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提出了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循环框架模式。对绿化过滤带工程、生态滞留沟渠工程、人工湿地工程、沼气工程、水体净化工程、能源开发工程、富营养化消减以及废弃物资源循环等的生态景观工程技术措施、以及农村面源污染管控的最佳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面源污染生态景观工程建设和最佳管理措施是提高农业可持续生产、优化农村能耗结构,改善居住条件、减少污水排放、改善生态环境等的重要途径。研究成果对于农村面源污染管控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点源污染的有效管理和控制,面源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在GIS平台的支持下,将分布式模型SWAT模型应用于濑溪河流域(泸县境内)农村面源污染模拟研究,进行适用性评价及模拟应用分析。径流和氨氮负荷月模拟结果良好,评价指标R2、Ens(Nash-Sutcliffe Efficiency)均在0.8以上,表明SWAT模型应用于研究区农村面源污染模拟的可适用性。结果分析表明氮磷流失受土地利用方式影响显著,营养物流失关键区分布在耕地比重高的地区;农村面源污染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绝对因素,其贡献率高达90%;由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TN和TP污染负荷,以农业化肥所占比重最大,约为1/2,其次为畜禽养殖,约为1/3,因此农业化肥和畜禽养殖是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由于农药的过量排放、生产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和生活垃圾的堆积等原因,面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现在人们大都在技术层面加以治理和防治,但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利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规划从根本上控制面源污染的源头,防治农村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4.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已到极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4年年会上,中外专家指出中国农民滥用化肥和农药(尤其是造成的氮污染)已严重危害到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中国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已到极限。国际合作委员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课题组研究得出:中国氮肥施用量的一半在被农作物吸收之前就以气体形态逸失到大气中或从排水沟渠流失到水体环境中,造成巨大危害:首先是累积于饮用水源特别是井水中的化肥和农药对至少13个省份数以百万计的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其次是引起湖泊、河流的富营养化(中国近一半的湖泊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水藻疯长,鱼类等水生动物因缺氧数量…  相似文献   

5.
农田径流污染特征及模型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许多湖泊在水环境容量、水质规划及水污染控制的研究中,均发现农田径流污染对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影响比较大。调查资料表明,一般远离城市的湖泊,来自农田径流污染负荷能占湖泊总负荷的90%以上,即使城郊湖泊,接纳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水域,农业径流污染负荷也常占总量的50%左右,而且径流污染受气象因素的制约,有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湖泊富营养化是我国重要的水污染问题之一。为了研究富营养化湖泊生态恢复前后营养盐的动态变化,以湖北长湖为例,分析了2014-2018年期间长湖4个监测点的水质监测数据。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看,长湖水体营养盐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2014-2018年,长湖水体各营养盐浓度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营养盐含量在1、7月份较高,5月份较低。从空间变化看,沿庙湖、海子湖、马洪台和圆心湖区方向,营养盐含量呈下降趋势。尽管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后长湖水质逐渐改善,由恢复前的Ⅴ~劣Ⅴ类转好为Ⅳ~Ⅴ类,但受湖泊周边畜禽养殖和农业种植等外源污染的影响,长湖水质依然不容乐观。为了恢复长湖水体的自净能力,需对流域内的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山西省运城市农业面源污染有所加剧,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畜禽、水产养殖造成的有机污染已直接造成水体、土壤、大气等资源的污染进程加剧,给全市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8.
长江和汉江的生态环境问题事关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国家发展战略重点.总磷已成为长江水体首要污染指标,针对长江流域和汉江流域总磷污染现状,对总磷浓度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自然地质因素、磷化工企业分布情况、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状况、农村面源污染等多方面对造成长江和汉江水体总磷污染的原因进行了...  相似文献   

