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养猪场,荣昌集团结合当地猪场生产与疫病防控实际,通过在各生产单元设置物理屏障和缓冲区,完善饲料及原料、人员标识、种源标识、养殖场畜禽标识等的可追溯管理,升级对各生产单元的基础防疫条件和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开展无非洲猪瘟小区生物安全屏障的建立与维护工作,进一步加快无非洲猪瘟小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建设无疫小区是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的国际通行做法。2018年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传入我国,对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沉重打击。在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疫苗的情况下,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是防控ASF的关键,开展以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为核心的无疫小区建设,成为防控ASF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重点介绍了无ASF小区建设的基本要求、生物安全体系建立要素和建设评估重点内容,总结了无ASF小区建设取得的成效,以期对我国ASF防控工作和无ASF小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金鸿 《中国猪业》2022,17(2):102
摘要: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猪死亡率高,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该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也可经媒介昆虫叮咬传播。目前,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殖”,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短期内难以全面根除。创建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和非洲猪瘟无疫区是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的国际通行做法。本文针对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和散发情况给生猪养殖业带来的影响,从基础设施建设、引种、饲养管理、免疫、粪污无害化处理等生物安全因素考虑,探索非洲猪瘟无疫种猪场创建的方法及措施,旨在为贵州生猪健康养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四川畜牧兽医》2019,(6):63-63
2019年5月7~8日,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组织的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会议围绕进一步推动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当前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与策略、OIE非洲猪瘟无疫区和无疫小区建设要求、成功消灭非洲猪瘟国家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组织制定颁发了《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评估管理办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42号)、《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无非洲猪瘟区标准>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管理技术规范>的通知》(农办牧[2019]86号)等文件,随即启动了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建设无疫小区,是实现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是预防、控制、净化疫病的有效手段,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本文以互助县青海泰和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创建非洲猪瘟无疫小区为例,归纳总结了全县无疫小区创建的优势、创建的过程、取得的成效以及今后工作的重点。并以此形成的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安全体系建设等,指导全县养猪场推广了其创建技术、借鉴了其管理制度,全县规模养殖场疫病综合防控水平明显提升,至今未发生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青海省其他地区无非洲猪瘟小区创建提供了可参考的现实案例。  相似文献   

7.
1 无非洲猪瘟小区创建现状及要求 无非洲猪瘟小区,是指在处于统一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下的养殖场区,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发生非洲猪瘟的若干养殖和其他辅助生产单元所构成的特定小型区域.2020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计划在全国创建50家无非洲猪瘟小区,河南省目前共推荐4家养殖企业参评,分别为内乡牧原、正阳诸美集团、西华鑫欣牧业、鹤壁谊发...  相似文献   

8.
根据非洲猪瘟病毒的场外传入和场内传播途径,在外部环境、选址布局、设施设备、防疫管理、人员管理、投入品管理、运输管理7个方面设置43个二级风险因子,对每个二级风险因子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和不确定性分析,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并将建立的风险评估模型应用于黔南州2个规模生猪养殖场。结果显示:A养殖场的风险评估结果为低风险,B养殖场为高风险;A养殖场的不确定性分析结果为低不确定性,B养殖场为高不确定性。建议A养殖场加强与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周边非洲猪瘟病毒的流行情况,重视年度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重点审核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科学性及实际执行情况;B养殖场要重视非洲猪瘟病原学自检,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积极协调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加强对养殖场周边非洲猪瘟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本模型的建立对于指导和培育生猪养殖企业建设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及已建成的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实现生物安全自我完善、降低非洲猪瘟疫情发生风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机制,分区域、分场群防控非洲猪瘟,山东省夏津县夯实基础、健全体系,积极推动夏津新希望六和农牧有限公司开展无疫小区建设。该公司通过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引进动物疫病官方监测、接受官方监督管理等措施,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养殖风险管控能力,为健康养殖、食品安全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夏津县畜牧兽医卫生工作引入了新的理念,为全县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赵力  张智鹏 《中国猪业》2021,16(6):86-89
自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传播以来,给我国的生猪养殖产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实践证明,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是优化非洲猪瘟防控策略、提升养猪企业生物安全防控水平、促进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本文详细介绍了陕西省汉中市成功创建无非洲猪瘟疫情小区的主要举措和取得的成效,以期为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现实案例。  相似文献   

