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为提高香格里拉高寒地区饲草生产能力,在小中甸镇开展了牧草混播组合试验.试验设5个混播组合(A1、A2、A3、A4、A5),随机区组设计,连续两年对牧草产量和组分进行测定,第2年取混合样对营养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1和A5组合牧草产量显著高于A2、A3和A4 (P<0.05);A3、A1、A5年度间群落组分变化不大,稳定性较强;A2、A4、A5的粗蛋白含量较高,均超过24%.3项指标综合考虑,A1[安巴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cv.Anmba)+草地休衣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cv.Grasslands huia)+红三叶(T.pratense)]和A5[安巴鸭茅+雅晴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cv.Yatsyn)+海法白三叶(T.repens cv.Haifa)+普纳菊苣(Cichorium intybus cv.Puna)]适宜在香格里拉高寒地区种植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高寒地区建植的一年生禾豆混播草地对土壤可持续利用效率及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以小黑麦(Triticale)、燕麦(Avena sativa)、饲用豌豆(Pisum sativa)为试验对象,设置不同混播组合及比例,对牧草营养品质及土壤养分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燕麦+饲用豌豆(5∶5)、(3∶7)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单播燕麦提高7.09%、11.94%,燕麦+饲用豌豆(5∶5)处理土壤全氮、全钾含量比单播燕麦提高59.80%、44.14%;小黑麦+饲用豌豆(5∶5)处理粗蛋白含量比单播小黑麦提高1.14%,燕麦+饲用豌豆(5∶5)处理粗脂肪、可溶性糖含量比单播燕麦提高6.72%、21.78%,燕麦+饲用豌豆(7∶3)处理NDF含量比单播燕麦降低8.67%,燕麦+饲用豌豆(5∶5)处理ADF含量比单播燕麦降低10.90%;通过灰色关联度评价对混播草地牧草产量及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判定,燕麦+饲用豌豆(5∶5)混播比例建植时,牧草营养成分可达最优状态,适合在三江源区一年生混播草地建植应用。 相似文献
4.
5.
放牧条件下不同牧草品种混播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0月至1994年11月,在放牧条件下,对不同牧草混播组合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混播组合为白三叶分别与高狐茅,黑麦草,鸭茅混播,百脉根与黑麦草,鸭茅的组合中,百脉根不能持久存在。在放牧条件下,每年应向人工草地追施适量尿素。 相似文献
6.
前言为加快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的建设步伐,迅速提高草地生产力。我们从一九八三年开始进行了牧草混播实验,试图探索出人工混播草地的适宜品种组成及比例。供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云南中亚热带开展夏季牧草混播组合和青贮混播组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4个夏季牧草混播组合中,两茬的牧草总产量以三得利紫花苜蓿+杂交苏丹草组合最高,为15.0 t/hm2,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混播组合(P<0.01)。第2茬牧草的豆科比例较低或消亡,与第1茬相比整体下降明显。4个混播组合的粗蛋白含量在12.69%~18.47%之间,粗蛋白质含量已基本能满足肉牛生长发育的生长需求。青贮混播以玉米+扁豆组合的干物质产量最高,为24.3 t/hm2,但3个组合的牧草产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F相似文献
8.
华南红壤山地牧草混播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适宜华南红壤山地栽培的7个主要牧草进行7个处理的混播组合,结果以卡松古鲁狗尾草+宽叶雀脾+马唐+鸡眼草组合为最好,在华南红壤山地位地条件较差,年施尿素112.5kg/hm^2和钙镁磷肥412.5kg/hm^2的情况下,人工草地建植当年干草产是一可达7968.0kg/hm^2,翌年为9073.5kg/hm^2。 相似文献
9.
一年生青刈禾 豆草混播试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戴国荣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91,(4):3-4
一年生禾、豆草混播试验结果:(1)混播产量高,丹麦444与箭舌豌豆混播青干草产量达350.4kg/亩,较单播丹麦444提高19.2%;巴燕3号燕麦与箭舌豌豆混播产草量为单播的138.9%;(2)单播燕麦青干草产量,丹麦444是巴燕3号的214.3%;(3)混播青刈饲草粗蛋白质含量较单播提高1.9—3.5个百分点;(4)混播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0.
11.
