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民培训是促进农民转型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在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加大农民有序和规范培训对发展现代农业、塑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实践层面探讨了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在理论层面解读了问题存在的逻辑基础,提出了新时期农民培训主体的选择原则,设计了培训对象梯队建设方案,构建了农民培训的现实路径,最后提出了农民培训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保护东北黑土地对于构建我国耕地保护新格局和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研究在对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视角下我国东北黑土地保护内涵解析基础上,利用2017~2019年在省域、县域和村域三个层面获取到的东北黑土地典型区域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和总结归纳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北黑土地耕地数量减少趋势明显,建设占用是最大威胁。质量退化现象严重,有机质补充缺乏是主要表现。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水蚀风蚀是主要风险;其现实障碍主要源于地方政府"心口不一"、农户"有心无力"和部门间"缺乏有效统筹协调"三大逻辑本体。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应该从设立黑土资源保护区、建立耕地保护区域间补偿机制、加强耕地保护执法执政与督察等方面激发地方政府转变用地方式的能动性,实现对东北黑土区耕地的数量管控。从探索对耕地保护的农户给予直接经济补偿、完善耕地保护性耕作和生态保育补贴政策、建立土壤碳汇"市场化"交易机制等方面调动农户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积极性,实现对东北黑土区耕地的质量管理。从统筹整合各项涉农资金、统筹协调各类建设项目和建立政府职能部门协作体系等方面提高部门间协调机制的有效性,实现对东...  相似文献   

3.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出现的违法现象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架构存在的一些问题。鉴于执法资源稀缺,我国应当在立法、执法和市场的自我监管层面进行制度创新,整合现有资源,同时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做法,由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多主体联动联治,广泛引入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独立检查员等机制,用好WTO的SPS通报评议机制。只有经过系统性的改进才能更有效地打击食品安全领域违法行为,真正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监管全覆盖。  相似文献   

4.
黄瓜栽培基质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粮食生产安全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重庆市直辖以来,影响粮食生产中的耕地状况、播种面积、抗灾减灾能力、科技支撑、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提出解决重庆市粮食生产安全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西吉县退耕还林树种选择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吉县相同立地条件下,对山毛桃、山杏、杞柳、柠条、仁用杏、大果沙棘、沙棘、柽柳、云杉等树种进行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山毛桃、山杏、杞柳等树种生长表现良好,经综合权重法筛选,确定为优良树种,可用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是各地方具有显著地域特征和独特营养品质特色的优质农产品,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本文从分析开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工作对促进农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具有重要作用入手,阐述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工作进展,探究提出推进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过渡地带草坪草种选择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简述了我国过渡地带草坪草种选择及应用进展 ,分析了影响我国过渡地带草坪草种选择的因素以及草坪草种选择变化的内在规律 ,并指出未来草坪草种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在大量竹种引种栽培试验的基础上,结合侵蚀劣地快速绿化技术的研究课题,有目的地对8种适应性、固土力较强的竹类品种的适生环境、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适应性、长势、竹鞭及根系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强度水土流失区进行实地试验,选择发掘出了四季竹、实肚竹和花吊丝竹这3个优良的水土保持竹种,可在水土保持治理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巨大进步,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不断出现,生态危机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众多学者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从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出发,要完成这一目标,实现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已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对东北玉米干旱指数保险纯费率厘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东北三省68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利用Penmen Monteith公式计算玉米生育期内的逐日参考作物蒸散量,结合逐日降水量资料构建干旱指数(CWD);将整个分析期按照3个准30a周期(1961-1990、1971-2000和1981-2010年)进行统计,计算不同周期内东北地区CWD的理论概率分布函数,分别求得累积概率≤5%、≤15%和≤25%时各站的CWD值作为重旱、中旱和轻旱划分标准的阈值,并以不同时间尺度分别厘定保险纯费率;对3个时段的结果进行对比,以分析气候变化对干旱指数保险产品纯费率厘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指数CWD能很好地指示东北玉米干旱风险,1961-2010玉米生育期内全区干旱风险由东向西递增,西部为常年干旱区;各时段内多数站点表现为旱情加重;从重灾到轻灾,旱情加重的站点减少而旱情减轻的站点增多;基于CWD厘定的玉米旱灾保险纯费率与单产减产率的厘定结果近似(相关系数0.893),时间变化上表现为先增后降。这说明一种公平科学的保险纯费率应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随各时段灾害风险的不同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2.
杉木人工林土壤系统有机碳相关变量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丹  王兵  戴伟  李萍 《土壤通报》2011,(4):822-827
为了评价土壤性质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运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江西大岗山杉木人工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杉木人工林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各性质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土壤性质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共同影响着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和分解转化方向,但不同土壤性质的影响机理不同。在土壤系统中,碱解氮量、细菌数量和真菌数量以及它们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大部分变异,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有效磷含量和放线菌数量由于直接正效应和间接负效应相抵,因而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决定程度较小,总孔隙度和速效钾含量对有机碳含量虽也表现出一定的直接效应影响,但影响程度较低;和简单相关或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相比,通径分析能更加客观和全面地评价土壤性质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河套灌区土壤盐分对化肥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土壤养分利用与生产力提升,为阐明土壤盐渍化对河套灌区农田土壤肥料氮素转化关键过程的影响。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不同含盐量土壤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恒温培养试验,分析了不同盐分梯度下土壤中氮素转化的水解和硝化过程。试验共设置了低盐(EC5:1=1.46 dS/m)、中盐(EC5:1=2.19 dS/m)、高盐(EC5:1=3.43 dS/m)3种盐分梯度,分别施用尿素和磷酸二铵两种化学氮肥。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壤盐分升高抑制了尿素的水解作用,高盐处理尿素的净水解量较中盐和低盐处理分别降低19.4%和27.1%,而土壤盐分在中盐时对磷酸二铵的水解表现出促进效应,中盐处理磷酸二铵净水解量较低盐、高盐处理分别提高33.6%和4.3%。②土壤高盐分会抑制硝化反应的开始,高盐处理相较低盐、中盐处理推迟3 d左右;土壤盐分升高对两种氮肥净硝化量的影响均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中盐处理尿素的净硝化量,较低盐、高盐处理分别提高了8.6%和9.1%,中盐处理磷酸二铵的净硝化量,较低盐、高盐处理分别提高了19.1%和5.1%。③在等...  相似文献   

