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目前对湖泊浮游生物的调查数据,以湖泊浮游藻类优势种的变化、轮虫、枝角类体长的变化来阐述浮游生物小型化的现象。并对浮游生物小型化的原因和可能导致的生态后果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如何积极的应对浮游生物的小型化。  相似文献   

2.
东津水库浮游生物的初步分析廖亚明,傅企武,高小平,欧阳剑锋(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科研所)浮游生物对于银鱼的生长和发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摸清东津水库的浮游生物的组成及其生物量,我们于1996年8月对库区的浮游生物进行了调查,并对一些常规理化指标作了测定...  相似文献   

3.
1999年3月 ̄5月和8月,通过对益阳农科所湘云鲫混养池所采水样浮游生物进行镜检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对浮游生物量的变化有显著的影响,施肥后浮游植物在第3天达到高峰,而浮游动物在施肥后持续增加,直至第5天达到高峰,同时浮游生物的组成与数量随不同季节而变化。施肥前后,水中浮游生物的优势种群与数量呈现一定差异。周期性施肥,能使得浮游生物高峰期持续下去,而且,其优势种群的高峰也能得以持续。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中小型浮游生物与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症(AVND)的流行传播关系,于2009年对青岛流清河与荣成桑沟湾2个不同扇贝养殖海区的浮游生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利用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技术对所采集样品携带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VNV)的情况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2个扇贝养殖海区的浮游生物样品均检测到AVNV,而且不同粒径的浮游生物携带AVNV载量有差异(P<0.05):小于200目粒径的浮游生物携带AVNV载量最大,达到9.45×106 copy/mg (DNA); 60~200目粒径的浮游生物次之,大于60目粒径的浮游生物携带量最少,仅为5.81×104 copy/mg(DNA).在上述2个扇贝养殖海区,均在8月份检测到浮游生物携带AVNV.该结果与栉孔扇贝夏季大规模死亡在时间上是吻合的.结论认为,中小型浮游生物可以携带AVNV,并有可能在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的流行和传播中起到传播媒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2020年1月、5月、9月利用系统抽样法对泸沽湖浮游生物多样性、密度和生物量进行调查,并对浮游生物密度垂直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为泸沽湖渔业管理、珍稀濒危鱼类的生境恢复及水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调查共鉴定浮游生物243种,其中浮游植物7门10纲23目41科85属148种,小转板藻(Mougeotia parvula)...  相似文献   

6.
精养鱼塘浮游生物的状况是与养鱼措施息息相关的,研究高产鱼塘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动,将有助于把群乐养鱼高产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利推广。本文就我们从1981年到1983年12月对花溪群乐高产鱼塘的浮游生物状况进行了三周年逐月测定的资料总结,着重分析研究了三周年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动.  相似文献   

7.
应用常规浮游生物调查策略以及18S rRNA的V4可变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及相关统计学分析方法,在大冶湖和朱婆湖分别选取6个和3个采样站位,于2017年春季(4月)对两个湖泊中粒级5~20μm的部分微型(Nano粒级,2~20μm)和超微型(Pico粒级,≤5μm)真核浮游生物的多样性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大冶湖超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物种相对丰度最高的是隐藻门种类(约占OTU总数的28%),5~20μm的部分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物种相对丰度最高的分别是纤毛虫(约19%)和绿藻门种类(约18%);朱婆湖超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物种相对丰度最高的分别是纤毛虫(约23%)和顶复门种类(约23%),5~20μm的部分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物种相对丰度最高的是硅藻门种类(约33%)。大冶湖和朱婆湖中,两种粒级真核浮游生物的多样性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大冶湖的真核浮游生物多样性高于朱婆湖。大冶湖超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多样性高于5~20μm的部分微型真核浮游生物,朱婆湖两粒级真核浮游生物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大冶湖中的超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种类最为繁多,生物多样性最高。与真核浮游生物自身粒级大小的影响相比,水环境差异可能是影响真核浮游生物多样性更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一种芽孢杆菌制剂(Bacillus)对鳜(Siniperca chuatsi)及饵料鱼池塘进行水质调控。通过测定池塘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透明度及pH值等水质指标和池塘中浮游生物量,评价芽孢杆菌制剂对鳜及饵料鱼池塘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芽孢杆菌制剂能够提高水质透明度,降解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其中,亚硝酸盐的最大降解率为77.5%。投喂芽孢杆菌后,实验池塘和对照池塘浮游生物组成均变化不大,表明该制剂对池塘的浮游生物组成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巢湖水域浮游生物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建明 《河北渔业》2005,(4):18-21,29
通过对巢湖水域浮游生物调查,鉴定记录了浮游植物70种,浮游动物35属,46种。分析了水域浮游生物数量结构和区系结构特点,对水域环境进行了评价,并分析原因提出渔业思路。  相似文献   

