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油菜根肿病菌拮抗微生物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寻找对油菜根肿病菌具有生物防治作用的拮抗微生物为主要目的,采集茶树、红豆树、银杏树、白菜和油菜的根际土壤及根、茎、叶、枝条等样品进行分离,通过测定根肿病菌休眠孢子接种这些微生物后的萌发率来筛选拮抗菌株,并在室内盆栽及大田试验中评价了10株拮抗微生物的防治效果。实验共分离出细菌421株、真菌155株、放线菌368株,使休眠孢子萌发率低于45%的菌株仅分别占5.46%、0.65%、4.35%。其中放线菌A316、A10和真菌T1对根肿病的生防潜力最大,对休眠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高达77.11%、72.54%、69.01%,室内盆栽防效分别为73.60%、70.94%、67.10%,大田防效依次达65.84%、59.59%、61.24%。  相似文献   

2.
通过提取不同时期玉米秸秆腐解液,研究其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利用HPLC检测腐解60 d的腐解液,推测其含有对羟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香草酸、丁香酸和苯甲酸。通过外源添加法研究酚酸物质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酚酸物质抑制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抑菌率在14.5%~100%,且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趋势增强。苯甲酸和邻苯二甲酸在0.125~1 mg/m L浓度下抑制孢子萌发;羟基苯甲酸在0.062 5~1.0 mg/m L浓度下促进孢子萌发。通过田间调查发现,在开始发病时,秸秆还田抑制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小麦赤霉病拮抗性芽孢杆菌生防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探索小麦赤霉病生物防治的有效途径,对分离自中国东北嫩江小麦赤霉病流行地区小麦植株叶面和穗部的8株拮抗性芽孢杆菌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平板对峙培养、菌丝生长速率及孢子萌发测定等试验表明,8个菌株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菌株B08的综合抑菌活性最强,其活菌体抑菌带宽达8.4 mm,无菌发酵液稀释5倍处理后96 h对菌丝生长抑制率为66.2%,处理分生孢子可使其完全丧失萌发能力,10倍稀释液可使孢子刚萌发的芽管膨大畸变而不能伸长,活体菌悬浮液和灭菌后的发酵液田间防效达59.5%~65.9%.发酵液热稳定性好,121℃、30 min加压蒸气灭菌后仍保持良好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说明,供试拮抗菌株作为小麦赤霉病的生防材料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花生学报》2021,50(1)
为筛选对花生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具有高效拮抗活性的细菌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对4株细菌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并对筛选的高效拮抗菌株进行鉴定和活性物质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菌株WS3-1对花生白绢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发酵滤液对病菌的抑菌率达95.04%。通过细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和gyrB序列分析,将菌株WS3-1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WS3-1发酵液中活性物质在温度为40℃、60℃、80℃以及pH为8~10的条件下,抑菌活性稳定,抑菌率均在80%以上,同时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分解能力。以上结果说明解淀粉芽孢杆菌WS3-1是一株具有开发和应用潜力的花生白绢病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5.
海洋细菌AiL3防治芒果炭疽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莎  詹儒林  何红  汪远  李琳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2):2312-2315
为探讨拮抗芒果炭疽菌的海洋细菌AiL3的防病作用,采用室内和田间小区试验,对该菌株防治芒果炭疽病的效果进行了测定。室内防病试验结果表明,AiL3菌株各处理液对采后芒果炭疽病均有较好的防病效果,以含1‰Tween80的10倍发酵稀释液处理效果最好,6 d后的防治效果为53.7%,明显高于同期施保克处理27.0%;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菌株能够通过抑制病菌扩展速度减轻病害的发生,其中含1‰Tween80的10倍上清稀释液处理组的效果最好,3次施药后10 d和20 d后对田间芒果叶和果的防病效果分别为47.5%、41.2%和49.7%、42.9%。  相似文献   