《African Journal of Range and Forage Science》2013,30(3):187-198
Forage legum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contribute substantially to warm-season, subtropical and tropical pastures and rangelands. Compared to grasses, they have advantages in accessing subsoil nutrients and moisture; legumes typically concentrate protein in forage, even in infertile soils, and they can also provide ruminants with plant proteins and soluble carbohydrates that increase digestibility of grasses when consumed in legume–grass mixtures. Yet their inclusion in warm-season, subtropical or tropical pasture seed mixes or rangeland rehabilitation is minimal considering the percentage of grasslands coverage in these regions. Why have past diligent attempts failed to develop the germplasm, agronomic techniques, dissemination and ultimate widespread acceptance by land managers in regions where these legumes are widely adapted? Successful forage legume reports indicate that farmers’ participation 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ersistence with minimal management, adequate seed supply following release of new varieties, meeting recognised needs, delivery of clear benefits and profits, and communication among researchers, extension and stakeholders are crucial. Current and fu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s based on limited past successes and widespread failures should enhance successful commercial use of warm-season, subtropical and tropical forage legumes. 相似文献
12.
几种豆禾牧草混播初期生长互作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选用豆科与禾本科牧草各两种互为混播组合,研究其混播状态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当以白三叶、紫花苜蓿为作用牧草,并随期播量增加时,受体牧草高羊茅与紫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轩生长受到显著影响,受体牧草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则对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互作效应强度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豆科牧草对禾本科牧草的作用一般较强,并在初期生长阶段有较好的表现。这一结果与混播草地豆科牧草所表现的特征相符。因此本研究可从一个侧面为混播草地豆禾组合相容性提供可资借鉴的高效简捷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紫花苜蓿品种‘巨能7’、‘三得利’为供试材料,采用混播方式(‘巨能7’单播,‘巨能7’与‘三得利’同行混播,‘巨能7’与‘三得利’间行混播)和播种量(13.5、18.0、22.5 kg·hm-2)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探究了干旱地区滴灌条件下混播方式和播种量对2017-2019年紫花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进行综合评价,以期得到紫花苜蓿适宜混播方式和播种量。结果表明,混播方式和播种量对2017-2019年苜蓿平均株高、一级分枝数、干草产量、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影响显著(P<0.05),而对鲜干比、叶茎比、酸性洗涤纤维和粗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其中,‘巨能7’与‘三得利’同行混播、播种量为18.0 kg·hm-2时苜蓿干草产量显著高于间行混播、播种量为22.5 kg·hm-2组合,高达16.79 t·hm-2;‘巨能7’与‘三得利’同行混播、播种量为18.0 kg·hm-2时苜蓿相对饲喂价值为156.87,仅次于同行混播、播种量为13.5 kg·hm-2组合。经PCA综合分析,‘巨能7’与‘三得利’同行混播、播种量为18.0 kg·hm-2时苜蓿综合表现最好,可在宁夏引黄灌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永久性混播草地群落中,豆科牧草与禾草之间竞争不对等而实现竞争共存。在贵州灼圃示范牧场采用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分别与紫羊茅(Festuca rubra)、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分两组建植并持续适度利用20年后的混播草地开展的去除试验表明,去除伴生禾草后,白三叶生物量、盖度和密度增加,禾草对白三叶有竞争关系,竞争强度随季节而不同,生长季节开始时小,后期增大。去除白三叶后初期,禾草产量变化不大,随后下降,白三叶对紫羊茅和鸭茅的竞争系数基本上为负数,范围在-0.023~-0.394,表明禾草由于依赖白三叶的固氮作用而形成的偏利关系大于白三叶对禾草的竞争影响。在适度放牧混播草地系统中,豆科、禾草之间的不对称竞争是白三叶长期维持合理比例和混播组分之间动态平衡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江河源区披碱草和星星草混播草地土壤物理性状对牦牛放牧强度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江河源区披碱草Elymus natans 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flora混播人工草地上研究了牦牛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不同土壤层含水量均呈降低趋势,土壤容重、土壤坚实度呈增大趋势.相关分析表明, 放牧强度与不同土壤层含水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 与土壤容重和坚实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且土壤容重和坚实度均具有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7.
选择福建主要牧草品种,进行15个处理的混播组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卡松古鲁狗尾草+宽叶雀稗+大翼豆,卡松古鲁狗尾草+大翼豆3个组合最好,几年内,可保持良好稳定的植被及较高的牧草产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奶牛排泄物施肥对草地牧草生长速率、年产量的影响,分析了研究区主要气候因子(月均温,降水和日照时数)对牧草生长的效应。3个气候因子对牧草生长均具显著正效应(P<0.05和P<0.01),其影响顺序为降水>温度>日照时数;草地牧草的生长可很好地用PGR=a+b×P模型估测,PGR为牧草月生长速率,P为月降水量,a和b为常数。草地排泄物施肥能增加牧草生长速率,显著增加牧草年产量(P<0.05),使翌年牧草高峰期提前。通过对研究区降水资料和放牧家畜采食牧草需求资料分析,进行合理饲料预算,可做到以草定畜。 相似文献