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研究了泰沂山区粉红佳人和长富2优质高产果园的树体和群体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坡庄三村9年生粉红佳人666.7m2产量4000-4400kg时,单株留枝量为1071~1118条,折合666.7m2留枝t58905—61491条,树体枝类组成以中枝、叶丛枝为主,占总枝量的比例分别为34.2%-34.8%、31.0%-32.2%,其次依次为长枝、短枝,占总枝量的比例分别为17.5%~18.7%、13.2%~14.0%,发育枝最少,仅占总枝量的2.1%-2.3%;花果庄27年生富士666.7m2产量5700—6200kg时,单株留枝量为966—985条,折合666.7m2留枝量53140~54152条,树体枝类组成以短枝、中枝和叶丛枝为主,占总枝量的比例分别为37.4%-38.2%、22.5%~24.3%和21.3%-22.0%,其次为长枝,占总枝量的11.2%~12.1%,发育枝最少,占总枝量的5.2%-5.8%;土门村22年生富士666.7m2产量4300~5000kg时,单株留枝量为1745—1775条,折合666.7m2留枝量95975—97624条,树体枝类组成以短枝、叶丛枝和中枝为主,占总枝量的比例分别为30.7%-31.6%、26.4%-28.9%和22.7%-24.1%,其次为长枝,占总枝量的11.0%~13.5%,发育枝最少,占总枝量的5.3%-5.8%。3个果园新梢发育均以春梢为主,二次发育枝占单株新梢数比例在3.4%以下;叶面积系数在3.0-4.4,果园覆盖率在75%以上,株间树冠均有交叉,除土门村长富2外,行间树冠均未交叉。  相似文献   

2.
泰沂山区优质高产苹果园树体和群体结构参数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调查了粉红佳人和长富2优质高产苹果园的树体和群体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株行距3 m×4 m的果园,粉红佳人666.7m2产量4 400 kg时,单株留枝量为1 071条,枝类组成以中枝、叶丛枝为主,其次依次为长枝、短枝,发育枝所占比例最小;长富2 666.7m^2产量5 000~6 200 kg时,单株留枝量为966~1 745条,枝类组成以短枝、中枝和叶丛枝为主,其次为长枝,发育枝所占比例最小;多数新梢只有一次生长,二次生长新梢比例较少;果园叶面积系数为2.7~3.9,果园覆盖率为79.3%~100%。  相似文献   

3.
干旱寒冷地区梨树适宜负载量及树体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寒冷地区因气候寒冷、生长期短、降雨量少。梨树的生长、结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必须适地适树、科学管理,而梨树的适宜负载量又是重中之重。本研究对河套地区苹果梨基地的好、中、差梨园连续多年调查、研究,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苹果梨的株行距2 m×5m,树体适宜负载量:初果期15kg~20kg,好果率占90%以上;盛果期35kg~40 kg,好果率占80%以上;枝组负载量的计算公式为^y=-1.0325 1.9053x,花序适宜结果量为1个~2个;适宜负载量的树体参数为:树高3.5 m~4.0m,冠径2.0 m~2.5 m,;枝类比:初果期长枝占总枝的34%、中枝占30%、短枝占29%、发育枝占7%;盛果期长枝占总枝的20%、中枝占20%、短枝占60%;叶果比:初果期20~30:1;盛果期30~35:1。  相似文献   

