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甘肃省秦安县矮化密植苹果园主要病害和虫害各有10余种,以苹果腐烂病、二斑叶螨和苹果黄蚜等发生较为严重。对此,通过总结近5年来矮化密植苹果园病虫害防治经验,提出综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手段为内容的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创新秦安苹果产业绿色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甘肃省核桃产区主要病虫害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主要病虫害症状特点与发生规律,研究了该地区核桃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和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油茶是广西地区重要的经济树种,油茶产业已经成为广西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针对广西地区油茶的重要病虫害,如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油茶煤污病、油茶毒蛾及油茶尺蛾等,介绍了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促进油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给甘肃省生姜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合生姜栽培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生姜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姜种催芽、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  相似文献   

5.
为规范柴胡与荞麦套作种植关键环节的农事操作,促进产业的发展。通过多年试验示范,从范围、术语和定义、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贮藏等方面总结制定了陇东旱塬区麦后柴胡荞麦套作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6.
我国森林资源逐渐匮乏的原因不仅包括工业化发展带动的乱砍滥伐现象,还有病虫害威胁。基于此,探讨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与措施,有效分析森林病虫害的特点和高发原因,从防治技术和防治措施两个角度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旨在降低病虫害对森林资源造成的不良损失,促进我国森林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秋梨病虫害综合防治能够有效提高金秋梨的质量与产量,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促进农户增收。基于此,针对金秋梨病虫害的调查,探究金秋梨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金秋梨病虫害的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荣昌县引进翠冠梨、黄花梨栽培已有近10年,目前面积达到800hm2。由于返青返花和早期落叶严重,导致果实产量低、商品质量差,制约了荣昌早熟梨产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当地总结出的标准建园、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保花保果、果实套袋、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荣昌县引进翠冠梨、黄花梨栽培已有近10年,目前面积达到800 hrn2.由于返青返花和早期落叶严重,导致果实产量低、商品质量差,制约了荣昌早熟梨产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当地总结出的标准建园、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保花保果、果实套袋、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水稻种植大国,且水稻的产量、质量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必须综合分析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适宜的栽培措施与病虫害防治方法,保证秧苗正常生长。基于此,对水稻的品种选择、育苗播种、灌溉和施肥方法等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为水稻种植户提供有效的种植建议,促进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是农业大省,玉米是第一大种植作物,更是全国第一玉米制种大省,加快玉米种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甘肃省玉米产业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分析了甘肃省玉米种业发展现状,找出了制约甘肃玉米种业发展的不足和问题,并就玉米种质资源、育种、制种产业等方面的突破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气候冷凉,油料作物类型多、品种丰富。针对甘肃省发展油料产业发展存在的研发体系不健全、创新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推动加快布局科技创新链,构建以不同油料作物产品为单元,产业为主线,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全产业链甘肃油料产业技术体系,以产品为单元按照全产业链布局科技创新链,设立重大科技项目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以科技为支撑,打造健康、营养、绿色的“甘味”油脂品牌,助推甘肃省油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蒙古黄芪作为甘肃省道地中药材,生产中存在轮作倒茬不合理、施肥用药不科学、连作障碍突出、根腐病及地下害虫持续加重等问题,对种植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科学规范蒙古黄芪种植过程中化肥和农药施用,保护道地产区耕地质量,提高黄芪品质,经试验研究及多年示范,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化肥减施、种苗移栽、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控、采收等方面制订了蒙古黄芪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规程,以更好地指导黄芪种植生产。  相似文献   

14.
油菜种业是油菜产业化的基础,甘肃省是国家三大种业核心基地之一,为了给甘肃省油菜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对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现状的梳理,分析了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整合科研资源,提升科研育种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现代油菜种业生产基地;深化品牌建设,提升油菜种业核心竞争力;加大科企合作力度,推进油菜种业育繁推销一体化;强化市场监管,建立油菜种业检疫监管体系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农作物病虫害预警系统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该研究以建立农作物病虫害预警系统为目标,使用国产SuperMap IS.NET的GIS软件作为开发平台,以C 语言作为编程语言。该系统充分使用了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RS的快速、实时、大面积获取病虫害信息的功能,实现了GIS与RS在系统中的集成。系统最终将抽象的数据转化成清晰简明的电子地图,直观明了的显示了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和空间分布规律。该文重点介绍了此预警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和系统的基本功能以及预警流程;最终,使用甘肃省庆阳地区西峰区2002年的小麦条锈病相关数据,来展示该预警系统中病害预测功能的实现过程,并获得了与实际报道相吻合的预警结果。研究表明,此预警系统能够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分类预测,并根据预警结果对病虫害进行合理的预防和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为开展碳、氮、氢、氧(C、H、O、N)稳定同位素鉴别库尔勒香梨产地的可行性研究,明确新疆库尔勒香梨δ13C、δ15N、δ2H、δ18O值,本研究以甘肃香梨和陕西红香酥梨作为对照,采用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IRMS)分析新疆库尔勒香梨与对照样品的δ13C、δ15N、δ2H、δ18O值,并采用正交校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 鉴别新疆库尔勒香梨产地真实性。结果表明,新疆、甘肃两个产区香梨与陕西产区红香酥梨的δ13C、δ15N、δ2H、δ18O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新疆产区的66份库尔勒香梨判别准确率为95.45%;甘肃产区的20份香梨样品判别准确率为60%;陕西产区的23份红香酥梨样品判别准确率为95.65%。C、N、H、O 4种稳定同位素可有效鉴别新疆库尔勒香梨和陕西红香酥梨,但在新疆库尔勒香梨与甘肃香梨鉴别方面,误判率较高,如果能结合其他鉴别技术,则有可能出现较好的鉴别效果。本研究为库尔勒香梨产地真实性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是中药材生产大省,中药材产业是甘肃省“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中药材种业是中药材产业化的基础,建设特色中药材种业强省对提高甘肃省药材品质、保障药源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甘肃省中药材种业发展现状的调研,系统分析了中药材种业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研究;重视新品种选育,加速品种选育进程;加强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鼓励推进制种园区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强度;建立种子种苗生产经营许可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甘肃省地方特色枸杞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高枸杞种植水平和产品质量,实现枸杞绿色标准化生产。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按照绿色食品产地标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草害防治、果实采收、制干、分级包装及贮藏与运输、生产废弃物处理、生产档案管理等方面总结提出了枸杞绿色生产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油菜制种基地之一,充分利用甘肃独特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油菜种业发展,为甘肃省油菜种业实现国际发展创造条件。现结合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优势,解析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并从建立财政稳定投入机制、加快油菜种业科技创新发展、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加大对油菜种业发展的政策扶持、构建产学研科技创新机制、优化种业发展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甘肃省油菜种业强省的发展对策,为加快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