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调研,总结分析了甘肃省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力支持集约化生产基地建设;规范采摘务工,大力发展机械化;强化科技培训,提倡科研创新;提高枸杞存贮及精深加工能力;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品牌效应,拓展销售渠道;整合发展资金,实施产业扶持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民勤枸杞产业发展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通过对民勤枸杞优势特点及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当地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群众思想认识不足、政策体系不够完善、机械装备配套滞后、市场组织化程度低等。力争把民勤县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枸杞新品种和新品系苗木培育基地、枸杞种植基地。此外,根据民勤枸杞种植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兴农业经营形态。通过对海南省茶旅产业发展现状、优势与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促进海南省茶旅产业发展的4个对策:完善茶区功能布局,提升茶园基地建设标准;提升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加强品牌推广与市场培育;做好茶园基础认证工作,加强海南红茶的特色宣传;整合茶旅相关产业资源,加快茶旅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牟建荣 《南方农业》2015,(3):124-125
苦荞既是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产业之一,也是云南省大姚县桂花镇种植面积较大的农作物。针对大姚县的苦荞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如下建议:加强领导,为苦荞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做好规划,建立生产基地;建标准试验示范基地;培育优良主导品种;研究和推广一套高产高效的生产技术;培育一批现代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5.
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及在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资金、节水灌溉和二次深加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枸杞低产园改造、病虫害绿色防控、优化枸杞品种结构、推广节水灌溉、扶持枸杞龙头企业、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加快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大果农培训等方面优化枸杞种植生产,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甘肃省民乐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具备的优势、存在的问题,结合民乐县中药材产业实际提出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引进人才,加强科研合作;强化建立信息服务网;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构建完善的产加销体系等。  相似文献   

7.
枸杞新品种甘杞1号是甘肃枸杞栽培优良品种之一,其单品种建园可丰产稳产。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该品种,现根据甘肃枸杞产地环境条件和生产实践及相关试验研究结果,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品质、产量构成、苗木选择、整地、定植、施肥、灌溉、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适宜种植区域等方面制定了甘杞1号枸杞标准化栽培技术规范,以期为甘肃枸杞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鉴别和推广的依据,进而促进地方特色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甘肃省地方特色枸杞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高枸杞种植水平和产品质量,实现枸杞绿色标准化生产。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按照绿色食品产地标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草害防治、果实采收、制干、分级包装及贮藏与运输、生产废弃物处理、生产档案管理等方面总结提出了枸杞绿色生产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的做法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江县通过发展蓝莓产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被授予"中国蓝莓产业科技创新十强县"等称号。其主要做法是坚持科技创新,产学研结合;多措并举,推广规模化种植;强化宣传,打造产业品牌;发展深加工和衍生产业。针对存在的不足,就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出了加大宣传和投入力度;合理选择蓝莓基地建设用地类型,加强项目区现有植被保护和建设;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科学规划项目区各类建设用地布局;大力发展林间经济;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努力降低生产成本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应立足乡村资源禀赋优势,适应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大趋势,形成产业布局合理、资源要素有效集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内生动力充分激发、综合效益明显提高的产业体系,建立与城镇产业科学分工、优势互补、结构优化、合作发展的新格局。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产业要突出重点任务: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拉伸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链条;实施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特色产业产业提质增效;加大科技创新攻关及推广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农业特色产业产业的科技含量,从而促进日照市优势农业特色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形态学多尺度重建结合凹点匹配分割枸杞图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枸杞分级过程中因图像噪声、光照不均匀和粘连等造成枸杞难以准确分割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态学多尺度开闭重建结合凹点匹配的分割方法。首先提取原始图像的红色分量去除枸杞光照阴影噪声,利用形态学多尺度混合开闭重建对红色分量图像进行重建,平滑枸杞内部而保留轮廓边缘信息;然后采用8邻域跟踪算法提取粘连枸杞轮廓边缘;最后运用圆形模板检测粘连枸杞的轮廓凹点,以凹点间最短欧氏距离为匹配条件连接凹点对,并对匹配错误的凹点对进行修正,实现粘连枸杞分割。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分割准确率较高,而过分割率较低,相比标记控制的分水岭和直接凹点匹配分割等方法,对粘连枸杞分割效果较好,分割准确率可达到96%。