6.
茶炭疽病菌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是引起茶树炭疽病的重要致病菌,为获得对C.camelliae具有拮抗作用的链霉菌,采用稀释涂布法和平板对峙法从茶园生境中分离筛选出对其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链霉菌菌株,并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 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种属鉴定;开展基于链霉菌菌株的抗菌谱测定、茶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抑制试验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无菌发酵滤液对茶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抑菌活性稳定性,并测定其产胞外降解酶能力、抗菌物质合成基因、挥发性与非挥发性代谢物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筛选获得一株对茶炭疽病菌C.camelliae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菌株XS-4,对茶炭疽病菌的平板抑制效果为76.42%;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 S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菌株XS-4鉴定为多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polychromogenes);菌株XS-4对其他8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抗菌性能具有广谱性。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菌株XS-4能抑制茶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抑制试验发现,拮抗菌XS-4发...  相似文献   

7.
辣椒采后灰霉病拮抗细菌的分离及生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辣椒采后由灰霉病引起的腐烂损失,从辣椒植株内分离筛选拮抗菌,结果获得6株对辣椒灰霉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其中PL58菌株的抑菌活性最强,在平板上培养3d后抑菌圈直径大于39 mm,培养7 d后对辣椒灰霉病菌的抑制率达55.1%,该菌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其拮抗作用有一定的广谱性。该菌株的发酵液(1.0×109 cfu/mL)对辣椒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其无菌滤液没有抑制作用。该菌株在辣椒果实上对灰霉病的拮抗效果最高达78%,辣椒果实在25℃下贮藏25 d后该菌株的生防效果仍有37.2%。因此,PL58菌株可以作为一种生防菌应用于辣椒采后灰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以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6个菌株为试验材料,测定3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3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香蕉枯萎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香蕉枯萎病菌的菌落形态、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等均有一定的影响。高分子量的抑菌效果优于低分子量的抑菌效果,其中C-290k的抑制效果最好,浓度为1 000 mg/L时对R1-248菌株的抑菌率达90.27%。  相似文献   

9.
油菜菌核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和高效菌株的鉴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从油菜根际和叶围分离得到320个细菌分离物,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的拮抗实验中,18个分离细菌表现对油菜菌核病菌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其中Y1菌株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Y1进行油菜离体叶片、温室盆栽和田间小区接种实验,该菌均表现对油菜菌核病明显的防病效果;在温室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中,防病效果达到92%.经过鉴定,Y1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0.
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小麦上的重要病原真菌。通过致病性测定从江苏小麦茎基腐病病害样本分离菌中筛选到了对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都有强致病力的F.graminearum菌株GF1117。为了对F.graminearum进行生物防治,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对峙法从小麦不同生境中分离筛选到35株对GF1117具有明显拮抗效果的细菌菌株,分别在田间和温室进行了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的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5株拮抗细菌对小麦赤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在小麦感病品种和中抗品种上对茎基腐病的防效不同;菌株1-8对两种病害的防效都在45%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禾谷镰孢菌为靶标,采用稀释培养法和平板对峙法从采集的玉米连作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具有拮抗活性的放线菌菌株,选取1株拮抗效果最佳的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试验,挖掘对玉米茎腐病致病菌-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有较高拮抗效果的根际促生菌资源。结果表明,玉米连作土壤中分离得到5株禾谷镰孢菌拮抗菌株,其中菌株G1为高效拮抗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结合16S rDNA将菌株鉴定为公牛链霉菌(Streptomyces tauricus)。拮抗菌株G1发酵液对禾谷镰孢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分泌吲哚乙酸和异羟肟酸型铁载体的能力。公牛链霉菌G1在由禾谷镰孢病菌引起的玉米茎腐病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对花生褐斑病田间防治效果好的杀菌剂,结合室内毒力测定(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载玻片萌发法)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对四种杀菌剂与常规使用的杀菌剂多菌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多菌灵对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强,抑菌率为91.4%;其余四种供试杀菌剂中以咪酰胺效果最好,抑菌率达85.6%;王铜效果最差;多菌灵对分生孢子的抑制率为60.9%,其余四种杀菌剂效果差异不显著。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咪酰胺2 000mg/kg对花生褐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达60.62%,远远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15.53%)以及其它三种供试杀菌剂(王铜、爱可和戊唑醇)。此外咪酰胺比清水对照增产32.28%,也远远高于其它几种药剂。通过室内毒力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田间杀菌剂防治花生褐斑病时,咪酰胺比对照药剂多菌灵具有更好的防治效果,适用于花生褐斑病重病地区。  相似文献   