10.
扇贝养殖海区浮游生物携带AVNV的荧光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娜  李赟  任伟成  蔡玉勇  王崇明 《水产学报》2010,34(10):1566-1571
为了探明养殖海区浮游生物与AVNV流行传播的关系,实验自2009年5月至11月,分别从青岛沙子口和荣成桑沟湾两个扇贝养殖海区定期采取50和300 cm两个水层水样,经25、3和0.22 μm 3个孔径的滤膜分级过滤收集3个粒径的浮游生物组分,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浮游生物携带AVNV的情况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两个海区浮游生物样品均检测到AVNV,检测的AVNV数量也均在8月份达到峰值,沙子口海区每升海水中浮游生物携带4.11×106拷贝的AVNV,桑沟湾海区浮游生物携带1.49×105拷贝的AVNV。两个海区3个粒径浮游生物组分携带AVNV的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0.22~3 μm组分、3~ 25 μm组分和大于25 μm组分,但两个水层(50和300 cm)浮游生物携带AVNV的数量则没有显著差异。结合养殖期间扇贝摄食浮游生物的特点,研究认为,扇贝在养殖期间可能会通过滤食携带病毒的浮游饵料而感染AVNV,海区浮游生物可能是导致AVNV流行的重要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1.
州河鲤、建鲤和框鳞镜鲤的mtDNA D-loop的R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PCR技术扩增了州河鲤、建鲤以及框鳞镜鲤mtDNA的D-loop区段,并用13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到的片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3种鱼分别扩增到的约1.6kb的DNA片段上,13种限制性内切酶中有8种(AluⅠ、DraⅠ、EcoRⅠ、HaeⅢ、HapⅡ、HinfⅠ、TaqⅠ和XspⅠ)有酶切位点,4种(DraⅠ、HaeⅢ、TaqⅠ和XspⅠ)个体间存在变异。不同酶切结果组合后,共得到6种单倍型。州河鲤中以单倍型Ⅲ为主,达91.37%,建鲤以单倍型Ⅵ为主,达81.25%;框鳞镜鲤中单倍型Ⅱ占39.47%,单倍型Ⅲ占47.37%;州河鲤、建鲤以及框鳞镜鲤群体内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分别为0.1603、0.3327,0.6287、0.003042,0.004838、0.007163。州河鲤与框鳞镜鲤间的Rogers遗传距最小,为0.4080;州河鲤与建鲤间的为0.8440;框鳞镜鲤与建鲤间的为0.6469。  相似文献   

12.
德国镜鲤和选育镜鲤及其杂交后代的同工酶电泳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电泳方法对德国镜鲤,选育镜鲤及杂交种的肝组织Pod、Mdh、Est三种同工酶进行分析,三种鲤的Pod同工酶谱只有一种表型,Mdh酶谱中选育镜鲤在MDH—2出现突变。Est酶谱中选育镜鲤Est—1和Est—6有基因多态现象,德国镜鲤Est—1和Est—5有多态现象,两个亲本在生化遗传上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3.
14.
周继术  吉红  姜媛 《水产科学》2006,25(7):346-348
采用消化道粗酶提取和体外孵育消化的方法,测定了鲤、鲫、草鱼对苹果渣的离体消化率,并以麸皮、棉籽粕为对照,评价3种鱼类对苹果渣的消化利用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鲤、鲫、草鱼对苹果渣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消化率均低于棉籽粕,与麸皮相比,除粗脂肪消化率略低外,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差异不明显,尤其是草鱼对苹果渣可以较好地消化,苹果渣有可能作为能量饲料部分替代麸皮,成为杂食性及草食性鱼类的饲料源。  相似文献   

15.
李光照 《水利渔业》2003,23(5):52-53
小(二)型水库立体养殖场建立后,鲢鳙鱼暴发病频频发生,通过反复观察、治疗的比较分析,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闻秀荣  于翔 《水产科学》2005,24(4):27-29
1987~1990年对辽宁省鱼病调查结果表明,主养鲤、鲫塘粘孢子虫病呈上升趋势。为此于1996~2000年在沈阳和辽阳两市部分主养鲤、鲫池塘进行了防治试验。试验采取室内外相结合的方法,对粘孢子虫病的种类、寄生部位和药物及剂量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泼洒0.3×10-6~0.4×10-6敌敌畏乳剂(80%),同时投喂孢子散或0.2‰~0.3‰的敌敌畏药饵3~5d,并适当更换池水,可有效地防治鲤鲫体内外的粘孢子虫病。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甲壳素发酵液对草鱼和鲢鱼幼鱼养殖效果,用商品壳聚糖作参比,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分析甲壳素发酵液对鱼体生长和水质环境等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甲壳素发酵液处理组草鱼和鲢鱼幼鱼质量相对增长率比对照组高36.25%和122.47%(P0.05),草鱼体内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3种消化酶分别比对照组高144.39%、29.53%和29.75%,鲢鱼体内消化酶比对照组高48.06%以上(P0.05)。与对照组比较,甲壳素发酵液显著降低水中亚硝态氮(61.84%)、氨态氮(30.06%)、总磷含量(52.43%),提高了草鱼对嗜水气单胞菌抗性。在试验条件下,甲壳素发酵液对草鱼和鲢鱼幼鱼起到一定的促生长作用,并能改善水质环境,甲壳素发酵液具有作为微生态制剂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1997年放养异育银鲫夏花,1998年投放的平均5.7g小规格鱼种,1999年8月渔获物平均体重分别为168.6g和75.7g,其体长与体重相关方程分别为:W=0.0353L^2.8927,W=0.1121L^2.4717;肥满度分别为2.59、2.80。土著银鲫生长方程为W=0.5199L^2.0641,肥满度为2.97。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链,鲫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症状及在章丘市的流行情况,采取清塘排水,消毒鱼等措施可预防此病。全池泼洒鱼虾安,鱼虾宁,半呋喃唑酮拌在面糊中制成药饵,然后拌在麦麸,豆饼中投喂,收到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观音阁水库与大伙房水库鲢鳙渔业比较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加明 《水利渔业》2000,20(6):49-51
观音阁水库鱼产力低、饵料生物量低、鲢鳙生长速度慢。提出增加鱼种自产率、增大鳙鱼种投放比例、加大鲢鳙捕捞规格、实行赶捕渔法、加大商品鱼自销率和增加活鱼销售量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