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苎麻化学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苎麻生长发育的影响。苎麻生长发育的化学调控受不同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苎麻的生长发育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效应,具体表现为对苎麻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抑制作用及协调作用。并提出了今后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途径以及化学调控在苎麻生长发育上的乐观前景。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苎麻生长发育的影响.苎麻生长发育的化学调控受不同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苎麻的生长发育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效应,具体表现为对苎麻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抑制作用及协调作用.并提出了今后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途径以及化学调控在苎麻生长发育上的乐观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微量元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甜菜生长发育及块根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在甜菜的生长发育期间进行了不同微肥处理试验,为生产上合理施用微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甜菜块根产量及含糖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微肥在马铃薯上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用5种微肥喷施马铃薯春疸及产量性状、生长发育、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行研究。其结果为:不同微肥对其产量及产量性状、生长发育、生理指标具有不同的效果,其效果显的有硼、铜、锌三种,钼和锰效果不显。  相似文献   

5.
玉米不同时期缺水胁迫对产量影响极大,而且对生长发育、产量性状和生理指标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其实质由于缺水胁迫使植株光合速率降低,有机物积累减少,生理功能和各项指标降低,生长发育停滞.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拔节期干旱,其次是抽雄期,再次是苗期,并都达到极显著标准。  相似文献   

6.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根系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根系生理代谢的影响,以垦农4号为材料,在R5期叶面喷施3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测定了根系活力、硝态氮、可溶性糖等指标。结果表明:SOD模拟物(SODM)、氯化胆碱(Cc)和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提高了大豆的根系活力,其中SODM处理明显增加了根系内游离氨基酸积累量和输出量。并在喷药后5—30d,SODM和DTA-6提高了根系内硝态氮、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这为根系生长的良性循环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而在喷药后30d内,氯化胆碱处理下的各生理指标变化波动较大。综合分析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改善大豆根系内同化物代谢水平,促进根系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以观测记录和拍照方式研究多功能高分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和结实的影响,分别用玉米生长、结实和产量指标、玉米品质指标以及经济效益指标与对照比较以评定试验效果。结果显示,施用试剂有利于玉米的营养和结实生长,使玉米产量增加11.06%,品质有所改善(试验组玉米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有所提升),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抗逆性、相关酶活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对该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今后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1896年发现。之后又相继发现多种药物能影响植物正常生化过程,某一用量能刺激植物生长,另一用量则抑制生长。近十余年来,农业化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将生长调节剂用于调节植物生长、脱叶、催熟,以至增加产量。在结构或功能上与天然生长调节剂相似的合成调节剂,已有5000余种,实用的仅约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理论研究,着重于其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与转化调节作用机制,阐明其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机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于培育新品种及改善栽培生理状况,使大豆的产量及含油  相似文献   