13.
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为害橡胶叶片的一种重要病原真菌,目前生产上普遍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该病害,给植胶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从橡胶树根际土壤中筛选对橡胶树多主棒孢菌具有高拮抗活性的细菌,可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生防药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稀释涂布、平板对峙法从发病橡胶树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对橡胶树多主棒孢菌具有高拮抗活性的细菌,抑菌带为(57.68±0.66)mm,且该菌株对9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其与铜绿假单孢菌基本相符,命名为BACYitc8-7;以LB、NA、高氏、金氏B和PDA为营养来源,评定不同营养条件下菌株BACYitc8-7挥发性物质对多主棒孢菌的抑制作用,发现菌株BACYitc8-7在金氏B和LB培养基上的拮抗作用最强,抑菌率达43.47%~48.69%;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收集并检测菌株BACYitc8-7挥发性物质的抑菌组分,获得包括胺类、醇类、烯类、酚类、酯类、吡嗪类等35种物质,其中含量前5的物质为胺、硼烷二甲硫醚络合物、异戊醇、1-十三烯和2-甲基-3-甲硫基呋喃。  相似文献   

14.
湘莲腐败病是一种对湘莲危害极其严重的病,发病严重时,可导致莲藕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本试验从患病的莲藕上完成了对病原菌的分离,并对该致病菌进行了纯培养,从病菌的生物学特质、ITS序列分析及致病性接种鉴定等方面,确定该病菌的病原菌类型为尖镰孢菌。同时应用菌丝体生长速率法,对生产中防治湘莲腐败病的常用化学农药如多菌灵、百菌清等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选择出最适的防治药剂。测试结果显示,不同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差别,抑制效果最明显的为硫磺·多菌灵,抑制中浓度( EC50)为19.87μg/mL;其次为多菌灵,EC50为104.11μg/mL。  相似文献   

