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艳红赫蕉,又名红苞蝎尾蕉,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在又长又细的花梗上直立着艳美的鲜红色花序,每个花序上生有10余个对生排列着的苞片,每个鲜红色的细长苞片里包裹着向上伸展的橙红色的花瓣,顶端呈深紫蓝色,酷似一个鹦鹉的嘴,新奇醒目,栩栩如生,十分迷人。它是当今世界观赏植物的新宠,也是国际上新兴的切花材料。艳红赫蕉原产太平洋诸岛。喜阳光充足及温暖多湿环境,也能耐半荫。宜疏松肥沃排水畅通的沙壤土。  相似文献   

2.
农杆菌能够附着蕉柑的胚性细胞。农杆菌对蕉柑胚性细胞的附着曲线表明 ,农杆菌与蕉柑胚性细胞之间的附着是一个动态过程。农杆菌在蕉柑胚性细胞上的附着量受共培养介质中乙酰丁香酮 (As)和表面活性物质影响较小 ,而与共培养介质中的农杆菌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控制威廉斯B6香蕉的株高与株型,采取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宿根蕉苗期不同物理截茎处理对香蕉生长发育特性(株高、围茎、青叶数、叶间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田生产的情况下,香蕉截茎处理能够起到蕉株矮化的效果,同时对围茎、青叶数和叶间距的影响显著。其中,截茎2次(第1次在株高长到80 cm、第2次在蕉株抽出第1片大叶后)的处理效果最好,能够显著抑制株高、增加青叶数,同时对蕉株围茎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应用 2 0条Sangon的随机引物 ,对6 0 Coγ射线辐照诱变所获新株系漳蕉 8号(原漳农 8号 )及其对照品种台湾北蕉 (MusAAAGrandCavendish)的总DNA进行RAPD ,结果发现有 1 2条引物扩增出 68条谱带 ,其中同源带 53条 ,占总带数的77 9% ,差异带 1 5条 ,占总带数的 2 2 1 % ;漳蕉 8号与对照多态性差异高达 2 4 6% ,且显示出稳定性遗传。其中S10 和S19的 3条差异带 ,可作为漳蕉 8号株系鉴定和防退化复壮的筛选标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二倍体野生蕉与三倍体威廉斯香蕉苗进行24h的7℃低温处理,测量其组织含水量(WC)、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同时测定其气体交换特征参数与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低温处理下,威廉斯香蕉WC较其对照处理显著性下降,下降幅度为14.36%;低温与对照处理的野生蕉WC与对照处理的威廉斯香蕉WC保持相同水平。低温下威廉斯香蕉Pro含量(与干重比)较其对照显著下降,下降幅度为17.05%,而野生蕉Pro变化不显著。低温处理下的威廉斯香蕉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其总抗氧化能力也较其他处理显著下降。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以低温处理的威廉斯香蕉下降幅度最大,与其他处理相比达显著性差异。光强光合曲线中随光强的增加,低温处理的威廉斯香蕉净光合速率(Pn)增加幅度低于对照处理,低温与对照处理的野生蕉随光强增加其Pn保持相同幅度的增加,且增加幅度居于对照与低温处理的威廉斯香蕉之间。总之,三倍体威廉斯香蕉对冷害更为敏感,其膜系统氧化加剧、脯氨酸含量降低、失水量增加,总抗氧化能力降低,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明显受抑制、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然而,同样低温处理下二倍体野生蕉则表现出与对照相似的生理状态,因此可认为野生蕉作为具抗寒性种质可作为抗寒育种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6.
巴西蕉的营养特性及钾镁肥配施技术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钾、镁肥配施是香蕉施肥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巴西蕉(Musa.AAA.Giant.Cavendish.cv.Baxi)的营养特性及钾镁肥配施对其生长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假茎与叶片是养分累积的最主要部位;在整个生育期,叶片Mg/K比波动最大。为获得60t/hm2的高产,巴西蕉需要吸收N.275.3.kg、P24.6.kg、K900.0.kg、Ca.151.2.kg、Mg.73.2.kg、S.23.9kg、Fe.2091.7g、Mn.2910.6g、B.228.6.g和Zn.435.6.g。在土壤镁素丰富及Mg/K比为6.87和香蕉大量施钾条件下,施镁肥对巴西蕉的叶片营养、植株长势、蕉果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因此,在此条件下可不必配施镁肥。  相似文献   

