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粮改饲”可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优化种养结构,实现种养一体化。广河县紧紧抓住“粮改饲”项目发展机遇,积极推广青贮玉米种植,促进牛羊适度规模养殖,构建了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新路径。本文立足广河县基本情况,总结了广河县粮改饲项目实施的基础优势、主要做法以及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正>山东省汶上县2017年被确定为国家粮改饲项目试点县,为了推进种植业结构优化升级、畜牧业提质节本增效,增加养殖户收入,汶上县畜牧兽医局把粮改饲作为全县高效特色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通过发展青贮玉米种植、苜蓿种植,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发展。一是组织保障到位。高度重视粮改饲试点项目的实施,把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增加优质饲草作物播种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粮改饲”政策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改饲"政策试点项目实施以来,内蒙古确立了"为养而种,为牧而农,过腹转化,农牧循环"一体化农牧业结构的发展思路,在政策执行中分类推进,以确保"粮改饲"政策取得成效。本文主要对内蒙古"粮改饲"政策的实施现状、模式、面临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粮改饲"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粮改饲试点是农业部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节本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2016年,全国粮改饲试点范围扩大到整个"镰刀弯"地区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试点省从10个增加到17个,试点县从30个增加到100个,补贴资金从3亿元增加到10亿元。当前,粮改饲已经进入饲草料收贮的关键节点,为精准统计各地粮改饲试点项目实施情况,全面科学评估项目实施成效,农业部畜牧业司10月10日在京举办粮改  相似文献   

5.
“粮改饲”,是农业部开展的农业改革,主要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2015年国家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在黑龙江、内蒙古等10省区开展粮改饲试点县项目,到目前“粮改饲”试点项目范围扩大到整个“镰刀弯”地区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的17个省区,调整了种植业结构、凸显了粮食“去库存”成效,降低了草食畜牧业成本,促进了种养一体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甘肃畜牧兽医》2019,(3):80-80
近年来,临夏州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重要抓手,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理念,围绕整区域推进“粮改饲”、实施深度贫困村整村推进牛羊产业提升工程.全力做好到户产业项目管理和服务,产业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临夏州通过“贫困户+粮改饲”“合作社(养殖场)+贫困户+粮改饲”“饲草企业+贫困户+粮改饲”等方式,继续整区域推进粮改饲,力争全州“粮改饲”面积达到35万亩,把所有贫困户纳入“粮改饲”实施范围,使贫困户通过“粮改饲”项目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绿色生态协调发展和注重农业结构调整,将粮改饲作为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种养关系调整的重要举措。广西自2016年实施粮改饲试点项目工作至今已是第四个年头。4年来,广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粮改饲文件精神,大力推广粮改饲,将部分籽粒玉米改种为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动粮食去库存的重要切入点,是推动草食畜牧业降成本,补短板,优化畜禽养殖结构,构建粮草兼顾、农牧结合、种养一体和谐格局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以来,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开展粮改饲试点,按照草畜配套、产销平衡的原则,发展以青贮玉米为主的优质饲草料产业。2019年是贵州省粮改饲政策实施的第四年,通过积极探索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粮改饲项目实施背景2015年我国玉米种植已经达到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国家启动粮改饲试点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被列为国家首批粮改饲项目试点旗。2016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敖汉旗相继成为粮改饲试点旗。粮改饲试点项目实施以来,有关试点旗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粮改饲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全力做好项目落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2017年,四个试点旗共种植青  相似文献   

10.
粮改饲是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措施,对发展草食畜牧业意义重大。会宁县通过实施粮改饲项目,优化了畜牧业结构,加快了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文分析了会宁县粮改饲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粮改饲”政策推行以来,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奶业振兴。伴随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发生,粮食安全问题再次进入了公众视野,进而引发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草畜平衡,增加肉、蛋、奶市场供给,优化居民膳食营养结构。为此,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粮食与饲草种植及市场供求。目前来看,河北省粮食种植面积在“红线”以上,饲草生产无法满足省内养殖业需求,同时,城乡居民对肉、蛋、奶的摄入仍未达到膳食营养标准。为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及居民营养结构,提出推广新型种植模式、加强政策引导、创新生产技术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河北省粮—饲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动物性食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粮改饲”政策的实施,推进农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草食畜牧业全面发展势在必行,江淮地区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畜牧业发展基地,可充分利用其冬闲田的生产潜力,推行粮草兼顾型种植模式,探索出适合当地冬季种植的牧草生产模式。江淮地区冬闲田种草现多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等单播为主,多花黑麦草+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燕麦(Avena sativa)+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金花菜(Medicago hispida)等冬闲田豆禾混播生产模式可以克服禾本科单播施肥较多、土地翻耕难、豆科单播产量较低和营养不全面等方面问题,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生产力,增强土地持久力,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江淮地区草食畜牧业发展,促进南方农业生态转型有着积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江淮地区饲草种植的发展前景和现状,阐述了在江淮地区施行豆禾牧草混播生产模式的优势,并探讨了优质豆禾牧草混播模式及其生态经济效益,以期为江淮地区及类似地区的冬闲田牧草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安定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优势,创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及有力的科技支撑,逐步将草牧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特别是近几年通过“粮改饲”项目的实施和推广,进一步调动了农户种草养畜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了种植结构,加快了草牧业发展进程,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经过积极探索与实践,安定区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安定特色的“粮改饲”之路。  相似文献   

