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饲养蜜蜂强群(上) 蜂群的强弱一般是看工蜂多少,蜂多则强,蜂少则弱。强群的标准取决于蜂种、饲养方式、季节和蜜源条件,基本原则是要有利于越冬、繁殖和生产。实践证明,强群与弱群相比具有许多优点,主要表现在越冬期蜜蜂损失和饲料消耗少(按每框或每千克蜂计算);春季繁殖快,培育的工蜂体格壮、寿命长;流蜜期能有大量的工蜂投入采集,显著提高产蜜量;对病敌害的抵抗力较强,因此,在养蜂生产上应该常年保持强群。现将饲养强群的基本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19,(9):26-27
<正>养蜂季节性和时间性非常强,秋季管理是一季管两年,一年之际在于秋,是养蜂的开始,是繁殖蜂群的继续。培育出更多适龄越冬蜂,越冬蜂寿命长,群势才能强壮。越冬饲料充足、品质优良,蜂群无病虫害、死亡率低,为来年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浅谈如何培养强壮的越冬蜂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蜂群越冬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与蜂群的强弱有直接关系,在同样的条件下,强群越冬较为安全。但是在培养越冬蜂季节,蜂群处于衰退时期,蜂王产卵力下降,如果管理措施不当,则很难繁殖成强壮的越冬蜂群。我根据近年来的试验和观察,对如何培养成强壮的越冬蜂群问题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蜂业》2015,(9):33-34
<正>饲养强群是每一位养蜂人的追求,都希望自己的蜂群强壮,但有时事与愿违。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蜂群壮大呢,归纳起来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一、影响蜂群强壮的内因1.遗传因素不同蜂种其生物学特性不同,如意蜂善于采集大宗蜜源,产卵力强,发展快;中蜂适应性强,善于采集零星蜜源等。因此,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蜜蜂品种。2.蜂王蜂群要强大,蜂王是关键,好蜂王产卵力强。若蜂  相似文献   

5.
固原地区的红豆草,由于播种时间及耕作条件等的不同,从六月下旬到九月中旬一直有花,同一个花期约三十天时间。为了在红豆草花期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在饲养管理中应采取以下措施:1.利用强群采蜜红豆草泌蜜量大,但由于蜜汁稀薄,因此必须组织强群进行采集,以加速水分蒸发,缩短取蜜周期。进入红豆草花期的蜂群,必须以主副群相配合,等大流蜜开始,搬走弱群。或进入红豆草场地时,从副群中提出快出房的封盖子脾补充主群。2.加强繁殖红豆革蜜粉丰富,在这个花期还有其它蜜源,因而要使蜂群一直保持强壮,就不能采取突击取蜜法,这就要加强蜂群繁殖,充分发挥蜂王产卵力和工蜂哺育  相似文献   

6.
周年饲养强壮峰群,并維持它們經常处于工作狀态,是蜂群管理上得到成功的兩个重要环節。养蜂者深刻了解,要想獲得滿意收獲,必須在主要蜜源开始流蜜前將蜂群飼养强壯,所以对于培养强群的管理技術特別注意,并且一般能够在主要蜜源开始到來时,使蜂群达到18框蜂或更强壯的群势。然而常常由于忽視了蜂群自然分蜂的情緒,在  相似文献   

7.
养蜂拾零     
养强群是每一个养蜂员的心愿,强壮的蜂群是养蜂员精心管理的结果。靠侥幸养蜂是先悠闲后苦恼。超早期繁殖反不如晚。保持蜂群的清洁与卫生是防病于未然。对患病的蜂群应即时对症下药。频繁的盲目检查是有害而无益。蜂群的分与合是养蜂员的战术。一年中的生产安排是养蜂员的战略。强群不能与丰盛的蜜源相配合是空强。利用蜜蜂夜间造脾是巧安排。  相似文献   

8.
1984年,湖北省黄岗地区国营龙感湖农场养蜂场石建军、陈国松两组在不影响取蜜、产浆和繁蜂的前提下,取蜂毒100余克,价值三千余元,占该组总产值20%。他们的经验有以下几点:一、选育和组织强群,掌握取毒时机1.选育高产蜂种。抗逆性强,繁殖快的蜂种,蜂毒产量亦高。因此,要提高蜂毒产量,必须结合育种,选用繁殖快,能维持强群,自卫能力强的蜂种。2.培育和组织强群。饲养强群是提高蜂毒产量的有效措施,群势大、工蜂多,排毒能力也强。在生产蜂毒过程中,要采取得力措施,促进蜂群繁殖。对取毒群应适当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强壮的蜂群是优质高产的基础,是养蜂者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梦寐以求的目标。然而,饲养强群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越冬期蜜蜂的死亡率是影响饲养强群的一个主要因素。从秋末或冬初蜂群内最后一批幼蜂出房到翌年春季新蜂出房之前,蜂群内部没有新蜂出世,蜂群中只死不生,逐日减少,蜂群强度下降,以至下降到群势的最低点,这个最低点也是蜂群新一年繁殖的起点。越冬蜂  相似文献   

