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介绍了辅酶Q10发酵生产方法及应用前景,阐述了发酵法生产辅酶Q10的工艺研究思路与措施,概述了辅酶Q10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根癌土壤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发酵法生产辅酶Q10,考察了破壁方法、皂化温度、皂化时间、加碱量、皂化顺序对辅酶Q10提取率的影响,试验得到皂化的最佳条件为:皂化温度60℃,皂化时间30min,皂化液与破碎液比例为5∶2。与未皂化相比,皂化后的细胞碎片经固液萃取后得到的辅酶Q10提取量提高了39.65%,并且消除了杂质对辅酶Q10测定的影响,该方法可行性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辅酶Q10在预防和治疗人体疾病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保健品领域,其市场需求和工业产量均持续扩大。微生物发酵法制备辅酶Q10是目前最经济且有前景的方法,而选育获得高产菌株是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关键。通常,采用传统或现代遗传改造技术处理菌株,产生大量突变后代,然后从中筛选出增幅最大的高产菌株。由于微生物突变是随机不定向的,因此高通量的筛选技术是实现突变库快速高效筛选和提高育种效率的保障。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辅酶Q10高产菌株选育方面的技术和原理进展,以及显色定量法、紫外薄层色谱、HPLC,UPLC等技术在其高通量筛选方面的应用等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烟草细胞培养生产辅酶Q10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草细胞培养是获得辅酶Q10的一条有效途径。在黄花烟草细胞株培养过程中,对生物量、总糖、辅酶Q10的含量进行监测,建立起在烟草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 蔗糖消耗、辅酶Q10生成的动力学方程模型,各方程曲线与实验点拟合较好,相关系数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5.
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外观以及农药残留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了烟剂2号对贮藏期猕猴桃的安全性测试与评价。结果显示,对贮藏期猕猴桃没有造成伤害,是安全的,而且有助于贮藏;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可见,烟剂2号是一种高效、安全、低残留的绿色农药。  相似文献   

6.
应用种衣剂能达到良种标准化、加工机械化、播种精量化、栽培管理轻型化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廊坊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种衣剂.在玉米、小麦、棉花和蔬菜上见到成效。玉米种植面积17.8万hm^2.种衣剂应用面积8万hm^2.占46.2%.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效果达80%以上。小麦种植面积约11万hm^2,种衣剂应用面积约1万hm^2.占9.1%.对小麦锈病防治效果达80%.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为60%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垦农4号为材料,研究了化控种衣剂和常规种衣剂对大豆籽粒灌浆过程和产量形成的调控,探讨了内源激素作用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大豆应用化控种衣剂可以提高生育后期叶源和根源的生理活性;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利于籽粒内容物的充实和产量的形成;应用化控种衣剂平均比常规种衣剂增产13.9%。  相似文献   

8.
种衣剂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红辉  石伟勇 《种子》2002,(2):39-40
本文简要介绍了种衣剂的发展历史、作用机理和种衣剂类型以及种衣剂在农业上的应用,同时对种衣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今后应着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世界及中国种衣剂专利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欧洲专利局世界范围专利数据库和中国知识产权网的中外专利数据库为数据检索源进行检索,分析世界范围内种衣剂专利现状,为种衣剂的研究应用及制定专利战略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关于世界范围内种衣剂方面的研究,共检索到国内外相关专利371项,其中,中国156项、新疆10项。新疆与国内外其他地区在种衣剂专利研究方面差距不太大,应继续加强新疆种衣剂等应用基础性研究的资助力度,提升专利保护意识,促进新疆种衣剂专利研究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种衣剂及其在我国水稻上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并对种衣剂的组成、类型以及种衣剂在我国水稻上的研究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选用亮盾(杀菌种衣剂)、高巧(杀虫种衣剂,间接防治病毒病)和凯普克(植物生长调节剂)3种药剂进行复配,对甜豌3号、绿宝、宝峰6号和食荚大菜豌1号等4个菜豌豆品种进行种子包衣,根据出苗率、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等,研究确定最佳药种比。结果表明,药种比为1∶0.5时,甜豌3号和绿宝出苗受抑制;药种比为1∶7.5时,出苗率、农艺性状和产量无显著变化;药种比为1∶5.0时出苗率最高,幼苗长势最好,平均产量比对照增加20.5%。因此,复配种衣剂处理豌豆种子的最佳配比是:亮盾10mL、高巧20mL和凯普克10mL混匀包衣5.0kg豌豆种子。  相似文献   

