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对于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多年来,强制免疫对于有效预防、控制动物疫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动物防疫员在口蹄疫疫苗免疫注射过程中,由于免疫副反应而造成家畜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从而加重了动物防疫员的负担,严重挫伤了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副反应造成损失的补偿机制尚不完善,饲养户往往因免疫副反应出现死亡拒绝疫苗注射或要求减少疫苗注射量,这些问题不解决,必将埋下口蹄疫疫情隐患,阻碍我国口蹄疫防控工作的开展,现就口蹄疫疫苗免疫后产生的副反应进行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家对家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性免疫,提高了家畜疫苗免疫密度。但是,在开展畜禽疫苗接种过程中,副反应病例相对增多。有些家畜出现严重反应时,因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亡,不仅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给畜牧兽医防疫部门开展免疫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和阻力。2011年8月17日上午,某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报告称:村兽医防治员为某家自繁自养  相似文献   

3.
4.
在奶牛口蹄疫疾病的防疫过程中,由于奶牛口蹄疫疾病的疫苗有2种,一种是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苗,另一种是A型灭活苗。这2种苗,在奶牛1年的防疫过程中,每头奶牛要接受免疫注射4~6次。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4,(11):120-122
为了解百色市牲畜口蹄疫免疫副反应情况,针对2008—2012年本市辖12个县(区)上报的副反应材料及结合每年春秋两防深入各县(区)调查防疫工作情况。发生口蹄疫免疫副反应死亡猪最多,占免疫数比例0.18‰,占死亡总数88.38%;羊次之,占免疫数比例0.11‰,占死亡总数8.23%;牛最少,占免疫数比例0.03‰,占死亡总数3.39%。注射免疫后0.512 h内牲畜出现死亡最多,这阶段猪、牛、羊免疫副反应死亡分别占48.2%、68.9%、53.4%。口蹄疫疫苗属灭活疫苗,产生副反应较为普遍,应加强免疫技术操作、免疫后观察及脱敏施救工作。  相似文献   