7.
香蕉产业是河口瑶族自治县农业支柱产业,在促进河口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河口香蕉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构建SWOT矩阵,分析指出河口香蕉产业应立足发挥优势、利用机遇、克服困难、回避威胁的发展战略,提出河口香蕉产业发展建议: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果品品质;打造绿色品牌,推动香蕉销售;创新合作机...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施用香蕉茎秆(蕉秆)及其制备的生物炭对珠江三角洲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本文通过土壤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0.5%、1.0%和2.0%蕉秆和水稻秸秆(稻秆)及其生物炭后,土壤中不同粒级水稳性团聚体的组成,并采用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和平均重量比表面积(MWSSA)等评价团聚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珠江三角洲农田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以0.25 mm微团聚体为主,占团聚体比例29.80%~52.52%;1~0.5mm团聚体次之,占18.19%~20.08%。2)施用1.0%、2.0%蕉秆和2.0%稻秆显著增加0.25 mm土壤团聚体总量,并显著提高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与不施用有机物料对照相比,团聚体MWD分别增加45.60%、62.37%和65.50%,GMD分别增加43.45%、55.34%和60.66%,D分别降低2.23%、2.32%和2.78%, MWSSA分别降低18.14%、20.09%和23.01%。3)MWD、GMD与 5mm、5~2 mm和2~1 mm团聚体所占比例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0.25 mm微团聚体所占比例呈极显著负相关; D、MWSSA与0.25 mm微团聚体所占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与5 mm、5~2 mm和2~1 mm团聚体所占比例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4)综合主成分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施用2.0%和1.0%蕉秆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效果佳,均与施用2.0%稻秆没有显著差异,而施用蕉秆生物炭和稻秆生物炭短期内不能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蕉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土壤肥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诱导香蕉花蕾愈伤组织再生的最佳外植体部位、TDZ(噻苯隆)浓度和光照条件等因素。以2个不同品种的香蕉(桂蕉六号和矮蕉)花蕾的不同部位作为外植体,通过诱导花蕾形成愈伤组织等过程进行研究。试验获得了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试验中TDZ对花蕾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表现出较大差异,桂蕉六号花蕾的顶端和矮蕉花蕾的中部最容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不同外植体对TDZ和光照的敏感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下抗旱性不同的帝王蕉和粉蕉幼苗叶片和根系的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主要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2种香蕉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多;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并未持续上升,而是重度胁迫低于中度胁迫,但仍高于对照和轻度胁迫。干旱胁迫后,除帝王蕉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外,帝王蕉根系可溶性蛋白质、粉蕉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在3个胁迫程度下增加幅度均大于叶片增加幅度,且粉蕉较帝王蕉更能适应干旱胁迫环境。本文将为香蕉抗旱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铅镉短期胁迫对蓬莱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蓬莱蕉在Pb、Cd胁迫下的生理变化规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土壤重金属Pb、Cd单一及其复合胁迫对蓬莱蕉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同处理水平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重金属Pb、Cd单一和复合胁迫下,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在Pb单一胁迫下,总叶绿素含量先升后降,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在Cd单一胁迫和Pb、Cd复合胁迫下,总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先升后降。(2)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重金属Pb、Cd单一和复合胁迫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而总叶绿素含量则表现为下降趋势。说明蓬莱蕉在一定重金属胁迫范围内,可通过增加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和诱导活性氧清除系统,以减少由于胁迫带来的代谢失衡对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河口县是我国重要的香蕉生产基地之一,也是云南省香蕉主产区,不仅拥有山地香蕉种植的特殊环境优势,同时具备优质的本地香蕉品牌。本研究对河口县香蕉产业的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调研,并对今后河口县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一带一路"河口香蕉走向世界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3.
2001年5月,对神农架林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结合林区有关工作人员近几年的观察,在海南(开 鸟)(Gorsachius magnificus)栖息和觅食活动比较频繁的4个主要地点,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确定各地点的方位,并对各地点的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和植被等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神农架林区海南(开 鸟)栖息活动地有以下特点:(1)该鸟栖息地主要分布在海拔600m以下,栖息活动地类型主要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灌木林和灌草丛、农田等。(2)该鸟主要选择水源充足,鱼虾丰富的小河溪流以及小河旁的农田作为觅食地。  相似文献   

