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高山扁叶蜂Cephalcia alpina Klug为害华北落叶松,可将针叶取食一空,使树停止生长,焦枝干梢,为害十分严重。据“中国森林昆虫”一书记载,高山扁叶蜂国内分布于山西,国外分布于中欧、苏联和朝鲜。 我们于1985年6月下旬在赤城县大海陀林场发现高山扁叶蜂。该场已有87亩落叶松被害,被害林从远处望去呈焦枯一片。7月上旬,被害树下,枯枝落叶中每平方米有越冬幼虫达400—500头,密度很大。据了  相似文献   

2.
一、分布及危害 杨网蝽(Stephanitis sp)在河南、江苏、山东等省均有分布,为害严重。我区主要分布在许昌、鄢陵、临颖、舞阳、郾城、襄县、鲁山、宝丰等地。在许昌地区林科所和襄县林科所调查,有虫株率为100%,株平均虫口密度达万头。初步调查统计,全区杨树被害株率30%左右。主要危害I—72、I—69、I—214、沙兰杨、鲁伊沙等新引进杨树品种,也危害毛白杨、健杨、P—15A、柳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翼丝叶蜂,属于膜翅目叶蜂科丝叶蜂亚科,是落叶松林木的重要食叶性害虫。落叶松翼丝叶蜂,主要以幼虫群集于1~2a生枝条,于针叶簇丛中取食为害,受害林木针叶稀少。被害严重时,针叶食光,呈黄褐色,远望如同火烧一样,严重地感威胁着落叶松的生长。据调查,落叶松林木受害率一般为30%~50%,个别受害严重林地,被害率达60%~100%,单株虫口密度达数百头至千头以上。 1 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白头翁开花时,初  相似文献   

4.
正杨黑点叶蜂(Pristiphora conjugata Dahlb.)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叶蜂科(Tenthredinidae),是杨树人工林及苗圃猖獗发生的食叶害虫。近年来,延边大学教学试验基地8 9年生"三北一号"人工杨树林遭到该虫严重危害,受害株率达100%,受害叶片仅剩叶柄,被害严重的杨树整株叶片全部被吃  相似文献   

5.
白桦锤角叶蜂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谢宝贵,邢义,邢英明,于明山,韩梅,孙忠强白桦锤角叶蜂是呼盟免渡河林区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为害特别严重,被害株率90%以上。白桦锤角叶蜂(Cimbexbetnlaris)属于膜翅目广腰亚目锤角叶蜂科,主要分布...  相似文献   

6.
稻大蚊Tipula ainp Alexander属大蚊总科,大蚊科。分布于我国南方诸省,主要危害水稻的根系。但在山东未见报道,1984年4月笔者在诸城市林业局苗圃发现幼虫在土壤中危害当年扦插的健杨、69杨、214杨、72杨及花卉的嫩根嫩芽。杨树当年生苗被害株率达36%,死亡率达17%,严重影响苗木构成活和生长。现将4年来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鲁×山、山×哈、72×山杨树硬枝扦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克斯杨(Populus deltoides cv. ‘Lux’)×山海关杨(P. delioides cv. ‘Shanhaiguan’)(简称鲁×山),山海关杨×哈佛杨(P. deltoides cv. ‘Harvard’)(简称山×哈),圣马丁诺杨(又称Ⅰ-72)(P.×euramericana cv.‘Sanmartino’)×山海关杨(简称72×山),是1982年人工切枝水培杂交集团选择的。它们的特点生长快、主干直、抗病性强,是当前速生丰产林和造纸林的优良品种,深受群众的欢迎。这3个优良品种均属美洲黑杨类,目前国内外美洲黑杨类的品种,硬枝扦插成活率较低。例如,意大利卡萨列蒙菲拉托的杨树栽培研究,在1957~1969年的哈佛杨扦插成活率平均为41%,鲁克斯杨扦插成活率平均为62%,  相似文献   