该研究可为枸杞分割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西北旱区自然条件恶劣,水土资源不匹配,农业发展受到诸多障碍。为探索一条突破环境制约,且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该文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农业发展沿革与趋势,明晰了西北旱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构建了针对西北旱区的生态农业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西北旱区多业态生态农业结构与提质增效途径。研究发现,生态农业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与生态工程原理,形成产供销全链条绿色循环且生态功能持续提升的一种农业体系。生态农业应具备农业资源集约化、生产过程生态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管理智能化、农业功能多元化五大基本特征。该文构建了以高效益、高效率、高品质、高素质为目标的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提出了集优质棉业、精品果业、优质粮草、生态养殖、特色小镇、地理产品为一体的西北旱区多业态生态农业结构,阐明了以节水控盐协同模式、生境智能管控模式、“园机”一体化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三产”一体化模式为核心的西北旱区生态农业提质增效技术体系,明确了以农业高效用水和生态功能提升为核心的关键途径。同时实践经验显示,绿色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对促进区域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建设效果显著,如陕西眉县绿色林果业品牌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名单、综合产值达58.5亿元,甘肃广河县和宁夏青铜峡市畜禽粪污资源化率超9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七十七团通过秸秆资源化技术单产增加8%、土壤有机质达21.2%,内蒙古科尔沁旗通过优质牧草种植、良种培育的生态畜牧业实现了规模生产与草场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宁夏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优势、成效及制约因素,针对生产环节问题突出、企业创新动能不足、品牌提升与保护不足、竞争力弱等发展困境,提出了提升质量安全、推进枸杞深加工及产品研发、持续推进枸杞科技创新、强化宁夏枸杞品牌保护、拓展枸杞市场渠道等促进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甘肃省农业产业链组织结构,提升产业链生产效率,根据《甘肃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规划》统计数据,用数字农业理论分析了甘肃省数字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平台建设、基地建设、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甘肃省发展数字农业的建议:加强数字农业平台建设,打造基于产业链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强化数字农业技术研发,在遥感和气象领域进行技术突破;以数字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数字农业示范基地;重视数字农业学科发展,培养数字农业细分专项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及其产业体系与利用路径   总被引:5,自引:11,他引:5  
中国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不仅可减少田间焚烧环境污染、消除火灾隐患,还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中国大陆地区各省级行政区的统计数据,探讨了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构成与空间分布特征。玉米、水稻、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秸秆占全国秸秆资源总量的84.8%;秸秆资源总体呈现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阶梯状分布特征。统揽中国秸秆产业发展全局,系统梳理并深入解析了中国秸秆产业政策体系、市场体系、技术体系和监管体系发展历程和现状。分别以单一利用、综合利用、战略布局和区域统筹为鲜明特征,将秸秆利用政策历程划分为政策起步期(1979—2007年)、政策发展期(2008—2012年)、政策转型期(2013—2016年)和政策深化期(2017年至今)。系统阐释了中国农作物秸秆农业利用、能源化利用和高值化利用的主要路径与模式。该研究可为指导中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堆肥标准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借鉴启示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中国农业废弃物产量巨大,堆肥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养分和有机质回收到土壤中的方法。结合国内外堆肥标准制定情况,通过分析对比无害化指标、有机质、总养分、重金属、含水率等指标,指出中国存在就农业废弃物处理缺乏专业化堆肥及有机肥标准推进委员会、对堆肥产品中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的最低限值较高及未建立堆肥标准体系等问题。建议国家组建堆肥标准制定专家委员会或堆肥协会,进一步规范有机肥生产运行管理,进一步修订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沼肥等标准,建立完善的堆肥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视角下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分析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并就目前的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反思,剖析农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供需不平衡等多方面的压力,指出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市场需求发生新变化的客观要求,解决农业生产所面临资源环境压力的必然选择,以及对发达国家农业持续发展经验的理性借鉴。在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七个一批"的发展建议,即编制一批发展规划、出台一批扶持政策、培育一批生态产业、发展一批生态农场、壮大一批生态农庄、培养一批生态农民、构建一批信息平台。以此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农村环境宜居及农业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更好满足城乡人民群众对农产品安全优质、营养健康的消费需求,同时提升生态农业"养眼、洗肺、悦心"的生态价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更好促进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世界性的农业清洁生产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今世界农业经济的6大特点和国内目前农村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从“高适”农业开发、农业转型、发展优势产业、搞好直供特区、组建产业联合体、规范市场、健全农业生产的支持系统、抓好村、乡(镇)领导的考核与表彰等8个方面,对如何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