12.
种衣剂对玉米种子活力及苗期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选择6个玉米杂交种,用20%福·克悬浮玉米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包衣和不包衣的配对试验表明:该种衣剂对玉米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田间出苗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可加速玉米苗期生长,显著增加玉米播种后30d的株高、叶龄,显著增加根条数和根系活力,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玉米的抗倒性和抗逆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蔬菜种子市场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本文从蔬菜新品种的选育与种子生产的研究、良种生产过程控制、采后加工处理、种子质量检测、人员培训和良种推广体系建设几个方面阐述了蔬菜种子质量控制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种子包衣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磊磊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126-131
根据国内外种子包衣的研究和发展,通过介绍种子包衣现有技术方法,种衣剂的概念、作用机理、成分和分类、以及种衣剂的功能的研究进展,包衣机械研发和使用概况,提出了我国种子包衣研究的薄弱方面,以期为我国的种子包衣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玉米种衣剂的制备与应用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者采用皂化聚乙烯醇为主要成膜材料研制了 2 0 %克·福玉米种衣剂 (10 %克百威 ,10 %福美双 )并进行了室内和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该成膜物质配制的种衣剂对玉米种子是安全有效的 ,能提高出苗率 5 .2 6 %~ 11.5 %;对病虫害防治率为6 0 %~ 10 0 %;促进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达 ;提高玉米产量幅度为 6 .45 %~ 11.5 %。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长调节剂拌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易媛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3):67-73
为了研究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苗期生长的调节效应,通过盆栽条件下3种生长调节剂5个剂量拌种试验,旨在探讨不同生长调节剂适宜的施用剂量。结果表明:多效唑、种衣剂、拌种剂进行小麦拌种均能提高种子胚乳消耗初始速率,加快种子胚乳消耗转化,促进种子萌发,有降低发芽势、提高发芽率效应,达到早出苗的效果。多效唑拌种对麦苗有加快生育进程、缩短叶片长度、降低苗高、增加叶片宽度、促进分蘖、增加干物质积累等效应,有利于达到壮苗效果,拌种浓度以1~1.5 g/kg为宜。种衣剂、拌种剂拌种对麦苗有加快叶龄进程、增加分蘖、增加干物质积累等效应,有利于促进麦苗生长,形成壮苗,拌种浓度分别以8~10 g/kg、1.5~2 g/kg为宜。  相似文献   

17.
早稻种子包衣直播育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徐迪新  李来成 《种子》2001,(5):21-24
早稻不催芽直播育秧,抗寒力强,成秧率高,可早播、早熟和省工、省种。是传统育秧方法的创新。种衣剂有防治病、虫、鼠害和营养壮苗作用,它与直播育秧技术结合,可以不侵种直播干谷,又使种衣剂免于在浸种中溶解淋失,两者优势互补,合成一项具有高科技结晶,操作性强。新型实效,简单易行的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18.
浸种型水稻种衣剂对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用种衣剂包衣杂交和常规水稻种子,通过不同育秧方式及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了浸种型水稻种衣剂对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型水稻种衣剂具有促控秧苗生长,增强秧苗 性,抗病性和提高成率,有效穗数及产量等作用,与对照相比,包衣处理成秧率提高8.5-15.5%,增产5.1-8.6%。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对耐水成膜助剂ZY904-1、ZY904-2、ZY904-3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应用性能指标的测定来评价成膜剂性能,从而探究成膜剂在水稻种子包衣上的应用效果,筛选出能显著提高农药缓释性能的成膜剂及添加浓度。试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了浸种后不同时间点农药保持率。结果表明:成膜剂ZY904-2在添加浓度为0.5%时,包衣均匀度达95.7%,包衣脱落率为1.7%,与对照相比,发芽势和发芽率增长率为1.25%、3.23%,株高和根长提高0.52、0.62 cm,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增重0.46、0.33 g,在浸水40天后,嘧菌酯保持率仍能达到47.26%。成膜剂ZY904-2在应用于水稻种衣剂后能促进植株生长,显著提高嘧菌酯缓释性能,推荐应用于水稻种衣剂研究开发中。  相似文献   

20.
种衣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17%多·克·酮小麦种衣剂对幼苗生长的调控作用以及田间防治甘肃省小麦主要病害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7%多·克·酮种衣剂安全的药种比为1:50,在此包衣比例下,不仅可提高出苗率,对植株生长无不良影响,而且能使植株根系活力显著增强,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生长后期抗倒伏能力增强;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对早期小麦条锈病的防效可达76.2%、小麦白粉病可达77.0%,对土传性小麦全蚀病的防效可达到82.1%,冬麦区小麦产量提高6.8%,春麦区小麦产量提高1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