14.
把1500ppm的DDE投放在日粮中饲喂四种野鸟,到半数死亡时捕杀存活的鸟,用化学方法对组织进行分析,然后把死亡鸟和幸存鸟的结果进行比较,测定出DDE的脑致死残留量。在所有这四种鸟中,脑内DDE的残留量为300—400ppm时,因DDE使死亡的可能性增加了,证实了早先单用一种鸟所得的结果。体内残留量(ppm,湿重)不是特征性的,因为死亡鸟和存活鸟大致都相同,而且存活鸟平均量还较高。死亡鸟体内残留量(ppm,脂肪)是较高的,也和存活鸟的体内残留量不相同。给鹩哥投喂1500ppm的DDE,连喂7天后,投喂未经处理的饲料,并且每隔7、28、56和112天进行捕杀,测定DDE在鹩哥的消失率。DDE从体内消失较慢,消失率每天为0.30%(估计半排期为229天)。DDE从脑内消失较快,在25天就只剩下起始浓度的一半,此后脑内浓度的增加是与体内脂肪的百分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香蕉采摘机器人的作业效率和质量,实现机器人末端承接机构的精确定位,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YOLOv5算法的蕉穗识别,并对蕉穗底部果轴进行定位的方法。将CA(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融合到主干网络中,同时将C3(Concentrated-Comprehensive Convolution Block)特征提取模块与CA注意力机制模块融合构成C3CA模块,以此增强蕉穗特征信息的提取。用 EIoU(Efficient Intersection over Union)损失对原损失函数CIoU(Complet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进行替换,加快模型收敛并降低损失值。通过改进预测目标框回归公式获取试验所需定位点,并对该点的相机坐标系进行转换求解出三维坐标。采用D435i深度相机对蕉穗底部果轴进行定位试验。识别试验表明,与YOLOv5、Faster R-CNN等模型相比,改进YOLOv5模型的平均精度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分别提升了0.17和21.26个百分点;定位试验表明,采用改进YOLOv5模型对蕉穗底部果轴定位误差均值和误差比均值分别为0.063 m和2.992%,与YOLOv5和Faster R-CNN模型相比,定位误差均值和误差比均值分别降低了0.022 m和1.173%,0.105 m和5.054%。试验实时可视化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能对果园环境下蕉穗进行快速识别和定位,保证作业质量,为后续水果采摘机器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地调查,并对土壤和植株养分进行分析,认为南宁市能源站石埠果园蕉柑不开花结果的原因是土壤有效硼、锌缺乏导致植株硼、锌含量低,土壤pH偏低,有效氮、磷、钾养分含量低。通过对土壤施用氮、磷、钾肥和石灰以及叶面喷施硼、锌肥料,能使蕉柑正常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香蕉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特点和广西蕉区越冬气候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广西当前香蕉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行区域化、集约化栽培;调整蕉区产业结构;改革香蕉栽培制度,加速品种更新换代,推广良种;推广采用组培苗;增加投入,科学管理;完善促销措施等一系列旨在提高香蕉生产经济效益的可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上思县海南嗀活动区的水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开 鸟)(Gorsachius magnnficus)是世界上最为濒危的鸟类之一。在上思县海南的活动区,分布有水鸟32种;其中在海南(开 鸟)主要觅食地浅水区活动的有14种,包括11种白昼活动的水鸟和3种夜行性水鸟,海南(开 鸟)属夜行性水鸟。由于生境使用时间不同,海南(开 鸟)与大部分白昼活动的水鸟形成生态分隔;夜鹭在觅食生境的使用和活动时间上,与海南(开 鸟)重叠最多,有可能对海南(开 鸟)产生重要的生态影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还表明,冬季和初春是调查海南(开 鸟)的分布和数量的重要季节。  相似文献   

19.
仲秋时节的每天凌晨1时左右,中国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东隆庆关山丫口--"鸟道雄关"浓雾缭绕,漆黑的夜幕下,铺天盖地的鸟儿在盘旋打转,婉转嘹亮的鸟叫声响彻云霄.  相似文献   

20.
高产香蕉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肥力较高的老蕉园进行平衡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当第一造蕉氮肥用量达到1000kg/hm2以上及氮钾肥施肥比例N K2O为1 1 15时,香蕉抽蕾提前,蕉果农艺性状及品质较好,产量达到52 5t/hm2的高产水平,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施钾比例的增加,香蕉的营养生长受到一定的限制,农艺性状及品质均变差,产量及经济效益均有所下降。在土壤Mg/K=1 37的情况下增施镁肥,香蕉的营养生长受到一定影响,蕉果的农艺性状下降,但固形物与可溶糖含量提高,产量及经济效益明显降低;施用硫肥对香蕉的生长及产量影响不大,但由于增加了肥料成本而使经济效益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