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夏大豆3000kg/hm~2栽培技术指标与技术操作规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沿淮淮北地区夏大豆生产情况和多年研究结果 ,提出了以土壤、光温、品种、播种期、群体结构、产量结构 ,供水肥指标等为主要内容的夏大豆单产 3 0 0 0kg/hm2 的高产栽培技术指标。较详细介绍了实现上述指标的技术操作规程 ,内容规范明了 ,可操作性强 ,供沿淮夏大豆产区参考。  相似文献   

2.
袁鸣凤  叶华斌  周春蓉  钱云 《农技服务》2012,29(9):1004+1033
提出了以品种、播种期、群体结构、产量结构、肥水供给指标、温光资源等为主要内容的夏大豆单产3 000 kg/hm2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3.
以大豆结荚期地下水连续动态为排水控制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地下水动态指标SEW3 0 反映作物的受渍程度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和测坑试验研究了夏大豆结荚期持续受渍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受渍程度加重 ,大豆减产幅度增大 ,籽粒粗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 ,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 ;各处理之间的产量差异显著 ,而粗脂肪含量和粗蛋白含量的差异不大 ;外在品质指标秕荚率与受渍程度关系密切 ,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由于作物相对产量和秕荚率均与SEW3 0 密切相关 ,在选择夏大豆结荚期排水控制指标时 ,应以受渍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为主 ,同时参考对秕荚率的影响。如果以减产 10 %~ 15 %作为大豆排水控制指标选择的标准 ,则相应的大豆结荚期排渍控制指标以 15 0~ 2 0 0cm·d为宜。  相似文献   

4.
宿州市埇桥区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宿州市埇桥区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建立高产大豆合理群体结构、改进施肥技术、科学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夏大豆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灰色局势决策在大豆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 ,对 2 0 0 0年夏大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中综合了 1 2个较为重要的性状指标 ,对 1 3个参试种的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估 ,从而为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较为全面的量化分析方法 ,弥补了经典鉴定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产品已进入了国际市场,农业种植结构有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有一定的扩大,其产量的高低左右着中国大豆总产的丰歉,对中国大豆进出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气象指标评估黑龙江省大豆丰歉年型,准确的预报大豆产量,对政府部门及有关部门宏观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各省区1993~1997年大豆平均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统计分析可知,黑龙江省大豆总产量占全国大豆总产量的33%,是中国大豆主要生产基地,其余各省区总产对中国大豆总产的贡献率均不足10%,种植面积较为分散、种植季节和方式差异较大,研究大豆产量丰歉气象指标较复杂,本文仅对黑龙江省大豆产量丰歉年型的气象指标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同型巴蜗牛对花荚期大豆的为害及损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田间接虫的方法 ,研究了江苏沿海地区不同密度的同型巴蜗牛对花荚期秋大豆的为害及产量损失。结果表明 ,大豆叶片和幼荚是同型巴蜗牛为害的主要器官 ,形成大量的破叶是花荚期大豆受害的典型症状。大豆产量损失率与花荚期幼荚受害数、蜗牛密度、瘪粒率及百粒重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根据大豆产量损失率及防治费用等制订了花荚期秋大豆同型巴蜗牛的防治指标 :每百株 2 0头成贝 ,或者每株新被害幼荚0 .1 5个。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大豆异黄酮的结构和组成、理化性质、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硫酸亚铁、硫酸锰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沈阳市十里河地区,施用硫酸亚铁120kg/hm^2,增加大豆421-501kg/hm^2;施用硫酸锰30kg/hm^2.大豆产量结构优势明显增强,表现为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增多,大豆分枝数平均增加0.3~0.4个,单株粒数最多增加9粒,百粒重增加0.5g,大豆产量增加541-571kg/hm^2,增产率达24.0%-26.8%。  相似文献   

10.
湿热处理对全脂大豆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脂大豆通过湿热处理,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压力)对脲酶活性(UA)和蛋白质氢氧化钾溶解度(P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压力)处理下,UA与PS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同一时间下,UA与PS随加热温度(压力)的升高而下降;在UA完全失活之前,UA与PS呈高度正相关,UA可作为大豆加热程度的检测指标,加热过度,UA完全失活,已经不再能作为大豆加热程度的检测指标。但在本实验条件下,即使加热严重过度。PS也不下降为零。仍然可作为检测大豆生熟度的指标。在不同处理条件下,以100℃(0MPa)加热30~60min,110℃(0.045MPa)加热15min,120℃(0.1MPa)、125℃(0.135MPa)加热5min为加热适当。  相似文献   

