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一叶兰是百合科多年生常绿宿根草本植物,原产我国海南、台湾等地,别名蜘蛛抱蛋、一帆青、苞米兰等。以其常绿、生性强健、少病虫害、易栽培和耐阴的生长习性,而在环太湖区域倍受民众的青睐。由于适于大众的文化品位和视觉需求,因而在各类公共场所和建筑物内、许多百姓家庭、众多花鸟和菜市场等,都能见到其身影。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翻地深度和不同栽植密度的造林试验,对河北省查字龙头山种苗场的华北落叶松早期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栽植5a后,调查结果表明:深翻15cm可促进华北落叶松树高与胸径生长,深翻15cm比深翻40cm和对照的树高生长量分别提高5cm、16cm,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0.12cm、0.23cm;造林密度2.0m×2.0m的比密度1.5m×1.5m的树高生长量低4cm、胸径高0.07cm;华北落叶松在一年中的7、8月份生长量最大,深翻15cm和40cm树高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46.60%和43.71%、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38.52%和40.65%,造林密度2.0m×2.0m和密度1.5m×1.5m的树高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38.23%和40.43%、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44.93%和40.45%。因此,通过适宜深度翻耕与合理的栽植密度造林可提高华北落叶松早期生长量。 相似文献
4.
栽培密度对籽用南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1年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对籽用南瓜"银辉2号"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种子产量有显著影响;密度过大,田间出现徒长、叶柄脆、易折;白粉病害加重、烂果率提高、坐果指数下降;15 000株/hm2是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产值最大,成本收益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6.
以小白菜为材料,研究了栽培基质深度对小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8 cm深基质栽培小白菜,叶长、叶宽、叶片数、根长、根体积、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均优于2 cm、4 cm和16 cm深基质栽培,同时,叶绿素、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高于其他处理。综合各项指标表明,本试验中小白菜的生长和品质优劣依次为8 cm栽培>16 cm栽培>4 cm栽培>2 cm栽培。由上可知,采用8 cm的基质深度栽培小白菜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韭菜栽植密度对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温室韭菜栽植密度对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刘建勇(宁夏盐池县农村职业中学751500)由于韭菜对栽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产品销售市场广阔,经济效益高,并有利于下茬作物防病增产,因此,近年来温室韭菜迅速发展,在保护地蔬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日光温室韭菜,其... 相似文献
9.
以“农大6号”和“农大7号”欧李为试材,采用温室有机栽培的方法,设置4个栽植密度(0.5m×0.5m、0.5m×1.0m、0.5m×1.5m、1.0m×1.0m),对欧李的生长指标(株高、地径、冠幅)、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叶绿素含量(SPAD)及荧光指标(Fo、Fm、Fv/Fm、Fv/Fo、qN、qP、ETR)进行了测定,以探究栽植密度对温室有机欧李生长及光能利用的影响,为其高效生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对欧李的生长及光能利用均有显著影响,且因品种而异。“农大6号”的生长及对光能的利用随密度减小先增大后减小。栽植密度为0.5m×0.5m时,其地径、冠幅、LA、SLA均最小,荧光参数Fv/Fm、Fv/Fo最小,qN值最大;当密度减小至0.5m×1.5m时,“农大6号”的株高、地径、冠幅均最大,LA、SLA、SPAD值最高,且地径、冠幅显著高于其它密度(P<0.05),荧光参数Fv/Fm、Fv/Fo值最大,qN值最小;密度减小至1.0m×1.0m时,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农大7号”的生长及对光能的利用随密度的减小而增大。0.5m×0.5 m密度下地径、冠幅、LA、SLA、SPAD值最低,ETR、qP、qN值均较大;1.0m×1.0m密度下地径、冠幅、LA值均最大,SPAD值最高,荧光参数Fv/Fm、Fv/Fo、ETR值最大,qN值最小。温室有机栽培模式下,“农大6号”和“农大7号”的适宜栽培密度分别为0.5m×1.5m、1.0m×1.0m。在欧李的温室生产栽培中,应根据品种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以确保植株生长良好及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温室黄瓜不同栽培形式和密度,直接影响产量,其原因是产量采自基本的主理过程。如光合、呼吸、传导作用、离子吸收、蒸腾、色素形成、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等许多过程。不同的栽培形式和密度,促进或阻碍这些过程的进行。如栽培形式和密度不同,2号小区株行距27cm×60cm4167株/667m2,比3号小区株行距40cm×60cm2778株/667m2,前期产量增14.57%,总产量增31.24%。2号小区比3号小区霜霉病晚发生18天,病情指数降低12.24。所以栽培形式和密度不同.群体结构不同,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中,对光、热、水分、离子吸收均不同。其结果必然是产量和发病轻重都不同。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以万寿菊"色素1号"为试材,通过大田试验研究3种种植密度对万寿菊主要病害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并测定了10种生物农药、1株生防菌株和5种低毒化学农药对万寿菊主要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以期为万寿菊产、质量的提高及万寿菊主要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种植密度与病害严重度、产量和花朵数呈正相关,与株高、茎粗、单花平均鲜质量、干质量呈负相关,最佳种植密度为4.89株·hm-2;10种生物农药中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和蜡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黑斑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65.08%和64.39%,其次是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效为61.47%;沃丰康-克线散粉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灰霉病防效较好,防效分别为65.55%和64.46%,其次是土传3号悬浮剂,防效为60.62%;生防菌株GYSM-6m1对黑斑病和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63.34%和53.93%;5种低毒化学药剂中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125 g·L-1氟环唑悬浮剂对黑斑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70.56%和70.33%;125 g·L-1氟环唑悬浮剂对灰霉病防效最好,防效为67.85%,其次是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450 g· L-1咪鲜胺水乳剂,防效分别为63.59%和63.37%.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以成都二水早大蒜品种为试材,研究2种种植密度及单层、双层2种播种模式对大蒜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层播种或加大种植密度,对大蒜植株株高、假茎高没有显著影响,但对鳞茎大小、抽薹率、独蒜率有极显著的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蒜头直径随之变小、抽薹率下降、独蒜率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