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田套种紧凑型玉米应掌握的五项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根据1993~1994年的小区试验和潍坊市麦套紧凑型夏玉米大面积单产8250~1125kg/hm2的高产实践,总结出了麦田套种紧凑型夏玉米应掌握的五项关键技术.即合理增株,扩大群体;苗期早管,促进幼苗均衡生长;增加肥料投入,合理运用肥水;防虫治虫,为玉米创造良好的生育环境;适当晚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等。试验与生产实践表明,运用上述五项关键技术措施,可使紧凑型夏玉米增产25.38%~32.57%。  相似文献   

2.
山区半紧凑型玉米生育、生理特性和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半紧凑型玉米杂交种S9914进行高产栽培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在贵州黔西北山区生态条件下适宜种植半紧凑型玉米S9914,大面积单产可达9 052~10 717.5 kg/hm2;小面积单产可达11 797.8~12 994.6 kg/hm2.密度试验显示,S9914适宜密度范围为每公顷61 500~85 500株.产量结构:每公顷59 603~78 035穗;穗粒数475~444粒;千粒重347~312.5g.最大叶面积系数4.27~5.48,生物产量17 205~21 876 kg/hm2,经济产量9 559.5~10 639.5 kg/hm2,经济系数0.6 ~0.49.生育期中对主要生育特性和生理特性即生育期、株高、总叶数、叶面积、干物质、光合势、净同化率、叶绿素、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进行了调查、测定和分析.并对相关气候资源和田间小气候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同时研究了半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和组装。  相似文献   

3.
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最佳密度和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37,自引:13,他引:37  
本研究采用7个密度,4个施肥水平在地力5100kg/hm2条件下进行半紧凑型玉米杂交种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和肥料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不同剂量施肥水平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高肥条件下未能引起产量显著下降,供试品种桂单22具有一定的耐肥性。玉米产量开始随密度增加而提高,密度增至一定程度时,产量不显著上升,也不显著下降。高产栽培技术的组配是密度6.0万株/hm2,氮磷钾纯养分315~420kg/hm2,氮磷钾比3∶1∶3。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紧凑型春玉米高产优化栽培生长发育过程中LAI、LAD、NAR等群体光合性能指标,建立了不同生育时期群体光合性能指标与密度、种肥氮量、种肥磷量、追肥氮量及追肥时期的关系模型,提出了紧凑型春玉米11250kg/hm2优化栽培的群体光合性能指标参数。  相似文献   

5.
不同株型玉米叶面积系数和群体受光态势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对紧凑型玉米掖单13号和平展型玉米陕单9号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系数和群体透光率与产量的关系研究发现,紧凑型玉米能利用其株型结构上的特点,使群体内透光率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幅度变小,从而使叶面积系数的增产效应未受到较大的影响即品种的耐密性好。同时发现了玉米产量与大喇叭日期和吐丝期群体内透光率的关系可用y=(a+bx)/x2来表示,提出了高产条件下群体内光分布的适宜指标。  相似文献   

6.
黑土区高产土壤培肥与玉米高产田建设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通过黑土区高产土壤培肥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提出了黑土区玉米最大效益施肥量和最高产量施肥量,明确了黑土区玉米高产栽培的主要土壤限制因素以及亚耕层培肥、深松、磷、钾肥追施对土壤肥力与玉米产量的影响,探明不同产量玉米需肥规律,提出了玉米高产施肥原则,初步建立了黑土区玉米产量14250kg/hm2的土壤培肥与施肥技术,并创建了产量超过14250kg/hm2的建设技术和样板。  相似文献   