11.
蕨菜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蕨菜孢子粉布播时间为4月下旬~5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上旬出现原叶体,7月中旬出现胚茎;孢子萌发生长发育需要的光量为900Lux~1400Lux,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80%;根茎繁殖适合的芽为混合芽和垂直芽,根茎长度为30~40cm;适合的整地方式为高垅整地.密度为20cm×30cm,抚育措施为及时除草、松土、割灌;蕨菜防纤维化的方法是:用NaCl粉分别蘸在伤口与叶尖生长点上并分放在塑料袋内,此方法在21个小时内仍可保持原来采集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13.
14.
无土草坪交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园林化、生态化城市的建设以及人们对环保、节能认识的日益提高,人们要求草坪具有“一绿、二抗、三低”的特性,“一绿”指四季常绿;“二抗”指抗病虫害强、抗逆性强;“三低”为低修剪、低养护、低耗能。在长江流域,就草坪的某一品种而言,很难达到这一水平。暖季型草坪草中的矮生百慕大(Cynodon dactylon L.)、天堂328(Cynodoo daaylon Tiflon328)、天堂419(Cynodoo dactylon Tifion419)、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等品种,虽然在“二抗”、“三低”方面表现较好,但是绿期较短;冷季型草坪草中的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羊茅(Festuca ouina L.)、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紫羊茅(Festucarubra L.)、匍匐翦股颖(Agrostis L.)等品种,虽然绿期较长,但“二抗”、“三低”方面表现较差,如果夏季养护不当,绿色也不尽如人意,甚至死亡而形成秃斑。用暖季型草坪与冷季型草坪进行交播,品种选用与管理得当,就能很好地达到“一绿、二抗、三低”目的。为此,我们于2000年就开始了无土草坪的“一绿、二抗、三低”的研究,经过多次筛选,总结出了无土草坪交播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矮牵牛的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矮牵牛为试材,筛选了快速繁殖优良苗木时的最适基本培养基浓度及激素条件.结果表明分化培养时的最适培养基为1/4 MS+ BA0 .5 mg/L+IBA0 .02 mg/L;增殖培养时为MS+ BA0 .5mg/L+ IBA0 .2 mg/L;诱导根系培养时为1/2 MS+ IBA0 .5 mg/L+ 活性炭100 mg/L.生根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有效地促进了矮牵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同时促进了叶片和茎的分化生长.  相似文献   

16.
佛手瓜种植是福建省尤溪县传统的特色农业,尤其是尤溪县八字桥乡种植的绿皮佛手瓜,是营养价值较为全面的蔬菜,具有较长的种植历史,与其它佛手瓜相比具有早熟、高产、稳产、种植效益高等优点,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产品销往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在福建的中高海拔山区推广种植前景广阔。该文阐述了佛手瓜植物学性状,详细介绍了高产栽培技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总结新育成耐热黄瓜品种——丰田6号、丰田16号在厦门地区夏季栽培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8.
芒果为漆树科芒果属植物,是重要的热带、亚热带水果,享有“热带果王”之美称,为世界五大名果之一,分布于几乎所有的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芒果喜热怕冷,但可在亚热带无霜地区栽培,常年温度越高越好。最适宜栽培气温24~27℃,1℃以下小树受冻害,6℃以下花穗、幼果受冻害。果实生长发育期间要求较高温度和充足阳光。对土壤适应性较强,耐旱,pH以5.5~7.5为宜。我国芒果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  相似文献   

19.
湘潭县是"中国湘莲之乡",历史上最高种植面积5300 hm2,常年种植4000 hm2,拥有省、市湘莲龙头企业各2家,贸易量达40000 t,贸易额近5亿元,是全国最大的莲子集散地和贸易市场。目前主要栽培品种为本地选育的"寸三莲"、"芙蓉莲"和从江西广昌白莲研究所引进的太空莲3号、36号。其中,太空莲36号性状好、产量高(达110 kg/667 m2),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20.
介绍旱地种植火龙果的主要技术,包括采用单柱直立法种植、苗期管理、土肥管理与整形修剪、间隔种植与人工授粉、适时收获等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