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辽细辛是我国传统药材之一,也是东北三省著名的道地药材,其药用价值享誉国内、外市场。20世纪50年代至今,辽细辛历经沧桑,跌宕起伏,2001年价落低谷,经过几年的生产调减,于2010  相似文献   

2.
以辽细辛精油为材料,以黄瓜灰霉病致病菌灰葡萄孢菌为靶标,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比色法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辽细辛精油对灰葡萄孢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辽细辛精油对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ectin methylgalactuionase,PMG)、胞内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ectin methyltrans-eliminase,PMTE)、果胶总酶、胞内1,2-β-D葡聚糖酶(C1酶)、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Cx酶)和蛋白酶均主要表现为激活作用;对胞外PMTE酶和胞内C1酶表现为抑制作用;激活/抑制作用与精油浓度之间不成比例关系.这说明辽细辛精油对灰葡萄孢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不是抑菌作用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辽细辛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细辛原产于长白山脉,主要含有精油、细辛酮、软脂酸等成分。文章简要介绍了辽细辛人工栽培技术中的土地准备、整地做床、播种、定植、田间管理(搭棚遮阴、施肥灌水、锄草、越冬管理、种子采收贮藏)以及收获加工等方面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全草,是我国传统的大宗药材之一。20世纪90年代,细辛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销量与价格波动很大,但进入21世纪后,细辛市场的销势逐步稳定下来,而且呈现出销量逐年增长、价格逐年攀升之势,特别是进入2006年,市场需求大幅升温,供需矛盾尖锐,价格不断攀升,已成为我国中药材市场俏销、紧缺品种,已引起药厂、药商和药农的密切关注。细辛的后市怎样?是持续走强还是昙花一现?这是中医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前不久,笔者对细辛的历史走势、产销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供药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赵福玲 《新农业》2010,(5):54-54
<正>细辛为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国大部分省份多有分布。辽东地区的细辛因其质量好、疗效高而居细辛属植物上品,素有辽细辛之称。为使辽细辛这一地道名贵药材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结合丹东地区林多地少自然条件,我们经过几年的生产探索,在林间  相似文献   

6.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全草或根须干燥后供药用。辽细辛主要分布在辽宁省东部山区。因辽细辛以其气味辛香,叶片肥大,根须粗长,药效显著等特点成为中国细辛的精品、上品。历来为医家所青睐。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辽细辛精油,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精油,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其成分。以小菜蛾和淡色库蚊3龄幼虫为试虫,对辽细辛精油及各馏分的杀虫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馏分的杀虫效果不同,馏分A5成分比较简单,但其杀虫活性并不高;其他馏分(如A1和A6)的组成成分较多,然而它们的杀虫活性却较高,说明辽细辛精油中起杀虫作用的主要成分并非一种,可能多种成分均起作用。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以辽细辛为原料的新型植物源杀虫剂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辽细辛精油为材料,以黄瓜灰霉病菌即灰葡萄孢菌为靶标,在活体条件下,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比色法,研究了辽细辛精油对灰葡萄孢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辽细辛精油对胞外PMTE酶、果胶总酶、胞外C1酶和蛋白酶表现为激活作用,对PMG酶和胞内C1酶则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再激活作用,对胞内PMTE酶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对Cx酶表现为完全的抑制作用,且酶活抑制率与精油浓度成正比.说明Cx酶可能是辽细辛精油的作用位点之一.对Cx酶的抑制作用可能是辽细辛精油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辽细辛挥发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来源于辽宁不同产地辽细辛挥发油的中药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建立辽细辛挥发油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为辽细辛药用资源的开发评价和内在质量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辽细辛挥发油,选择适宜的升温程序,应用气相色谱法对来源于辽宁不同产地辽细辛挥发油的中药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标示出辽细辛挥发油图谱中10个共有峰,所建立的10批辽细辛挥发油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相似性,其稳定性、精密度和重复性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可靠,可操作性强,可用于辽细辛药用资源的开发评价和辽细辛内在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辽东山区的细辛,因其质量好、药效高而居细辛属植物中的上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素有"辽细辛"之称。然而,山多地少是制约辽细辛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使"辽细辛"这一道地名贵药材资源得到有序开发和利用,我们结合林权到户、自主经营林地经济政策,充分利用林间空地进行栽植,为辽细辛可持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东北细辛(俗称北细辛、辽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阴性植物,主要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其以干燥根及根茎入药,属常用大宗药材,具有祛风散寒、温肺化痰、通窍止痛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秋季,东北三省地肤子(五星)产新后,市场价格暴涨至24~25元(千克价,全国药市均价,下同),涨幅是2012年以前的5倍之多。进入2014年,东北地肤子(以下简称地肤子)行情持续发力,价格由2014年1月的25~33元,逐月上涨至30~35元,截至笔者发稿时,市价已攀升至32~36元,同比上涨38.8%。小品种地肤子价格的暴涨,让药厂、药企、药市和药农始料不及,震惊不已,  相似文献   

