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用稀土在农业上作为一项增产和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措施已被广泛应用。但早期使用的稀土农用产品多为叶面喷施的稀土无机盐,使用时比较费工。目前稀土的农用技术正向与营养元素、农药等复合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由于稀土元素能促进氮、磷、钾及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初步研究了稀土“农乐”和寻邬稀土微肥(均为混合轻稀土硝酸盐)对豆科绿肥紫云英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用0.03%的稀土“农乐”溶液和寻邬稀土微肥溶液浸种或苗期喷施,对紫云英鲜草均有显著增产效果:增产幅度14.34%~23.18%;对籽粒产量效应因处理不同而异.稀土“农乐”溶液浸种和寻邬稀土微肥苗期喷施,其籽粒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增产率分别为66.14%和75.74%,其余施用稀土的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供试浓度下,稀土对刺激紫云英种子萌发,增加成苗数,促进植株生长和干物质累积,增加千粒重有明显的效果,并能促进植株对氮、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时期喷施吨田宝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吨田宝,能降低水稻植株高度,从而有利于植株抗倒伏;同时,水稻分蘖数、叶片数、干物质积累、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也均有所增加,产量得到显著提高;各处理中以以秧田期和拔节期各喷施一次吨田宝的处理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达9 138.40 kg/hm2,比对照增产725.92 kg/hm2,增产率达8.63%。  相似文献   

4.
稀土元素在土壤-小麦体系中的迁移和分馏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观察土施和喷施两种条件下稀土元素从土壤向植物迁移过程中生物富集系数(Ax)大小和分布变化,研究了农用稀土在土壤-小麦体系中的迁移和分馏特征。结果表明,土施和喷施都存在一“效应期”,受稀土微肥成分的影响,在“效应期内植株有富集轻稀土的特征。在外源稀土影响较小时,小麦不同部位对稀土元素的富集具有不同的特点,根部稀土元素未出现分馏,但地上各部位出现Eu正异常,其中籽粒又有富集重稀土元素的特征。根据Eu异常值(δEu')的变化,初步确定稀土元素Eu在土壤-小麦体系迁移过程中发生分馏强弱的不同地上部位顺序为:茎≥籽粒>叶。利用相同方法对其他植物的研究表明,植物对稀土元素的富集模式因种类和生长环境的差异可能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5.
稀土,即稀土元素,为15个镧系元素的合称。它们除在电子、原子能、石油、陶瓷工业和医学上广泛应用外,在农牧渔生产上也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一、龙眼。对龙眼果穗喷施稀土溶液,可提高产量10%~25%。具体做法:6月中下旬起,每隔10~15天对果穗喷施0.1%~0.12%稀土溶液,即磷酸盐稀土、硝酸盐稀土、氯化盐稀土和柠檬酸稀土  相似文献   

6.
初步研究了齐穗期喷施稀土微肥对杂交水稻生物学性关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齐穗期喷施稀土微肥对水稻的有效穗数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以提高千粒重,显著增加实粒数;当喷施浓度为400mg/L时,每公顷水稻可增产799.5kg,增产率达10.6%。  相似文献   