9.
农业面源污染所产生的氮、磷等污染物严重影响水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形成了污染。文章介绍了农业面源污染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过度排放的氮、磷以及无机盐等不仅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而且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造成土壤板结。为此,笔者提出了相应的防控举措,以期为水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0.
沼气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象日趋严重的现状,提出利用沼气技术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阐述了沼气技术在种植业、养殖业、水土流失和农村生活污水等产生的面源污染控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敏感且脆弱,是我国长江流域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近年来该区面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根据库区生态环境特点和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特征,提出既能有效控制污染发生,又能使经济投入最小化的控制技术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结合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已有研究成果,根据库区农户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种植作物等条件,以"水、土、热、气、肥"5要素的综合控制为主线,在农村生活区—农业生产区—消落带生态屏障区3个空间层次构建了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并提出了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旱坡地—水田—消落带多重拦截与消纳农业面源污染技术体系。该体系已在三峡库区典型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实践案例中进行了验证,实践证明,其所涉及的诸多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思想和技术体系对其它类似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非点源污染负荷在水环境污染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而农业生产活动又是最大的非点源污染.由于没有固定的污染源,控制非点源污染要比控制点源污染困难得多.水环境非点源污染能够降低水体的功能、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饮用水源、造成建筑物和财产的直接损失.为此,针对目前农业非点源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和管理措施,为积极地开展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桂荣 《中国沼气》2008,26(3):46-47
近来由于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畜禽养殖排泄物和农村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养殖业由分散型转化为集约型,禽畜粪便和污水的集中排放,加重了对水体的污染和环境的破坏,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枞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是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新农村和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摆在我们面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正>在农业部2015年发布的《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中,把治理环境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上了重要日程。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中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在当前农业生产活动中,非科学的经管理念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是造成农业环境面  相似文献   

15.
灌区湖泊污染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上游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下,位于灌区内的湖泊水环境污染问题必定有其特殊性.以位于我国北方的河套灌区中的草型浅水湖泊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将实测的湖泊水质监测数据与空间数据结合,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方法将乌梁素海的水质参数概括为7个主成分,即:富营养化特征指标、湖泊盐化特征指标、湖泊有机物污染指标、湖泊形态特征指标、水体酸碱指标、水体藻类生物量指标、植物生长环境指标.分析讨论各主成分的科学内涵以及结合地区特征的湖泊污染机理,为灌区湖泊水体的合理利用与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调控办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结合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在非工程措施上提出了采用经济杠杆进行调节、规划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财政上加大投入、加强环境立法、加强环境教育以及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的调控对策;工程措施上提出了发展沼气治理农村面源、建立湿地和衍生系统、建设水体周边保护缓冲带及发展生态拦截沟等方面的措施.最后指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通过有关管理部门和农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源头控制的监督机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水土流失、荒漠化、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生态问题,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膜污染等面源污染问题以及乡镇工业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等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加强农村环境立法、加强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等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商丘市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商丘水环境监测中心对商丘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分析,对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饮用水不符合标准,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砷化物等超标。不安全的原因主要有:企业排放的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水灌溉、畜牧养殖、居民生活污水和农村的面源等污染。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是:首先要提高对解决饮水安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重要地位的认识;二是加强农村水环境保护与治理;三是对直接造成饮用水源污染的工矿企业、城镇生活污水进行综合治理,减少污染源。四是兴建和改造农村供水工程设施,在条件适宜地区提倡发展集中供水,在缺乏优质饮用水源的地方,打深水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的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湖泊,特别是城中湖,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湖泊呈现富营养化状态,及时发现并全面反映湖泊被污染的程度,对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反映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很多,藻类作为湖泊的初级生产者,能够反映出更多理化指标所不能反映出的状况,在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起  相似文献   

20.
利用沼气技术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姚亮  刘中礼 《中国沼气》2005,23(3):34-35
农药、化肥和以及畜禽粪便是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源头,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畜禽粪便通过沼气发酵,既能生产沼气能源和沼肥、解决燃料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又能杀灭病菌.发展沼气是目前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