14.
暗排技术对设施连作土壤改良及切花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温室、大棚等设施栽培条件下的土壤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理化性状变劣、养分比例失调、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生产性能降低这一现象,采用暗管排水排盐技术,在稻草还田(800 kg/hm2)配套措施条件下,研究了暗管不同埋管间距(2、4、6m)对设施连作表层土(0~15 cm)有机质、速效养分(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盐分含量以及切花菊‘神马’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暗排技术能明显增强切花菊的根系活力,对切花菊主要品质(株高、茎粗、花径、舌状花数及生物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其中4 m的埋管间距处理效果最佳;对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的提高效果埋管间距4 m处理显著高于埋管间距2 m和6 m处理;暗排技术对于土壤的降渍排盐作用明显,可显著降低表层土壤的含水量、电导率、全盐量以及主要盐分离子含量(Ca2+和SO42–),并且随着埋管间距的减小,降渍排盐的效果越明显。综合比较分析各相关试验结果,结合暗管埋设初期成本投入的考虑,4 m的埋管间距处理能最有效地改良设施连作土壤及提高切花菊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海河低平原盐渍涝洼区表层土壤积盐影响因素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海河低平原盐渍涝洼区表层土壤积盐因素的主次关系结果表明 ,地下水埋深2~ 3m、表层土壤全盐量≤ 5 0g/kg、地表高差≤ 6 6cm地段 ,表层土壤盐渍度主要受心土层盐分状况和微地形因素支配 ,而 6个间接作用中亚表土层全盐量通过心土层全盐量对表层土壤盐分累积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宜陇中旱作区种植的优质马铃薯品种,解决当地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品种老化、抗病性弱、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以当地主栽马铃薯品种陇薯6号为对照,对引进的7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宁薯19号、 陇薯11号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39 245、37 35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陇薯6号增产15.87%、10.27%。综合分析认为,宁薯19号、陇薯11号较对照品种陇薯6号增产幅度大,综合农艺性状好,可在陇中旱作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演变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土壤胶体表面所带电荷是土壤具有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的根本原因。表面电荷数量、比表面积、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电场强度以及表面电位是土壤胶体颗粒重要性质,影响土壤中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过程。运用带电颗粒表面性质联合分析法,测定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研究自然植被恢复过程对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植被的演替,子午岭林区土壤表面电荷数量、比表面积、表面电荷密度均随植被的恢复增加,变化范围分别为10.88~19.85 cmol·kg–1、40.67~61.71 m2·g–1和0.22~0.31 c·m–2,平均值分别为16.18 cmol·kg–1、54.88 m2·g–1和0.28 c·m–2,土壤表面电场强度达108 V·m–1数量级;土壤黏粒、有机碳含量是影响表面电荷性质的主要因素,解释率分别为62.5%和27.9%;土壤基本性质对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黏粒、有机碳、...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集约经营过程中反硝化细菌丰度的变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对集约经营0(CK)、10、15、20、25 a毛竹林表层(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三种反硝化细菌nirK、nirS、nosZ丰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毛竹林土壤反硝化细菌基因丰度(1.45×106~3.03×108 copies·g-1干土)高于其他生态系统。随着集约经营时间的增加,两层土壤的三种功能基因丰度在集约经营10年时表现增加或不变的一致规律。除表层土壤nirS基因外,三种功能基因在集约经营过程的某一阶段(15或20 a)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集约经营持续25 a时,除表层土壤nosZ基因丰度仍低于对照外,其他基因丰度均恢复甚至超过对照水平,说明土壤反硝化细菌表现出对集约经营干扰的抵抗和恢复反应。表层nirS和nosZ土壤基因丰度显著高于亚表层土壤,但nirK基因丰度出现相反现象。土壤性质与基因丰度的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集约经营措施对土壤反硝化细菌影响明显,主要通过土壤氮和有机碳变化综...  相似文献   

19.
口感型番茄具有皮薄、肉厚、多汁、酸甜适中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为筛选出适宜河西地区戈壁日光温室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口感型番茄优良新品种,在酒泉市肃州区东洞戈壁农业生态产业园的戈壁日光温室对引进的9个口感型番茄新品种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式进行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酒泉市肃州区戈壁日光温室中,以戴安娜、原味1号为综合表现最优品种,其经济效益分别为1 075 200、 1 068 000元/hm2,可作为当地越冬茬日光温室采摘和高品质种植方向发展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产在满足人民对粮食基本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正面临耕地资源锐减、环境健康受损和土壤退化加剧等历史性挑战,与此相关的耕作制度再一次受到人们关注,并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给当代农业生产问题的解决从耕作制度视角提供历史经验和参考。从耕作制度演变及内涵变迁、耕作制度研究的作用与贡献以及耕作制度发展的驱动力和现实挑战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综述,同时针对耕作制度改革、智能化发展等提出了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