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黄淮海区玉米育种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洪飞 《玉米科学》2008,16(1):059-061
玉米育种的基础在于种质的改良、扩增和利用,根据杂种优势模式原理建立商业化育种流程,可以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黄淮海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现状,阐述了夏玉米产量与降水的关系及夏玉米耗水量和耗水规律,并提出了结合中长期天气预报、秸秆覆盖和"双行交错"种植技术等措施,为解决黄淮夏玉米高产过程中水分利用等问题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黄淮海区夏玉米高产稳产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是全国最大的玉米集中产区,根据该区玉米生长发育规律和产量构成因素等形成与发展过程,围绕高产稳产形成的群体特征,综合运用调控技术,规范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为黄淮海区夏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2020年黄淮海夏播区玉米联合体审定的产量前20位品种进行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在选育和种植品种上,应选择比对照增产5.0%以上、抗穗腐病、千粒重在330 g以上、容重在720 g/L以上、穗高系数等于或接近0.382、高淀粉(粗淀粉含量在72%以上)、赖氨酸含量在0.3%以上、中大穗(穗长在17.8 cm以上)、穗行16左右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6.
黄淮海超高产夏玉米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比较研究超高产田(15 000 kg/hm2)和高产田夏玉米的产量构成、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特性和灌浆速率等指标差异,探索超高产夏玉米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超高产田夏玉米较高产田增产15.6%,穗粒数多3.7%,百粒重增加8.9%,超高产主要依赖于百粒重的增加;吐丝后超高产田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和总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高产夏玉米田,吐丝后10~40 d超高产夏玉米田子粒干物质阶段积累速率较高,吐丝50 d后,高产夏玉米田植株衰老,超高产夏玉米子粒仍维持一定的灌浆速率。超高产田夏玉米具有叶面积指数大、干物质积累多、叶绿素含量高和灌浆时期长等生长发育特性,有效增加穗粒数和粒重。  相似文献   

7.
本技术规程围绕以高产、抗病、抗倒、稳产品种为核心,以精细播种、提高播种质量为基础,以中高密度为保证,以加强肥水调控为重点,以实现品种、技术和生态气候3个因素的最佳结合为目的,以技术、环境、产量指标与产量形成的动态关系为生长调控主线;以高产、  相似文献   

8.
玉米种质创新和商业育种策略   总被引:25,自引:17,他引:25  
张世煌 《玉米科学》2006,14(4):01-003
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是玉米育种技术发展的基础,其目标是促进新品种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正趋向于成熟,将大规模地推向育种应用。发展商业育种要明确产量与杂种优势的关系,还要分析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与亲本之间特殊配合力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产量增长的相对贡献率。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玉米商业育种要实行循环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9.
我国玉米育种科技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3,自引:14,他引:49  
总结了60年来我国玉米育种成功的主要经验,指出玉米育种水平的提高对玉米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玉米消费量的增长、资源环境的制约和气候的变化以及国际竞争对玉米育种的挑战,分析了我国玉米育种科技存在的问题,提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玉米育种水平和育种创新能力的举措。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青贮玉米的发展、育种现状及育种目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概述了我国青贮玉米的发展和育种现状,提出了近期我国青贮玉米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以甘肃省靖远县寺儿坪农场为例,阐述了在黄灌区农场管理模式下自交系繁育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该模式下生产玉米自交系的对策,为从事玉米自交系繁育人员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曹崇金 《玉米科学》2006,14(4):175-176
根据目前许多育种工作者对商业化育种的理解,提出了商业化育种概念,同时结合玉米育种实际,提出进行玉米商业化育种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宜采用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统武 《玉米科学》2006,14(Z1):33-34
农业机械化将是农业生产的一次革命,21世纪我国农业生产将会实现机械化耕作,而我国现有的玉米主推品种大部分没有考虑到适应机械化耕作的需求,未来推广的品种在选育时需要在发芽率、抗倒性、整齐度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以适应农业机械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试论吉林省玉米未来育种目标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郑单958已成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第一大玉米品种。它能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应用,是因其聚集了高产稳产、抗病(逆)性强、制种产量高、品质优良、生育期适宜及适应性广等优点。它给我们的借鉴作用是:吉林省未来的玉米育种应放在高产、稳产、质优、广适、抗病、耐密、制种产量高、生育期适宜等目标的选择上。  相似文献   

15.
筑糯5号糯玉米是以金矮70和ZS31两个自交系分别作父本和母本组配的杂交种.糯性强、皮薄、口感好,一般公顷产鲜果穗15000kg左右、产干子粒约6750kg,播种至采收鲜果穗的生育期71~112d,出苗至子粒成熟的全生育期115d左右.株型较好,抗倒性强,子粒白色、硬粒。  相似文献   

16.
玉米育种学的发展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向东 《玉米科学》2004,12(Z1):005-006
如将20世纪玉米生产史与玉米育种史相联系,可清晰地看出:玉米育种学是伴随玉米生产的发展,以生物进化论为基础,以遗传学为理论指导,结合生态学原理,并与其它相关科学紧密联系,而成长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体系.并通过对玉米生产的研究,选育新品种,进一步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发展,在发展中完善充实.高油玉米、优质蛋白玉米,是在玉米育种学指导下产生的人工进化玉米新类型.进入21世纪,玉米育种学与细胞杂交技术、DNA技术结合,将会产生巨大发展潜力,最终服务于社会化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玉米育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23  
中国玉米连年丰收,国内市场供应充足,但未来玉米需求会继续扩大,对玉米生产和育种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回顾历史,中国玉米品种不断提高产量,得益于增强了抗逆(病)性。但在90年代以后,玉米育种目标和育种思路受到困扰。育种者要重视提高品种的抗逆性,通过循环育种和高密度抗逆育种途径培育配合力更高的优良自交系和抗逆性更强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18.
玉米育种新技术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刘治先 《玉米科学》1995,3(4):012-015
研究表明,Stock6单倍体技术、EMS诱变技术等是玉米育种的实用技术,业已成为当今玉米育种的重要工具。Ga配子体基因对保持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纯度,确保其产品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地促进甜玉米、糯玉米和优质蛋白玉米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玉米育种现状与技术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辽宁省“八五”至“九五”期间玉米育种现状的分析和总结,概括地阐述了辽宁省玉米育种水平以及存在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品种推广速度慢、面积小、寿命短,并提出了将来技术发展方向应以商业化育种为目标,扩增种质资源为基础,采用新型生物技术等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20.
玉米育种理论技术新拓展与商业育种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一套功能健全的商业育种技术体系是商业育种研发流水线的保障。新世纪伊始,各种玉米育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例如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单倍体育种技术、品种精确评价技术和高通量数据采集技术等,这些技术大大提高了商业育种研发流水线的效率。本文从我国玉米种业的研发现状出发,分析育种新技术在加速商业育种进步中的作用,提出切实可行的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体系,该体系整合了包括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单倍体育种技术、品种精确评价技术、高通量数据采集技术和育种大数据管理技术在内的先进商业育种技术,构建了玉米规模化种质资源创新体系,可以更有效地加速我国玉米商业育种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