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月份-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月份~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潮~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来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来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11月份.  相似文献   

5.
盛夏栽培平菇,通常是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  相似文献   

6.
平菇播种后至出菇前称为发菌期.此段时期的技术管理程度如何,是决定平菇菌丝体能否在培养料中正常发育,能否获得今后平菇优质高产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取决于生产成败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平菇发菌期的管理至关重要.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平菇生产者认为平菇易种,管理粗放,播种之后往往忽视了发菌期的科学管理,掉以轻心,从而导致了平菇的减产欠收,严重者甚至血本无归,失败绝收.目前正值平菇秋季栽培的最佳季节,为了帮助广大生产者正确掌握平菇发菌期的技术管理,现将秋栽平菇发菌期的技术管理要点浅述如下.发菌期的管理归纳起来即为温度、湿度和空气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白灵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秋冬季生产白灵菇,一般在5至6月份制作生产的母种和原种,7月份制作栽培种,8月份制作出菇菌棒进行发菌管理,10月份后创造出菇条件,进入冬季出菇采摘。通常栽培白灵菇一般只在冬季出一潮菇,第二潮菇量很少,并且菇形也差,多数菇农不再管理。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只有40—50%,为了提高白灵菇的效益,充分利用白灵菇菌袋中的营养资源,菇农一般在春季利用白灵菇菌筒废料栽培鸡腿菇,  相似文献   

8.
盛夏栽培平菇,通常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即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  相似文献   

9.
<正>一、出菇期的管理将菌丝发满的料袋移入棚内,在相对湿度80%-90%下出菇。出菇期是子实体形成和菇体成长阶段,这时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其温、湿度与发菌期间有明显差异。1.菌袋人棚码垛播种后发菌20-30天,菌丝即可发满菌袋,入棚码垛,一般垛高8-11层。2.保温出菇最适宜温度10-18℃,出菇前期气温较高,以遮荫通风降温为主。晚秋和初冬,室温适宜,保温降温相结合。进入冬季后,以保温增温为主,棚温低于5℃要人工增温。  相似文献   

10.
菌渣复合基质栽培双孢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前期生产废弃的平菇及鸡腿菇菌渣,实现食用菌菌渣的循环利用,并获得栽培双胞菇的最佳配方。采用在双孢菇的栽培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平菇菌渣+鸡腿菇菌渣(两者质量比为1∶1)替代部分的稻草、牛粪,进行双孢菇的栽培试验,并对菌丝生长状况、出菇情况、生物学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料中平菇菌渣+鸡腿菇菌渣(两者质量比为1∶1)添加量在12kg·m~(-2)时,双孢菇的产量最高,菌丝生长旺盛,生物学效率达到44.2%。最终选择平菇菌渣+鸡腿菇菌渣(两者质量比为1∶1)12kg·m~(-2),牛粪8kg·m~(-2)、稻草8kg·m~(-2)、尿素0.3kg·m~(-2)、过磷酸钙0.7kg·m~(-2)、生石灰0.5kg·m~(-2)、石膏粉0.5kg·m~(-2)为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1.
香菇出菇期较长,一般从秋季开始出菇,直至第二年春末,约10个月.一般8-9月接种,11-12月出菇,12月份以前生长的香菇叫秋菇.现将秋季香菇菌袋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平菇栽培过程中,发菌成熟的菇床迟迟不出菇,或采过1-2潮菇的菇床不再正常出菇的现象较为常见,针对其发生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1栽培季节 根据杏鲍菇出菇的适宜温度来安排恰当的出菇期,在青海海东地区栽培杏鲍菇,适宜出菇的季节春天为4-5月份,秋天为9-10月。杏鲍菇比白灵菇容易出菇,提前1-2个月制菌袋发菌。  相似文献   

14.
平菇袋式栽培具有成功率高、出菇快、产量高、操作简易、占地面积小、经济效益稳等优点.目前,该技术生产上仍是菇农首选栽培方式.但在栽培中常因各种原因造成烧菌、发菌慢、不出菇或死菇等问题.现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关防治办法,供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味道鲜美,口感滑嫩,烹调方法简单等特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平菇的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较高,栽培管理过程中问题较多,难度较大,特别是冬季出菇后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要求更高,管理较难,容易造成损失。本文就平菇冬季出菇后的管理技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之一,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适应性强,深受广大菇农的喜爱。但如果出菇期管理不当,受温度、营养、水分、光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菇棚里容易发生不现蕾、幼菇枯死、菌柄细长、菌盖不分化、袋内结菇、畸形菇等现象,从而影响平菇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盛夏栽培平菇,通常是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方法如下。1.菌种和培养料菌种选用优质的中高温型菌株,栽培料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列配方:①棉子壳97  相似文献   

18.
白灵菇迟Ⅲ菇、不出菇的表现主要有3点:一是出菇缓慢,从接种日起,菌龄超过130天。二是出菇快慢不一,如同一接种期的整批菌袋中,先后出菇时间可以相差1个多月。三是不出菇,接种后数月,菌袋不现菇蕾。迟出菇、不出菇,其主要原因是技术失误和管理不善,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冬季栽培平菇的成功率高.也是人们利用空闲时节搞致富的好时机。但冬季气温低,栽培平菇发菌缓慢或迟迟不发菌.在出菇期间义弈易产生畸形菇.用煤炉加温.既加大成本开支.煤气还会使菇体产生中毒现象。本人从实践中总结出冬裁早菇生物能保温法.具有节约成本和卫生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种菇巧用水     
采用室内框架式栽培平菇,通常只在菇床正面产菇,其生产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如在框架式菇床上使菌袋正反两面同时产菇,可在不增加单位面积培养料重量,不改变培养料配方和菌种播种量的基础上,产量增产近一倍,且提早出菇7天左右。平菇菇床正反面产菇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