4.
以2010年春季栽植的王林/SH40/八棱海棠为试材,于2011~2018年连续8年调查树体生长、枝类组成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树龄的增长,树体高度、冠径、树干粗度、覆盖率以及总枝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栽植后前4年增长速度较快,之后通过修剪可控制树体的生长;随着树龄增长,短枝的比例逐渐增加,长枝的比例逐渐降低,在栽植后第5年树体枝类组成趋于稳定,短枝比例维持在65%以上,长枝比例维持在10%左右;随树龄的增加,产量逐年大幅度增加,在栽植后第7年进入稳产期,年产量高达49 t/hm2左右;果实品质稳定性较好,在不同树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苹果树体结构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红2号/SH40/海棠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苹果树体结构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的树体枝类比以叶丛枝和短枝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中枝,长枝与徒长枝的比例最低;不同施肥处理也对果实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处理12,即在试验初期666.7m2基施有机肥28 800 kg的基础上,每年3月份追尿素32 kg、有机肥61 kg及9月份追施有机肥61 kg、叶面喷施1%尿素,果实单果重、着色指数、光洁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其它施肥处理,果实硬度及可滴定酸适中,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刘吉祥  张绍铃  袁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2997-12998,13003
[目的]研究砀山酥梨树生物学指标与高产稳产的关系,确立其丰产园的梨树树体结构,为砀山酥梨大面积丰产示范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30和50年生的砀山梨园,每个树龄分别选择高产、中产和低产3种果园,每种梨园选10株树,对其树体结构进行调查。[结果]树龄10年,产量为31020kg/hm2的丰产园,长、中和短枝比例为10.5%、26.7%和62.8%,叶面积系数为3.31,枝果比5.79∶1,叶果比56∶1;树龄30年,产量为36735kg/hm2的丰产园,长、中和短枝比例为6.5%、25%和68.5%,叶面积系数为3.26,枝果比4.67∶1,叶果比37∶1;树龄50年,产量为29775kg/hm2的丰产园,长、中和短枝比例为5.6%、30.3%和64.1%,叶面积系数为2.89,枝果比5.29∶1,叶果比42∶1。[结论]中产树的各项树相指标有利于维持树体的生长结果平衡,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更符合丰产稳产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6年生金冠/M9/山定子,金冠/M2/山定子,红星/MM106/山定子和红星/M4/山定子为试材,调查分析了不同矮化中间砧对树体结构参数的影响。对照丰产树体结构参数,本研究认为6年生树体树高3m。冠高2.5m。冠径2.7m。干周23cm,树冠体积5.2m~3,枝量807个,其中长枝占14%,中枝占14%,短枝占72%,主枝数为5个,单株叶量8128.3片,单株叶面积12.78m~2,枝果比:3.3:1,叶果比:34.4:1,冠果比:0.009:1,干果比:0.0063:1,株产量75kg,是6年生树体较为理想的树体参数。  相似文献   

8.
烟台地区苹果园优质丰产树体结构参数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明确在烟台地区自然条件和管理技术水平下优质丰产苹果园合理的树体结构参数,对栖霞和招远优质丰产苹果园的树体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蛇窝泊镇和观里镇苹果园单株枝量分别为1 571条和1 587条,折合666.7m2枝量分别为87 976条和88 872条;蚕庄镇苹果园间伐后单位面积枝量明显下降,单株枝量有所增加,枝类构成均以短枝为主;蛇窝泊镇、蚕庄镇和观里镇苹果园单株枝组量分别为344个、378个和167个,折合666.7m2枝组量分别为19 264个、21 168个和18 704个,枝组构成均以小型枝组为主,树冠覆盖率分别为69.6%、68.0%和77.8%,行间树冠交接率分别为7.0%、14.8%和35.9%。  相似文献   

9.
红富士苹果树形改造对冠层相对光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进行了三种不同整形处理:①垂柳式树形、②高光效树形、③改良纺锤形,以原有的主干疏散分层形作为对照,测定经过不同整形处理后的树体枝量、相对光照强度、产量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垂柳式树形枝量均衡,短枝所占比例大,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好,且受光量相对均衡,产量品质均优于其它树形;高光效树形虽不能提高产量,但果品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天红2号苹果幼树至稳产期树体生长、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动态,为天红2号苹果推广应用及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2010年春季栽植的矮化中间砧红富士(天红2号/SH40/八棱海棠)苹果为试材,2011—2018年连续8年调查树体生长、枝类组成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变化.[结果]随着树龄的增长,树体高度、冠径、树干粗度、覆盖率以及总枝量均随着树龄增长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栽植后前4年增长速度较快,之后通过修剪可控制树体的生长;随着树龄增长,短枝比例逐渐增加,长枝比例逐渐降低,栽植后5年树体枝类组成趋于稳定,短枝比例维持在65%左右,长枝比例维持在10%左右;随树龄的增加,产量逐年大幅度增加,栽植后第7年进入稳产期,年产量高达50 t/hm2左右,果实品质稳定性较好,在不同树龄间果实品质差异不显著.[结论]天红2号/SH40/八棱海棠具有树体结构合理、早实丰产、果实品质优等优点,适于在泰安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广西农业科学》2004,35(6):464-464
独枝栽培法:日本科技人员设计了一种适合桃树的栽培新法,方法是:春季移栽高约1m的树苗.上留1条生长粗直的枝条,次年春季选择第2条枝,第2条枝待果实收获后剪去,第3年再选留1条粗壮独枝结果,依次反复循环。此法的优点:育成时间短.易于操作;枝高约2.5m.比常规低1m左右,便于管理;果型大,产量高,产量超过常规栽培法。  相似文献   