7.
十五种稀土元素对棉花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一稀土元素和混合稀土对棉花的效应主要是: 1、稀土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提高了棉株稀土含量,但不同稀土处理之间,前期差异不显著,此期棉株中稀土50——80%来自于根系所吸收的土壤稀土,20—50%来自于浸种供给的稀土。花铃期喷施稀土显著提高了棉株稀土含量,且不同稀土元素处理之间差异也极显著。2、大部分稀土处理与对照比,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产,但L.S.D测验结果表明,只有混合稀土和铥达到接近5%显著水平,分别增产9.6和8.2%。3、盛花期测定棉株稀土含量呈较显著的正相关(接近R=0.05水平)、稀土含量与钾呈极显著负相关(R=-0.68),而钾与产量呈α=0.10水平负相关(r=-0.42),因此稀土可能主要是通过控制体内钾含量来提高产量的。4、稀土对棉花纤维品质有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稻、玉米、小麦的田间和盆栽试验,研究喷施不同浓度的农用稀土对农作物的分蘖和孕穗期植株体内酶的活性、氨基酸含量及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的含量。结果表明:①过氧化物酶在三种作物中除玉米表现增加外,水稻、小麦有增有减没有规律可循;②硝酸还原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均有所增强,所测17种氨基酸中绝大数表现增加,少数表现下降趋势;③籽粒中蛋白质、淀粉、脂肪的含量增加较明显。证明了农作物喷施稀土改善了作物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农用稀土安全性评价研究前沿的土壤-植物系统中稀土元素的行为与归宿研究予以综述。归纳出土壤pH、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粘粒矿物等均影响外源稀土在土壤中吸附性能和迁移性、稀土元素各形态转化与可给性,植株或农作物体内聚集稀土元素的能力依赖于植物种类、土壤介质中稀土含量以及成土母质和相应的生境。与土壤介质相比,植株中单一稀土元素含量可存在一定的分异性,并且植株对单一稀土元素的吸收与运移具有选择性。为此有必要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进一步研究单一稀土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态和运移特性,同时深入研究稀土肥料的不同方式施用后,田间状况下农作物体内稀土元素的吸收及运移情况,特别是籽实中稀土元素的累积。  相似文献   

10.
稀土元素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行为与归宿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当前农用稀土安全性评价研究前沿的土壤-植物系统中稀土元素的行为与归宿研究予以综述。归纳出土壤pH、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粘粒矿物等均影响外源稀土在土壤中吸附性能和迁移性、稀土元素各形态转化与可给性,植株或农作物体内聚集稀土元素的能力依赖于植物种类、土壤介质中稀土含量以及成土母质和相应的生境。与土壤介质相比,植株中单一稀土元素含量可存在一定的分异性,并且植株对单一稀土元素的吸收与运移具有选择性。为此有必要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进一步研究单一稀土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态和运移特性,同时深入研究稀土肥料的不同方式施用后,田间状况下农作物体内稀土元素的吸收及运移情况,特别是籽实中稀土元素的累积。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用药肥对水稻施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含有三氯异氰尿酸(TCCA)和N、P、K、Zn等养分的新型农用药肥处理水稻,结果表明:该药肥对水稻发芽率没有不良影响,对水稻苗期根系活力及植株N、P、K养分含量的影响显著,水稻增产显著,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设立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用条件(喷施和土施)下稀土元素镧在牧草体内的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稀土施用量的增加,牧草植株各部位稀土元素镧含量也增加.喷施稀土元素镧显著增加牧草叶和茎镧含量.禾本科牧草南非马唐叶片稀土元素镧含量与对照相比增加了 1.10~1.35倍,茎增加了0.42~1. 40倍.豆科牧草圆叶决明叶片稀土元素镧含量与对照相比增加了0.37~0.82倍,茎增加了0.25-0.45倍.并且在同一施镧处理水平上,喷施的牧草叶和茎镧含量显著高于土施.土施处理的各部位稀土元素镧含量只有在较高施用浓度下,才与对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在同一施镧处理水平上,喷施的根部稀土元素镧含量低于土施.但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圆叶决明荚稀土元素镧含量随着镧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喷施与土施之间,不同施用量的各处理之间以及各处理与对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无论是喷施还是土施,稀土元素镧在南非马唐植株中的含量排序为根>叶>茎,在圆叶决明植株中的含量排序为根>>茎>叶>荚.  相似文献   