8.
杨树花粉植株的诱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从1964年Guha等人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成功地获得曼陀罗花粉植株以来,世界一些国家和我国相继开展了杨树花药培养诱导单倍体植株的研究。我们于1975年春开始杨树花药培养的研究,5、6月份开始进行器官分化,当年12月获得了杨树小植株。1976年春移入苗圃,通过几年的工作,诱导成功的有小叶杨×美杨+旱柳、小叶杨×黑杨(P.simonii×P.nigra)、P15A、北京杨、中东杨(P.berolinensis)、美杨、美杨×青杨(P.nigra.var.italica×P.cathayana)健杨、欧洲黑杨、美杨×欧洲黑杨(P.nigra var.italica×P.nigra)、箭杆杨×欧洲黑杨(P.nigra var.thevestina×P.nigra)、银白杨×小叶杨(P.alba L×P.simonii)、欧洲黑杨×小叶杨(P.nigra×P.simonii)、胡杨14种杨树花粉植株,已移入苗圃九百余株,三年生最高3.9米。小叶杨×滇杨、香杨、合作杨、山海关杨(美洲黑杨)、草杂杨(小叶杨×美杨天然杂种)、加杨、格鲁德杨和新疆杨都已进行过器官分化,其中部分未能从小芽抽茎长成植株,部分在试验中因污染而死亡。  相似文献   

9.
<正> 杨干象鼻虫(Cryptorrhynchus lapathiL.)是杨树枝干的毁灭性害虫,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和陕西等省。该虫主要为害杨树,其次为害柳树,以加拿大杨、中东杨、沙兰杨受害最重。辽宁省的发生面积达60多万亩,被害严重的铁岭、鞍山、辽阳等地区,有虫株率最高达70%以上,造成林木千疮百孔,林相残缺不全,对以杨树为主的防护林、速生  相似文献   

10.
小钻杨优良无性系苗期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自然或人工的长期选择,在辽宁省许多地区,生长着许多具有明显增益的小叶杨与钻天杨间的地方杂种——统称小钻杨(Populus×xiaozhuanica W.Y.Hsu et Liang),仅1982年,由辽宁省林业厅和辽宁省杨树委员会,组织复查认定为省级小钻杨优树的,即达近20种。为了掌握这些优良无性系的生育特性、适生地区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除了开展全省性的区域栽培试验外,我们于1976年在我所圃地,系统地观察了这些无性系  相似文献   