14.
陕西知识密集型草业的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及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陕西知识密集型草业取得了长足发展,1997年以来,全省每年人工种草都在20万hm2以上,建立牧草种子繁殖基地0.67万hm2,牧草种子包衣处理、旱作种草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封山禁牧、设施养畜全面推行,草地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并形成了以草兴畜、以畜促草、草畜联动等草业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粮食安全视角出发,以苜蓿为例,对我国饲草产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为解决“人畜争粮”问题,实现饲料粮的供需平衡,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灰色关联法对饲料粮增量的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以饲料粮逐期增长量的影响因子为子序列,饲料粮逐期增长量为母序列建立分析模型,根据关联度高低排序,以确定影响饲料粮增长的关键因素。结果 牧业总产值逐期增长量、主要畜产品逐期增长量、多年生饲草种植面积逐期增长量和一年生饲草种植面积逐期增长量对饲料粮逐期增长量的关联度分别为0.949、0.893、0.858、0.831、0.551,即牧业总产值、主要畜产品和多年生饲草种植面积对饲料粮更为敏感,我国畜牧业增长与饲料粮增长密切相关,而发展多年生饲草产业可以缓解饲料粮的增长需求。结论 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苜蓿饲草产业的发展以及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证支持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粮饲兼用型玉米是指既可产粮,又可产草的玉米品种,要求成熟时茎叶保绿度好,生物产量高,粮食产量也相对较高,适宜青贮。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牛农户的增多,为保证饲料来源的供给,达到以农养牧。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对养殖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筛选出适合陇东地区种植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开展8个粮饲兼用型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先玉335为对照。经过试验得出:参试的8个玉米品种中,沈单16、东单60和玉源7879三个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不管从粮食产量方面还是生物产量都高于对照先玉335,可以在陇东地区相同的旱地梯田大面积推广种植,金穗1号综合性状较好,生物量低于对照,需进一步试验,富农998、陇单339和酒试20三个品种综合性状较差,不适合以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端,是一座工业旅游城市,城镇化率94.43%。近年来,嘉峪关市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现代农业,紧紧围绕草食畜牧业发展,积极争取燕麦草种植基地建设、粮改饲工程等项目,培育了一批肉牛养殖及育肥示范户,为调整畜牧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做出了极大贡献。实际生产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Corn milling byproducts are expected to increase dramatically in supply as the ethanol industry expands. Distillers grains, corn gluten feed, or a combination of both byproducts offer many feeding options when included in feedlot rations. These byproduct feeds may effectively improve cattle performance and operation profitability. When these byproducts are fed in feedlot diets, adjustments to grai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oughage level may improve cattle performance. Innovative storage methods for wet byproducts and the use of dried byproducts offer small operations flexibility when using byproducts. As new byproducts are developed by ethanol plants, they should be evaluated with performance data to determine their product-specific feeding values.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区生态问题的不断恶化和草食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在“粮改饲”等政策的推动下,农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本文就我国农区饲草间混套作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我国农区具有代表性的饲草间混套作模式及其生产力。其次,综述了间混套作饲草的营养价值、种植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展示了农区饲草间混套作在提质增效方面的优势。最后,对饲草间混套作在农区的发展潜力进行了展望,提出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和因地制宜开发饲草种植模式,以期为农区饲草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第一畜禽养殖业大国,现在由于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产生了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大、种养脱节、资源化利用水平低、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养殖业升级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也给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而合理进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构建种养循环农业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提出要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理念,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构建集约化、标准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种养加协调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荐农业现代化建设。本文通过探究种养循环模式的实施意义以及目前国内种养循环模式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然后对种养循环农业模式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