11.
贺灿  张彬 《猪业科学》2020,37(11):96-98
非洲猪瘟是养猪业的第一杀手,自1921年东非国家肯尼亚首先出现非洲猪瘟疫情以来,这个病毒已经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区域传播了近百年,对世界养猪业造成了无可估量的损失。我国于2018年8月在辽宁省沈阳市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并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全国,对我国养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养猪业在近2年时间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文章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技术,阐述一种快速、准确的非洲猪瘟病毒检测方法,并结合非洲猪瘟传播感染途径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诊断程序与防控措施来保证养猪业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African swine fever immunofluorescent conjugates were prepared in swine and used successfully in the demonstration of viral antigen in frozen tissue sections and in inoculated tissue culture cells. Cross reactivity was observed with the six strains used in the inoculation of swine. The high antibody content of the serum of immune swine did not interfere with demonstration of the antigen in frozen tissue sections of certain of their organs. The localisation and extent of antigen varied with the stage of infection. The virus was demonstrated in spleen and other organs as early as after one day of pyrexia and until after death of the animal. A pool of hog cholera and African swine fever conjugates stained with dyes of different colours was used in the localisation of respective antigens in experimental mixed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3.
养猪场猪瘟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个流行仔猪猪瘟半年以上的养猪场实施了初乳前猪瘟首免的方法,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免疫方法的免疫可靠性。随后,建立了以实施初乳前首免、建立严格隔离检疫和消毒制度、淘汰可疑带病毒母猪、建立健康种猪群等技术措施为主要内容的猪瘟净化技术,并在一个连续多年经常散发或暴发猪瘟的某养猪场应用,经连续3年多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测,未发现临床病猪和健康带毒猪。  相似文献   

14.
用猪瘟兔化弱毒苗4头份免疫后的母猪3头,分别于分娩后定期日龄采血分离24头份血清样品,初生仔猪16头,分别于出生后定期日龄前腔静脉采血分离128头份血清样品,用单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猪瘟抗体滴度,结果表明,母猪猪瘟抗体效价持续较高,达100%保护率,哺乳前仔猪抗体效价为0,吃初乳后抗体水平不断提高,但抗体总体效价较低,仅有57.89%的保护率;仔猪20日龄前平源抗体水平差异较大,与母猪抗体水平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流行背景下,猪肉价格上涨,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需要对原有的饲养管理方式做出动态化调整,确保生猪养殖产业向着生态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此控制非洲猪瘟疫情等传染性疾病发生流行,确保生猪养殖安全。该文主要探讨生猪养殖技术要点和疫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谭莹  曾昉  李大胜 《中国猪业》2021,16(3):13-18
通过实践调查和案例分析,研究了环境规制政策和非洲猪瘟疫情下的广东省生猪养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调查发现,环境规制政策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大压力,污染处理导致养殖成本直接上升,经营变得困难。但是,环境规制也促使养殖户对环保更加重视,并在此过程中学习了新的粪便处理技术。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广东省生猪养殖行业加速去产能明显,给养猪业带来较大冲击,此外,非洲猪瘟疫情也使养殖户对疫病知识和疫病防控工作更加了解和重视。通过案例访谈对养殖场进行了深入了解,发现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养殖场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其应对处理方式均有所不同。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A panel of 30 monoclonal antibodies was defined and characterized with respect to the binding capacity in immunoperoxidase assay to different strains of pestivirus. Using the panel it was possible to identify specifically all strains and isolates of hog cholera virus, hog cholera vaccines derived from 'C' strains, and most strains of bovine viral diarrhoea/border disease (BVD/BD) viruses (including those isolated from pigs). A small proportion of BVD/BD isolates from pigs and ruminants reacted only with the monoclonals specific for pestivirus group antigen. It is recommended that monoclonal typing methods be introduced into official procedures for the diagnosis of hog cholera/classical swine fever.  相似文献   

18.
非洲猪瘟和环保的双重影响刺激了中国养猪业快速向集约化、高效化和自动化方向转型,而舍间交叉感染、疫病难控、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在猪场建设和管理中,人们的关注重点主要有疾病控制、粪污臭气治理和无抗饲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着生物安全、环保安全和食品安全三个安全底线。在重视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时,人们往往忽视工程防控技术措施的整体应用,其贡献尚无法得以很好的体现。文章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分析了隔离、合理分区和防止交叉感染等对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作用,为猪场的工程防疫体系建设、守住三个安全底线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20,37(10):39-41
自2018年8月以来暴发的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猪育种和生猪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育种体系遭受重创。文章综述了非洲猪瘟对我国育种体系的影响、育种工作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以及非洲猪瘟形势下猪育种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a) the possible role of T. spiralis larvae in the transmission of hog cholera virus and (b)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elevated swine temperature on the viability of trichinae. Trichina larvae from hog cholera infected swine were freed from diaphragmatic tissue by artificial digestion. Washed and disinfected larvae transmitted hog cholera virus while the supernatant digestive fluid did not transmit the virus. Infectivity of the virus was lost when the larvae were transmitted through albino rats before administration to swine. Temperature elevation of the swine did not affect the viability of the trichina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