11.
柳叶蜂(Nematus sp.)属膜翅目广腰亚目,叶蜂科丝叶蜂亚科(Nematinae),主要危害旱柳,在食最不足时,也危害杨、沙柳、簸箕柳。危害严重时,80%左右的树叶被食光,造成树势衰弱,生长不良。该虫分布在内蒙古东胜、伊金霍洛旗、鄂托克旗和山西河曲。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危害与分布情况杨吉丁虫(Poccilonota Variolosa Paky)在我县主要分布于第二机械林场上造营林区,全场被害面积占有林地面积的25%。该厂从1972年秋季以来造林12000亩,主要品种有二青杨、小叶杨、美×青、双阳快、小×黑、白城杨。通过林中观察,危害最重的是小叶杨、二青杨,其次是双阳快杨。从1979年发现虫情,起初数量甚少,危害较轻,未能引起重视,到1980年已蔓延成灾。危害最重的是东南退大面积片林,25个林班共39000亩,被害率在90%以上,平均虫口密度7头,最多达40头,大片林木形成小老树。由于此虫是杨树干部害虫,主要危害衰老树木的干部韧皮部,多在中老龄树木上危害。幼虫在韧皮部潜伏危害期较长,给防治上造成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3.
杨白潜蛾(Lencoptera susinella Herri-ch-Shaffer)是杨树叶部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在叶片组织中钻成隧道为害。由于所蛀隧道连成一片,便形成很大潜痕,被害严重时,整个叶片枯萎脱落。据调查以小青杨被害最重,1976年辽宁省昌图付家机械林场有5,000多亩的4年生小青杨幼林全部被害,整个林地黑叶斑斑,每株树受害叶占2/3以上。1.寄主植物小青杨、小叶杨、加拿大杨、山杨、中东杨、朝鲜杨。2.分布国内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及内蒙古等省区;国外日本、苏联、及西欧一些国家。3.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4.
叶蜂科(Tenthredinidae)两新种(膜翅目:广腰亚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危害林木的叶蜂(Tenthredinidae)两新种。一种为刺楸叶蜂(Conaspidiakalopanacis),隶属于叶蜂亚科(Tenthredininae),同盾叶蜂属(Conaspidia Konow),危害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Koidz.)树叶,据报道1975年江西省萍乡市刺楸受害有虫株率达90%。另一种为杨潜叶叶蜂)Messa taianensis),隶属于黑特叶蜂亚科(Heterathrinae),潜叶叶蜂属(Messa Leach),为害小叶杨、小青杨、欧美杨等,据报道1978年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西平林场一片17年生小叶杨林,受害严重,虫口密度很大,平均每株树有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15.
用苏云金杆菌制剂100倍液,对几种杨树食叶害虫幼虫毒杀结果表明,杨扇舟蛾第1、2、3代幼虫死亡率分别为20.7%、46.9%、72.4%;柳毒蛾100%;对杨叶蜂效果不明显。苏云金杆菌制剂50倍液可使黄尾毒蛾幼虫死亡率达73.3%,大袋蛾幼虫死亡率45%。  相似文献   

16.
以107杨为砧木的三倍体毛白杨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毛白杨(Populous tomentosaCarr.)扦插育苗不易生根,生产中主要采用“接炮捻”、“一条鞭”等方法嫁接繁殖。长期以来,八里庄杨(Populus×xiaozhuanica W.Y.Hsuet Liang cv.‘Balizhuangyang’)以其适应性强、扦插成活率高、与毛白杨嫁接亲和力强等特点,成为嫁接繁殖毛白杨苗木的优良砧木。但它的生长速度比较慢,只有I—214杨的70%;分杈多,影响芽接质量;抹杈费工,提高了育苗成本,这在一定  相似文献   

17.
松阿扁叶蜂为害华山松简报王天录,何素荷松阿扁叶蜂属膜翅目,扁叶蜂科。据记载,在我国仅有为害油松,亦有为害樟子松的报道。1989年在山西省阳城县横河林场首次发现为害华山松,连续几年严重为害。华山松人工林被害面积达一万余亩,被害树木像火烧一样,惨不忍睹,...  相似文献   

18.
松黄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是危害松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主要发生在松树的中幼龄林中,直接威胁松树的正常生长.松树被害后,不仅当年生长量下降,而且重者会造成整株枯死.2002年10月上旬,东至县金寺山林场松黄叶蜂严重发生,暴发成灾,成片300亩马尾松纯林受害,单株最高虫口达300多条,平均虫口密度51条/株,局部松针被食达90%以上,看上去一片枯黄,如同火烧.  相似文献   

19.
1 目的意义锦县小钻杨(populus×Xiaozuanica W. Y. Hsu et Liang cv. 'Jinxian')又名锦新杨,该品种是林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利用树木杂交,在锦县大凌河下游河滩的天然杨树群落中,通过选优,建试验圃,人工提纯,复壮、繁育出来的一个天然优良杂种。与当地老品种小叶杨、小青杨比较,具有明显的速生特性,和外地引进的优良杨树品种沙兰杨、健杨、大  相似文献   

20.
研究采用野外观察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杨直角叶蜂[Stauronematus compressicornis(Fabriciu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解剖镜对杨直角叶蜂的不同虫态进行了显微观察。杨直角叶蜂在廊坊1a发生8代,卵期4d,幼虫孵化后取食为害,幼虫期10d左右,蛹期较长为15d,成虫寿命达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