10.
不同微肥在马铃薯上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用5 种微肥喷施马铃薯, 对其产量及产量性状、生长发育、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为, 不同种微肥对其产量及产量性状、生长发育、生理指标具有不同的效果, 其效果显著的有硼、铜、锌三种, 钼和锰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收集了当地主栽的10个玉米品种,对其产量及产量性状、生长发育和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与研究,其结果:产量随植株生育期的延长而提高;产量及产量性状随生理指标的增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长素在马铃薯上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本试验用 4种生长素喷施马铃薯 ,对其产量及产量性状、生长发育、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结果为 ,不同生长素对产量及产量性状、生长发育、生理指标具有不同的效果 ,其效果极显著的有GA3、BA两种 ,IAA、NAA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玉米理想株型育种生理形态研究概况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通过对玉米株型的研究,阐述了玉米理想株型育种的三个发展阶段:几何形态株型育种、生理形态株型育种、优势利用与生理形态相结合的理想株型育种.分析了反映玉米株型的生理参数变化,指出玉米理想株型是以植株形态、杂交优势、生理、生态为综合指标的高光效性状组合类型,首先具有较强杂交优势和高光合能力的生理形态,为株型创造了良好的生理特性和遗传基础.其次具有合理光合产物的分配效率和生长发育优势,再次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以保持对环境优良的适应性,最终创造更高的经济产量.最后对理想株型育种理论及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以气候变暖及极端气候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会对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威胁全球粮食安全。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对粮食需求的改变,玉米已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高温胁迫对玉米生理生化特征及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玉米产量和品质降低。本文对高温胁迫对与产量相关的玉米器官的生理生化影响和不同生育期高温胁迫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综述。高温胁迫对玉米细胞膜及抗氧化系统、叶片光合作用及相关酶活性、雄穗分支分化及花粉活力、雌穗吐丝及花丝活力、子粒内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均有负面影响;不同生育期高温胁迫对产量及产量构成有不同程度影响,玉米生育期对高温胁迫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开花期灌浆期穗期苗期。同一生育期高温胁迫在不同玉米品种间亦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两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生长的影响,促进新型调节剂的实际应用,以大豆合丰5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梯度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AP_2和CGR_3浸种对大豆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调控效应。在大豆盛花期(R~2)和盛荚期(R4)通过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片胞间CO_2浓度,分析了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适宜的浓度下均可使大豆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其中100 mg·L~(-1)AP_2和50 mg·L~(-1)CGR_3浸种浓度处理使合丰50的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8.90%和11.30%。应用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了大豆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由此,初步推断AP_2和CGR_3使大豆增产可能与调节剂对叶片光合生理的调控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单株和群体条件下玉米生长发育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瑞冬 《玉米科学》1993,1(3):055-058
通过对单株和群体条件下玉米个体植株生长发育的比较,发现二者在拔节后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各生理指标在群体条件下受到削弱的程度不同,其中以净同化率受削弱最剧,对干物质及产量形成影响最大。群体条件下还使株高增加,茎粗降低,不利于玉米的高产稳产。在生产实践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玉米生长发育的不良性改变,这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作物化控工程研究与应用概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韩萍  赵化春 《玉米科学》2001,9(Z1):079-085
作物的生长发育除需要水分和各类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对生长发育起特殊作用的微量活性物质-植物激素,这是植物本身合成的激素。人工合成的激素则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和控制作物的生理功能、生化代谢过程及生长发育进程称之为化控技术。把化控技术与各项农业技术相结合,实现按即定目标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有效调控的流程叫作物化控工程。 近年,各地的玉米生产以主攻单产为特色,不断“突破密植、熟期的极限,使单产登上一个新台阶。玉米、水稻等作物超高产目标的提出是以高水肥和高密度等技术为特点。它的兴起…  相似文献   

18.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生产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5种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玉米聊玉18号,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有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增加根条数、提高根干重的趋势,对经济性状的影响主要是提高千粒重,进而提高单产。用ABT4号30mg/kg拌种后闷种6h并在拔节期用浓度20mg/kg喷1次处理可能是由于种子处理过程中操作不当,致使其出苗较差,产量较低,有待进一步研究。综合各项指标,结果以GGR6号30mg/kg拌种并在拔节期以20mg/kg喷1次处理效果最好,产量最高,增产最显著;处理GGR8号30mg/kg拌种并在拔节期以20mg/kg喷1次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9.
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旗叶衰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在半冬性小麦品种豫麦49号的生长过程中分别用植物生长调节剂(GA3、NBT、6-BA、TIBA、PP333)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它们对小麦群体数、生育后期旗叶中有关衰老重量指标、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有不同形式的作用。有的(NBT、6-BA、PP333)能够明显提高小麦的分蘖能力和最终成穗数;有的(6-BA、TIBA、PP333)显著提高生育后期旗叶细胞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光合作用,延长了叶片的功能期,有利于籽粒灌浆。从总体效果看,6-BA、PP333能较好地协调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提高作物产量;TIBA对提高千粒重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肥料三要素对玉米杂交制种的生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立华  孙杰  杜永江 《玉米科学》2002,10(Z1):082-085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玉米杂交制种的缺少氮、磷、钾肥条件下,与氮磷钾充足条件相比较,其种子产量,幼苗生理素质、叶面积指数(LAI)、净同化率(NAR)、光合势、子粒灌浆速度以及植株体和子粒中氮磷钾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肥料中的氮磷钾三要素对玉米杂交制种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其生理学机制在于这些营养元素能够显著地影响玉米杂交制种的幼苗生理素质、光合作用、物质形成与积累、养分吸收与存贮,从而影响制种产量.这种因缺乏某些主要营养元素而影响玉米杂交制种生长发育和生理机能,最终导致种子产量变化的机制符合植物生理学关于"主要营养元素作为植物体内成分并调节植物生理功能"的一般原理,为完善玉米杂交制种的施肥技术,提高其施肥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