12.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进行了三种不同整形处理:一是垂柳式树形、二是高光效树形、三是改良纺锤形,以原有的主干疏散分层形作为对照,测定经过不同整形处理后的树体枝量、相对光照强度、产量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垂柳式树形枝量均衡,短枝所占比例大,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好,且受光量相对均衡,产量品质均优于其他树形;高光效树形虽不能提高产量,但果品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连续2年对NJC19黄桃进行长枝修剪试验,对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短枝修剪技术相比,经过长枝修剪后的树体叶面积增大,净光合速率提高;徒长枝比例降低,优质果枝率增加;一年生枝条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提高,树体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均得到提高,果实着色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4.
1、桃树独枝栽培法 春季移栽高约1m的桃树苗,上留一条生长粗直的枝条,次年春季再选留第二条枝,待第二条枝上的果实收获,再留第三条枝,依次反复循环。该法育成时间短,易于轮作,操作简便。桃树枝高约2.5m,比常规的低1m,便于收获;果型大,单果重达300g,产量高。  相似文献   

15.
暖泉农场玉米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3414田间肥效试验表明,氮磷钾肥效函数为:y=285.82+53.41x1+142.19x2—5.11x3-111.64x1^2-50.5x2^2-19.2x3^2-9.63x1x2+35.08x1x3+6.51x3x3,对产量的影响作用依次是氮、磷和钾,氮钾肥交互作用明显。当666.7m2施氮30.47kg、磷5.24kg、钾为7.86kg时,最高产量1119.74kg/666.7m2。施氮28.38kg、磷4.76kg、钾为6.51kg时,产量为1114.2kg/666.7m2。产量大于900kg/666.7m2的田间施肥农艺方案为:氮25.08~29.48kg/666.7m2,磷3.68-6.96kg/666.7m2,钾3.81~6.42kg/666.7m2。玉米行粒数与氮、磷、钾有关,百粒重、棒三叶面积等与氮、磷有关。肥料利用率:尿素中氮素为51.3%,重过磷酸钙中磷素为4.13%,硫酸钾中钾素为8.35%。  相似文献   

16.
张雯 《北京农业》2005,(12):23-23
夏管没管好的桃园,树冠内往往生长着大量徒长枝,冬剪处理好不但成形快,树势稳定,而且可使徒长枝转化为结果枝,增加产量。1.若树冠内枝条分布合理,无徒长枝发展空间,应把徒长枝疏除。2.若树冠内空间不太大,留20 ̄30厘米短截,春季萌芽后,留平斜枝培养成枝组;若徒长枝20 ̄30厘米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金冠/M9/山定子6年生树体为试材,对树体结构参数进行田间测定,用多元回归、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出十种树体结构指标对产量的效益,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和聚类的方法研究出金冠/M9/山定子产量最高时树体结构参数为:干周=24.93cm,树高=2.5cm,平均冠径=3.01m,冠高=2.5m,树冠体积=5.0~5.6m~3,单株长枝数=101~161个,单株中枝数=122—142个,单株短枝数=601~616个,单株枝量=847~903个,单株叶面积=13.5m~2。  相似文献   

18.
杨梅 《农村科技》2011,(4):51-51
桃树长放修剪是针对环状重修剪、多短截、人为修剪掉半优良花芽,导致树体徒长枝多、产量低、果个小和匍匐桃埋土减少压伤而提出的一项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主要以疏剪、长放为主,很少短截,可使树体挺直健壮、结果早、品质优、产量高,形成立体结果,但该项技术在生产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密度和肥料对水直播稻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研究栽培密度和肥料对水直播稻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品种条件下(盐粳56),最佳基本苗6万株/666.7m^2,产量可稳定达到627.12kg/666.7m^2左右:随基本苗的提高,穗数增加,粒数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变化不大;随基本苗的提高,高峰苗提高,成穗率下降。产量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关系,施氮14.14kg/666.7m^2,产量最高,为590.96kg/666.7m^2;随施氮量的提高穗数增加,粒数有先增后减的趋势.结实率和千粒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氮肥运筹以基蘖肥:穗肥为7:3产量最高,为642.63kg/666.7m^2,以增粒增产为主,结实率随后期肥料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20.
多效唑对4年生大久保桃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年生大久保桃树伏天土施多效唑(PP333)后,显著抑制了新梢延长枝及其副梢的生长,缩短了节间长度,短枝及花束状果枝比例显著增大,徒长枝及长枝比例显著减小,花芽量显著提高。生产中4年生桃树土施多效唑(纯量)最佳剂量为每株1.0-1.5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