7.
史新海  赵格 《玉米科学》2003,11(2):059-061
通过对山东省1990~2000年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认为山东省紧凑型高产玉米杂交种产量的提高,主要是增加了穗粒数、穗行数、穗长、千粒重、生育期和抗病性.山东省1990~2000年紧凑型高产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是,公顷产量、株高和千粒重呈上升趋势,小斑病和大斑病基本呈平稳发展趋势,穗位高、穗长、穗行数、穗粒数和生育期的变化则无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鄂北岗地区175块公顷产量9000kg以上的夏播紧凑型玉米有关调查,试验资料的整理分析,着重探讨了不同穗型紧凑型玉米夏播每公顷产量稳定在9000kg以上的产量结构及主要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紧凑型玉米夏播公顷产量稳定在9000kg以上,选用不同穗型品种,应采取相应的栽培密度,即中晚熟、大穗型品种以60000株(穗)/hm2左右,中熟、中穗型品种以66000株(穗)/hm2左右,中早熟、小穗型品种以79500株(穗)/hm2左右为宜,同时采取“两选、两增、一抢、三及时”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麦套夏玉米高产栽培优化措施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彩霞 《玉米科学》1999,7(3):045-048
在前几年单项试验的基础上,1995~1996年从品种、密度、肥料等主要农艺措施进行了探讨,采用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通过计算机建立麦套玉米产量与密度、氮肥用量、氮肥追施时期、磷肥用量、钾肥用量综合措施的数学模型。筛选高产、低耗优化栽培方案。模型寻优选择:产量大于7500kg/hm2,利润大于6750元/hm2,优化方案农艺措施:选用紧凑型品种种植密度72375~73875株/hm2,平均为73125株左右。氮肥施用量555~705kg/hm2,1/3氮肥追施时间以出苗后6~8d追施,磷肥703.5~759kg/hm2,钾肥87.0~130.5kg/hm2。  相似文献   

10.
紧凑型夏玉米后期增粒重六项关键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近年来的小区试验和潍坊市紧凑型夏玉米单产9 750~11 250 kg/hm2的高产实践,总结出了促进紧凑型夏玉米后期增粒重创高产的6项关键技术措施.即:及时锄地灭草,减少土壤养分无效消耗;增施攻粒肥,促穗大增粒重;浇足灌浆水,加快营养物质向果穗中运转;及时去雄,改变养分分配方向;禁止割叶削顶,形成较多光合产物;适当晚收,增加光合积累等.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潍坊市夏玉米大面积增产,增产率达13.72%以上。  相似文献   

11.
紧凑型玉米的高产潜力分析及研究方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凑型玉米的高产潜力分析及研究方向初探吴明泉(山东省聊城地区农科所252058)进入90年代,紧凑型的玉米杂交种在粮食生产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5年山东省莱州市玉米所培育的西玉3号紧凑型良种创造了产量为16260kg/ha的全国夏玉米高产纪...  相似文献   

12.
皖北地区过去被列为玉米杂交制种非适宜区。作者在分析以前杂交制种低产原因,本地区气象要素,总结周边地区高产制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皖北地区玉米高产杂交制种技术研究”课题。通过选用高产制种组合,调整播期,父母本错期、行比,增加母本密度,优化配方施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将本地区玉米杂交制种产量由过去的2250kg/hm2左右,提高到3750kg/hm2以上,实现本地区玉米杂交制种历史性突破,并提出4500kg/hm2玉米高产制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
紧凑型夏玉米高产需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通过对紧凑型玉米亩产700~800公斤耗水量研究,明确了该产量水平需水量为280~300立方米,其产量与耗水量呈二次函数关系。通过对耗水系数、水分生产率分析,明确了紧凑型玉米用水经济,对水分利用效益高。通过研究,明确了高产水平后期阶段耗水量大、耗水强度高,抽雄后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一半;籽粒形成期耗水强度与开花期近似,平均日耗水分别为3.81和3.95立方米/亩,灌浆期日耗水仍较高,达到2.5立方米/亩左右。故高产栽培必须重视后期灌水。  相似文献   