15.
戊唑醇等四种杀菌剂防治花生冠腐病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4种杀菌剂对花生冠腐病(Peanut crown rot)致病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v.Tiegh.)的毒力。结果表明:4种药剂中咪鲜胺、戊唑醇对菌丝生长表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0.01、0.03mg/L,其次为醚菌酯、多.福(1∶1),EC50依次为0.13、0.24mg/L;另外,咪鲜胺、戊唑醇、醚菌酯、多.福对花生冠腐病孢子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C50依次为0.01、0.02、0.09和0.11mg/L。温室盆栽试验中,播种期、团棵期接菌后对照发病率分别为97.50%、92.50%,且四种药剂处理后的病情指数明显低于对照,防效接近或在90%以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在播种期、团棵期处理防效均最高,分别为80.63%和77.48%,同时,从对花生产量影响来看,团棵期比播种期施药后增产率高,其中团棵期施用戊唑醇增产率最高为7.01%。因此,建议选用戊唑醇于花生团棵期灌墩施用防治冠腐病,以减轻其危害,提高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16.
香蕉枯萎病发生普遍,危害巨大,选择合理的轮作作物对该病防控意义重大。本研究在25个蔬菜品种接种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Foc 4)后,调查Foc 4对不同种蔬菜的致病性,测定不同时期蔬菜根际土壤中香蕉枯萎病菌的数量;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不同蔬菜根系的水浸提液对Foc 4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筛选适合与香蕉轮作的蔬菜品种,探索轮作防病的机理。结果表明,所调查的25个蔬菜品种在接种Foc 4后根系发育正常,长势良好。除甘蓝和冬瓜外,其余23个蔬菜品种对Foc 4都没有富集作用。种植大多数蔬菜后,土壤中的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数量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尤其是蒜、香葱、韭菜、香芹、芫茜的根际土壤带菌量大大低于对照土样的带菌量,其次是南瓜、苦瓜、茄子、辣椒、菜豆、萝卜等蔬菜。研究9种蔬菜根系水浸提液对Foc 4生长的影响表明:9种蔬菜根系水浸提液对Foc 4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浸提液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并不因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第6天测定时显示,不同蔬菜根系水浸提液对病原菌生长抑制的作用表现为:韭菜>香葱>香芹>大肉西蒜>芫茜>南瓜>朝天椒>苦瓜;当测定时间为16 h时,蔬菜根系水浸提液对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表现为:韭菜>香葱>香芹>芫茜>朝天椒>南瓜>苦瓜>大肉西蒜>紫长茄。9种蔬菜中,韭菜根系水浸提液对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抑制率、敏感度都明显优于其他蔬菜;香葱根系分泌物表现出良好的抑菌作用,仅次于韭菜;香芹及芫茜也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本试验为筛选适合与香蕉轮作的蔬菜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测定一株香蕉内生细菌BEB99发酵液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粗提物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FOC4)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并测定粗提物中的主要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其发酵液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粗提物对香蕉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造成病菌菌丝的畸形,抗菌物质浓度为1.67 mg/mL时,其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达到92.99%和82.96%。GC/MS分析从粗提物中鉴定到18个成分,其中主要成分包括油酸(14.98%)、油酸乙酯(11.38%)、亚麻油酸乙酯(14.86%)、亚油酸(13.20%)、棕榈酸(11.36%)和棕榈酸乙酯(11.26%),及一个未知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8.
以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原菌及其产生的粗毒素为供试材料,研究了10种无机盐对多主棒孢菌株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和对其粗毒素的钝化作用。结果表明:CuSO4.5H2O、FeCl3和FeSO4.6H2O在2~5mg/mL浓度范围内对多主棒孢病菌菌丝生长及其孢子萌发都有很强抑制作用,菌丝生长抑制率为100%,孢子萌发率为0。KMnO4在0.5~5 mg/mL浓度范围内能够完全抑制孢子的萌发,而1~5 mg/mL浓度范围内却促进菌丝的生长。KMnO4和FeCl3在浓度为0.5 mg/mL时对该毒素均有很强的钝化作用,萎蔫指数分别为2.04%和3.97%。  相似文献   

19.
青稞全蚀病和根腐病生防毛壳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稞根腐病与青稞全蚀病是西藏青稞的常见根部病害,为筛选适合于防治青稞全蚀病与根腐病的毛壳菌,通过皿内拮抗试验、发酵粗提物抑菌试验和温室盆栽防效试验对4株毛壳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鉴定,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高活性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在皿内拮抗试验中,毛壳菌41-4在培养第7天至第9天时,对青稞根腐病和全蚀病的抑制率分别达到60.00%和44.44%,抑菌带宽度均达到1.4cm。培养7d时毛壳菌41-4发酵粗提物对青稞根腐病和全蚀病的抑制率分别达到64.44%和60.00%,抑菌带宽度均达到1.5cm。在温室盆栽防效试验中,毛壳菌41-4对青稞根腐病和全蚀病的发病严重度和病情指数均有降低作用,防效分别达到62.67%和39.45%。结合形态学特征和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将菌株41-4鉴定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该生防菌株可用于开发微生物菌肥,对西藏的无公害农业生产和保护西藏的原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辣椒;软腐病;拮抗细菌;生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