6.
猪疫苗免疫副反应时有发生,但猪口蹄疫疫苗免疫副反应近年来在我县发生的机率明显增加,但同窝同群同龄仔猪免疫注射后一次性全部死亡现象较少见,现就有关现场诊断及产生的原因等情况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猪口蹄疫疫苗免疫副反应的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疫苗免疫副反应时有发生,但猪口蹄疫疫苗免疫副反应近年来在我县发生的机率明显增加,但同窝同群同龄仔猪免疫注射后一次性全部死亡现象较少见,现就有关现场诊断及产生的原因等情况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是一种急性、传染性极强的疫病,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感染偶蹄动物,其中幼畜的病死率在50%~80%,牛羊口蹄疫不能有效控制,可能会引起大规模暴发,不利于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口蹄疫疫苗免疫副反应发生的原因 (1)疫苗生产工艺因素。用于制造疫苗的动物组织、血清、附加佐剂引起机体异常反应。疫苗中的致敏原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而IgE是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的主要抗体。 IgE抗体最重要的生物特性是能够致敏同种组织细胞产生变态反应,机体在产生IgE抗体的同时释放组织胺和无羟色胺等过敏介质,引起机体肺高血压和全身低血压,因此被免疫的动物在临床上就会表现出呼吸困难、肺水肿出血、可视黏膜发绀和全身瘀血等症状。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是1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是引起该疾病的主要因素。该病对幼兽造成的危害较大,犊牛及羔羊患病后死亡率高达65%,不仅可造成动物死亡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也可造成停止肉类、奶类生产引起的间接经济损失。必须加强对该病的有效诊断及防治,减少经济损失,促进养殖业发展。介绍了牛羊口蹄疫的有效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有效防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动物接种疫苗后免疫抗体效价是评价免疫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衡量一个区域内群体免疫屏障稳固与否的最重要的依据,提高免疫抗体效价可以有效控制疫病发生、流行,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近几年来,我市在重大动物强制免疫效果评价工作中,藏系羊口蹄疫免疫抗体疫效价整体不高,2019-2021年兽医实验室采用液相阻断ELISA试验检测羊血清样品2 541份、2 786份、2 980份,但每批次检测的血清样品整体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在55%~75%之间,这与上级部门要求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的标准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就藏系羊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效价不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旨在解决我市藏系羊口蹄疫防控中免疫抗体疫效价整体不高的问题,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保障我市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牛口蹄疫病的病源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疾病。大多数流行口蹄疫的国家采取以计划免疫为主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口蹄疫。文章综述了口蹄疫疫苗的研究概况,以期对口蹄疫的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3种猪口蹄疫O型油乳灭活疫苗的体液免疫效果,将91头51日龄四元杂交猪随机分为7组(13头/组),除1组作为健康对照组外,AA、BB及CC分别为A、B及C 3种油乳灭活疫苗的二次免疫组,AAA、BBB及CCC为上述3种疫苗的3次免疫组,在首免或二免后4周加强免疫,采用阻断ELISA方法检测首免后2、4、6、8、10及12周(WPI)特异性抗体的阻断率。研究结果表明,在8WPI,AA、BB及CC组抗体阻断率达到峰值,分别为60.1%、39.0%及45.2%,随后抗体水平迅速下降,在12WPI,AA、BB及CC组抗体阻断率分别降至19.7%、25.2%及31.0%;AAA、BBB及CCC组疫苗免疫的6组在8WPI后抗体阻断率呈现上升趋势,在12WPI,AAA、BBB及CCC组抗体阻断率分别为46.3%、48.1%及50.1%,且在10~12WPI抗体阳性率始终维持在46%以上;综上,6组疫苗免疫效果的次序为AA>CCC>BBB>CC>AAA>BB。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注射口蹄疫疫苗对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头种公牛,并采其精液进行检测,用比较方法研究。[结果]注射双价灭活疫苗前精液量6.8ml,鲜精活率70%,精液密度17.3亿/mL,冻后活率39.7%冻精数414.8剂,精子畸形率14.2%。注射双价疫苗之后精液量4.3 mL,鲜精活率6.5%,精液密度12.7亿/mL,冻后活率34.8%冻精数162.3剂,精子畸形率18%。[结论]注射疫苗后,种公牛的精液品质也随之下降,精液量、精子密度和原精活率注射后较注射前极显著降低,认为注射口蹄疫疫苗对种公牛的精液品质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元江县生猪O型口蹄疫(FMD O)疫苗免疫状况,并评估免疫效果,2018-2021年在全县10个乡镇的规模场和散养户中,随机采集生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年份FMD O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64.94%;不同区域FMD O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64.01%;不同养殖方式规模场FMD O的免疫抗体合格率(66.23%)与散养户(64.61%)相比,相差1.62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近年来元江县生猪FMD O整体免疫效果不是很理想,出现免疫不达标的年份、区域及养殖方式,应引起高度重视,检测结果可为元江县生猪FMD O的潜在风险点控制、疫苗选择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羊腐蹄病主要是导致蹄部发生化脓、溃疡,出现跛行,呈现出发病率较高,感染性很快的特点。本文主要以一起羊腐蹄病的诊断与治疗为重点进行报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综合防治措施,旨在引导广大养殖者借鉴参考,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减少养殖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独使用二乙烯亚胺(BEI)灭活剂30℃、26℃灭活以及二乙烯亚胺-甲醛(BEI-FA)联合灭活3种方法对悬浮培养生产的猪口蹄疫O型ZK/93病毒液进行灭活,考察和评价各种方法对该毒株146S的影响及灭活安全性。根据对3批口蹄疫病毒灭活后检测结果来看,单独使用BEI 26℃灭活方法虽然对146S的损失率小,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未经过大量试验证实及确认之前不应使用。而经BEI-FA联合灭活方法获得的抗原安全性检验符合规定,但该方法对口蹄疫抗原146S的损失率较高,不宜推广和使用。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用BEI灭活剂30℃灭活28 h仍是最佳的灭活方法。  相似文献   

19.
猪口蹄疫免疫防御是控制猪口蹄疫疫情的重要手段,免疫水平指标通常用免疫抗体水平判定。对于其细胞免疫水平检测尚缺乏成熟可靠的技术,本试验利用市售ELISpot试剂盒建立猪口蹄疫特异γ干扰素检测方法,刺激物分别采用疫苗全病毒颗粒(O/Mya98/XJ/2010)、口蹄疫病毒T细胞表位多肽池,以植物血凝素(PHA)为阳性对照,对细胞浓度、刺激物浓度、孵育时间等进行优化。优化条件为:外周血PBMC新鲜提取或冻存细胞成活率90%以上,最佳细胞数为2×105个/孔,最佳反应时间是16 h,病毒粒子146 S含量为100 ng/mL,多肽最佳浓度10 μg/mL,PHA的最佳浓度是20 μg/mL。ELISpot技术检测口蹄疫病毒感染猪γ干扰素方法的建立,为口蹄疫免疫力评价及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评估及进一步研究其与疫苗保护力(PD50)的相关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牛羊都是反刍动物,它们拥有4个胃,分别是瘤胃、网胃、瓣胃和真胃。前3个胃统称为前胃,在前胃中有大量的可以分解和消化饲料中粗纤维的细菌,是牛羊以粗饲料作为主要食物的原因之一。很多牛羊非常容易出现前胃疾病,饲养人员要掌握牛羊前胃疾病的预防办法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