10.
坚持常年饲养强群,是取得养蜂丰产的最基本措施。培养强壮的蜂群,必须要在头一年的秋季就做好准备;使它不仅要具有强壮的群势、优良的蜂王,而且还要拥有大量的幼年蜂和充足优质的过冬饲料。只有这样才能使它安全地过冬和来年的提早繁殖复壮。从而不失时机地赶上早期蜜源,显示出强群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李华州 《蜜蜂杂志》2015,35(3):25-26
<正>双王群饲养是强群、增群、增收的有效措施。只要讲求科学,管理得当,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蜜蜂,帮你走上致富之路。强群夺蜜是养蜂人的奋斗目标,早春无子期治螨后,蜂群开始繁殖,双王群互依,保暖性好,复壮迅速。结合笔者2014年在第4期《蜜蜂杂志》上发表的《浅谈春季爬蜂病预防》,采取生物预防综合防治措施,控制春季爬蜂病,蜂群强壮,抗病力强,上继箱早,流蜜期稳产高产,蜂群规模常年不降。这样,蜂群越冬就安全,为来年春天蜂群复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蜂业》2014,(12):30-31
<正>早春蜂群开始繁殖时,组织上下双王群可充分利用两只蜂王在同一蜂箱内产子,比单王群繁殖快,可以使群势快速达到1012张子脾。在当年第一个油菜蜜源既可以获得高产,提前生产蜂王浆,使蜂群常年保持强群,又能繁殖好越冬蜂,为来年繁殖强群打好基础。一、继箱群上下双王的组织方法要想饲养继箱群上下双王,必须在上年多培育蜂王,要求每箱蜂有两只蜂王。早春蜜蜂开始繁殖前,与平常饲养的单王群、双王群一样,先用水剂杀螨药进行  相似文献   

13.
油菜是江苏省如东县春季的大宗蜜源,也是本地全年的几个大蜜源之一。定地饲养的蜂群早春繁殖快,及早达到强群,就能夺取油菜花期蜜、浆丰收,为全年丰收打下良好基础。油菜花一般在4月上旬大流蜜。一般情况下,蜂群在立春前后蜂王开始产卵,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外地蜂群的介入,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和管理不当,能够使蜂群染病。轻者使蜂群群势削弱,丧失生活和生产能力。重者会使全群覆灭。为了控制蜂病的发生,必须做到“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一、要适时育王、换王蜂王的产卵力对蜂群的群势有直接的影响。优质新蜂王生理机能旺盛,产卵快,能促进工蜂清理蜂巢,繁殖速度加快,群势发展强壮。强群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加强。适  相似文献   

15.
韩令宇 《中国蜂业》2004,55(2):14-14
饲养双王群容易达到养强群夺高产目的.在繁殖情绪减弱的秋季,双王群能够利用蜂群过剩的哺育力繁殖出强大的越冬蜂群.在春季双王群的优势更为明显,可缩短增殖期,提前养成强群进入生产期.  相似文献   

16.
<正>养蜂历来提倡"三强",即强群越冬、强群春繁、强群取蜜(现在应该改为"强群生产",因为现在的养蜂者不但取蜜,还要生产王浆、花粉等蜂产品)。强群春繁是建立在强群越冬基础之上,强群生产建立在强群春繁基础之上。三强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不过,蜜蜂的生活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比如风、霜、雨、雪以及气温高低都影响蜂群的繁殖与发展。在东北和西北高寒地区越冬的蜂群,由于气温低,越冬期长,在正常  相似文献   

17.
强群多箱体成熟蜂蜜生产技术的核心理念是强群采蜜和利用多个箱体为强壮蜂群提供充足的储蜜空间,流蜜结束后一次性采收封盖蜜脾.这样生产出来的蜂蜜成熟度高,水分含量低,耐储存.在这种生产模式下,设法让蜂群在主要蜜源流蜜期能够形成并维持强壮群势,用多个箱体生产成熟蜂蜜.本文介绍的"巢继箱双王繁殖,强群多箱体取蜜"技术,其关键点在...  相似文献   

18.
袁虎 《蜜蜂杂志》1990,(2):21-22
在鄂尔多斯高原越冬的蜂群,于2月底3月初第二次排泄后,通过紧脾缩巢,就开始繁殖到5月底芦芯草开始流蜜(部份地区6月下旬草木樨开始流蜜)。为了使蜂群在流蜜期到来时成为强群,夺取高产稳产,本人经过几年来的摸索,总结出了一种比较满意的繁殖方法。这个方法比当地蜂群的平均繁殖速度高3倍以上,显示了它的适用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喀蜂在粉源缺乏的情况下,育虫受到限制。秋天,蜂群群势下降很快,所以喀蜂一般不容易达到强群越冬。但喀蜂春季发展快,只要早春加强对喀蜂的饲养管理,即使是比较弱小的蜂群也能发展成为强群,夺取春蜜和全年的丰收。由于早春气温不稳定,不利蜂群的繁殖,要做好喀蜂的春季管理工作,必须采取如下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区怎么样使经过冬季漫长生活的蜂群,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繁殖成强壮的群势,为早春第一个流蜜期洋槐的到来,培育出一大批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青年采集蜂,是该地区所有养蜂工作者们最为关心的重要问题。因为在这个时候,蜂群管理的好坏,将会关系到一年养蜂生产成败的关键时刻。强壮的蜂群是夺取丰收的物质基础。最近,我们就有关如何在春季加强蜂群的管理,培养强群,访问了北京市门头沟区色树坟人民公社韭园大队养蜂场。这个养蜂场在近两年来,从蜂群进入越冬期以后,就紧紧的抓住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