14.
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作者分析研究了目前山东省3种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认为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最高,中间型玉米杂交种次之,平展型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最低。紧凑型玉米杂交种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增大密度使总粒数增多。因此,今后应大力选育和推广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以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5.
玉米高产性能定量化分析及其技术途径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赵明  付金东 《玉米科学》2008,16(4):8-12
基于现有的研究基础,对产量性能定量分析体系、产量层次差异和生产障碍进行了综合分析,进一步完善玉米高产分析的理论,明确挖掘玉米高产潜力的技术途径。①基于对三合模式的产量分析,提出了产量性能定量分析体系,根据玉米高产实例提出了超15000kg/hm2的产量性能定量指标和进一步高产挖潜主攻方向;②明确了我国3大玉米主产区在光温生产、高产纪录、品种区试、农民生产田产量之间的产量层次性差异,分析了可能的原因和缩小产量层次差异的技术途径;③分析了我国目前不同玉米生产区的关键障碍性因素对产量性能可能产生的效应,提出了主要高产的技术保障措施,为实现我国玉米大面积高产高效目标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丘陵区川谷地玉米最佳群体结构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梁嘉陵 《玉米科学》1996,4(4):054-056
本研究探讨了丘陵区川谷地玉米不同密植条件下生理指标的表型值及经济产量性状,并建立了玉米最佳群体结构模型。经过对模型的寻优,选出获得最大经济产量的适宜密度范围为5.0~5.5万株/hm2,最大叶面积指数3.0~3.5,最适光合势16500~18000m2/d·hm2,最适生物产量19500~20250kg/hm2。对指导丘陵区川谷地以及类似地区的玉米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油、高淀粉玉米产量、品质与群体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产条件下探讨了高油、高淀粉玉米的群体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相同产量水平下,高油玉米收获指数低,形成单位重量子粒所需的生物量高,粒叶比低;而高淀粉玉米则相反,收获指数高,形成单位重量子粒所需的生物量相对低,粒叶比高.在11 250 kg/hm2左右的产量水平下,高油玉米、高淀粉玉米的生物产量分别为26 000、23 000 kg/hm2;抽丝至成熟期的平均叶面积分别为50 280、41 550 m2/hm2;叶面积持续期分别为270、220万m2·d/hm2左右.保持花后较高的叶面积、叶面积持续期,防止植株早衰是实现玉米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确立了套种玉米施肥与产量的二元二次回归模型,模型经方差分析F值达极显著水平。进一步分析,该研究的三个主放因子对量的影响大小程度是氮>磷>钾,其相关程度为0.93。经过模拟寻优,玉米单产9000-9750kg/hm2的N、P、K施量的优化组合是:玉米施氮360kg/hm2,施P2O569.8kg/hm2,施K2062.7kg/hm2。该施肥指标通过大面积生产示范验证,玉米平均产量在940-9600kg/hm2,比常规栽培田玉米产量7411.5kg/hm2,增产1993.5-2188.5kg/hm2,增产历26.9%-29.5%。增产效果显著。生产示范产量接近目标产量,说明该方程可以为大田预测,研究所得的施肥指标可以作为小麦套种玉米高产施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魏自民  赵越  周连仁 《玉米科学》2003,11(2):075-077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土区玉米子粒产量与氮肥、磷肥、钾肥、锌肥、硼肥5因素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产量形成的肥料反应模型,解析了各因素对总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寻求定量生产水平下的最佳农艺措施,本文得出风沙土区玉米高产栽培措施为:N:131.04~148.32 kg/hm2、P2O5:102.20~109.00kg/hm2、K2O:101.22~106.59 kg/hm2、Zn:92.36~102.64g/hm2相似文献   

20.
玉米化控综合高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玉米化控技术在逆境条件下和高产再高产条件下更能显示其潜力。本文探讨玉米单产9000~12000kg/hm2、12000~15000kg/hm2技术措施。其技术关键是:在正常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地块和品种,增肥增密,在生育中期喷施一次玉米壮丰灵,从而实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目的。为我省玉米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单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