24.2 cm;T3:行距60 cm,株距22.2 cm;T4:株距65 cm,株距20.5 cm;T5:行距70 cm,株距19.0 cm,研究夏玉米干物质生产、形态特征及光合特性对行株距...  相似文献   

12.
不同行距与苗带宽度互作对宽幅精播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不同行距、不同苗带宽度互作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完善小麦宽幅精播配套栽培技术,选用高产冬小麦品种山农28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播种行距分别为20、25、30 cm;副区苗带宽度分别为3、5、7、9、11 cm),研究了不同行距与苗带宽度配置对小麦群体动态、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20 cm时,5 cm苗带宽度种植的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较高;行距25 cm时,配置苗带宽度9 cm的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达到较高水平;行距30 cm时,苗带宽度11 cm种植的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较高。综合分析认为,山农28采用行距25 cm配置苗带9 cm种植,可实现产量构成三因素的协调,获得最高产量。因此,合理的种植苗带宽度和行距配置是实现宽幅播种小麦高产的重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下,测定了长花序短果枝株型品种沈农6号的生理生态参数,结果表明,其最大叶面积指数出现在出苗后77d左右。在60cm和30cm两种行距种植方式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最大叶面积指数均会增大,但增大的幅度不一样。在3种种植密度下,60cm行距种植的大豆群体,鼓粒期叶片衰减速率均比30cm行距的小。不同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下,叶片生产效率有明显的差异,每生产1kg籽粒需叶面积13.32~27.08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会导致叶片衰老加快,生产效率降低。60cm种植方式下。无论是何种种植密度形成的群体,群体内的温度均较高。30cm行距条件下,群体叶面积较大,荫蔽较好,因此无论何种种植密度形成的群体,其湿度变化幅度较小。在10:00~14:00,60cm行距种植条件下,各种密度形成的群体其湿度均较大。  相似文献   

14.
李莉  田士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166-4166,4202
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栽植行距在20~40 cm,产量和行距呈正相关;大于40 cm时产量开始逐渐下降.最佳的小麦栽植行距为40 cm.  相似文献   

15.
行距对晚播冬小麦群体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行距对晚播冬小麦群体物质积累、水分利用的影响,设置行距为12、20、30cm 3个处理,分析不同行距处理的群体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水分消耗参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晚播限水灌溉条件下,适当缩小行距(12cm)可以增加冬小麦群体叶面积指数,提高群体物质积累和花后物质积累比例;与30cm行距相比,12cm行距能充分利用40~120cm土体内的土壤水分,显著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19.8~20.4kg/(hm2·mm))。适当缩小行距至12cm可能是提高晚播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播期和行距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燕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播期、 3个行距水平开展试验。结果表明,5月15日播种,行距30 cm水平,藜麦平均株高为128.3 cm,主穗宽18.1 cm,千粒重3.06 g,籽粒亩产量最高,为224.3 kg。综合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冀北冷凉区种植燕藜1号建议在5月中旬播种,亩密度0.8万~1.0万株,以实现藜麦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淮北黏土地地区晚播稻茬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当地主栽品种之一连麦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行距、密度配置对连麦8号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连麦8号产量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和行距的减小逐渐增高,其中当播种密度为600万/hm2、行距为15 cm时以及播种密度为525万/hm2、行距为15 cm时,小麦产量达到最大值,说明对于淮北地区晚播稻茬麦要想获得高产,必须配以相对较窄行距与较高密度。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水稻高产栽培合理的株行距配比和栽插密度,选取3个优质粳稻品种进行机插不同株行距对比试验。2年试验结果表明:除常农粳7号25 cm行距的产量比30 cm行距产量略高外,其他品种均是行距30 cm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窄行距插秧机最适宜的栽插密度,对新引进的窄行距(行距为25cm)水稻插秧机进行了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花优14"作单季晚稻机插栽培,采用25cm窄行距插秧机栽插,以株距12cm为宜。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的冬小麦品种在水地、旱地条件下不同行距对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分别在水、旱地进行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多穗型、中间型、穗重型三种不同类型的品种在遗传特性、栽培条件的影响下,土壤含水量、小麦群体的光合参数、叶面积系数以及产量都发生改变。旱地条件下多穗型、中间型、穗重型三种不同类型的品种在行距分别为窄行距(14.3 cm)、中等行距(16.6 cm)和常规行距(20 cm);水地条件下分别为常规行距(20 cm)、偏窄行距(15.3 cm)和中等行距(16.6 cm)的情况下获得高产。说明在生产实践中,应针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和不同水肥条件,选择适宜的行距配置可达到增产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