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加快振兴宜昌市油料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宜昌市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现状,对产业发展的规划思路及主要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推进宜昌市木本油料产业良性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宜昌市夷陵区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田园综合体概念,是指在城乡一体格局下,主张以企业主导、顶层设计、城乡元素结合、多方参与的开发方式,创新城乡发展、形成产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打造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和美丽小镇。本文根据宜昌市夷陵区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发展田园综合体的优势、构想及建议,以期为夷陵区"旅游+田园综合体"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红薯的特性与用途,从红薯种植和产业化发展等2个方面分析了宜昌市红薯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并提出了宜昌市红薯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柑橘大实蝇是柑橘生产过程中发生较重的害虫,会严重影响柑橘品质和商品价值,对湖北宜昌市柑橘产业化发展造成较大的威胁。近年来,宜昌市农技推广部门认真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探索总结出了以"严把四关"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防控措施,促进了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宜昌市创建全国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做出了应有贡献。现将其技术要点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宜昌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调查分析了宜昌市食用菌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宜昌市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绿色食品在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食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湖北省宜昌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宜昌市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宜昌市果树生产中存在的"种类单一与区域结构雷同、盲目求量与忽视产品质量、品牌不响市场竞争力差、产品过剩与销售利润低等主要问题,提出"继续做好柑橘产业、协调发展多种果树、创出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开发优质水果提高商品价值等发展对策,为宜昌市的果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根据油用牡丹生长特性,结合宜昌市气候条件、农村劳动力现状、产值、栽培技术等因素,分析宜昌市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有助于宜昌油用牡丹产业健康发展、持续发展,为民造福。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水产养殖"作为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新业态,促进水产养殖产业不断发展。文章在阐述"互联网+水产养殖"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互联网+水产养殖"发展路径,为推动我国"互联网+水产养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16-118
宜昌市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药材资源,近年来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结合宜昌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中药材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为宜昌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3月20日,由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主办,由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有机肥分会、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21首届功能型有机肥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会议定位功能型有机肥产业创新,旨在搭建功能型有机类肥料产学研用交流平台,探索微生物及代谢物特别是酵母及代谢物在有机类肥料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中的应用,加快我国功能型有机类肥料发展。  相似文献   

12.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度重视硒产业的开发和硒资源的利用,州委、州政府将以硒产业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纳入全州七大产业链,提出了硒+X产业发展新模式,有效激发了全州干部群众发展硒产业的热情。2016年恩施州政府和各部门联合成立了硒资源调查组,对全州硒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和研究,调查分析结果认为,全州表层硒适中土壤分布面积2.3万km~2,占全州国土总面积95%以上;形成了硒+X产业发展新模式,2015年全州硒产业总产值超330亿元,2016年达到382亿元;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组织了硒与人体健康高峰论坛、中国南方马铃薯大会等24场高端专题会议,恩施州"世界硒都"地位进一步彰显;客观提出了硒产业发展中的困惑和问题;针对问题,研究提出了提升"硒+X",建构"布局+X",强化"杠杆+X",筑牢"基础+X",打造"服务+X"等一系列发展战略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林药间作生产模式的优势与推行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宜昌市夷陵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林药间作的产业优势,提出加快该区药材产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是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五大主食之一。黑龙江省克山县作为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的重点地区,以其独特的天然优势和地理条件,加上政府的有效引导,使克山县成为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克山县的马铃薯种薯生产特色明显,科技支撑力量雄厚,销售渠道广泛,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迅速发展。在马铃薯产业发展背景下,克山县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形成了4种模式,有"农户+经纪人"模式、"合作社+农户"模式、"合作社+加工企业+农户"模式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这4种模式是共同存在并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处于逐层递进的关系。通过实地调研和总结,从克山县现存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中,发现克山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存在部分小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产业中缺乏专业的营销组织的问题,这些因素制约着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的进一步完善,阻碍着克山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相似文献   

15.
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宜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有效服务当地现代农业"6+3"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分析宜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服务当地现代农业"6+3"产业的意义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更好服务当地现代农业"6+3"产业发展的路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对南召县以玉兰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的规划编制、科技研发、品牌打造和产业链发展进行详细调研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新模式——走"规划引领+科研合作+品牌打造+产业融合"的科学发展道路,以期为全省乃至全国花木产业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乡村民宿旅游开发能有效促进乡村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运用田野调查法及访谈法,以温州泰顺畲族左溪村和竹里村为例,分析其民宿旅游经营现状及其产业发展难题,结合乡村振兴发展要求,提出"民宿 + "的乡村民宿旅游开发路径:"民宿 + 生态环境"、"民宿 + 文化传承"、"民宿 + 运动休闲"、"民宿 + 健康养老"、"民宿 + 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18.
申清华 《乡村科技》2019,(10):15-16
脱贫攻坚进入决胜关键期,河南省辉县市北云门镇始终将"产业发展"与"扶贫"工作融合且作为重头戏,积极探索"产业+扶贫"的新路,开启新的产业扶贫创新模式。实现"产业+扶贫"的双赢,最根本的要求是将"扶贫工作融入到产业发展中,以产业扶贫为抓手,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19.
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领头雁,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区按照"培育一个龙头,带动一大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思路,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户"多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等多种服务,带动农户进入产业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和产品加工业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产业多元化的发展,中药材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阐述了宜昌市夷陵区中药材种植与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并提出了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为夷陵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