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具有平等性、和谐性及开放性特征的微型生态系统.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是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三个重要的生态因子.只有这三个生态因子相互之间形成动态平衡,才能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因此,本文就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进行研究,探讨大学英语教师的生态角色定位,以便创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学视角进行理论观照,将教学同行评价系统定义为以教师(生产者)、同行(消费者)与教育管理部门(分解者)三大主体构成,处于制度环境和资源环境中的生态系统,通过分析教学同行评价生态系统价值标准偏颇、生态位宽度过窄、制度匹配程度不高、生态资源配置不够等四方面的失衡现象,提出以互利共生为逻辑起点、拓展生态位宽度、优化评价制度、丰富环境资源等优化策略,促进教学同行评价生态系统的良好生态循环,实现教学同行评价的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3.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基本结构可以简化为"人+课堂生态环境",其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属性。但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产生了冲击,使得英语课堂教学出现了课堂生态的失衡现象,打乱了英语课堂原本稳定的运行状态。英语课堂生态的失衡与信息技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冲击密切相关,随着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决定了英语课堂生态的重构必须采用科学可行策略以及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进行整合,从而创建和谐高效、师生平等共同发展的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收获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应用从学生那里采集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和开放式调查探讨这些指标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强度并找出其中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和整体课堂教学质量感知显著相关;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能力是影响大学生课堂参与的关键维度;对课堂参与影响较大的教学因素包括开展课堂互动讨论、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授课紧扣主题等;另外,对教师的一些基本要求,如口齿清晰、声音洪亮,授课深入浅出、让学生听懂等,是吸引学生课堂参与的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态学教学的核心是由能物关系联结起来的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和世界被广泛接受,中国农业传统文化中的整体协调基础和现实农业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的紧迫性,成为农业生态学在中国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农业生态学所传授的知识是目前其他课程所难以替代的。农业生态学的本科教学应以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调控和演变规律为重点,并让学生了解有关现状与农业发展的道路。农业生态学的研究生教学中应系统地介绍农业生态系统测定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让学生了解农村持续发展实际,了解课题有关研究进展,全面增强实践与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大学课堂,与原有的传统课堂生态系统之间产生了碰撞,课堂师生互动、课堂生态环境和课堂学习模式都呈现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课堂的新特征。然而移动互联网在大学课堂中所造成的失衡现象,需要我们遵循教育生态链法则,优化课堂生态中的师生生态链;遵循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营造良好课堂生态环境;遵循限制因子定律,改善学生学习方式;规避"花盆效应",提升学生实践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该文在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当前信息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实践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指导,从学生、教师以及课堂环境三个维度分析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不协调因素和产生不协调因素的原因,进而提出教学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讨论法的运用是突出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过程,进而减少甚至不对教师有依赖性;讨论法是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活动。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型特点和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创造课堂讨论的环境和途径,并灵活设计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智力。  相似文献   

9.
依据江西某大学调查样本数据,基于教师、学生、督导人员等不同对象课堂敬畏表现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比较分析影响不同对象课堂敬畏的影响因素,进而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课堂敬畏的影响因素因课堂敬畏主体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影响教师课堂敬畏的因素有教师基本情况与固有习惯因素、现有评价体制因素、教学辅助设备因素、学生课堂表现因素、微观文化的氛围因素;影响学生课堂敬畏的因素有学生自身特征因素、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因素、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等。  相似文献   

10.
教育生态化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全新教育理念和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研究生英语课堂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而教师作为"关键物种"对整个系统的平衡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借助教育生态学的理念,从教师与环境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自身等角度,对研究生英语教师多元角色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1.
黄永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755-12758
根据“卓越计划”培养目标的要求,要开展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鱼类增养殖学课程教学改革为例,说明应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合理调整课时安排等增加课堂信息量;开展现场教学和专家讲座,加强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完善教学课件,避免教学课件“华而不实”和成为教科书的“复印件”;通过专题讨论,增加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提高自身素质,丰富教学内容;指导开展学生科研实验,开辟鱼类增养殖学的第二课堂6个方面的创新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德育是人的终身教育,课堂中的德育话语交际效果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有着不同的影响,数学教学涉及更多的逻辑思维训练,但缺乏德育的意识形态,需要加强德育的话语渗透,帮助学生提高政治和道德的分析能力。本文分析了数学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建立数学课堂中德育话语的功能分析理论框架,从德育话语的内涵、教师的形象以及师生的关系、教师的德育话语表达技巧和组织能力三个方面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该文论述了大学办学理念的内涵以及如何在研究生培养中实现办学理念.大学的办学理念应包括以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根本任务和指导思想,以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引领社会为基本功能,以科学的发展策略为行动纲领.在研究生培养中,要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实现培养行为与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的统一;各培养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的统一;要完成培养任务还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各因素共同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4.
“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林"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基础的差异、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及实践实验中的不足,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提出了以学生成才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改革;选编教学内容,以农林害虫的生态学教学作为"昆虫生态学"课程的重点内容,错位发展;改进教学方式,合理优化使用多媒体课件,将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改变学生成绩考核由教师单一评定为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评定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邓本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4,(8):2516+2518-2516,2518
分析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教学水平(非教学研究)明显弱于教学型大学,而教学型大学教学效果却远不及前者的现状,以省属农林类大学农学类专业课程教学为例,探讨强调教师的教学技能培养和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效果是否具有主导作用,笔者认为:教学效果可能并非由课堂教学质量决定,学生心态是否积极也同样为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从师资力量、学生外语水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目前农林院校经管类本科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认知和模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83%的教师赞成双语教学,67%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还不具备全面开展双语教学的条件,主要的制约因素是缺乏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因此过半的教师认为通过选送专业教师出国培训来提高和培养双语教学的师资是较为有效的手段。同时在授课形式上选择小班教学为宜,教学方法以互动式为主,双语比例交叉在50%以上为佳。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即出台相关激励措施;拓宽师资培养渠道;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确定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等。  相似文献   

17.
“概论”课理论性、现实性很强,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改革攻坚深刻影响人们思想的形势下,如何讲好“概论”课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技能和知识结构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在认真分析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讲好讲活理论;采取互动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多的参与教学;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实践教学促进课堂教学;举办多种专题讲座,拓展学生思维和视野.  相似文献   

18.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分析总结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构建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畅通的教学环境、创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式的学习环境等诸多优越性。针对该教学手段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强调教育的人文化内涵、坚持以学生为本和舍得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和策划等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