13.
通过应用不同菌株、不同剂型的菌剂与常规施肥(CK)进行田间应用对比试验,研究农用微生物菌剂对黄瓜、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农用微生物菌剂较CK均可增产,其中,黄瓜增产8.6%~21.23%,水稻增产7.23%~10.41%;喷施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黄瓜可溶性糖含量、减少黄瓜硝酸盐含量,喷施长柄木霉也可减少黄瓜硝酸盐含量;水稻施用固体与液体剂型的枯草芽孢杆菌、胶胨样芽孢杆菌混合菌可提高其直链淀粉含量。农用微生物菌剂应用于黄瓜和水稻后均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而在品质提高的影响上较小,只有部分菌剂在部分指标上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拔节初期和齐穗期各喷施1次100mg/L浓度的蛋氨酸能缩短植株基部1-3节间总长度,并能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而极显著增产,具有明显的抗倒、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为指导盐碱地水稻生产,特开展壳贝佳、稀土、谷聚金3种调节剂对盐碱地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育秧苗期喷施谷聚金能够显著促进水稻秧苗生长及盘根;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喷施谷聚金有利于培育壮秧、促进秧苗返青,增加水稻分蘖2.4个,增产15.5%。说明在盐碱地水稻生产中施用谷聚金,可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及增产提质。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的肥料与浓度喷施植株,研究不同肥料对金线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产量提高和多糖含量积累均有明显的作用,以菜籽饼腐熟液500倍液和高效稀土肥1 000倍液增产、提质效果最为明显,比对照平均增产50.37%,多糖含量平均提高9.27%。因此在金线莲生长期每隔10~15 d用500倍菜籽饼腐熟液或1 000倍高效稀土肥液喷施植株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有利。  相似文献   

17.
离子稀土对水稻根际生物磁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盆栽试验表明,灰泥田水稻分蘖始期和始穗期喷施LaNdy型离子稀土和复合离子稀土可分别使根际容积磁化率提高6.61%~19.71%和5.06%~30.51%,能显著促进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和生长发育,并分别增产10.03%和17.80%.  相似文献   

18.
航空喷施与人工喷施方式对水稻施药效果比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找出小型无人直升机航空喷施雾滴在水稻植株的沉积分布规律,并比较农用无人机航空喷施方式和人工喷施方式的不同。【方法】通过喷施试验研究了市场上主流的2种不同型号无人机(油动单旋翼和电动单旋翼小型无人直升机)、不同作业参数对水稻冠层雾滴沉积分布结果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农用无人机航空喷施方式和人工喷施方式的效果和效率。【结果】航空喷施方式下的作业参数对雾滴沉积量和穿透性均有着相同的影响趋势,均表现出作业速度越慢,雾滴在植株间的沉积量越多,穿透性越好;作业高度越低,沉积量越多,但穿透性较差。但由于不同类型无人机旋翼风场强度的不同,油动单旋翼小型无人直升机喷施作业时作业高度对雾滴的沉积均匀性影响明显,而电动单旋翼小型无人直升机喷施作业时作业速度对雾滴的沉积均匀性影响明显。人工喷施作业的雾滴在水稻植株上、中、下3层的沉积均匀性最差,且雾滴在水稻植株间的穿透性也最差,为110.42%,人工喷施雾滴大部分都沉积在植株上层,只有3.27%的药液量到达植株的底部,而航空喷施作业有10%~30%的药液量能到达植株的底部。【结论】从不同喷施作业方式的效果和效益来看,航空喷施雾滴沉积效果优于人工喷施雾滴沉积效果,作业效率约为人工喷施方式的10倍,且成本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9.
作者研究了喷施硝酸稀土,对水稻N、P、K代谢、干物质积累和谷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稀土促使水稻养分吸收似有“突发性”的作用,喷施后15天,使水稻吸收N、P_2O_5、K_2O分别比对照增加22%、27%和40%,而在后期则反而比对照减少,这说明“突发作用”是后期的增产基础。在营养三要素中,稀土主要是通过影响N代谢获得增产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氨基酸螯合稀土微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氨基酸螯合稀土徽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返青期及水稻孕穗期喷施氨基酸螯合稀土微肥,对提高水稻分蘖、有效穗都有显著效果,因而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同时对水稻株高等生长性状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