13.
<正>藁本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以野生品供应国内和国外医药市场。由于野生藁本资源日趋匮乏和产量连年减少,又少见家种藁本上市,更使供给雪上加霜,导致市场显现缺口,拉动行情自本世纪初至今一路走高,涨幅逐年递增。2012~2014年藁本价格不但不降,反而逆势上扬,由2006年的17~20元(辽藁本)和12~15元(新疆藁本)2012年分别上涨至35~55元和30~48元,2013~2014年分别上涨至42~64元和35~58元。藁本价格逆势上扬已引起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的密切关注。大家关注的焦点是藁本的产、销现状及其后市的产量、销势和价格等商情的变化将走向何方。现将藁本的产销现状及后市预测浅析如下,仅  相似文献   

14.
细辛分北细辛和南细辛,北细辛又称辽细辛,泛指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所产的细辛。南细辛主产山东、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省。细辛性温,主要药用作用是能局部麻醉、解热、镇痛、抑菌、降压,但毒性较大。虽然临床上有“细辛细辛,不超五分”和不能单独药用的特点,但今年北细辛价格悄然大涨,达到了90元/公斤的高价。北细辛价涨后,带动了南细辛涨价,使它由6月初的9元/公斤涨到了12元/公斤;7月份升到17~18元/公斤,8月份又继续攀升到23元/公斤。由于细辛大都生长在浓密的树下、灌木丛间、山沟、林缘或山阴岩山旁等湿处,采集极为不易,且每公斤干货需要12公斤鲜细辛晒成。由于自然生长,药农掠夺性采挖,造成资源枯竭,为此,南细辛的价格仍有攀升的可能。许多外地药贩云集皖南山区坐等收购,更加刺激了南细辛当地收购价的上涨。(安徽省青阳县医药公司章小兵邮码:242800)  相似文献   

15.
辽细辛产量与种植密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辽细辛产量有显著的差异,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产量,建议在生产上采用10 cm×20 cm和12 cm×20 cm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6.
辽细辛产量与种植密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辽细辛产量有显著的差异,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产量,建议在生产上采用10 cm×20 cm和12 cm×20 cm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7.
细辛分为马兜铃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生药称细辛(Asari Radix et Rhizoma),前二种习惯称"辽细辛"。辽细辛含有丰富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优香芹酮、蒎烯、龙脑、异茴香醚酮、左旋细辛素等。辽细辛有袪风散寒,通窍,袪风止痛,温肺化饮的功能。常被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牙痛、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等。辽细辛主产于东北三省的东部山区,销往全国并有出口。2005年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均规定,细辛以干燥全草入药。从2005年~2010年版药典则规定:细辛以干燥根和根茎入药。  相似文献   

18.
鄢景森  李景辉  孙国军  刘凤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45-19746,19757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2个不同产地的辽细辛中马兜铃酸A进行痕量检测并比较其含量大小。[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对辽细辛进行提取,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ZorbaxSB-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50∶50,V/V),检测波长为316 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 ml/min。[结果]除凤城产地细辛外,其余细辛未检出含有马兜铃酸A;凤城产地细辛的马兜铃酸A在2.04~20.4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线性关系、灵敏度和重现性良好,回收率高,可用于辽细辛痕量马兜铃酸A含量的检测,所测产地的辽细辛总体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9.
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全草入药。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等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是传统的常用中药,应用历史悠久。适合我省栽培品种的北细辛,又称辽细辛。  相似文献   

20.
不同粒径细辛成分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姚玉霞  李泽鸿  肖军  丰莉 《特产研究》2002,24(3):41-41,53
对不同粒径的辽细辛的挥发油,总灰分,粗蛋白和水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一部规定的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成分含量差别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